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平台的活动还在抠抠搜搜地送一天会员,巨娱恨不得把仓库都抱过来发给观众,建议其他平台都照这个奖励力度卷起来好吗。
不只是奖励丰厚,这界面做得也相当可爱。
建筑模块旁边还有标注了生长速率的灌木丛模块,同系列的积木数量增加之后,草丛的生长速度也能随之增加,灌木成熟后还能产出其他积木,给人一种经营类小游戏的丰收感。
不止如此,看剧的时候还能把全息小别墅放在一边,小别墅头顶的烟囱里时不时会冒出一句精选弹幕出来。
彭雅已经要被萌晕了。
活动策划简直过于权威,她宣布巨娱不走流程直接赢。
有了这个小别墅的陪伴,她一下午加一晚上接连看完了《古代灾荒年,我有一间杂货铺》和《全家流放?满朝文武都能听到崽崽心声》两部剧。
打开APP的看剧时长总共累积到了四个多小时,小灌木总一共给她生成了两个积木模块,彭雅睡前甚至都不想关APP了,干脆一直把软件挂在了后台。
每过五分钟她都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眼有没有新的家具解锁,意外发现每个短剧详情界面下面都配上了主演们的线上人物卡,观众可以选择对应角色打榜,打榜到一定金额有概率抽到演员对应的专属背景。
自从上次在开屏抽卡里抽中了红色背卡,彭雅对自己的手气格外自信。
她立即点开桃咪的人物卡,喜滋滋投了十块钱。
两发抽奖机会下去,一阵全息特效闪过,界面刷出两条新提示——
[恭喜获得演员[桃咪]专属开屏动画*1]
[恭喜获得演员[桃咪]主页动态背景*1]
这段全息开屏动画做得栩栩如生,桃咪就像是真的躺在她身边似的,温柔的声音响起:“十一点了,怎么还没睡?”
这么有陪伴感的吗,彭雅觉得自己简直能闻到女神身上的香气。
巨娱官方别太会媚粉!
她都记不得自己上一次点进然然超话发日常帖是什么时候了,再这么下去她真离爬墙不远了。
躺在床上,光脑屏幕发出的悠悠光源将她的脸照亮,星网主页面里#巨娱短剧APP##六部短剧同时上线#几个相关话题不出意料地登上了热搜高位。
今天平台一共上线了六部短剧,关于剧情的讨论里还是掺杂了大量对APP的赞美,彭雅兴致勃勃地刷着广场上的热评,果然有不少人和她一样沉迷小活动无法自拔——
[巨娱你是专门开发了一个小游戏内置在APP里吗,你告诉我这么复杂的游戏设计就是为了做个活动??]
[我宣布现在可以开始例行嘲笑星瀚环节了,谁还记得那个空白的小程序^^]
[别说,那个空白小程序现在已经进步了,人家都能选集了耶]
[这个活动的奖励机制让人好上头啊啊啊啊,一下午搭房子搭了半小时,到手了两套明信片和四五张小卡奖励,但是估计还得几天才能集齐三套模块抽线下名额QAQ,我睡觉都不舍得退出来]
[其他平台能不能向巨娱看齐啊,下次想要那种种田类型的互动小游戏]
[一个冷知识,不管是设计游戏还是发奖励都是要成本的。
其他平台每次也就发个三四十份奖励,抽中的概率不比买彩票挣五百万大奖高多少,巨娱这都快把VIP价格发回来了]
[感觉巨娱的运营资金比那几家长视频平台都多。。。谁能算算今天巨娱挣了多少]
[自己算呗,APP商店里八小时就下载量登顶的只此一家吧,感觉只要是下载了的都很难忍住不充个会员]
[wait,APP商店运营商发战报了,巨娱短剧APP破了下载量增长速率记录,方哥这次总算能回本了吧]
[照现在这个铺天盖地的广告来说,还真说不定,我今天打开所有软件的开屏都是短剧片段,谁懂刷着刷着短视频突然来一段短剧的救赎感]
[+1,没人能拒绝突如其来的两分钟短剧。
我在音希平台上直接两倍速快进看完了免费集,然后光脑里不知道为啥就多了个APP,消费记录里不知道啥时候又多了条VIP充值信息]
[我懂!!我本来是来看我担的,点进活动之后差一个建筑模块解锁小卡,我看价格也不贵就秒充了VIP,现在一晚上连看两部短剧,脑子看得嗡嗡的,感觉大脑皮层褶皱都变浅了]
[等等,有没有人知道那个投票榜是啥呀,有什么用吗?怎么我担的排名那么低??]
