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行军打仗,生火做饭,也并不是全挤在一处,否则若是有什么事儿,反应不及,那就完了。
完颜亮用饭的时间说不准,外头的护卫、兵马,多观察几天就能确定时间,这都是固定,有定数的。
唐无易要动手,如果要先废掉最有可能发现动静、做出反应的这几支兵马的话,最好从饮食、用水方面着手。
如果下毒或者针对卫生情况搞事情,很容易波及整个大军,完颜亮强征民夫,大军里头还有许多汉人,或者是不愿再起兵戈的金人,他要是把所有人都扫进去了,名声坏了不说,民心也要失掉了。
蒙汗药的话,又要讲究药量和发作时间,大军是分批次吃的饭,这个量该怎么扣,才能让所有人发作的时间都差不多,不会打草惊蛇呢?
唐无易虽然想要有对手,但绝不会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边上有无数敌人虎视眈眈——他这个高手再怎么厉害,这个世界,还是会存在“蚁多咬死象”这样的事的——他却和单独的一个或者几个对手硬抗,难不成,他的脑子有坑?
所以计划开始之前,必定要小心斟酌才好。
这个时候就显出系统的功用来了。
唐无易穿了那么多个世界,脑瓜子越来越灵光,但是让他做“阅读理解”,精研典籍也就罢了,做算术题,他是真不乐意。
身边这个除了世界穿梭和资料储存之外,毫无存在感的系统,终于又一次发挥了它的功用,须臾之间便确定了人数、时刻、分量,还能实时调整,这实在让他欣慰。
以唐无易的身手,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大军的饭灶下蒙汗药,实在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唐某人干这件事的时候,颇有升炉炼丹的感觉,私以为他若是穿去的是仙侠世界,炼丹把控分量火候之类的,铁定难不倒自己。
唐无易来的路上耗费没几天时间,又等了几天,挨到辽阳那边完颜雍被群臣、宗室推举着登基为帝之后,才准备开始动手。
他不乐意选夜深人静的时候,虽然许多人都已经睡熟了,但是清醒着的人反而是最机警的。
大白天的开打,他还没傻到那个份上。
所以得等大军吃完这一天的晚餐,天半昏半明的时候来办大事。
天光好一点,他也能看得更清楚,若是有幸棋逢对手,体会得更明白,那就再好不过了。
*
快马日夜不停传来的加急件已经摆在了金国国主完颜亮的御案上,饶是他怎样“龙颜震怒”,都逃不脱一个事实。
现在的局面,该怎么办呢?
完颜雍反叛,并不只是他一人的作为,而是诸多“国人”的作为,有多少完颜宗亲、女真权贵站到他那里去?
在这一点上,一向对这些人秉持着猜忌之心的完颜亮,猜也能猜到局面不会有多好。
然而他手上有兵马,心中并不慌张,整整六十万大军,若是现在就调转兵锋,完颜雍等人,纵然有兵力支持,也不过“癣疥之疾”耳。
可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已然在望,这样调转马头,自己甘心吗?
纵然完颜雍能把控得了后方的粮草供应,但是只要自己打下宋人的地方,粮草,小事而已。
可是,可是!
若是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发展该怎么办?
万一,就败给宋人,不能携大胜之势归国平乱,反倒动摇了军心呢?
