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完结+番外 (小狐昔里)
“黎大公子稍等,小的这便进去禀报。”
今日大理寺开堂审理狄青杀害赵传一案,狄娘娘不好亲自前往,便想让八王爷到堂一观,可八王爷心里明白,满朝都知道他与狄青有亲,自不好到堂影响审案。
“夫人,你放心,包拯他必定能还青儿一个清白的。”
狄娘娘却完全放心不下,这可是他们狄家最后的一点血脉,她急得额头都冒了大汗:“你说得倒是简单,可包拯他是陪审,大理寺若是坚决处刑,那要如何是好?”
两人争辩之时,仆人就来报,称黎家大郎在外求见。
八王爷听罢,当即道:“黎知常?快,请他进来。”
吩咐完仆人,他转头见夫人满脸不解,便解答道:“夫人你有所不知,这黎家大郎聪慧过人,上次本王去开封府时,正是此子解开了刘将军案的疑点,包拯还同本王夸赞,你也知道这包黑子鲜少夸人,知常此来,或与青儿的案子有关。”
狄娘娘一听,都想亲自出去迎接了,好在没一会儿,黎望就被仆人带到了花厅。
“学生黎望,拜见八王爷,拜见狄娘娘。”
“免礼免礼,来人,看茶。”
下人送了茶过来,黎望礼貌地饮了一口,先是谢过八王爷的古籍,之后才又站起来道:“王爷,娘娘,请恕小生冒昧造访,今日小生此来,一为道谢,二为狄将军而来。”
“青儿?你见过青儿?”
这当然是见过的,但话不能这么说,黎望只回道:“我与狄将军比邻而居,颇有些交情,他被困府中后,托人送了消息与小生,只希望娘娘能平心静气,此次赵传绝非狄将军所杀,却必定是冲狄将军而来,娘娘是狄将军唯一的亲人,此时不宜有任何的异动。”
狄娘娘听着,眼中已有了泪意,很快就抽泣着开口:“他自己都性命难保了,还担心我做什么?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若有人要对付我,便叫他有来无回!”
……娘娘当真是女侠风范啊。
“夫人,青儿担心你,正如你担心他一般。”
狄娘娘听罢,却收敛了泪水,往前伸手握住了黎望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如今将军府消息严,你可与我说说此案的具体情况吗?”
黎望此来,只为替狄青安狄娘娘的心,自然不会说太坏的消息,遂挑拣着能说的具体说了一番,最后才陈词结论:“娘娘放心,狄将军是被人冤枉的,包公定会还他清白的。”
狄娘娘当然也很相信包拯的能力,但事关亲人,总归是心有忐忑,于是等黎望要告辞离开之际,她写了封急信托黎望转交给狄青。
黎望自然也接了,在同八王爷告辞后,他就离开了八王爷府,直接去了开封府。
如今汴京城各方大佬博弈,自然不会有人在意一个朝臣家未出仕的公子,黎望甚至都不用伪装,就这么大大方方地进了开封府。
“黎兄,你果然来了,包大人在里面等你。”
等他?看来大理寺审案的结果并不太美妙啊,黎望当即道:“包大人今日回来,神色如何?”
展昭:“……黎兄,你这是在为难我吗?”
倒也是,包公一向是黑脸,还真没多少人能读懂包公的神色。
进了内堂,包公正在与公孙先生商量什么,见他来了,忙招呼道:“不用行那些虚礼了,今日大理寺审案,你可知发生了什么?”
什么?黎望忽然有了一种微妙的不祥感。
“今日何大人、庞太师与本府共同审理此案,死者乃少府监少监赵传,赵传出身宗室,乃与曹王交好,今日公堂之上,曹王便替赵传发声。”
黎望忍不住一讶:“曹王?”
“不错,曹王爷乃宗室元老,虽因年事已高,不再过问宗室之事,但在礼部还有虚职,朝中凡赵姓宗室,皆对曹王礼貌有加。赵传名不见经传,却是走了曹王的路子,才坐上了少府监少监的位置。”
黎望当然当然知道曹王这个人,当初背赵姓宗室关系的时候,这人是在前三位置的,宽泛意义上来说,曹王比八王爷的辈分还要高,如此一说,便是官家的祖父辈,如果曹王态度坚决,恐怕官家不敢明面上偏袒狄青。
“曹王难不成要狄将军偿命吗?”
包公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难得是满面的愁绪:“不,曹王拿出了一份佐证狄青通敌西夏的证据。”
“什么证据?”