[看说明,榜单前几名在巨娱办的盛典上会有特殊镜头,第一名还能红毯压轴,方哥你是懂怎么挣钱的,真金白银的脱水实时榜出现了]
[哈哈我投了一百块还没抽出来我担的开屏,真的很馋别人的全息动态陪睡,方哥能不能黑我一个]
[有点羡慕方哥的事业力了,我们星联邦出了个运营天才,我的钱给你给你都给你]
六部短剧上线仅仅不到一周,方灼就收到了远大于他当初预期的返利。
这次不止有单独购买剧集的收入,VIP制度的引入更是让总体收入往上翻了几番。
六部新剧带来的拉新效应也同时辐射到了巨娱之前的两部短剧,带着已经播了好几个月的《太祖姥姥》和《制卡》的观看和购买量也直线往上升。
热搜里的评论区说得确实没错,哪怕不计算返利,他这次也是小赚。
活动策划、奖励物料和平台推流一共只花了八千多万,而这段时间和制作公司们二八分账之后,巨娱税后一共到账一亿出头。
他这波活动已经做得够良心了,本来打算只赚点系统返利,但架不住平台方的利润实在太高了。
他没计划赚这么多的,但是平台方真的很难亏钱。
星联邦的娱乐板块市场比蓝星大得多,而短剧这个领域之前几乎是一片空白。哪怕有了巨娱前面两部短剧的成功范本在前,几家长视频平台也觉得短剧带来收益和投资相比没那么丰厚,迟迟没有进场。
现在巨娱短剧APP已经成功把这条路走通了,其他平台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
靠着前面两部短剧砸钱带来的广告效应,他也算成功在这个巨大市场里分得了一块蛋糕。
从此巨人娱乐不只是一家娱乐经纪公司,也同时是短剧品类当之无愧的龙头平台,甚至可以以此敲动海量的艺人资源,拓展更多的业务。
短短一周,方灼的光脑里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娱乐公司总裁们发来的寒暄消息。
不只是他自己,这批同时参与上线的六部短剧的制作方也大赚了一笔。
早在上线之前,方灼就审核过这些剧集的内容——
从镜头画面和阵容来看,他们的单剧拍摄成本和巨娱有很大差距,选择的题材对特效没什么需求,启用的也基本都是自家新人演员。
大家的投资金额普遍以试水为主,打的都是安全牌。
但这几部短剧上线后获得了巨大的流量成功,哪怕去掉投流费用之后也是一笔远超预期的收入。
巨娱短剧APP完美地向他们证明了什么叫平台自带流量,现在其他制作公司看到前面几家娱乐公司纷纷吃上了肉,纷纷打算跑步进场,这几天向方灼咨询短剧审核条件相关的消息络绎不绝。
方灼点开系统界面,余额已经从上次买完生存天数的六十九亿来到了一百二十三亿,他现在账面上可以动用的现金储备已经比很多头部经纪公司还要健康。
而系统也早刷出了声望值提示——
[公司当前声望值:50,匹配称号‘名闻遐迩’]
[声望值过半,满足条件,已为您解锁投资栏,您的初始投资栏位由三个变为四个,请再接再厉吧~]
[本次共解锁成就及称号数量*1,赠送未命名系列盲盒一个,已放入系统背包]
[当前背包内盲盒数量六个,还有三个盲盒即可开启一组十连哦]
以现在短剧平台的发展势头,后面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剧上线,现在已经打出了初始价值的将近两倍,后续这个格子可自由解绑只是时间问题。
忙完短剧平台这边的工作,离电影上线只剩一个多月,他现在需要提前联系特效公司。
已经FlowlineIC合作过两次,方灼这次没有主动和对方商务部对接,而是让江虞重新收集了一份星联邦顶级的特效公司名单。
和FlowlineIC擅长的水雾、烟团、爆炸等流体特效不同,《影子》里有太多涉及生物特效和自然环境渲染的部分。
不同于短剧的大包大揽,他希望电影的每一个不同分镜都能做到最好的特效效果。
上午十点出头,FlowlineIC对接人柯林和WikuDigital的商务组组长同时坐在会议室里,两家竞品特效公司的负责人互相面面相觑。
柯林咳嗽了两声,率先打破尴尬的沉默:“方总,您这是想让我们竞价?”
