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蜀江春水)


每个人都提心吊胆,守护着最重要的人。
收完红苕,油菜也种好了,村子就开始分红苕了。红苕是不用交税的,所以收完就可以直接分到每个村民的手上。
赵家也分了几百斤,再加上自留地的,留下一半吃,另一半赵家做成红苕粉。这个粉是粉末的意思,不是粉条哈。
别家都舍不得,因为红苕做成粉后只有一点点。可用来吃的话,可以供一个家庭吃好久了,所以赵家村只有赵家舍得拿它们做成粉。
做红苕粉的时候,和赵家关系不错的几家都来帮忙了。
“阿想,你把红苕背出来,我来洗第一遍,你爷爷把不好的地削了,你们洗第二遍,其他们人把红苕切成小块,等下我们再去用石磨碾。”
赵奶奶开始分配任务。
“好。”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就连身为伤员的翟民都要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时间。
三百来斤的红苕被洗得干干净净,又被切成小块,用大盆或是桶装了起来,一行人抬着他们就往磨坊而去。
推磨的主要人物是赵想和赵核桃这些年轻人,有他们帮忙很快几百斤的红苕就磨完了。
磨完后,把石磨打扫干净,一群人又回到赵家,开始过滤红苕粉。
将磨碎的红苕放入水中浸泡,然后用纱布过滤,去除红苕渣,留下红苕浆。
过滤后的红苕浆静置一段时间,让红苕粉沉淀下来。通常需要静置一夜,第二天倒掉上面的清水,剩下的白色物质就是红苕淀粉了。
将沉淀下来的红苕淀粉从缸底舀出来晾晒干,通常需要晒几天时间,直到完全干燥,于是大家平时用来做菜的红苕淀粉就完成了。
因为是用石磨碾的,没有后来用机器打的细,因此出粉也没有后世的高。不过这都不重要啦,重要的是赵家忙了几天后,终于把红苕淀粉做好了。
用干净的罐子装起来,可以吃好久了。
来帮忙的家庭也分了一些,别的不说煮滑肉时是需要红苕淀粉的。
赵想也给牛棚送了一些,当天就用红苕淀粉给师父他们煮了一个滑肉汤。
看着滑肉汤,赵想又想起了顾老,一直都在的人,突然就这样离开了。

“顾爷爷可喜欢吃我煮的滑肉汤了。”
赵想把煮好的滑肉汤舀了一碗出来, 递给顾老走后年纪最大的卫老。
“我也喜欢吃,我替他吃,就当是老顾吃了。”
卫老笑着说道。
“好。”
赵想听完心情立即变好了。虽然不舍, 但是离开对顾老才是最好的。
“师父,给。”
所有长辈都分到了滑肉汤。
“阿想, 你的呢?”
端着碗, 张百草看看锅里,已经没有了。
“我的肉在家里呢”
赵想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我要回去了,师父你们慢慢吃。”
他今天去镇上买了几斤半肥半瘦的肉, 肥肉用来炼成猪油和猪油渣。瘦肉用来做了滑肉, 家里和牛棚不偏不倚一边一半。
“那你路上小心点。”
张百草送徒弟出了门叮嘱道, 自从绑架未遂后, 这句话好像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还都是对着赵想这个徒弟说的。
“我知道,师父放心吧!”
