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 完结+番外 (醉酒花间)
夏侯惇左右看看,发现这人是在问自己,于是憨憨一笑回道,“大人放心,有妙才在,曹子孝翻不出什么水花。”
原焕:……
所以,曹仁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曹操刚解决了一边的问题,扭头自己这边就又除了乱子,手忙脚乱又赶紧解释,他们出来时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也不会在外面停留太久,妙才和子孝都是能干的,不会让人钻了空子。
荀彧:……
荀攸:……
叔侄俩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出声,在他们两个的预想中,这次见面应该非常严肃,曹孟德已经是东郡太守,乌程侯也是杀伐果断的性子,主公想招揽哪一个都要费上一番口舌。
万万没想到,事情从一开始就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设想。
原焕忍笑让曹操停下,努力把话题掰回来,“兖州遭逢战乱,百姓大多逃亡在外,春夏两季已经荒废,等下一次播种,再到收获,中间几个月的时间,孟德可想好要怎么度过?”
兖州无主,曹操大概率还是要被推为兖州牧,与其让他四处征战,不如趁现在心思还在百姓身上,提前开始屯田大业。
所谓屯田,最初是利用戌卒或农民或商人垦殖荒地,所以屯田也就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有史以来,最早进行屯田的是秦始皇,始皇帝派遣蒙恬率十万军卒北击匈奴,在两军对峙的地方,令士卒开荒种地,以补军粮不足。
以后的汉文帝、汉宣帝在应急的时候也都实行了屯田的措施。
在这一点上,曹魏的屯田也算是古为今用,活学活用的典范。
如果让曹操大权在握,说一不二唯我独尊久了,可能慢慢就会改变志向,他不知道曹操从一颗红心向大汉的愤青走到屠起城来毫不手软的枭雄究竟经历了多少变故,他只知道,如果让曹操专心致志干一件事情,他或许就不会走到那一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人在乱世之中才是奸雄,若能给他足够安稳的条件,让他当个治世能臣,岂不是对天下更有益处?
原焕看向曹操,语气依旧温柔,仔细听来还带着些循循善诱的意味,“中山境内百姓殷实,兖州百姓生活艰难,孟德从中山带去粮食救济百姓,接纳流民开垦田地,重新恢复兖州生机,可好?”
曹操眼睛一亮,“定当不负兄长所望。”
第27章 流离不平
*
兖州荒芜,曹操现在最缺的除了粮食就是人,如果治理的土地上没有百姓,那说什么都是空的。
黑山贼刚刚退去,他不清楚别的郡县什么情况,只来得及看了东郡的大致情况,偌大一个东郡,在黑山贼打进来之前,户数已经不足一万户。
他手下的兵马挡不住来势汹汹的贼众,又有不少百姓因此遭难,直到中山的援兵抵达,情况才有所好转,到眼下,东郡的百姓有没有五千户他都不敢确定。
说起来有些脸红,这次亲自跑来中山,除了来道谢,还有就是想再借点粮食。
黑山贼来的不是时候,春种夏收全部给耽误了,兖州百姓过的本来就紧巴巴的,又被这么耽误了两季,连下一季的种子都拿不出来,根本撑不到秋收。
百姓没有粮食,官署里同样没有存粮,他在抵御黑山贼的时候就快拿不出粮草,能撑到现在全靠中山的支援,如果没有袁家兄长,兖州已经成为黑山贼的另一个大本营了。
他现在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兄长派吕布带着粮草前往东郡,又说服乌程侯带兵支援,这些已经很是难得,之前已经送过去不少粮食,他再来要粮,岂不是显得得寸进尺?
