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蜀江春水)


赵想抬头喊了他一声后,又继续忙着割油菜。
“我走了。”
赵核桃把油菜放在背架上,说了一句就双手撑地站了起来。
“嘶。”
有组员不小心把手割到了。
“没事吧?”
记分员关心一句。
“没事,伤口不大。”
对方举着手说道,只是浅浅一个口子,也没怎么出血。
“那就好。”
记分员见他确实没事,便没再多问,他也忙着呢!除了记分,他也得下地干活。
没看到村子里五岁以上的孩子都被拉起来干活了,他们拿着水送到长辈哥哥姐姐们的手中。
直到太阳完全下山,赵想才把镰刀收起来。因为农忙,农具各自领了暂时由大家自行保管,等农忙结束后,再把农具还回去。当然要是弄坏了或是损失了,就得自己赔。
赵想用来割油菜的镰刀也是一样,由他自行保管。村里的油菜今天全部收完,明天他就要去山上收麦子了。
麦子和油菜不一样,麦子会刺人。
不过他穿的是长袖应该还好,就是割麦子比割油菜要热。
赵想回到家时,爷爷奶奶还没回来。他们都在割麦子的组。
他一边煮饭,一边烧水。这样爷爷奶奶回来就能先洗个澡,把身上的疲惫洗去。
祖孙三人都累,现在一天到晚都说不到几句话。
不是大家感情淡了,而是累到不想说话。
赵想从没这么累过,可他知道自己要坚持,不能倒下。
家里没肉,只能每天炒两个鸡蛋补充营养。
“阿想明天你要去山上割麦子,到时跟我们一组。”
爷爷奶奶不放心,割麦子可不是轻松的活计,比割油菜还要辛苦。
“好。”
赵想无所谓,他哪组都成。
为了早点结束,他们村收割麦子是直接割的麦子头,麦秆等插完秧再回收。
到时还能补种一茬红苕,这样村子里在年底也能多分一些粗粮。
玉米也有种,没有麦子和红苕种得多,但是磨碎后和细粗混在一起吃。
当然口感上肯定比纯细粮差一点,不过大家都习惯了,混着吃还顶饱,细粮省下来的可以拿出去换钱。
不过赵家的细粮都留下来自己吃了,因此赵家人的身体即使在农忙,身上消瘦的肉也没其他村民多。
赵家人都瘦了,牛棚里的人自然更不用说了,他们只会比村民还要辛苦。
赵想偶尔会早一点起来,借着蒙蒙亮的光,去河里抓点鱼。现在河水不太冷,他下水抓鱼比在岸上抓得要快。
趁着大家还没起来他就回家了,处理好鱼熬了鱼汤,找机会送到牛棚给长辈们喝。
现在农忙他不好去镇上,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给长辈们补充一下营养。
家里的鸡虽然每天都有下蛋,可家里只有两只鸡下的蛋也有限,为此还把之前攒下来的鸡蛋都吃光了。
就算有赵想偶尔下河摸的鱼,牛棚的老人还是病了。
“师父,这是我拿来的药。”
割完麦子在路上遇到张百草,他跟自己说了一些药草名,赵想晚上就偷偷来到牛棚,当然药草也一起带来了。
“药罐给我,我来煎药。”
赵老师从学生手中接过药罐,把张百草配好的中药放进里面,再加上水就开始熬了起来。
“爷爷,你还好吗?”
赵想半跪在老人面前,替他按摩头部,希望能让老人的病情好一点。
“我没事,你别担心,有你师父在呢!”
老人躺在草堆上,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向来严肃的脸上也因为生病变得柔和了一些。
“那爷爷要早点好起来。”
赵想替老人把了一下脉,他虽是个二把刀,但望闻问切一通下来,再加上师父配的药,于是可以确定老人只是普通的感冒。
可能是因为太累了,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再加上牛棚的环境不好,身体的抵抗能力自然也就差了。
“我回头多弄点鱼。”
老年人多喝点鱼汤总是没错的。
“躲着点人,被人发现对你影响不好。”
老人还是担心赵想被村子里的人发现,虽说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不像其他村子的村民那般疯狂。
他却害怕有人借机为难赵想,毕竟赵想的优秀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
“不怕。”
赵想摇头,只要没有被抓个现行,他就不怕他们的举报。
烈士儿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掩护,反过来说他要对某些人做什么,大家也更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
因为在大家的眼中,烈士的孩子不可能是坏人。
“呵,傻话。”老人听了赵想的话后笑了,这是大家第一次见到他笑。
“爷爷,我不傻。”
“是,阿想不傻,爷爷说错了。”
老人今天的态度真的很软和,与他平时性格很是不一样。
赵想心里有疑惑,却没有问出来。
总会知道的吧!
