一进内室,就被傅良差遣着去打水,他看傅良慌里慌张找衣裳穿,无奈笑道:“吃杯媳妇茶而已,至于你这样,当了多少年南国之主了,连点架子也端不起来。”
“这不正是要端架子么,吃媳妇茶自然不能太随意了,咱们家有咱们家的规矩,郑重些总是好的。他是清儿的正妻,入了咱们族谱的,将来清儿当了皇帝,他就是皇后,你说吃皇后的茶我要不要正式些?”
孙汝绞了帕子给傅良擦脸,听他这么说,也跟着点头:“随你的意思吧。这件颜色太深,不喜庆,穿那件红色的。你没瞧见,儿媳妇是穿什么来的,人家可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才来见你这个公公的。”
茅草屋外头瞧着简陋,里头的地面却铺着层厚实的毯子。余杭亦跪着倒也不觉得辛苦,就是忍不住担忧借不到粮食。他琢磨着是不是因为池清放着南国世子不当,改了姓去当大将军,所以傅良不认池清这个儿子了。
想不明白,为什么池清会投身行伍,任他本事再大,战场上的刀剑可是不长眼的。
“咳。”孙汝出声提醒余杭亦莫要走神,没看见你家公公已经坐在高位上等着吃媳妇茶了么?
“王爷,求你……”余杭亦话还未说完,手里一轻,他抬头看着傅良把茶浅浅抿了一口,心里的石头才总算落了地。肯吃茶,就是答应了吧?
傅良将茶盅放到桌上,从手上将一只翡翠扳指拿下,递给孙汝。后者噙着笑转递给余杭亦:“这个收好了,这是王爷赐你的。”
“赐给我?”奖赏他跑腿?余杭亦戒备的不肯接过来。
“拿着啊,你去取药材粮食不需要信物?”孙汝笑的一脸和善真诚。
余杭亦瞧瞧孙汝,再看向傅良,见傅良点头了,方才谢恩收好。虽说敬茶求人,收信物办事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他怎么觉得就那么不对劲呢。
“那属下告辞了。”余杭亦起身要走。
傅良摆摆手,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只是让孙汝告诉余杭亦去哪里拿粮食和药材,让孙汝将人送出门去。
等孙汝回来,就见傅良把手里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心满意足道:“平时吃的也是这茶,今日吃起来怎么就这么香?”
“看着还满意?”
孙汝上前去收茶杯,里面已经空了。这老家伙在儿媳妇面前还装模作样浅浅抿茶喝,等人一走,就迫不及待的将茶吃干净。
“尚可。面相是个有福气的,身板看着不结实,走起路来倒也虎虎生风,最难得的是人家放着养尊处优的大将军夫人不当,跟着清儿南征北战,清儿能有人时时刻刻伴着,就是无后我也认了。”
“也不能真叫他们没个孩子,咱们这两年留点心,给他们物色个好娃娃。”
“有儿子也没用,你看我倒是有个儿子,本事不小,可人家多少年连面都不愿意在你跟前露一露。还不如我的小儿子好。来,儿子,让爹抱抱,明日带你去猎兔子。”傅良将他们养的小狗抱起来逗弄。小狗不大喜欢他这个爹,龇牙威胁,小短腿使劲蹬啊蹬。
孙汝知道他有心结,一时也解不开,只能埋怨道:“这事难道怪池清?要我说,还不是你当年把他逼得太紧,想当年,他也是个斯文性子,为了不读书不练武天天往外偷跑,连觉都睡不够。现在好了,孩子有本事了,翅膀硬了,能飞了,你倒又数落起他来了。”
他抱怨完傅良,却也心疼傅良难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他哪是为我?他是为了刚才进门的人。”
“你也别拈酸吃醋的,要不是余杭亦,你儿子说不定还在街上跟着小混混们瞎跑乱逛呢。你们父子不和,别往他人身上赖。算了,不与你说了,池清要的东西,你赶紧去叫人准备吧。就当是给儿媳妇的聘礼,别穷酸气,丢人脸面。”
“知道知道。”
*
余杭亦和张路赶到说好的地方,是建在竹林外的客栈,客栈门前临着一条河,河对面依稀能瞧见人家烟火。
“来人可是战校尉?”余杭亦一只脚刚迈进院里,小二甩着布巾从客栈里面冲了出来。
“正是,我是来……”
小二笑着将人往后院迎:“知道的。快进来歇息歇息,因着东西多,还没运过来,主子安排小的先伺候您在这里歇一夜,等东西到了,您也歇息好了,可以直接上路将东西给世子送过去。”
余杭亦也累了,应下,跟着小二往后院的一栋小楼走。小二直接将他们引到了二楼,余杭亦一进去,就看见整整一桌子的菜,香味扑鼻,引得他本就饿的肚子直打鼓。
“这么多菜?”大略数数,也得有三四十盘。他转头问小二:“可是还有人来?”他大小是个官,九品可能也有南国的官接风招待吧。
“哪里,不敢有人打扰您。您先用饭,厨房还烧着菜呢,过会再给您换一桌,这样吃,菜都不会凉。”小二躬身给余杭亦添酒:“热水备上了,用完饭,您可以泡个澡。”
作者有话要说:一石粮食是六十公斤左右【各朝代不一样,本文设定是六十公斤。】
83米中掺银
南国真是有钱!