曹操来时还在纠结要怎么开这个口,想来想去怎么都感觉自己忒不要脸,是个仗着兄长心善就蹬鼻子上脸的小人,可是兖州那些百姓他不能不管,就算豁出去脸面,他也还是要借粮。
兄长定是看出了他的难处,不想让他在别人面前丢脸,所以才主动开口,问他要不要带走粮食招募流民恢复兖州生产。
他愿意,他当然愿意,他做梦都想着安稳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然后让兖州走出战乱恢复生机。
曹操感动的热泪盈眶,要不是现在人多,他怕是已经哭了出来。
不为他自己,只为那些能熬到秋收的兖州百姓。
兄长仁义,不似袁本初假仁假义,早知如此,他在河内时就该和兄长取得联系,若在最初就有兄长相帮,兖州的伤亡或许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都是他的错,是他想着事不关己不要惹火上身,明知那是兄长还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幸好兄长心怀天下,没有因为他之前的过错而在他求助的时候难为他,换成袁本初,别说借兵借粮,不冷言冷语把他打发走都是看在小时候一起玩的面子上。
兄长大恩,孟德无以为报,回到兖州后一定每一粒米都用在百姓身上,绝对不会让兄长的苦心白费。
兄长呜呜呜呜~
原焕:……
原焕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不过对曹操的反应很是欣慰,曹老板不想着四处征战,能耐得下心思在兖州搞生产,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不过。
就是这眼泪汪汪的模样,着实有些辣眼睛。
董卓进京之后遭受破坏最大的是洛阳及其周边,之后关东联盟讨董,各路诸侯相互征伐,兖州豫州跟着遭殃。
洛阳的富户要么被董卓找了借口杀掉谋夺家产,要么早早得到消息拖家带口迁往别处,兖州豫州的富家大族和他们没多大区别,要么被战火波及,要么早早迁到别处,留在原地的寥寥无几。
但凡曹操手里的粮草兵马能支撑他度过接下来的几个月,他都能以兖州为根据地,交好当地世家豪强,广纳贤才为己所用,走上和袁绍袁术一样的称雄称霸之路。
刘岱战死,兖州目前是群龙无首的境地,曹操在兵荒马乱中接手东郡成为东郡太守,先后击败黑山贼、南匈奴于夫罗,已经可以证明他的本事。
兖州牧如今是个烫手山芋,刘岱的军事能力有限,抵御不了外来的入侵者,曹操用实力证明了他能够保兖州一方安宁,兖州的官吏、世家大族最想要的就是强大的武力,只是兖州穷困荒芜,他们想要强主庇佑,兵强马壮的强主不一定愿意要他们。
好不容易有个能打的曹孟德,说什么也不能让人跑了。
之前关东联盟,曹操首倡义兵,在汴水之战中险些丧命,而后锲而不舍重新募兵前往河内继续追击董卓,一颗红心向大汉的形象已经印下,士人百姓都觉得这是个好人,心里也更偏向他。
最重要的是,曹操老家在陈留,他在兖州本身就有相当的影响力,以前做过顿丘县令,首倡义兵的地点是在陈留己吾,陈留太守张邈是他的故交,济北相鲍信是他的铁杆支持者,在拥有这么多优势的情况下,他当不了兖州牧才是怪事。
不过,自己争取来的兖州牧,和在旁人帮助下得来的兖州牧,当起来自然不甚相同。
原焕从书案下的暗格里拿出一份竹简,示意曹操先把竹简上的内容看完,他这些天将屯田相关的政策整理了一下,如果这人愿意,接下来恢复兖州生产会快上许多。
他记得清楚,东汉末年不光有战乱,而是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战乱、旱灾、蝗灾、水灾、瘟疫……各种灾难接连而至,导致短短百年的时间,大汉人口锐减。
东汉鼎盛时期人口足有六千万,到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三方加起来,户籍人口也还不到七百万。
其中固然有战乱时百姓四处逃难、躲避兵役隐姓埋名的缘故,但是即便如此,也能看出这段历史下的惨烈状况。
战争连年不断,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白骨盈野,不见人烟。
粮食能活命,各路诸侯都在抢夺地盘,要养活那些兵马,粮食补给更加重要。
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出现过屯田,其中的典型就是曹魏的屯田和明洪武年间的屯田。
建安年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进行屯田。
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以士兵屯田,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民屯使用官牛者,收成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府和百姓对半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所在地,对兵民的束缚都称得上严苛。
——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曹魏的屯田对恢复当时的生产很有用,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甚至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但是其实是被迫而来的。
以屯田做应急之策,效果的确极好,既能安置流民,又能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只是对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来说,日子实在过的艰难。
百姓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愿意屯田,天下大乱,只要有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都愿意,屯田种出来的粮食和官府五五分四六分甚至二八分他们都能接受,一旦天下太平,再让他们接受忙活一年却要上交大部分粮食,显然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