他倒是听说了之前网上的风声,知道巨人娱乐的电影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同时公司又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网上一直疯传这部电影会烂尾。
电影果然烧钱,没想到前几个月还付得起几千万加急费的公司这就沦落到要竞价了。
“不是竞价。”方灼将分镜需求分别发给两家公司:
“不同的分镜镜头由你们两家分别做后期,WikuDigital主要负责植物渲染部分。”
这话刚出,两人的神色顿时放松下来。
往往是对成品要求极高的大制作才会采用这种多家公司负责一部分的特效流程,这也代表着他们的甲方大概不差钱。
“原始底片大概十一月中下旬会出来,我希望你们能在一周之内完成全部特效。”
柯林的心又重新提了上去——短剧的成片市场比电影还要长,但甲方这次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意味着对成片的要求要更高。
而WikuDigital负责人还在盯着光脑里那份需求清单看了又看——他还从来没见过要求得这么细致的电影。
按照这个特效镜头数量,这报出来大概率会是个天价……
两家特效公司的负责人简单对视一眼,柯林对方总的风格相对熟悉,主动提出了个中肯的价格:
“方总,分到我这边的一共是两千多个特效镜头,比您之前的短剧需求的特效分镜是要多的,FlowlineIC的后期总报价是两亿零五千万。”
“您目前的需求仅包括缩减等候的排期,不需要压缩制作周期,加急费只要一百万左右就好。咱们也合作这么多次了,我这次就不收您加急费了。”柯林眨眨眼睛。
“可以。”方灼将目光转向谈判桌上的另一个人:“你那边呢?”
WikuDigital的负责人还在神游天外。
两亿零五千万?可以?这两个词是怎么能被衔接到一起的?
答应得这么爽快,这俩人是不是在做戏演他,想故意考察一波他的专业能力?
想通了这点,他立马回神,继续盯着手里那份需求单,诚恳道:
“方总,您需要的植物渲染特效镜头有点多,我们可能要看完底片再决定最终报价,但总包价格不会低于一亿九千万。”
“这个需求单写得有些太详细了,可能写清单的人对电影后期制作流程不太熟悉,我建议您还是考虑一下,适当删除一些镜头需求。”
“比如这一段,变异植株在画面里的占比只有十分之一,稍微做个模糊处理就好了,大可不必单独做特效……”
他这边还在滔滔不绝,光脑里已经收到了一份合同。
费用那栏明晃晃写着一亿九千万,后面还补了一条根据实际费用随时补充的附加条款。
???这不太对吧。
这单达成得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对方好像是早把合同准备好了,只等着象征性填个数字上去就行。
他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右手伸出来好几次,却被方总误以为是想握手。
简短的一个礼节性握手动作结束后,方总竟然就这么转身直接走出了会议室,这几个亿花得就像来菜市场买了几斤肉那么简单。
他沉默了半天,才选择抓住还没离开的柯林问道:“网上不是都说这电影要烂尾吗?”
