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话是她大宝子说的,曾柳华就一个劲儿点头,“可说呢,这十多年你都没好好休息过。要我说这个工作好,清闲。按时上班下班,离家也近。早就应该换这个工作了。”
以前席于飞在铁路上,虽然往外跑看不见心里想得慌,但那时候家里穷,大宝子出去跑一趟,能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不管是卖钱还是自己用,好歹家里宽松了许多。
如今家里可不差钱儿了。
曾柳华敢说,自己是这个胡同里最有钱的老太太!
谁能跟她似的,手里二十多个房本,几十间屋子出租,还有她的中介所,每天都有钱赚。更别说她还有退休金呢!
她十四岁就参加了革命,后来上了护校,十七岁已经开始上班了。到五十岁退休,如今拿退休金的时间,都快赶上自己上班时间长了。
她认为现在正是自己能干的时候,大宝子也不缺钱花,可不得好好歇歇。
再说,她的大宝,又不差这几个钱儿。
席家最大的几个三代们也都结婚生娃了,如今都是四代同堂,家里从来都不缺小孩子的声音。
席家老大已经成了粮站的副站长,再过几年也该退休了。
席于飞觉得这时间过得真快啊,刚回来的时候他大哥还不到三十呢,铁塔般的汉子,如今已经都快退休了。
二哥三哥同样,他们现在都是干部,五十五岁退休,算一算也没多少年了。
大姐早就内退了,因为年轻的时候饿狠了,后来结婚嫁人哪怕婆家对她很好,但生了几个孩子伤了身子,到现在都补不回来。梁老爷子的意思就是得好好养,好好休息。所以干脆办了内退,每天不是看看孙子孙女,就是拎着包袱来娘家住几天。
这小日子过得,另外两个姐看着都眼馋。
“说的就是,”云奶奶拿着拨浪鼓逗着躺在床上的另一个娃,“该休息就得休息,别年纪轻轻的整一身病,跟我们似的,天天喝药汤子。”
毕竟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在农场的那几年又消耗了许多。如今每天都得喝梁老爷子配出来的药汤,偶尔还得扎个针。不过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能多陪陪几个孩子,这算什么苦呢?
“老于也该回来了,”曾柳华突然道:“他回去也小半个月了吧?”
于教授那个出国了的闺女回来了,辗转的联系上了人。于教授一听,二话不说就回了沪市,这几天也打了几个电话回来保平安,说是事儿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得回来了。
席于飞那个在沪市的小洋楼也出租出去了,还是老孙他们帮的忙,直接租给了沪市那边的办事处。
沪市的张姨头两年还来探过亲,那边如今发展的比京城还好,她俩儿子也都分了房子,家里老房子拆迁,给了三套楼。
说道这个楼,张姨还说得亏是大宝帮了忙,说房子要紧,让他们趁着便宜,多买两套,哪怕房子小也没事儿。
张姨把这件事听心里去了,还真拿了压箱底的钱买了几间小屋子。
如今一拆迁,换了三套三室两厅的大楼房,别提多开心了。
云奶奶道:“昨天打电话不就说这两天回来吗?沪市的房子都转给他闺女了,儿子拿的是京城这边的房子,两边都不亏欠。”
曾柳华心里其实还有些不太得劲儿。
老于跟他们都算得上正经实在亲戚了,这么多年处下来,人是真的不错。但他那个闺女回来,愣是一面都没见到。
正说着,就听外面小孩子大声叫道:“于爷爷,于爷爷!!”