赵想提着空空如也的篮子,跑得飞快。
回家吃饭的村民,只看到一个身影从自己身边跑过。
“哪个哦?跑这么快,灰都扬起来了。”
被扬了一身尘的村民喊道。
“好像是赵想。”
有人说出了对方的身份。
“……”
一听是赵想,本来有些不爽的村民立即收回了差点骂出来的脏话。
他先声明, 自己不是怕了赵想, 而是对赵家烈士的尊重。
赵想一点也不知道全家差点被骂,他蹦蹦跳跳回到家里, 此时奶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是滑肉面条。
面条上面盖着许多滑肉, 还撒了一些葱花,一看就非常有食欲。
“阿想回来得正好, 不用等了。”
翟民把手中的面碗放下笑道。
“这叫回来得早,不如回来得巧。”
放下篮子进了厨房打水洗后,还把筷子带了出去。
“来来来,趁面是热的赶紧吃,不然一会儿就冷了。”
赵奶奶招呼大家,现在天越来越冷,食物盛出来冷得也快,所以大家都趁热吃,免得吃到最后都冷了。
“好。”
大家都没二话,坐下就开吃。
赵奶奶的手艺真是没话说,赵想和翟民都快把舌头吞进肚子里了。
就在赵家人开开心心吃滑肉的时候,某人却咽着发硬的馒头,蹲在暗处执行任务。
等赵家人躺在暖和的被子里时,寒冷的北方一群人还要执行任务,他们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这个时候要是有一碗热汤面,不知道有多幸福。”
和他一起执行任务的人说道。
“少说话,保持体力。”
某人言简意赅。
队长发话,大家不敢不听,于是黑夜里又迅速安静了下来。
村子里开始种麦子,赵想是挖麦子窝的人,他不愧是村子里干活最快的男人,每次最早完工的就是他。
这一次村长不允许他帮人,要帮也只能帮赵爷爷,于是这一老一少在赵想的帮助下,都拿到了满工分。
赵奶奶是点麦子的人,赵想和赵爷爷挖完窝后,她还在点麦子。
点麦子是个精细活,撒种时每个麦子窝里的麦子数量要差不多,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点少了收获的粮食就少,撒多了营养不够,每根麦子长的都不好。
所以这个活全靠感觉,撒多少种子在窝里,就看她们的手感了。
不过都是做熟了的,每一个麦子窝里的麦子数量都差不多,多不了几颗也少不了几颗。
这种纯靠感觉的活,小孩子做不了,只能由村子里的妇女们来干。
男人就挖窝,或是挑农家肥浇在麦子窝里。
小孩子也没闲着,他们把草木灰撒到麦子窝里。
浇完农家肥的麦子窝再由挖窝的人铲土盖上,这个活就快了,一眨眼赵想就把自己的那份完成了。
看着他毫不犹豫的动作,跟他一起干活的人就纳闷了。
他们估了几十年活的人,为什么还不如一个少年的动作利落呢?
这已经成了赵家村的未解之谜,大家十分好奇。
赵想当然不会告诉他们,随着他在这里待得越久,与原主的身体越融合的赵想,他吸收的原主记忆就越多,干起活来就和原主一样了。
而且还是重生后的原主,那可是干了多年农活的老把式。
再配上原主的力气,这活干得可不就比村民们利索了。
麦子种好,赵家村就差不多闲了下来,就算有活也是一些小活,小孩子都能干的,比如说给地里拔草什么的。
赵想去年这个时候还没过继,还在老赵家吃苦。闲下来的赵家人,不是编篮子,做家具。就是纳鞋底做衣服,要不然就是天天待在屋子里学习。
就连翟民也跟着干活,当然他干不了重活,只能做一些轻松的小活,每天去自留地转一圈,看到菜地里有杂草就拔一下。
等到了赵想过继一年这一天,赵爷爷一大早就去了镇上割肉。
赵想在屋子里学习,全家都没打扰他。
赵爷爷把肉割回来后,赵奶奶拿着肉去了厨房。
“小翟,你去棚请大家来家里吃饭。上回阿想就想请大家,可惜后面一直在忙没时间。”
赵奶奶对坐在门槛上的翟民说道。
“好。”
翟民站起来去叫人。
“你怎么来了?”
张百草在牛棚前弄他的药草,就看到翟民慢吞吞走过来。
“今天是阿想过继到赵家一年的日子,大妈大爷准备庆祝一下,想请大家去赵家吃饭。”
翟民在众人的目光下说出了让他们意外的话。
“我们可以吗?不会给赵家惹麻烦吗?”众人迟疑。
除了张百草,其他人还没去过赵家呢!
“当然可以。不会的,放心吧!”
