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蜀江春水)


天气渐暖,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天黑的时间也比冬天要迟了。
赵想看着今天的天气不错,打算去竹林里挖些笋子回来。
笋子可以做干笋,冬天用来炖汤或是炒着吃都可以。
脚踩在笋壳上,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赵想没管,他今天又不是来找笋壳的。去年找的笋壳让赵奶奶做成了好多鞋底,今年都够用了。
赵想放下背篓,拿起锄头把一根长出来的笋子挖断。
现在挖笋比冬天好找,因为不需要找裂缝,笋子长出了地面。
刨开一点笋下面的土,对着笋根挖了下去。
咔,笋子被挖断了。
拿小刀把笋子外面的壳剥掉,一根白嫩的笋子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笋子扔进背篓,赵想提着它继续找笋、挖笋。
一个上午,赵想挖了两背篓笋子。回家把大铁锅烧了起来,笋子一边切成片,一边扔进锅里。
这种笋子味发苦,要焯水才能去掉苦味。
焯好水用盆泡起来,要换上几次水,明天再捞起来晾干。
等晒干后,上好的笋干就做好了。
赵想没想到自己穿越后,倒成了干活小能手。
原来都是在网上买着吃的,现在自己都会做。
其实做笋干很简单,就是又切又煮又泡又晒,看着有点麻烦而已。
家里不缺簸箕,现在是春天他又没制药,家中原来晒药的簸箕都空着,把上面的灰抹干净,用来晒笋干再好不过了。
原来晒药的架子上面摆着笋干,路过的村民见了很好奇。
因为竹笋发苦,他们这里的人都没想过要吃笋子。
“阿想,这笋子不是苦的吗?你怎么还晒这么多?”
一村民见了,以为赵家日子困难到连苦苦的笋子都要吃的地步,心中有些唏嘘。
看来不是谁都有好日子过的,赵家也是一样。
“大爷,这笋子只要煮一下,再泡上半天水就不会苦了。”
赵想没想瞒着,他们这里不缺竹子,这笋子自然更不会缺了。
而且多一样吃的,大家就能多吃一点食物。饿肚子的感觉真的很不好,赵想和他们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啊,没必要隐瞒竹笋这件事。
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把全村的笋子都挖了吧!赵想不是这样的人,他也干不出这样的事。
“真的吗?那我回去试试。”
对方本来是去挖野菜的,听赵想这么一说,立即转身回家挖笋子去,野菜也不挖了。
这笋子比挖野菜方便多了。
主要是笋子没什么消耗,而且还能晒干存放,这样冬天也能多一样食物可以吃了。
先不管这笋子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坏处,在这个人都吃不饱的年代,先填饱肚子才是大家最看得的事。
就算有什么不好的后果,那也得等大家吃饱肚子后再来考虑。
有了一个人知道,那么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大家跑来赵家看过赵想晒笋,又问了他一些细节,于是一群人干完活也不休息,直接拉着家人去挖笋子。
给赵想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以为人人都知道的事,原来大家都不知道吗?
拿起一干半干的笋子,赵想有些怀疑。
好像确实不知道,他要不是在上大学时同学告诉他,赵想也不会知道原来笋子发苦要先煮,煮完还要泡才能去除苦味啊!
他们这里本来也没人吃笋子,自然没人发现这个秘诀了。
幸好赵想没有私心,大家问他都说了。
赵想没和大家抢笋子,他已经挖了两背篓,可以吃好久了。
中午他就炒了一个笋片,半根笋子,炒了一大盘。
至于要送给师父他们的,晚上再炒。
“阿想啊!”
村支书找上门来。
“支书爷爷坐。”
赵想从屋里搬了一个长凳子出来摆在屋檐下。
“不用了,我就过来跟你说两句话。”
支书拿着烟斗却没抽,而是直直地看着赵想。
“支书爷爷想说什么?我最近也没上山抓野兔,总不能还有人去告我的状吧?”
赵想还以为他又犯什么事了呢!