“哟,老于回来了。”曾柳华放下手里的账本子,摘了眼镜从床上下来,“咋这个时候回来了呢?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让孩子过去接一下。”
于教授拎着俩包,其中一个已经打开了,露出半兜子的糖果,正在院子里给孩子们分呢。
“少吃糖啊,牙不要了啊?老于刚才我跟婶子还念叨你呢,咋不提前打个电话呢?”曾柳华的大嗓门响起,席于飞把手里的侄孙儿放在床上,也抬脚往外走。
于教授直起腰看着曾柳华,又看了看从后院一溜小跑过来的席于飞,突然眼圈儿就红了,“我,我……我就是突然想回来了。”
虽然他平反的时候闺女也写了信回来,递交了不少文件,让他能快些平反。
但自从自己平反了,寄出去那么多信件收到的却没有几封。家里也安了电话,可是一年都等不到闺女一个电话。
这次闺女回来也是一个人,说了不少国内的坏话,还说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这次回来,就是要来问问,国家退还了多少家产,她能分多少。毕竟她当初努力给老爹平反,就是为了不让这些房产之类的东西落到别人手里。
还说老于不应该放弃沪市户口,说京城就是一群土包子,没见过世面的人。又说老于不该卖沪市的房子,沪市房子比京城值钱多了。听说弟弟娶了个二婚的,更是叽叽歪歪了好半天。
老于也不知道自己的闺女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一个明艳开朗的大姑娘,变成了如今尖酸刻薄的中年妇女。
虽然穿金戴银看着一身富贵,说话时不时还带着英语,但那个斜着眼看人的劲儿,令人浑身都不舒服。
于教授想让她来京城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结果闺女压根不领情,说京城脏,待久了身上容易长跳蚤。
这给老于气的,心脏病都快犯了。
原本还想着多跟闺女待几天,带闺女来京城玩玩,结果闹了一肚子气。把手底下的房产都转到闺女名下,他就立马买票坐车回来了。
等踏进这个院子,于教授觉得,这才应该是自己的家。
他那颗冰冷冰冷的老心,也慢慢的暖回来了。
“这有啥大不了的,反正以后她也不回来了,就当没有这个闺女的缘分。”曾柳华劝道:“你在这里,儿子孙子孙女都有了,还能嫌日子过得不好?要不我给你找了老伴儿?”
于教授连忙摆手。
可不敢要老伴儿,天天被这大妹子云奶奶念叨,他已经够了。
再来个老伴儿,承受不起。
而且他还想着,等自己百年之后,就埋在老伴儿身边儿呢。
席于飞听完也只是笑了笑,如今国家还没有那么强大,再加上外国一直各种洗脑,不少华裔都被洗的神志不清了。他们为了加入西方人阵营,那真的是不光吃各种洗脑包,还自己加工洗脑包,愣是把自己吃的跟哈巴狗似的了。
不过无所谓,国家也不需要这样的人,就是于教授怕是要难受好几天了。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啦。
大宝子们想看什么番外啊?先说好,苦难的番外不写。
那个末世文我想改一下,之前跟基友磨了挺长时间的大纲,基友说让我干脆写公路文算了,既能捡垃圾,又是末世,里面还能塞不少天灾之类的副本进去。
我心动了……
第228章 老外来了
“乔尼!”席于飞在机场接到了乔尼一家,“欢迎来到华国,你们的房子我都收拾好了。而且家里还有来自西班牙的朋友,也是做仓库拍卖的,家里还有古董店。”
他跟乔尼赛利亚经常通信,不过一开始信件都是通过调查局那边转过来的。后来他跟调查局商量之后在信里表示自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可以让他们直接寄信来。
这几年,两位外国朋友如果找到了属于华国的古董,也会寄到华国。当然,不是免费的。
但这已经很令人开心了,因为他们寄回来的东西里面,确实有不少价值高的古董。
这个价值高,指的是研究价值。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两家人也被列为受华国欢迎的朋友。
乔尼个头更加高壮了,还蓄了胡子,不到三十的年龄因为一把大胡子,看着跟四十岁差不多。
他的妻子瑞利亚胖乎乎的,身边还带着三个孩子。
老大是个姑娘,已经九岁了。老二老三都是男孩,一个六岁,一个才两岁。
他的姐姐姐夫没有来,毕竟家里还有农场需要被照料。但父母和老丈杆子来了。丈母娘也要留在家里,要照顾那群睁眼就只哇乱叫的小兔崽子们。
九十年代,这些金发碧眼的老外还是一种很新鲜的存在。
虽然在机场没有那么打眼,但到了胡同里,差点儿就被围观了。
“哟,大宝,你家又来外国且了?”搬来这边时间长了,周围的邻居也都开始跟席于飞叫大宝,老亲切了。
再加上席家院子大孩子多,周日放假前院总是一大群孩子,特别热闹。
前两天席家就接来了一群老外,虽然京城不缺老外,但直接接进自己家的还是十分新鲜。
没想到,现在又接来了一群。
席于飞笑道:“是,都是在国外认识的好朋友,不是要开亚运会了吗?他们就趁热闹过来玩几天。”
“欢迎来到京城啊!”有人喊。还问呢,“他们听得懂不?”
