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没人比我更懂七五 完结+番外 (小狐昔里)
有对展昭的不值,也有对白如梦的愤慨,当然因为个人情绪偏向,这番话带着极强的引导意向,若不是相信黎知常的品性,换任何一个人敢在他面前说这样心理暗示的话,他都会严词批评一顿。
但即便不是批评,包拯也不希望这样一根聪明的苗苗,总是这么踩线行事。
“知常,本府当你是我的侄儿,有些话便直说了。”
黎望看到包公的神情,也有些料到自己方才说话确实有些过火,但他并不后悔说那番话:“您但说无妨。”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该能看出来,处在本府这个位置上,因为本府的一些行事,会有无数的人想攻讦本府,明里的暗里的,本府并非圆滑之辈,便是官家都说过本府有时行事过于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包拯在外,向来以“铁人”形象著称,但却是个再不过典型的性情中人了,对着看好的小辈,可以称得上掏心掏肺。
“本府第一次听到你的事情,是祥符县你替那如今的榜眼书生颜查散洗脱了杀人罪名,后来是叶神医之子叶云杀人一案,直到驸马陈世美一案,本府被案情所困,得你献计破案,让陈世美伏诛,本府便知你拥有接替本府官位的能力。”
包公很明白,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官位越高,职责越大,可他已经渐渐力不从心,大宋需要一个肃清吏治的青天大老爷,可以是他,也可以不是他。
如今官家推行新政,想要一改冗官的现状,大宋朝廷虽有无数良才美玉,远的不说,便是那晏公四子、新科榜眼颜查散,都堪为好官。
但开封府尹这个职位,谁都能做,却谁也不好做,他兼任这个位置十数年,黎知常是他见过最适合的接班人选,聪明而善谋,洞察人心,知世故却又不世故,却也有年轻人的意气和冲劲。
他忍不住想看到,这孩子真正成长起来的样子。
“你父亲或许也跟你提过,接替他言官的位置,毋庸置疑,你的能力完全担得起言官的指责……”
黎望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疯狂摇头:“不不不,我爹从没这么说过。”
一脸正经的包公:???
“实不相瞒,我爹确实有意愿让我入仕为官,但绝不是入督察院。”黎望一脸无奈地开口,“按我爹的原话,我这张嘴天天搁官家面前嘚吧嘚,保不准直接惹怒官家,怒气一上头,再不管什么不杀士大夫的原则,干脆就把我拖出去砍了。”
至于入职开封府?不要了吧,他这是富贵病,不能过度劳累的。
作者有话要说: 黎爹爹还有十秒抵达挖角现场——【提刀赶来.jpg】
第107章 决心
关于要不要入仕为官这件事,赵王爷一案后,黎望就仔细考虑过。
事实上,以他的自身天赋,入仕确实并非一件难事,再加上黎家在儒林的地位和人脉关系,步步高升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思考的只有两点,一是身体因素,二是他自己的真实意愿。
黎望在现代,是当厨子的,打小就学,从小到大他就只会这一门手艺,虽然他也挺爱做菜,但这并非是他作出的选择,只是因为出身和天赋,所以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御厨世家的责任。
但这辈子,因为先天原因,不论父母还是族中,都没有给他施加任何做官的压力,老头子虽然天天督促他读书,但更多的是想让他知礼懂事,并没有“望子成龙”的期望。
前二十年,他拖着病体歪歪扭扭,却是过得很恣肆快乐的,如果下半辈子也这么过,黎望也不排斥,但相较于这段时间的惊心动魄,却少了……那么一点东西。
所以,这才是他犹豫的原因。
黎望心想,我可真是一个贪心的人,既舍不得悠哉乐呵的惬意时光,又喜欢抽丝剥茧的探案生活,都是成年人了,为什么不能两者得兼呢?
于是从开封府一路回去,黎某人心里多少带着些不痛快,不过这份不痛快在回家看到自家老头子脸上更不痛快的表情之后,就迅速减轻了。
“爹,您怎么这么看着儿子?”怪渗人的。
黎爹轻呵一声,颇有一副儿大不由爹的心酸意味:“你今日装病早退,去了何处啊?”
……孟司业真的太大嘴巴了,请个假还要告家长,这就很没意思了。
“爹心里既然猜到了,又何必发问呢。”
黎爹啪地一声拍桌:“你这臭小子还有理了,天天往开封府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姓包呢!怎么,又去审案了?”