余杭亦每道菜只吃了一口,小肚子也已经滚圆滚圆了。他泡在水里,思量着这天遇到的事。先不说茅草屋那两位对他的态度就有些怪,这个店小二更是让他起疑,他不过是池清手底下的一个小武官罢了,至于大鱼大肉的伺候?
莫非他们知道他的身份,把他当池清妻子看待了,所以他享受到的其实是南国世子夫人的待遇?池清很有可能是跟家里通着信呢,所以那杯茶他敬的就有些古怪了。
想到这里,余杭亦把脑袋伸到水里闷了会。
这笔账一定要算在池清身上!
既然冤有头债有主了,余杭亦也就放宽心,吃好喝好睡好。张路也没什么事,在隔壁屋子呼呼大睡。
两个人睡醒了,相约到大堂吃早饭。一出门,就看见后院满当当都是袋子,有人拿着册子在清点。
“校尉您醒了?小的给您准备早饭去。”店小二笑容满面的招呼余杭亦。
余杭亦把他拉过来问:“这么多都是给我准备的?”
“自然。主子说您来一次不容易,呸。”店小二自扇了一巴掌,改嘴道:“是少主子派人来一次不容易,多给准备点好。咱南国什么都不缺,少主子开口了,自然是多多的供应。”
原先在清点的人忙过来,恭敬在册子递给余杭亦:“这是清点好的册子,请您过目。”
余杭亦忙道:“客气了,我大略看看就成。”他把册子翻开,吓了一跳,光是粮食就好几万袋,这远远超过了他索要的数目。其它各色药材应有尽有,就是人参林芝等各种名贵药材,竟然也有不少。
太多了,开国公真是太疼儿子了。余杭亦咬咬唇,在心里唾弃池清的不懂事。
大夫给了三十名。虽然不多,可也够了。余杭亦大概猜测出池清要大夫和药材的用意,羽族人本来就善用毒和蛊,他们把难民集中起来,定然没安什么好心。且,即便他们没在难民身上做手脚,可这些人成天和尸体在一起,吃尸肉的也有,总是未雨绸缪的好。
军医倒是也有,不过是单峰的,人家未必肯借用。
那店小二和清点之人都是开国公的心腹,要不然也不能让他们接触到余杭亦。他们彼此对望一眼,见少主夫人满意,他们也好回去领赏。少主夫人是还不知道这袋子里面还掺了什么,否则怕是会更满意。
说着话,马车就陆续从后门牵了进来。有几个壮汉还是往车上搬东西,余杭亦看的心下欢喜,这些粮食药材可都是救命的东西,多了救的人也多。
他看看时辰,招呼张路一起搬。店小二要拦,被清点之人拦下,那人低声笑道:“随他吧。主子不是提醒过咱们,别做的太张扬,只把他当平常的九品官对待就好,你倒好,昨天准备两大桌子的菜,不招人起疑才怪。”
店小二吐吐舌头,嘴上埋怨:“说不让张扬,又说可着劲儿的伺候。这不是叫咱们为难么?”
他们这边说着话,抬眼再瞧,却见余杭亦抽出把刀,对着米袋着划开了。从口子里溢出来,不只有米,还有小银裸子。
原来余杭亦搬米袋子的时候,感觉不大对,大米没有这么大个的。他打开一瞧,大米里面竟然还掺着银子。
南国是多有钱啊,银子和大米是一块放的?
“这个是主子的一片心意。”清点之人快步上前,同余杭亦解释:“不管这粮食是给谁吃,都能给大将军博个美名。”那人抹了抹头上的汗,这是少主夫人的聘礼,总不能都是大米吧,好歹得拿得出手啊。他不由佩服主子,这样给少主夫人的聘礼也足了,美名还让少主给赚了,啧,这算盘打得忒响。
银子也好,难民缺的可不只是一口吃的,这样连他们以后生活问题都解决了。余杭亦没往心上去,反正左右没他的事,人家父子爱怎么弄就怎么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