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完结+番外 (小狐昔里)
听众三人:……好像是做不到。
“而且你们看这血字,很明显写得非常从容,这里断‘墨’了,很快就又续上,如果真是赵传自己写的,他腹部受伤,必然剧痛难忍,他伸手写在地上不是更快吗?还非要写在墙上,写得还这么清晰,狄将军,以赵传的伤势,你觉得他能坚持到写完吗?”
三人齐齐陷入了沉默,因为黎望这话,说得确实非常有道理。
“人如果被杀,确实会拼命留下证据叫官府查证凶手的身份。”黎望伸手将下面的那行血字盖住,才道,“所以,去掉‘杀人灭口’这四个字,妨碍案情吗?”
“不妨碍,甚至狄青的名字都不需要写全,这八个字有五个字都是废话,如果这字真是赵传写的,那只能证明他是个蠢人。”要知道这会儿用的是繁体字,可见赵传这工程量之巨大了,“如果我有这功夫写字,早就找人来救命了。”
……好家伙,黎知常你嘴还是这么损。
狄青却是第一次听黎兄这般犀利分析,但不得不说非常有道理,倘若朝中的文官们也像黎知常这般聪明,那他恐怕会少很多烦恼。
白玉堂听罢,却很高兴:“既是如此多的破绽,那明日狄将军必不会有事了,对吧?”
展昭却是不容乐观,毕竟明日并非包大人主审,此案如何断,还得看大理寺掌握了多少证据,于是他道:“黎兄,你还看出什么来了吗?”
“证据倒是没什么线索,但有一点,展兄或是五爷恐怕可以蹲一蹲。”见两人齐齐转过头来,黎望也不拖沓,立刻开口,“现下虽没有任何证据指明凶手的身份,但狄兄身份敏感,想要对你出手,若是私怨,必定直冲你人来,而不是杀一个宗室来嫁祸你,弄臭你的名声,还找了个神似何家小姐的女子来刺杀你,这太周折了。”
狄青也认同这点:“确实,私怨的可能性不高。”
“那么就是利益关系了。”讲到利益关系,那么就是内外的差别,“在狄将军未回京之前,京中就有狄将军私通西夏的风言风语,想必这等传闻,在边陲更盛吧。”
见狄青颔首,黎望才继续道,“所以,必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离间你与大宋和官家之间的情谊,只是案发后,一系列的舆论发酵,有人浑水摸鱼,有人趁势而为,反倒掩盖住了凶手真正的身份。”
白玉堂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索性就坐到了一边听结果。
“但此事若成,那么狄兄你必定……”
“我必定丢官丧命,而若是反抗,就会坐实罪名,此事之后,大宋将没有我狄青的容身之处。”狄青早已明白这份险恶用心,而就是因为明白,所以他才没有试图掩盖赵传的死讯。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用一个谎言去掩盖一个事实,那么就需要更多的谎言,凶手既然敢在将军府行凶,那么必定还有后招。届时他恐怕更难以自辨,倒不如摊开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封府有包拯,他相信包拯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而如今,还有个一个机敏聪慧的黎知常,狄青就更不担心了。
“不错,所以要么是朝中有人想弄掉狄兄你,给他人挪位置,要么就是西夏行非常之法,见打不过狄兄,就想用阴谋诡计逼反你。”又或者,是两者皆有,但这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展昭也认同这番分析,遂道:“既是如此,黎兄你要我注意什么?”
“前者的人选太多,但他们的目的恐怕是置狄兄你于死地,毕竟通敌一罪,株连九族。”黎望又在桌上用茶水写了西夏二字,“而若是西夏人所为,他们或许还会想策反狄兄你。”
毕竟狄青这么大一个用兵良将,废了实在可惜,听说西夏狼主是个用人才不拘一格的人,如果狄青被大宋背弃,且深恨大宋,他届时援手救人,岂不是白得一名良将。
狄青当即道:“我便是被大宋背弃,也绝不可能投敌西夏。”
“所以,如果真是西夏探子出手,他们接下来,必会对另一个人下手。”黎望指了指狄青,才道,“狄兄在京中,最在意谁?”
朝堂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诟病狄青通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狄家除了狄青已经没人了,他唯一的亲人狄娘娘也早已嫁入皇室,且这般年岁,狄青还拒不成婚,风言风语之下,难免有些蠢人会相信。
“姑母,黎兄认为会有人对姑母出手?”