“那倒没有,还没到那地步。”
村支书听了他的话后失笑,瞧把孩子吓得。
“最近你很乖,布置给你的任务都有好好完成,过段时间就要收麦子,到时你去帮助,支书爷爷给你记工分。”
村支书说到这里又笑了。
“哈哈,今天来找你,是为了感谢你教大家怎么吃笋子。”
村支书拿出烟叶子圈了起来。
“啊?原来是这个事啊!没人举报我,那我就放心了。”
赵想挠了下头,不是告他状就好。
有时候他也挺无奈的,可能是大家都过得不怎么样,所以村子里好多人都见不得别人过得好。
“嗯,只有这件事。有了你的方法,大家又多了一个可以吃的食物,这可是大喜事啊!”
村支书脸上的笑容都比往常要深了。
“我也是偶然之下在书上看到的,我不知道大家不知道。”
这件事也是赵想的忽视,他以为的常识,结果在赵家村根本不是常识。甚至可能在他们这一片都不是常识,所以他们这里的竹子很多,但是真的没有人吃竹笋。
“没关系,现在不是都知道了吗?”
村支书倒是看得很开,在赵想说之前,谁也没想到这个方法啊!
虽然会费些水和柴火,但是大家都不介意。
多一种食物可吃,就代表家里人少饿一点。
“我们守着一大片竹林,里面有这么多吃的都不知道,本身就是我自己的问题嘛!阿想你别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回头我和你村长爷爷商量,奖励你五十个工分。”
村支书想到赵想对村子里贡献,要不是怕奖励太多村民有意见,都他想奖励赵想几百个工分了。
“谢谢村长爷爷。”
赵想没有拒绝,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得的。对于自己该得的东西,赵想是不会把它往外推的。
“这就是对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我,或者找你村长爷爷也是一样。”
村支书虽然有私心,但是他大部分还是为村子好,对村民也不错。
如果不是他和村长做事比较公平,大家也不会推他们上位。
赵想送走村支书,把家里收拾一下就开始煮饭。
家里的腊肉也快吃完了,想着最近几个月攒的肉票,打算抽个时间去镇上赶场,顺便割点新鲜肉回来吃。
过年时村子里分的那点猪肉早就吃完了,他们村养的猪少,除了上交给国家的,剩下的每个家庭只够分两斤。
两斤肉过年全造了,赵家没留。
主要是新鲜肉不好留,如果用盐腌起来,那就成咸腊肉了,没必要真没必要。
过年吃的红烧肉就是用它做的,所以一顿就解决了。
顺便看看有没有板油,家里的猪油也吃得差不多了。
他们这里一般是猪油和菜籽油混着吃。
炒菜一般用猪油,这样比较香。
菜籽油用来炼红油,吃面凉拌少不了。
这么一想,他明天得早点去,要知道板油可是很抢手的,晚一点就没了。
赵想还把明天要买的东西用笔写下来,列在最前面的就是板油和猪肉。
“阿想明天要去赶场?也对,阿想来咱家这么久,还没去赶过场呢!”
赵奶奶突然想起,就连过年那一次赶场,赵想在家里收拾都没去成。
“对,所以爷爷奶奶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吗?告诉我,我记下来明天好买。”
赵想拿出纸笔,看着两位老人。
“那就看看能不能买到板油吧,家里的猪油快吃完了。”
赵奶奶最先说。
“这个我记下了,奶奶换一个吧!”
赵想说道。
“那猪肉?”
“也有了。”
“那就给我买一些线吧,家里的线快用完了。”
“做鞋子的麻线吗?”
“对,还有你的药也快喝完了,得再捡几副回来。”
“记住了,还有吗奶奶?”
“没有了。”
“那爷爷呢?”
“看有没有人卖叶子烟的,有的话给我买一点回来。”
赵爷爷说道,他自己种的都抽完了。
“好,我看看。”
镇上也就赶场的时候可以自由买卖一点东西,不过都是农家自家种的,大多数还是要去供销社买。
“其他的没有了。”
赵爷爷觉得家里啥都有,他不缺吃不缺穿的,没必要乱花钱。
“那行吧!”
