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的七七四十九日停灵尚有几日未满,贾赦这个时候准备南下的事,自然是有所打算的。不过贾赦自己不打算说,贾敬也没多问。倒不是贾赦有意相瞒,实在是此事需要林如海的配合,贾赦现在尚无把握。
因贾赦要南下,兄弟两个在书房商议半日,将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堂上有可能商议的几件大事推演梳理了一遍,又分不同的可能性分别商议了应对措施。
贾敬才学出众,又擅弈,自然懂得走一看十的道理。但是贾敬自己也得承认,如果自己能够做到走一步看十步,贾赦则能做到走一步看百步。
身负才学之人多少有几分气傲,但是和贾赦比起来,贾敬觉得自己只能算不笨。
然而把应急预案做充分一些对贾赦而言只是基本要求,无限游戏里天天都是生死一线,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丢命。这种用命逼出来的能力确实不是谁都能有的。
和贾敬商议停当,贾赦便忙开了,先取了前些时候荣国府查账的账本,依旧是命乔槐护送南下交给林如海。而自己则吩咐林之孝安排送葬队伍,待得贾代善停灵期满,即刻启程扶灵南下。安排停当后,贾赦就带着人先南下了。
别看贾赦真的仿佛天天在家守孝一般,硫亲王府却一刻也不敢放松对荣国府的监视。
贾赦前脚启程,后脚司徒硫就知晓了。
“贾代善停灵期未满,贾赦先下江南,本王总觉得这厮憋这坏水儿。”司徒硫握着一封信报道。
现在司徒硫的书房又只剩下江怀寿一个谋士,江怀寿眉头也皱成了一个川字:“属下左思右想,也不确定贾赦此时南下的用意。江南官场此次必然地动山摇,但是真正的要职争夺却在京城。原本属下以为贾赦会拖着不肯南下,谁知他却提前走了。”
司徒硫道:“外祖父那边传来消息说今日在上书房商议了调谁回京述职的事,难道贾敬听出来外公想借刀杀人,所以贾赦南下保护林如海了?”
江怀寿实在猜不透贾赦怎么想的,只能尽可能多的提出可能性,至于采不采纳则在司徒硫自己:“属下觉得也有可能贾赦此举乃是以退为进,向皇上摆明荣国府无意两江总督之位。荣国府便是在此次平定岩亲王叛乱中立了功,也是被写在江南护官符上的人家,若是贾赦留在京城力争,两江总督一职必定和平安州系出身的武将无缘。若是贾赦退步抽身,表现出无此野心,说不定皇上反而将两江总督一职给平安州系出身将领。”
毕竟平安州一系于致和帝而言,不止是从龙之功,甚至可以说是救命之恩,司徒硫二人议事,向来会致和帝对平安州的感情因素考虑在内。而自司徒岩被捉拿那一刻开始,政局的重点便不是如何处置司徒岩,而是如何瓜分司徒岩一系倒台之后留下的权利真空。
两江总督一职,无疑是这段时间各方争夺的重点。
司徒硫想了半日,也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便道:“派人散出消息,说荣国公世子贾赦不孝不悌,荣国公停灵未满,提前下江南,不肯亲自护送老父灵枢。”
自陈御史之死一事后,司徒硫确然收敛了。若是以前,这等人必然是派人参贾赦一本,但是现在司徒硫只是选择让人散播舆论。
这一个多月以来,贾赦得罪的人可不少,只要消息出去,指不定就有御史弹劾,根本无需自己亲自安排。
江怀寿应是。
贾代善停灵期满,贾赦确然应该亲自扶灵,一路撒着纸钱南下。但是人都死了,再注重那些仪式又有何用?贾赦以先行南下安排下葬诸事为由,大大方方的带着人走了,根本没打算隐瞒谁。
而贾政得了贾赦要提前南下的消息,却提出要扶灵回乡。
自那日将贾政赶入马棚,贾赦便再也没见贾政。贾政这人极爱面子,孝期饮酒的事被贾赦揭开,便想着如何挽回,是以十分留心贾赦这边的动向。
虽然荣国府内门房皆换了贾赦的人,贾政、贾母等人都不能轻易出门,但是荣国府范围内是可以随意走动的。得知贾赦准备扶灵南下的事,贾政就直接拦了贾赦要求亲自送葬。因担心贾赦拒绝,贾政还特地拉上了贾母。
贾赦瞧了一眼贾政,只告知他自己想好,并没有阻拦。
贾政为了极力显示自己孝顺,不但一口应承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还要拉上贾珠和贾宝玉。
按规矩,家中长辈下葬,孝子贤孙不但都要送最后一程,还要在合穴之后亲自捧上一捧土。但像贾家这样扶灵千里回乡安葬的,并未严格按照规矩执行。都是在过身地停灵期满,择代表将灵枢送回祖坟安葬即可。否则像荣国府这样的人家,在京城的便有八房人,浩浩荡荡多少人南下?