乔尼竖起大拇指,“谢谢,谢谢!”
“哎哟,这个老外会说咱们华国话!”
乔尼家里人确实再学中文,他们一直都认为华国是个很神秘的国家,虽然衰败了一百多年,但在之前,华国可是全世界最大最厉害的国家,没有之一。
再加上乔尼总是参与仓库拍卖,也开了个古董店,接触了更多关于华国的东西,对华国就更感兴趣了。
乔尼他们住进了二进院,这个二进已经被收拾出来了,左右厢房住年轻人,上了岁数的都住在正房。
“哇,好漂亮!”乔尼进了院子,忍不住大声赞叹道。
现在正是九月份,院子里种的月季花开的正旺,中间还搭了葡萄架,葡萄也是成熟的时候。
更别说屋子里的床和各种柜子,都是曾经的老家具,摆放的瓷器也都有了岁数,简直就像个小型的博物馆。
赛利亚跟母亲贝妮她们在厨房学做中国菜,院子里只有赛利亚的老公孩子,还有他们的父亲,以及两个弟弟妹妹。
这俩孩子岁数并不大,这次是打算在华国学习一段时间再回西班牙的。
“你们好,”老科克用华文打了招呼,又说起不怎么流利的英语,“哈喽,我说的英文你们能听得懂吗?”
“很棒!”乔尼又竖起大拇指。
孩子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磕磕巴巴的说着英文。席于飞的小侄子小侄女们带着他们去菜园子玩,看着里面的鸡鸭,和各种蔬菜,孩子们都很开心。
老科克跟乔尼的父亲老丈人握了手,三个老男人比比划划的聊天,气氛竟然十分融洽。
晚上吃了贝妮拿手的海鲜烩饭,还有席家女人们拿手的大肉包子,炖大骨头。
席于飞还拿出他珍藏的一些外国银质餐具来分发给他们,但乔尼他们都摆摆手,说已经开始学着用筷子了。
“我们那边有华人街,”乔尼直接拿着包子吃,吃的十分开心,“我经常带着家人过去吃饭,学着用筷子,很有趣。”
赛利亚也从十四五岁小太妹的样子,长成了个明媚的大美女。她把一头棕红色的卷发盘在头顶,也拿起筷子,“我也会,安经常带着孩子去我家里玩,教会了我们用筷子,以及说华文。”
安就是那个西班牙的华裔翻译小哥,以为某些工作的原因经常和科克一家接触,关系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一群人聊到半夜才陆续去休息,并且约好了明天一起出去玩。
老孙那边早就安排好了车辆和司机,保证前来华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能痛痛快快的玩上一圈。
“我今天要去故宫,熙和园,还想去爬那个长城!”赛利亚他们因为有些晕机,这两天都在休息,如今又加入了新的伙伴,早就按耐不住想要出去的心了。
“这可不行,”席于飞直接拒绝了,“一天内完成不了这么多事,反正你们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好好玩,今天我先带你们去我的店里转一圈,琉璃厂大街也很热闹,然后溜达着去前门,从前门就能看到故宫。故宫里面很大,估计一天都转不完。”
“真的吗?”赛利亚有些失望。
“真的,”席于飞向她保证,“哪怕是特种部队,一天内也逛不完你说的三个地方。会很累的。从故宫出来我们还得去吃烤鸭,吃涮锅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会累的你抬不起脚。”
乔尼也道:“我也听说故宫很大,但并没有完全开放,不是吗?”