翟民点头,现在的赵家村不同以往,就算看到了也不会说什么的。
随着离七十六年越来越近,政策也越来越松,已经有人在家里养超过两只的鸡了。
赵奶奶也打算过完年多养两只鸡,等鸡长大后这样家里每天都有鸡蛋可以吃了。
在资源稀少的年代,鸡蛋算是最容易得的营养品了。
而且也好养,平时可以放在外面,晚上把它们关在鸡圈里,偶尔喂一点烂菜叶子就行了。
散养的走地鸡吃起来味道也好,在后世可是绿色食品,可不是饲料养出来的鸡能比的。
“真的不会给阿想他们添麻烦吗?”
在去赵家的路上,钱老他们再次担心起来,就连步子都停了下来。
“不会的,现在村里的人已经很久没搞事了。”
翟民安抚着大家,他们平时老老实实待在牛棚,也很少和村民打交道。
牛棚里最常和村民打交道的只有张百草,但他除了看病也不怎么与村民交流。
因此大家现在都有些社恐,要不是想给赵想一个惊喜,他来叫人是最好的,翟民对大家来说还是不够亲近。
虽然他们相信他的人品,但是在大家心中还是赵想的话更让他们相信。
“卫爷爷,你们怎么来了?”
赵想学习累了出来散步,就看到大家,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他的表现让牛棚众人安心不少,总算不担心自己给赵想他们带来麻烦了。
主要是他们的身份太过特殊,和赵家走太近不好。
“哈哈哈,今天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被大爷大妈委派去牛棚请大家来家里赴宴。”
翟民不等他们回答主动说明。
“什么日子?”
完全不记得今天是他过继,也是穿越当天的赵想一头雾水。
“晚点告诉你。”
翟民就是不说。
当赵想把视线落在张百草、他们身上时,大家非常有默契地扭过头。
既然是惊喜,当然不能现在说了。
“阿想你出来了?正好去请你村长爷爷和支书爷爷他们来家里吃饭。”
赵爷爷从厨房出来,看到赵想说道。
“好。”
赵想收起疑惑,去村长家和村支书家请人。
“村长爷爷,在家吗?”
因为快到中午了,所以赵想直接去他们家里喊人。
“他还没回来,在村务室。”
村长老婆在屋子里喊了一句。
“要得,谢谢婆婆。”
赵想得到答案,道了一声谢后往村务室跑去。
这个时候村长还没回来,估计村支书也没回去,他现在去村务室两个人都找到了。
“村长爷爷,支书爷爷,你们在吗?”
人还没跑到,声音先去了。
“在,进来嘛!”
村长的声音传出来。
“影大爷也在哈,那正好。一起去我家吃饭,我爷奶今天请客。”
赵想看到赵想,村务室总共三个人,不好把赵影拉下。
“合适吗?”
赵影有点迟疑,赵大爷和他可没啥交情。
“合适,怎么不合适,一起去吧!”
村长拍了拍赵影的肩膀,有心为赵影和赵家牵线,让他平时在村子也能多关照一下赵家。
主要是他和老搭档年纪大了,赵影有望成为下一任村长,赵家和他打好关系,对赵家有利。
村长的想法村支书当然看出来了,于是也主动邀请赵影。
“对,难得有人请客,当然要去。”
有两位上司出声,赵影就跟着来到了赵家。当然他们去赵家之前,也给家人带了话,告诉家人他们今天不回去吃饭。
赵想走在前面带路,偶尔回答大家的问话。
“阿想,今天你爷怎么想起请客了?”
村长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晓得,等你们去了再问吧!”
赵想放慢脚步,回答村长的问题。
“你都不晓得啊?”