赵想也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决定自己看着办!
最近他又攒了一点钱,看到有什么适合爷爷奶奶的买了回来送给他们。
次日一早,赵想起来吃了一碗红苕饭,就背着背篓去赶场了。
村子里也有人赶场,赵爷爷求对方带着赵想一起去。
“行,幺爷爷你把人交给我,我保证把人给你完完整整带回来。”
赵爷爷求的是村子里年轻人,对方比赵想大几岁,但是性子憨厚老实,赵爷爷一说就答应了下来。
“谢谢核桃哥。”
赵想跟年轻人道谢。
乡下孩子的名字就是这么随意,赵核桃生下来时,正好家里的核桃熟了,于是他爹给他取名核桃。
相比赵大狗子这样的名字,其实核桃这个名字也不错的对吧?
“不用谢,等下你跟着我走就行了。回头赶完场在桥上等,然后我们再一起回家。”
赵核桃去镇上也有事,所以不能一直和赵想在一起,便约好在桥头上等。
谁先办完事就谁先在那里等,毕竟现在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能靠这样的笨办法了。
“好。”
两人就这样约好了。
“爷爷,我去赶场了,你回去吧!”
赵想转身和赵爷爷说道。
“好,早点回家,我和你奶等你回来吃午饭。”
赵爷爷拍了拍大孙子的肩膀。
“好。”
赵想点了点头,等赵爷爷离开后,也和族兄赵核桃往镇上走。
“小想,你在幺爷爷家怎么样?还好吧!”
赵核桃知道原主以前在老赵家的生活,可怜这个年纪还小的族弟,忍不住关心问了起来。
“好,爷爷奶奶对我很好,谢谢核桃哥关心。”
赵想听出了他语气中的关心,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
“那就好。”
赵核桃问完突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默。
主要是他们这对族兄弟平时没怎么相处过,原主根本没时间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干活。
因此原主的话很少,少到都快成哑巴了。
而赵想的话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他面对不熟悉的人时就不爱说话,如此一来两人一路上就开始说了几句话,后面都是沉默。
静静走到镇上,此时镇上已经有很多人了。
他们镇是一四七当场,农家有多余的东西可以拿到场上买卖,但仅限于农副产品。
不过这个年代什么东西都缺,市场上卖的东西大差不差,不是一些粮食就是一些蔬菜,连水果都很少见。
赵想看到了枇杷,走过去一问,五分钱一斤。不算贵,要知道苹果也才一角钱一斤呢!他们这里也不产苹果,因此苹果比别的水果要贵上一些。
现在还是春天,别的水果比较少见,枇杷五分钱一斤确实是良心价了,所以赵想花了两角钱称了四斤。
“给小伙子,这是你的枇杷。”
卖枇杷的老人把称打得高高的,四斤枇杷一两没少不说,还多给了二两。
“你是第一个买枇杷的人,这多出来的是我送你的。”
老人把两角钱放进包里,两角钱不算多,可也没有人买。
直到赵想第一个买,还买了四斤。也许是赵想带来了好运,在他买过后立即有第二个人过来买枇杷。
枇杷是他们这里的常见水果,好多人家的家里都有种,因此卖枇杷的不止这一家,市场上还有其他人也在卖。
五分钱一斤不贵,却还是有很多人不舍得花这个钱。
赵想觉得亏什么也不能亏自己的胃,因此他愿意花钱买吃的。
他自己攒了几块钱,除了枇杷,他还买了酱油、醋,还去肉铺买了一边板油,又割了两斤肥肉一斤五花肉,还有几根筒子骨。
最主要的肉食买完,赵想就去供销社,买了奶奶要的线。然后又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卖叶子烟的人,给爷爷买了一捆叶子烟。
除此之外,他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说牙膏牙刷,香皂、肥皂等。
直到把自己身上的七八块钱都用光,赵想的背篓也装满了。
眨了眨眼,虽然他今天的成果很斐然,但是同样他的兜也变得比脸还干净了。
要是让爷爷奶奶知道,回头又该骂他了。
幸好药钱是奶奶另外给他的,不然今天还没钱买药了。
赵想有些心虚地往药房走去,把奶奶给他的钱拿出来拣了一个月的药,最后才往桥头走去。
“小想。”
赵核桃早早办完事在桥头等人。
“核桃哥。”
赵想看到人,从背篓里摸了两个枇杷出来递给他。
“给。”
“哇,你还买了枇杷啊,这东西在咱们村有好几户家人有种,不过都不是很大很甜。其他人家种的也多是樱桃和橘子,要不然就是核桃和李子,桃子只有两家的好吃。”
赵核桃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又不像原主一直待在家里干活,因此对于村子里每家每户的水果那叫一个门清啊!