……倒也不必这么直白。
“没有,爹你误会了,儿子这般良才美玉,包公爱惜人才,不过是嘱我好好读书罢了。”
黎爹表示半个字都不信,最近展昭那红花案闹得朝堂沸沸扬扬,包拯苦于破案还来不及,会有这时间替他教儿子?再说了,他这破儿子有什么好教的!
然而他刚要开口,就听到不孝子沾沾自喜起来:“包公可是说儿子将来有当开封府尹的潜力,爹你就没有什么话想鼓励鼓励我吗?”
亲爹一听,二话不说就掏出新藤条决定好好鼓励鼓励亲儿子。
一番父慈子孝之后,双方战力锐减不得不握手言和,两父子各端着杯茶喝着,黎爹越想越别扭,终于忍不住开口:“黎知常,你不会真想不开要去继承开封府的青天意志吧?”
抛开他的亲爹滤镜,黎爹看自己这大儿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出去能被叫“黎青天”的,别说,光想想那场面,他都觉得寒毛直竖。
“没有,我拒绝了。”黎望既然开口,自然是已经回拒包公了。
黎爹一听,态度立马就端起来了:“你还挺有自知之明。”
“爹你和包公说了一样的话。”黎望忍不住道,“原本我是有些心动的,毕竟能得展昭当护卫,那一定是世上最安全的官职,可是开封府的工作强度实在太大了,以我的身体情况,说不定还没等到接任包公的位置,就先包公而去了。”
黎爹:……果然,非常有自知之明了。
“所以,我答应包公,之后会替他寻觅继承开封府的好苗子。”
黎爹:……你还挺大言不惭。
“说起你的身体状况,这些日子你天天去叶府报道,叶老先生怎么说?”上一次他去拜访叶老先生,还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老先生说进展不错,若是做富贵闲人,寿数已能与常人无异了。”
黎爹:“……所以,你就是不准备入仕的意思了?”
却谁料这破儿子犹豫都不带犹豫一下,居然摇了摇头,道:“不,儿子准备入仕。”
黎爹吓得茶杯都没端稳,茶盏里大半的茶水都倾斜在了衣襟上:“你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已是深思熟虑过,不会再改。”
黎望很信奉一句话,当你面对一个选择出现犹豫时,那么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偏向,只是因为需要舍弃一些东西,才会犹豫不决。
他仔细衡量过,这份舍弃尚且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既然可以承受,那么不妨一试,这来了古代,又生在书香门第,不考一回状元,那都对不起这趟穿越之旅!
这可是从前拿藤条追着打都不愿意读书的亲儿子啊,现在才来京一年不到,居然就这么想通了?搁一年前,黎爹表示想都不敢想。
这番一比较,黎爹心里突然酸溜溜的,这开封府怕不是有什么魔力,能叫他这铁石心肠的儿子变了心?
“你,当真是黎知常吗?”
黎望听亲爹这不确定的语气,当即就道:“不是呢。”
“你个臭小子,既然决定了,就好好努力。”听到熟悉的语气,黎爹难得笑了起来,“不过也不用太努力,毕竟咱家已经有个状元郎了,你身体要紧,随便意思意思考个进士就行了。”
……听听,还意思意思考个进士,不知道的,还以为进士是什么大白菜呢,街上随便捡捡都能搬回家那种。
“不过,你既然不准备入开封府,那你入仕是为了什么?”黎爹原本不想问的,可是真的太好奇了,忍了又忍,最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黎望果然不负所望,给了一个很有个人风格的理由:“大概,是为了开心吧。”
毕竟一直考虑要不要入仕,想得他的头发都掉得多了,不如就趁此下了决心,倘若以后当官当得不开心,再抱病辞官也不是不行。
当然这话,就没必要跟亲爹说了,他怕被打。
“行吧,你母亲那你自己开口,可不要说是为父逼你的。”黎爹很有求生欲地开口,说完又道,“既是下了决定,那就好好读书,你有天赋,为父知道,但须知天赋也须努力成就,以后若有不懂之处,大可来问为父。”
黎望果然不愧为“不孝子”,当即就道:“那倘若父亲您也不知道呢?”
黎爹轻呵一声,掂量了一下手里的藤条,当即挥了过去:“你个不孝子,你爹我当年好歹也是名满天下的如玉公子,给你几分颜色你还开染坊了!”
……就,很黎家日常了,至少不到一年,黎家的主人和下人都很坦然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