公孙先生便替包公开口:“是一份盖了西夏狼主玺印和狄将军帅印的契约书,上面写的是这十六个字。”
黎望低头去看桌上,却见:
[草长莺飞
南下牧马
开关共赏
二分天下]
……就,特么离谱。
“狄将军如何解释上面的帅印?”
“去岁边关大寒,狄将军未免西夏暴动,曾与西夏狼主定下牧马之约,是为春秋牧马时节,双方互不侵犯攻打的合约。”包公说罢,才道,“本府相信狄青的话,可庞太师和曹王不信,何大人拗不过二人,若非本府执意停审,恐怕此刻狄青已被判刑。”
好家伙,黎望都能想象到当时包公和庞太师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了,太形象生动了。
“那这通敌文书,曹王从何而来?”
公孙先生闻言,便道:“曹王称,是在替赵传收殓尸体时,下人在他衣物的暗兜里发现的。”
……这栽赃的方式就好硬啊,黎望有种自己智商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感觉。
就这剧情,搁电视上放,三岁小孩子都不会相信好不好,怎么一群大老爷们能这么硬生生地相信下去?何至于此啊,黎望决定回去就建议狄青辞职或者转行,这元帅当不成,不如去边关烤全羊,他还可以出秘方,不用四六分,三七分就能搭伙开狄氏烤全羊,保证叫好又叫座,不受这种鸟气。
“合着就下人眼尖心细,能发现暗兜,狄将军半点儿没有脑子,跟西夏联合,还把契约书大喇喇放在外面,不仅被赵传发现,还被其藏了起来,杀人灭口还干得不利索,满满的都是错漏,狄将军要真如此,哪里坐得上元帅之位!”
包公心里也很恼怒,这些个人不对付贪官污吏,反倒是一门心思对付忠军将领,简直是吃饱了饭没事做:“知常你还说漏了一点。”
“哪一点?”
包公便道:“那赵传腹部身中利刃而亡,身上衣物皆是染血,偏生那张羊皮纸的契约书,半点儿血腥味都没有,本府当场诘问,才能中堂停审此案。”
黎望已经无话可说,就真的硬栽赃呗,但是这么硬,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这就非常魔幻了。
“知常以为,此案何解?”
黎望沉思片刻,只吐了两个字:“西夏。”
“说说看。”
黎望便伸手指向桌上那十六个可笑的大字,道:“这帅印既是真的,那么应该就是狄将军口中的牧马之约,这种边关签订的小约定,一般都是一式两份,一份在边关帅府,一份应在西夏狼主手中。”
“如今,汴京城中出现了一份伪造的通敌文书,要么是狄将军府中出了叛徒盗取牧马契书,要么就是西夏出手,栽赃狄将军。”
一般来说,这种文书都很重要,狄青是个聪明人,绝不会随意放置,即便军中有叛徒和探子,也应该极难拿到,所以黎望更倾向于后者。
作者有话要说: 黎汪汪:狄兄,职业无贵贱,烤全羊生意,了解一下?【试图劝说.jpg】
第152章 心绪
从开封府出来,黎望的心情可以称得上糟糕。
他打从来到汴京城,替开封府也破过不少案子,里面不乏有手段粗糙、一眼辨真凶的凶杀案,但那多数都是囿于凶手狭窄的眼界,或是狠毒卑鄙的性子。
狄青一案,却完全不同。
有人用一个粗制滥造甚至称得上离谱潦草的犯案手法,栽赃了一个为国为民的将军,就因为这位将军过于能干,有那么一波人便闭目塞听,干脆顺水推舟送狄青去死,还美其名曰为国为家。
何其可笑,又何其苍凉。
这特么比那些卸磨杀驴的人还要可恶,人至少光明正大地表现出自己的鄙陋,这些人呢,还给自己套了个正义的表象,堪称无耻又蠢笨。
呵,如果正义是如此,那他恐怕永远都做不了正义之人了。
黎望有些想见狄青,事实上等入夜之后,他也真的去见了狄青。
原本大理寺审讯过后,狄青应该被关入大理寺牢房,但他身份特殊,在三位主审官的一致决定下,还是由禁军看守,原禁足于将军府内。
如此,倒也让黎望更容易行事。
而且相较于上次空手过来,这次黎望不仅带了酒,还亲自准备了下酒菜。
当然在开饭之前,黎望先将狄娘娘交托的信件送达,待狄青看过信件烧毁后,他才伸手布菜。
“这香味,一闻便知是黎兄的手艺,今日倒是为兄有口福了。”
狄青说罢,便举筷子吃菜,他本该是个很爱喝酒的人,今日却半滴都不碰,只举着筷子吃菜,嘴里说着好吃,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进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