席于飞点头,“虽然没有完全开放,但也足够你们走的。相信我,这是最妥善的安排。”
因为不是什么节假日,故宫里没有那么多人。
但外国游客们真的太兴奋了,他们从琉璃厂转了一圈,买了不少字画和瓷器。还吃了卤煮与爆肚这样的小吃。
听说是内脏做的,虽然心里有些抵触,但仍旧尝试了一下,并且惊讶的表示没想到内脏竟然会被做成这样的美味。
从琉璃厂往东走,就是大栅栏,这边还没有进行翻建改造,一水古香古色的建筑。
一群人疯狂的拍照,看见只小猫都会欣喜的大喊。
他们甚至还会跟路上的人一起拍照,看见穿着连衣裙的漂亮姑娘,都直接走过去,问能不能合影。
早晨七点出门,走到前门的时候竟然已经九点了。
看见巨大的广场,一群外国的“土包子”又开始大呼小叫起来。
因为不是节假日,故宫的人并不多。
那边专门为他们一行人配了个讲解员,从故宫门口就开始讲这里的历史。
讲解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英语十分流利。赛利亚他们这几年也学了英语,除了某些词听不太懂,沟通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老孙也安排了西语的翻译,跟着他们一起。
外国人旅游跟华国人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拍照,拍照,不停的拍照。
故宫里也有外国人,还会跟他们打招呼,或者干脆凑到一起,变成了个热闹的大团体。
也是幸亏这时候故宫开放的地方不多,但就这么一圈下来,也逛了三个小时。
席于飞累的不行,觉得胯骨肘子都要磨损了。
然后发现老外们仍旧十分精神,甚至可以说是亢奋。
中午去吃烤鸭的时候已经快一点了,然后烤鸭也被疯狂的拍了一堆的照片,连片鸭子的师傅都没被放过。
其实京城压根算不上什么“美食之都”,别说美食之都了,能跟美食挨上的也就是烤鸭跟涮锅子。
但这里毕竟十分包容,有着不少鲁菜馆,川菜馆和粤菜馆,也足够这群老外开眼了。
下午又去逛了博物馆,孩子们已经累的在小推车里睡着了。
席于飞羡慕的看着小推车,也想躺进去睡个觉。
这群老外,真的太能逛了。
还好博物馆五点半就关门,老外们逛的意犹未尽,但席于飞觉得自己都快瘫痪了。
晚餐安排的东来顺涮锅子,又惹来一群人的惊呼。他们想不到这种奇怪的锅子用白水就能把肉片做的如此美味,还问席于飞能不能买几个锅子回去。
当然没问题,只要他们能带的回去。
吃饱喝足,虽然东来顺离家里不远,但席于飞一步都不想走了。
坐车,必须坐车!!
跟在后面溜达了一天的汽车,也算是派上了用场。
然后就听赛利亚道:“明天可以去爬长城吗?”
席于飞:……
他真的,都快碎了。
还好,第二天没有人能爬起来。
“我也没想到会这么累!”赛利亚捂着腰,一步一挪的走到桌子边,“早晨醒来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做了噩梦,被恶魔揍了一个晚上。”
乔尼那边也疯狂点头,幸亏昨天没有拍胸口表示自己可以一天把几个景点都逛完,否则这也太打脸了。
午饭吃的从隔壁饺子馆儿买的饺子,乔尼一个劲儿表示华国人太会做菜了。
毕竟他们在漂亮国吃的东西,除了披萨是可以把面肉和蔬菜混在一起做熟并且美味的,其他的完全没有。
但西班牙有着自己的食物,听说也有一种炸饺子,但跟华国的完全不一样。
一趟故宫之旅,都给干没电了。
席于飞心说这不得好好休息个几天,谁知道第三天,老外们竟然就把电充足了。
“走了,席!”乔尼肩膀上扛着自己的小儿子,“去爬长城!我知道你们华国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席,快点儿!”
席于飞都快哭了,他抱着云穆清的腰,“我命真苦啊!”
作者有话说:
写这一章的时候,就想起我外地的朋友们。
他们国庆七天假还多请了几天凑了十天,问我能不能把12345等几个景点都逛完。
笑死,他们是特种兵吗?这是来旅游了还是来拉练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错拉邪神进入副本后(乌兮子) [无限流派] 《错拉邪神进入副本后》作者:乌兮子【完结】晋江VIP2025-10-12完结总书评数:1190 当前被收藏数:647...
-
起点男终成我妻(纯白霁月) [穿越重生] 《起点男终成我妻[快穿]》作者:纯白霁月【完结】晋江VIP2025-10-12完结总书评数:717 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