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水墨黛)


  典韦忍不住问:“主公,您将所有的洛阳城民编入公社,这个是持续多久呢?”
  “至少要三年。”荀澜淡然道。
  说白了,有点像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制。
  这种公社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有利也有弊。
  若是在其他地方,公社化运动会造成对百姓的剥夺,大锅饭也可能让生产力下降。但此时的洛阳一穷二白,百姓没有地没有粮食,公社制的推行能快速安定民心,恢复洛阳城的生产力。
  “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读书看病,公社都包。”典韦摸了摸脑袋,迷茫道:“主公,我不大明白。”和秦朝的全民皆兵还是不一样的。
  从方才主公的介绍来看,日后丧事皆由朝廷统一埋葬。婚嫁只要双方去在朝廷专门的婚姻处登记盖章,便可成亲。
  这些举措让典韦不是很理解。
  一从事有些担心:“朝廷从来没有管过婚丧嫁娶和读书看病,此乃万世之先河,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难处。”
  尤其是所有的儿童都要读书一条。
  虽然洛阳城中幸存的儿童数量不多,统计上来的只有不到两千人,但若是负责这么多人的笔墨纸砚,朝廷哪里承受的起?
  郭嘉倒是理解了:“此为安定民心之举,自此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管理和领导,非常时刻行非常之策也。等三年后百姓有了积累,这时候就可以分他们土地,让他们各自过活去。”
  他不得不说,主公这决心太大了,一副对洛阳的百姓负责到底的样子,坚决支持道:“此举乃是大义,必为天下十三州所传颂。”
  主公必定成为民心所向。
  “这其中的钱粮支出甚巨……”一从事算了下账:“主公,这有些得不偿失啊。”
  若是为名声所累,拖累了豫州和南阳,可如何是好?
  “别担心,既然是公社制,之后所有的盈余亦归朝廷所有。”荀澜道:“只有从春耕到秋收这段时间需要接济,日后的洛阳可成为北部最大的粮仓。”
  他反问道:“若是不推行公社制,难道平白让洛阳周遭的沃土肥填,尽归豫州所有?岂不是引发百姓动乱,更让天下人警惕豫州军?”
  豫州军辛劳这一趟,看中的不仅是洛阳的地利,还有其周遭大片的、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十分适合规模型劳作。
  常规的百姓家分到的都是狭小农田,耕牛要艰难地调头。在公社制下,耕牛在广阔的土地上犁地能大幅度提高效率。
  放弃洛阳的土地是不可能的,荀澜觊觎许久了。
  一王姓从事道:“主公所言有理,此番费了这么多兵力,洛阳的肥田我们势在必得。交由本地人进行耕种,才是救灾救难之举。”
  其实可以让活下来的百姓统统为佃农。毕竟豫州军救了他们,还会提供口粮,也不会落人口实。但主公还要管他们的婚丧嫁娶、读书看病,只能说主公仁慈。
  王姓从事暗暗想:或许以后发现管不过来之后,主公会放弃的。
  “嗯,一面命人清理城中,另一面让人去清理田间。”荀澜道:“毕竟三月份就可以种小麦了。”
  比起小米,还是小麦更适合。因为春小麦生长周期比较短,在种植之后只需要九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熟。
  这样,洛阳的粮食压力到七月份就完全没有了。
  “可是主公,豫州和南阳所存的麦种很少,怕是无法满足洛阳所需。”
  “这个不难,我可以用搬运之法从家乡运转一批来。”荀澜淡然道。
  然后,他就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从袖子中掏出来了一大袋麦种。
  系统新鲜兑换的,四十五个积分。
  荀澜指尖一弹,在催熟粉下这些麦种迅速生长,沉甸甸的麦穗瞬间结满了枝头,产量比寻常麦种要多两三倍之巨。
  “主公!!!”
  不管过了多久,主公的神仙手段还是让人吃惊。
  从事克制住自己要跪了的膝盖,躬身深深行礼。
  郭嘉默默用扇子遮住了自己大张的嘴巴,里面简直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甘宁跳起来拿了根麦穗,迫不及待地咬进了嘴里:“有清甜的味道!”
  荀澜微微一笑:“大家对计划还有什么异议?”