“阿想,过来看药。”
张百草端着一碗米粥过来,这米是赵想知道老人生病后带来的。
“好。”
赵想今天带来的不仅有草药,还有白花花的大米。
其他人都是吃碎玉米加青菜,只有老人是一碗雪白的米粥。
“怎么全给我,大家分着吃。”
老人不愿意吃独食,要众人一起吃。
“首长,这是小想拿来孝敬你的,我们吃玉米粥也是一样。”张百草细声在老人耳边说道。
“……”
知道大家担心他的身体,老人没有再坚持,而是接过碗吃了起来。
“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回去了。”
老人的严肃的声音在牛棚里响起。
“……”
众人愣住,吃饭的手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太好了,这是大喜事。”
赵想最先回过神,他早知道牛棚里的人只要挺过了危险期,最后都会平反回到属于他们的世界。
“对,阿想说得对,这是大喜事。”
众人反应过来,朝老人道喜。
“恭喜顾老。”大家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老人都要离开了,他们想必也不远了。
“你们不用着急,很快就会轮到你们了。”
顾老,赵想才知道老人姓顾。
他平时都是叫爷爷,其他人要是老人不主动说话,他们都不敢和老人搭腔。
“借顾老吉言。”
大家的心情确实不错,希望就在眼前,因此今晚的饭大家吃得很香。
赵想离开时,见大家的精神气比平时要好上不少,心里也是欢喜的。
真好,大家能平安离开牛棚。
原剧情,大家的下场都不太好。虽然没有明白写出来,但是男女主提过一嘴。
他们说赵家村的牛棚里曾经住过一位大人物,可惜对方还没来得及平反就死了,因此赵家村也受到了牵连,比他们离镇上远的村子,在九十年代都过上了不错日子。而赵家村却是新世纪后,才开始扶贫。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男女主吸走了全村的气运,不管国家怎么修路,赵家村的路都会坏掉,里面的人只能走山路,不然就无法出来。
没有公路,村子里的农副产品也出不来,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极为贫困,孩子们上学也成了难题。
后来赵家村渐渐荒芜,除了一些老人还留在村子里,年轻人都离开不再回去了。
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交代,赵想也猜得出来,那死去的大人物就是顾老。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生病,让他早早离去。
回到家里,赵想打算明天请一天假,去镇上买一些药,再顺便割几斤肉回来。
“要去镇上?”
赵想回来后没直接回屋睡觉,而是敲响了爷爷奶奶的门。
“是。”
两位老人坐在床上和他说话。
刚才赵想一进门就说明天要请两个小时的假去镇上,爷爷奶奶都怔住了。
“老爷爷生病了,我去割点肉,提点骨头回来,顺便看看有没有奶粉卖。”
大家都累了,要补充营养。他再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什么营养品,买一罐回来给老人喝。
“也行,你要去就去吧!我们帮你请假。”
赵爷爷直接答应了下来,“要是钱不够,让你奶拿给你。”
“够了,上次奶奶给的都没花,我又攒了一些。”
赵想摇头,他手中的钱用来割肉和买奶粉完全够了。
“这是奶粉票,还是过年时政府给的。”
赵奶奶把奶粉票找了出来。
家里什么票都有,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不过被人用钱换走了。
本来赵爷爷还想给孙子换辆自行车,可是被赵想拒绝了。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走的是山路,有自行车也没用,根本骑不了。上山的时候我还得扛着它,这不是找罪受吗?本来买自行车是为了赶路方便,要是扛着它走,就不是方便而是受罪了。”
赵想的一席话打消了老人的念头,和当时送票的人换了钱。
这个决定在赵想来看是正确的,自行车以后会退出交通,大家出行都有公交车了。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不过赵想的话也有道理。
自行车买回来是用的,用不了反而还要扛着它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与其扔在那里不用,还不如换成钱用在别的地方呢!
赵想还想把他们的院子用砖围起来,没有院子都没有隐私了,他总看到有人在赵家附近悄悄观察,看他们家每天吃什么。
但凡家里吃好一点,当天就有流言出来,说赵家又偷偷吃肉。
对于这种流言,村民们乐此不疲不说,甚至还会添油加醋,传到最后就是赵家一天三顿都在吃肉,而且还是天天吃。
明明这样的流言一听就很假,可是大家却十分喜欢。他们当然知道是假的,可这也不妨碍他们感兴趣啊!