黎望只是顺着思路猜一猜,有可能,但也可能是他猜错了。
“狄娘娘深居南清宫,身边有禁军护卫,要想对她出手,恐怕极难。”展昭说罢,又道,“狄将军,你无需这般紧张。”
“所以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狄兄你身陷命案,狄娘娘必定担忧思虑,甚至会积极替你周旋,她在南清宫时自然不必担忧,但若是出宫途中,有人想趁势动手,便不是一件难事了。”黎望觉得自己是挺杞人忧天的,但事关狄青,每个可能性都不能放过。
“所以五爷,你懂小生的意思吧?”
这么久朋友了,白玉堂自然明白:“成,五爷就跑一趟,保护这位狄娘娘,顺便若真有人敢来劫,我便叫他有来无回。”
江湖上五爷的武功绝不是最高的,但在京中,已少有人能敌。
见狄青仍然担忧不已,黎望当即道:“狄兄放心,明日我会去八王爷府拜会狄娘娘。”
跟聪明人打交道的感觉实在太好了,倘若他在边关的师爷有黎知常的聪慧,西夏何愁不除啊,狄青看着黎兄,忍下了挖墙脚的冲动。
唔,之后再提也不迟,好男儿志在疆场,以后还是得多送些药材去黎府,黎兄这身体养好了才能干大事。
“多谢黎兄,也多谢白五爷和展护卫,三位的深情厚谊,狄某必定铭刻于心。”
夜也深了,既然确定赵传一案乃是诬陷,三人也各自离开,展昭自然是带着分析去开封府加班了,五爷则在黎府吃了个夜宵,才去南清宫保护狄娘娘。
“黎知常,你这回好积极啊,就不怕你爹明日又去买藤条?”
黎望闻言,当即轻哼一声,颇有些骄傲道:“那恐怕要叫五爷失望了,这回我父亲绝不会挥藤条的。”
他爹多精明的人啊,督察院行督查之责,在确定狄青无罪的前提下,必定会有所动作。而既然特地找他谈话,只能说明一点,朝堂上还是有很多人希望狄青回到岗位上的。
“你就这么确认?”
“当然,吃完黑鱼面,赶紧走吧,明日小生还要去上课呢。”
虽然吃到了黎知常的手艺很开心,但朋友这副嘴脸,真是让人看不惯啊:“出这么大的事,你居然还要去上课?”怕不是读书读傻了。
“五爷你不懂。”
既然现在凶手身份不明,但舆论发酵总归对狄青不好,这年头论玩舆情的行家,怎么的他也得占一席吧,况且这年头读书人人均喷子,国子监可不就是个辟谣的好地方嘛。
作者有话要说: 让我们恭喜黎爹,开封府拿着锄头的人又多了一个!【热烈鼓掌.jpg】
第150章 怀疑
黎望在国子监的人缘很好,这点黎爹听说的时候,还非常存疑。
毕竟就自家儿子那张破嘴,想开腔的时候连天王老子都捂不住,这进了国子监居然没得罪人,可真是大稀奇啊。
不过稀奇的同时,倒也没觉得太意外,毕竟国子监除开少数蒙荫派不思进取,剩下的全是积极进取功名之辈,他家大儿子没啥别的能耐,读书确实是一把好手。
人都有慕强的本能,况且知常的样貌遗传自他,倒是极占便宜。
而事实,其实也跟黎爹猜得差不多,黎望出身清贵世家,亲爹又是御史中丞,堂哥黎錞又是新科状元,本身又很有能力,且他为人并不桀骜,虽然不怎么热心,巽羽楼还经常搞饥饿营销,但却并不是一个喜欢拿眼色看人的家伙。
国子监这地方,人均TOP癌,黎望能在短短数月间就升入甲班,可见其能力,只要不是没眼色的人,都会很乐意与之交好。当然了,巽羽楼真的为黎望加分不少。
所以黎望想以国子监为起点替狄青搞舆情,是完全可行的。
大理寺审案一般都在下午,毕竟上午有早朝,还有例行的公务需要处理,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却也还算够用。
“黎大哥,你今日怎来得这般早?”庞昱睡眼惺忪地打着哈欠,见来人是黎望,眼睛一亮便跟了上去。
黎望看了一眼小胖砸,笑着道了句早,才道:“昨日睡得早,今日醒得也早,左右无事,临近小考,便早些来监里了。”
……果然,学神的缘由就是跟他不一样。
“你呢,平日里只有迟到和不到的庞大少爷,怎么今日也来得这么早?”
庞昱一听,脸上闪过一阵嫌恶,大喇喇道:“别说了,我与我爹吵了一架,他偏心庞迪那家伙,估计心里恨不得庞迪才是他儿子。”
一听庞迪,黎望登时来了兴致,脸上却是不露声色,只道:“庞迪是谁?莫不是你家的族亲?你爹那么宠你,这话要让人听了去,指不定要如何编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