村长他们惊讶地看着赵想。
“对啊。”
赵想摊了下手,他还真不晓得。
“行吧,等到了我们自己问。”
村长拍了下额头,对自己发小突如其来的请客搞蒙了。
“嗯。”
赵想除了一个嗯,也不晓得说啥了,因为他啥也不晓得。
大家走路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就到赵家了。
“赵双你个老小子,我们来了,还不出来迎接我们。”
村长人还没到,声音先至。三人年纪差不多,村长和赵爷爷还是同一天生的,只是两人在谁先出来这件事上争论不休。虽然有父母为证,都说是赵双先出生的,但是在村长这里他才是老大,时不时让赵爷爷叫他哥。
赵爷爷当然不同意了,不过对他们的妻子还是以嫂称之,因为她们的年纪要比赵爷爷大。
当初村长娶了一位年纪比自己大的妻子,是因为家人说女大三抱金砖。而村支书,他的年纪本来就比另外两个大几个月,是三人中的老大哥。
“哈哈哈,村长、支书快进来,就等你们了。”
赵爷爷走出厨房,迎接自己的发小们。他为了不让两人工作时为难,平时都是以职务称呼二人,也向村民表示他不需要二人对自己徇私。
三人之间的友情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夹杂任何私心的。
“阿影也来了,快进去坐,碗筷都摆好了。阿想,再去拿一副碗筷摆上。”
“哦。”
赵爷爷对赵影的到来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多一个人吃饭也不影响,他本来就有多煮。
“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吗?居然想起来要请客。”
村支书坐在自己的位置,对赵爷爷问道。
“肯定是有啊,不然我请什么客。”
赵爷爷白了他一眼,拿起水瓶给他们倒水。
“阿想,你去换身衣服,就换那套军装。”
赵爷爷对拿碗筷进来的大孙子说道。
“啊?要得。”
赵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换衣服,但不妨碍他听话。
于是他回到房间换衣服,把那套洗干净的军装拿了出来换上。
“你所谓的好事,该不会和阿想有关系吧?”
村长悄咪咪地问道。
“嗯。”
赵爷爷点头,发小的脑子就是好使。
“阿想来我家,成为我的孙儿,今天正好是一年。”
赵爷爷这话一出,大家顿时明白赵家今天为什么请客了。
“老实说,当初过继阿想时,我和老伴也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这孩子是个孝顺的,我们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就是过继了阿想。”
赵爷爷抽着烟,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了。
“看你如今的样子,我总算能放心了,原来我总怕你们过不去那道坎。”村支书感叹道。
“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和老伴现在好得不得了。”赵爷爷懂发小的意思,不过他嘴上可不会承认。
牛棚众人坐在一旁静静听他们聊天,知道一些赵想平时不会说的事。
比如他在家时会抢着干活,但也不会把所有的活都包了,也会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抹个桌子什么的。
看了看赵家的摆设,就这几件家具,随便两下就糊弄完了。
既让老人觉得自己有用,又让他们有参与感。
怪不得赵老爷子和赵老夫人近一年看着比往年精神多了,这心灵有了寄托可不就药到病除了吗?
在没过继之前,他们和村支书的想法一样,总担心这两位好人会突然离开人世。
现在好了,有赵想在他们舍不得就这么离开人间。
“爷爷,我换好了。”
大家聊得正起劲,赵想走出了来。
“好。”
“好看。”
“太适合阿想了。”
众人看到走进来的赵想,纷纷赞叹道。
他们一直都知道赵想长得好,没想到合身的军装穿在他身上更显英气。
“看来阿想确实很适合部队。”
张百草想到徒弟想当军医,心有所感地说道。
“什么部队?”
赵老爷子几个转头看向他。
“啊?我没说吗?”
赵想一拍额头,他就说有什么事忘记了,原来是忘记告诉爷爷奶奶自己的想法。
“我很肯定,你没说。”
赵爷爷不高兴了,觉得大孙子有秘密瞒着他。
“哎呀,我这也不是没确定嘛,哪怕是当军医部队也不是那么好进的。我的身体没调养好,哪家部队会收啊!”
赵想赔笑,他不过是有这个想法,以后会不会当军医,其实他也不敢保证会成功。毕竟他说得再好听,部队不收也没用对吧?
“军医啊,也好。”
赵爷爷想了想,子承父业也不错。
而且军医也可以不用上战场,儿子是军人,大孙子继续当个军人也算是对得起勇军了。
“爷爷同意了?”
赵想本以为爷爷会反对,因为老爹就是军人,还牺牲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