“烂尾?哪里要烂尾?”柯林的语气理所当然得就像是刚刚怀疑方总要他们竞价的人不是他似的:
“别乱说,等上映之后我还等着看呢。”
柯林主动拍了拍对方的后背:“要是你们做得达不到方总预期,那才是真的要烂尾了,反正FlowlineIC的技术力一直在线,至于贵公司……那我就不太了解了。”
WikuDigital的负责人对着柯林做了个握紧拳头的动作,哼哼两声冷笑道:
“那等上映之后你来看就好,说不定以后巨娱的单子就要换人接了。”
两人在这里暗自较劲,方灼则在走出会议室时收到了江虞的消息:
[方总,八大院线的负责人已经全部约见完了,他们统一表示这个黄金档期竞争过于激烈,要想达到咱们想要的排片量的话,至少要给他们返点票房的4%-5%左右]
方灼对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每年黄金档都是发行方的激烈厮杀,首周排片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仅次于制作质量的影响。
如果各大影院给影子的首日排片占比在10%以下,就算他们后期靠着口碑强势翻盘,爬坡速度也远比高排片量的电影要慢。
电影的发行方用票房返点来换取院线排片算是个常规操作,他相信院线不止向他们一家提出了这个要求,肯定也跟其他同期电影的发行方提过了。
除了票房返点之外,和院线签订阶梯分账协议一样也能保证首周的场次数量。
一般来说院线对一部电影的分账金额在52%-57%左右,但如果发行方愿意在首周把这个比例上调到60%,那院线自然会在上映的第一周增加对这部电影的排片量。
但这两种方法,方灼都不太想用。
和牺牲票房分成比例去保排片的模式相比,他更愿意直接支付给院线一笔固定的费用。
在对影片质量有绝对信心的前提下,后者会让他少损失几个亿。
他给江虞发去消息:[跟他们谈排片保底协议,首周排片量至少要在30%以上,预算上限两个亿]
这条消息迅速显示已读,过了将近一小时,江虞才回来反馈了最终的谈判结果:
[可以了方总,谈下来了,咱们一共付了一亿两千万,八大院线承诺首周排片都会达到30%]
尽管星网上巨娱短剧的风评好得离谱,但在电影上映前一天,各大制作方和投资方下的水军群魔乱舞,每部电影的主演死忠粉们粉籍鲜明,《影子》在这些人的攻击下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办公层正中央的大屏幕上滚动着不少言论,电影的几个主创坐在屏幕前微微支着头。
大家的心情没有受到网上乌烟瘴气的言论影响,但也好不到哪去,气氛异常地沉默,只有方灼仍在不受影响地翻看着线下场地布置相关的反馈报告。
“方总,咱们要不也买点水军?”
听到负责投流的员工的提议,方灼抬眼看了一下屏幕:“不需要,让他们随便说。”
“但是这说得也太过分了,还有信誓旦旦说我们烂尾了的……”
大屏幕上,一条条关于这个档期的评论正接连不断地滚动着——
[不是,凭什么《影子》的排片这么高?他家预售明明比《恋恋旅人》低这么多,还不到《恋恋旅人》的一半,太黑幕了吧。。。]
[可能是圈内看好呗]
[看好啥啊,《消失的肖像》才是业内点映清一色好评,《影子》连点映都不敢开,是特效还没做完,不方便给大家看吗]
[巨娱能不能撤档,真看不下去一部烂尾片占着这么高的排片,估计第一天就要票房倒挂了,呕呕呕呕]
[别说什么营销第一人了,以后就是一百天赶工烂尾电影第一人嘻嘻]
[都还没上映,为什么评论区喷这么凶,最起码《影子》还可以期待一下,《恋恋旅人》那预告片就那质量了,感觉恋旅才是可以直接抬走]
[建议别管评论区了,众所周知建邦节前三天的词条底下从来没有真正的路人。。。你看上面那个人主页还带着阮梓翰的超话牌子]
相似小说推荐
-
蝶笼(崖生/深海先生) [近代现代] 《蝶笼》全集 作者:崖生/深海先生【CP完结】CP VIP2025.11.07完结43.23万字 10.70万人阅读7,266...
-
试情(七子华) 江陌·孤僻高冷玩游戏很菜攻
林笙是一个不温不火的游戏陪玩,游戏打得勉勉强强,主要是嘴甜声音好听,一口一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