谁家的好吃,谁家的不好吃,问他就对了。
“我家有杏子,过一阵子就可以吃了。”
赵想家种的是杏子,就在房子后面。还是奶奶告诉他的,过一阵子杏子就熟了,奶奶让他多盯着点,免得被别的孩子偷偷摘去吃了。
“那感情好,过阵子吃杏子了,我就去你家,到时别把我打出来哈。”
赵核桃脸上开着灿烂的笑容,路过的人见了忍不住露出会心一笑。
遇上开朗的人,只要不是心里阴暗的,谁不喜欢呢!
“不会的,你来我摘给你吃。”
赵想觉得赵核桃这种性格的人,以后肯定能混得不错。
“嘿嘿,到时不用你提醒,我一定去。”
赵核桃觉得这个族弟性格真是不错,现在请自己吃枇杷,未来还要请自己吃杏子,心头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族兄弟二人说着,一边往镇外走去。
“小想你今天买了好多东西,等下我帮你背一段路。”
赵核桃来镇上是看望姐姐,姐姐嫁给了镇上的人,最近怀了孩子,因此每个星期家里都有人来看望女儿和姐姐。
“好。”
赵想没有拒绝,等回到村子里,他送一些枇杷给赵核桃当谢礼。
“说起来,我还没见过哪家的孩子来镇上,不买糖果全买一些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呢!”
赵想的背篓没有遮盖,很容易就被赵核桃看清楚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糖贵,枇杷便宜。”
一斤糖要好几角一斤,他都可以买好几斤枇杷了。
“说得也是哈。”
赵核桃一想也对,一斤糖的物价,赵想能买好几斤水果了。而且小孩子糖吃多了会烂牙,但是水果不会。
水果老人也适合吃,而且枇杷还有润肺治咳的效果,也许这才是赵想买枇杷的原因吧!
“糖,老人不适合多吃。”
赵想解释,虽然这个年代的人都缺糖,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不敢给他们吃糖。水果就很合适,里面有糖分,但又不像糖的甜度那么高。
“原来如此。”
对赵想的话赵核桃没有怀疑,他们村子里唯一自学医术的孩子,大家对他的信任度还挺高的。
因为赵想自学成才,大家甚至对他说的话都深信不疑。
“前面有人。”
赵核桃走在前面,赵想跟在他后面,因个头原因,对前方的情况看不见。
“有人很正常啊,今天当场。”
赵想觉得这个族兄的话有些奇怪,当场天路上遇到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平时走在路上也会遇见人啊!族兄的反应有些大惊小怪了。
“不是,我是说路上躺着一个人。”
赵核桃侧身,指着前方跟赵想说道。

“大叔,你怎么样?”
赵核桃比赵想的速度要快一点, 毕竟身上一点负重物都没有, 跑几步就过来了。
“饿……”
被扶起来的人满头大汗,手脚发软,脸色苍白,嘴里一直叫着饿。
“核桃哥, 你把人扶好, 我拿枇杷喂他吃下。”
赵想一眼就认出对方这是低血糖了, 其实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在特殊年代还挺多的。
毕竟大多数人都吃不饱, 好多人甚至都是饿着肚子的。
“好。”
赵核桃把人扶着,由赵想把熟透了的枇杷剥开皮,把里面的核取出来,一半一半塞进他嘴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