但是贾政强烈要求,贾赦也没拦着人尽孝。就贾政那个毫无担当的怂包,派人看着点儿就行了,给他十个胆子他都搞不出什么事情来。
甚至贾赦还好心提醒了一句贾珠身体不好,贾宝玉年纪小,孝顺祖父的事情,只要有心就行了,不必旅途劳顿。
可是贾政觉得自己受王氏连累,现在一无所有的,通灵宝玉之事又是因贾宝玉出生时惹出来的,为了宝玉的名声也要带着他走这一趟;至于贾珠,那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更应该去。
当年贾瑚死意外死了,张氏一急之下动了胎气,难产生下贾琏。因贾瑚之死闹得不可开交,后来成了宁荣二府的禁忌,谁都不许提贾瑚这个人。甚至贾琏都不清楚自己有个嫡亲兄长的事,琏二爷这个称呼便被默认是排在贾珠之后序齿。
在贾赦穿越过来之前,满府下人都叫着珠大爷,琏二爷。后来贾赦改了规矩,东大院的人都称贾琏为大爷,现在整顿家风之后更是全荣国府都改了口;但是贾政依然觉得贾珠才是荣国府的嫡长孙。
贾赦根本没空跟贾政纠缠,见提醒贾政不听也懒得理会,当日便收拾包袱,在闭城门之前带着盛泽并几个账房出了城。
贾赦一行亦是披星戴月,但因这一行并非全是探子出身的退伍兵士,考虑到那几个账房的身体承受力,虽是赶路也没到不眠不休的地步。
便是如此,数日之后贾赦一行也到了扬州。那时候乔槐已经到了扬州三日,林如海看完贾赦送来的账本,正带着满御史衙门的小吏们重新盘账呢。
古时候记账皆是用文字,盘查不但极不方便,还容易出错。
而贾赦之所以能那么快查清荣国府的一笔烂账,乃是借用了后世的电子表格记账法。
当然,为了避免引人起疑,表格中的数字依旧用的中文,但是即便如此,,表格记账也明晰清楚,盘查起来也快多了,而且若是出错也好检查。本来贾赦为了避免惹麻烦,只在荣国府用了新账本。
但得知户部尚书剑指林如海之后,贾赦却有了新的打算。
林如海是谁?那是张修的得意门生,贾赦的天然盟友。就算没有亲妹夫这档关系,贾赦也不能坐视周骏誉砍自己的盟友啊。所以,贾赦当日就派乔槐先行,送账本南下。
林家收到账本后,贾敏翻了一翻,就知道大哥为什么执意要拿下王氏了,不然荣国府都被她搬空了。而林如海之翻了一遍,便觉如此记账之法大有可以借鉴之处啊。
彼时南下巡按的官员已经到了江南,现在先紧着审问叛逃的王家船队和被谢昊堂控制的甄家、王家族人;而后还要查抄甄家、王家等乱党大户,可有得巡按团忙的。
但是林如海也知道,这次皇上派了如此庞大的巡按团南下,是要彻底整顿江南吏治了,盐政衙门的旧账也会彻查。只是现在有更要紧的事,巡按团暂时顾不上自己这里而已。
虽然林如海自信自己上任以来,账目明晰,不惧查验。但是做巡盐御史本来就是和钱财账目打交道,林如海见了如此新颖明晰的记账方式,见猎心喜啊,所以便带着小吏们按表格方氏将盐政衙门的账目再复合一遍。
听人回禀说贾赦亲自到了扬州,林如海先是一愣,接着亲自迎了出去。
这是贾赦第一次见林如海,这位探花郎长得倒是极好,就是太瘦了,一副不大健康的样子。就这副样子,被‘病故’了估计都没人怀疑。
寒暄之后,贾赦直接将自己带来的几个账房介绍给林如海:“这几人是我府上的账房,在盘账的时候手脚倒还迅速,做事也细心,我瞧着是能用的。但他们不能插手盐政衙门的事,我带他们来,妹夫斟酌着是否能让他们教妹夫手下的小吏们这新的记账法。小吏们上手快了,这帐也好早日盘完。”
林如海求之不得。
他和乔槐打过交道,知道乔槐是贾赦身边的得用人,所以对乔槐送来的账本极是重视。连夜翻看消化之后,觉得贾赦特地让乔槐跑这一趟怕是有深意。
上回接了贾赦的信,林如海拦截下了出逃的王家船队,这回贾赦总不会白让乔槐跑一趟吧?荣国府的账本没有让姑老爷看的道理。于是虽然重新将盐政衙门的帐盘一遍工作量并不小,林如海也决定尽力一试。
但是盐政衙门的小吏并不懂这记账法,林如海自己消化后还要教小吏们一遍,现在贾赦是直接带来了培训老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