  魏家的小娘子是洛阳城中普通的一员。在那日洛阳城中士兵到处抓人时,邻居一脸焦急的出现,赶紧让她们一家躲入了自己家的地窖。同样蜷缩在狭小地窖中的左邻右舍总共有二十多人,都是好心的邻居所救。
  地窖挖得很狭长,一直通到河边,所以在大火中她们一群人都幸运地活了下来。此时她们都跟着主心骨——蓬莱仙道的教众邻居,到女兵营中去。
  说实话,她心中没有参兵的恐惧,反而安定了许多。传令官说了,当了豫州兵,豫州牧荀澜就会对他们负责到底。
  到了营地,领队的长官给大家分了队伍,然后众人皆被派发了任务,有的是要去帮忙安葬城中死去的百姓,有的要去废墟中清理物资和工具。
  她们年轻的女子分配的任务不重,主要是跟在强壮有力的兵卒后头,在他们用锄头大力挖开废墟的时候,将物资归类。
  她有些担心母亲,母亲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听长官说体弱的老年人会被分去看护儿童和烧火等轻松的活计,这才放心了下来。
  等天黑的时候,长官发话说:“今日劳动完毕,一会儿排队去领饭吃。”
  顿时,饥饿了一天的人脸上都有了光彩。不过在吃饭前,长官让她们小队将整理出来的屋子全部摆放在一起,供巡查官来检查。
  听说巡察官要来,魏家的小娘子有点害怕,戳了戳一旁生得同样水灵的小娘子,两人悄悄矮下身,往脸上涂了点灰,遮住了俏丽的面容。
  三人一队的巡察官过来了:“女子一百二十二队,所有队员过来点卯,按人头领粮。”点完了人数,巡察官清点了下物资,魏家的小娘子看他在一白纸上用木炭为笔,涂了三颗星星。
  “你们清出来的物资中等,因此只能评为三颗星,每个人都可以去第三食肆领一碗粥。”巡察官说完,问道:“可有异议?”
  众人皆不敢说话,看向长官。
  长官点了点头:“行,快给我们发考核表,我们去吃饭。”
  然后魏家的小娘子就见巡察官把纸撕下,将带着她们小队名字和三颗星的白纸给了长官。
  然后她们就去了第三食肆,顺利地领到了一碗粥。中间没有被任何人为难。走在路上的,皆是一列列整齐的小队。
  经常有兵卒巡逻,但没有兵卒会骚扰百姓。听说外来的诸侯大部分都被豫州牧荀澜赶出了洛阳,现在留下的都是豫州兵。
  “洛阳插上了豫州军的大旗,是豫州兵我就不怕了。”跟在魏家的小娘子身后的邻居女儿小声说:“我爹爹受伤的时候我跟去伤兵营照顾他了,那些兵虽然凶,但对百姓挺好的。”还煮草药给百姓敷伤口。
  “俺也不怕豫州兵,”旁边一个年纪大些女子说:“俺还是他们从地窖里拽出来的呢。”
  魏家的小娘子看她生得好看,皮肤像豆腐一样。
  女子挽了挽头发,笑着说:“当时吓死我了,还以为清白不保,结果人家理都没理我,拉我上来就去救隔壁老翁了。”
  有人打开话匣子,队里的气氛逐渐活泼了起来。
  听说都是轮流来吃饭,按照队伍的地理位置,分配的时间。所以排队的队伍不长,她们很快就轮到了。粥很稠,喝完之后整个人但都好了很多。
  魏家的小娘子胆子也大了起来,询问严肃的中年男长官:“长官,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
  “去休息。”
  听到休息这个字,几个女子有点担忧,男长官仿佛看穿了他们顾虑一样:“把你们带到了我也要下去休息了,明早的集合不要迟到。”


第1卷 第100章

  长官把队伍带到后, 果然依言退了出去,和其他队伍的长官一起到远处的男子营帐休息去了。
  临时搭建的巨大营帐里, 人已经是满当当的了,皆是年岁差不多的小娘子。
  年轻的女子们没了长官的约束,又刚填饱了肚子,开始互相交流起来。
  大家在排队的时候听打饭的兵卒说了一激励人心的消息:“有好消息,豫州牧已派人去豫州和南阳郡取粮食了,咱们会不会很快就能一天吃上两顿饭了?”
  一个长相可人的女子托着腮,笑着说:“不管怎么样,能管饭就好, 我最怕家里吃不起饭把我卖掉。”听说服兵役要三年, 这期间管吃管住, 三年后有银钱拿, 她现在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了。到时候拿了银钱作为自己的嫁妆,想必父兄也不会说什么。
  “是啊,听说女兵不会上前线, 就是需要每天劳作。这比被卖到青楼好得多, 我们队的长官还挺和气的, 安排的活计比锄地要轻松一些。”说话的是一农家女子, 脸上有不少太阳晒出来的雀斑。
  “若是被卖到青楼, 那可是进了火坑, 这辈子都出不来了。”说到这个, 有个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心有余悸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