完颜亮是知道的,大金承平日久,对宋用兵,已不如国初的时候那么坚决了,且自己这皇位来得不稳当,不服气的人,不只完颜雍这一个,他离开国都亲自统兵,本就犯了大忌,明知道有人造反了还不平乱,就更是纵容对方的嚣张气焰。
完颜亮久决不下,若是按照历史进程走,他就会在自己的心腹红人的劝谏之下,继续对宋用兵——可见他自己的心里,手上有六十万的兵马,无论是完颜雍还是宋人,都没被当成回事儿——直到被宋军重创,闹得军心动荡,终于被大将完颜元宜谋弑。
这大将还去信一封给了契丹同族——这位大将虽被赐姓完颜,实际上乃是契丹人,姓的还是耶律——连镇守汴京的太子也一道做了亡魂。
不过在这里,他这人生的最后一个月,就不用过得那么跌宕起伏了。
唐无易光明正大地进了帐殿——这实在是军中最好找的地方——顺手甩出从某路人小兵身后拿来的羽箭,就几乎悄无声息地穿过了完颜亮的脑壳,残存的劲力一震,此君的脑浆就真的成了一团浆糊。
“逆贼好胆!”一声尖啸响彻整个帐殿。
唐无易不仅不避,双眼亮起,反倒应了一声“好!”。
第23章 开幕
熟悉的武功,熟悉的对手,若不是来人是个货真价实的太监——这也不是随便的称呼,能被称为太监的,最起码也是有一定品级的宦官——唐无易还以为自己回到了大明,见到了东方不败。
虽然是早已熟悉的武功,但是由不同的人使来,还是有不同的感觉的。
唐无易原本以为眼前的金国宦官是《葵花宝典》的创始人,然而交手之后,他能感觉到,对方的武功,带着一种匠气。
这并不是说对方的武功使得不纯熟,也不是说境界不够高,而是对方的武功,有一种禁锢感。
《葵花宝典》适合太监修炼,然而也就仅止于此了,任何武功,修炼到了高处,想要摆脱创始人的藩篱,可不只是“适合”的问题,一味地顺着前人的路走,境界再怎么高,也只是个傀儡罢了。
唐无易眼前这老太监一头白发,容貌是宦官标配的面白无须,看起来已经活了许多年了,然而这武功嘛,就算再怎么高,没达到那个点,就是没达到。
唐无易对《葵花宝典》是熟得不能再熟了,老太监的招式他不必多加思索便能应付,于是终于将他的老底给逼了出来。
《葵花宝典》的行功路数,是阴极生阳,最后能成功地天人化生,所以在大成之前,练此功的人,内力属性为阴。
老太监的功法虽然是《葵花宝典》,但是好歹在招式方面有所创新,除了《葵花宝典》记载的路数外,别出心裁,创新出了一门阴寒的功夫。
老太监从天而降,手掌已成冰蓝色,稳稳地朝唐无易的天灵拍去。
唐无易面色不变,双手呈环抱之态,猛然一旋,对上老太监的手掌,用巧劲抵消了冲力,剩下的,就是二人内力的对拼了。
从老太监这招的路数来看,就知道,他和《葵花宝典》创始人的理念是不同的,却又不正本溯源,自创功法,只把这招当成了压箱底的手段,也怪不得没能把《葵花宝典》练到最高层次,开始寻找自己的路。
唐无易的内力虽然中正平和,但是根基深厚,最不怕的就是内力对冲。
二人对视之际,唐无易的眼中似有漩涡兴起,老太监有一瞬间的失神。
虽然时间短暂,但是高手对战,这么点时间,尽可以做出反应了。
等到老太监被他自己的内力避退,吐血落地后连退三四步之后,唐无易便欺身而上,拳脚不停,真正是打人如挂画,将老太监打翻在地。
完颜亮已死,那些随军将领自然各有心思,而且唐无易早早做了准备,附近几个大营里,听到了动静都做不出反应,更远一些的大营,是不会随意出动的。
老太监见性命不保,欲要拼死一搏,手上寒气浓重,郁郁的蓝色竟真的出现在他手上。
唐无易在心里暗想:声光效果倒是很出众,不说效果,只看格调,是相当厉害了。
他心里虽然想的不怎么着调,但是应对一点都不慢。
老太监一副要同归于尽的姿态朝他扑来,虽然空门大开,到处都是破绽,却不管不顾,好像拉着唐无易一起上路就够本了。
唐无易暗叹一声这老太监的心思也算是毒辣了。
在外人看来,唐无易和这老太监你来我往,声势浩大,而且因为老太监主攻的原因,还略占上风。
但是老太监本人和唐无易对敌,早就感觉到,唐无易闲庭信步之间,其实打得是慢慢让老太监耗死的主意,让他有“我能赢”的错觉,却最终陷入绝地。
老太监发狠地想着逆贼好毒的心思,如此大意,定要拉上他共赴黄泉,实际上,唐无易想耗死他不假,但是主要目的是要将他的底子一点点掏出来,掏个干净。
唐某人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实在是为各类武功秘籍的不致失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狠的老太监:我呸!
在自己其实是占上风的情况下,唐无易是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的,就算是为了武功也不行。
他的脑子又没进水!
所以在老太监手上的蓝光愈发浓郁的时候,唐无易简单的一招“隔空打穴”,便要了他的命。
这隔空打穴,和既定剧情里的弹指神通有些像,但是唐无易认为,如果不是流传下来的武学,而真的是黄药师自创的话,那参考对象应该和他一样,是隔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
一阳指应当是通过奇异的行功路线或者对内力的压缩之类的原理,从手部经脉发出气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