幸好除了一点味道,他们也看不清楚自家到底吃了什么。
厨房的门开得小,他们桌子又没有摆在门口,就算他们偷看也看不到盘子里的菜。
即使是这样,赵想还是不喜欢。因此才想着要给自家砌个院子,把一切偷看的行为都掐死在摇篮里。
正好老爹没牺牲前,就想过要砌院子,赵想只是把他的想法拿出来用而已。
对于赵想的这个决定两位老人没有意见,打算等农闲后就找人买砖把院子搞上。
其实两位老人也挺讨厌被人偷窥的,只是他们以前能忍。
第二天一大早,赵想就背着背篓去镇上。这一次没有人和他同行,赵想自己去的。
他走路快,不到半小时就到镇上了。

第31章
先去肉铺割了四斤肉, 三斤肥肉一斤瘦肉,还提了好几根腿骨,这腿骨是半买半送的, 因为他肉割得多。
“欢迎下次再来。”
刚开店就有人来割了四斤肉,可把店员高兴坏了。早点卖完, 他也能早点离开。
赵想离开肉铺, 直接去了供销社。
“还有奶粉吗?”
奶粉是比较紧俏的物资,因此镇上经常会缺货。
“有,还剩最后一罐你要吗?”
站在柜台后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态度不说有多好, 但也没有用下巴看人。
“要。这是奶粉票, 这是钱。”
一张奶粉票和一张大团结, 一起递给了她。
“这是奶粉, 给。”
接过票和奶粉,女营业员脸上带着笑意。
她就怕有人问了不买不说,还一直问。
本来语气还能好好说,可一直问就把人问烦了,最后营业员都不想理人了。今天开门第一单就有人买奶粉,而且对方还没有讲价。虽然他讲价也不会降价,但是不讲价给她的印象好啊!
而且眼前的少年长得也赏心悦目, 晚点有话题和别的同事聊了。
赵想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把奶粉放到背篓里就离开了。
不是供销社里的东西不吸引他,而是他手中的钱花得差不多了, 没钱就不要留下来惹人烦了。
七十年代能在供销社里上班的,家里多少都有点关系, 因为这些营业员的脾气都很大。
如果招了他们的烦,下次来都不见得搭理你, 关键是你投诉也没用,搞不好这些营业员的后台比供销社的主任还要大。
投诉半天也不过是自讨没趣,还容易得罪人。
因此赵想不会这么做,既然买到了自己想要的奶粉,还是早点离开比较好。
奶粉太过紧俏,他要是不走搞不好就被人拦下来了。
事实证明赵想是有先见之明的,他离开几分钟后,就有人来买奶粉。
“我要买奶粉,给我一罐奶粉。”
一名年轻男子拿着钱和票一进来直奔卖奶粉的区域。
“没有了,最后一罐已经在几分钟前被人买走了。”
女营业员如实说道。
“什么?没了?那可怎么办啊?家里的孩子还等着奶粉回去喝呢!”
年轻人一脸的懵逼,他被老婆打发出来买奶粉,为此他早饭都没吃就出门,结果还是晚了吗?
“那也没办法,已经卖完了。”
女营业员耸了一下肩表示无能为力,供销社已经没有了奶粉,她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要有这能力,她也不会在供销社上班了。
“我去追还来得及吗?”年轻人不确定地问道。
“你可以试试。”
说完女营业员就不理他了。
年轻人转身跑出供销社,在街上找了起来。
然而赵想在去药房买了药后就离开了镇上,年轻人就算把镇上翻过来,也找不到赵想的。
不是赵想不想多逛,他都没钱了,又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还留在镇上做什么?他总共只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早点回去早点销假干活。
而且他也怕有人找自己,奶粉在这个年代也算得上是硬通货了。只要拿出去,不一会儿就有人主动给钱要买。
其实这会儿大家买奶粉,缺的不是钱,而是票。
没有奶粉票,你手里捏着钱也是买不到奶粉的。
赵想能买到,还是过年时政府送来的那张奶粉票呢!
回到家里,先把骨头炖上,再把肉切好。肥肉炼肉,瘦肉用来煮滑肉。
赵想还给师父他们留了一半,骨头汤烧开后就这样用大柴小火炖在锅里,他便去山上销假割麦子了。
割麦子不同油菜,不需要弯腰,但是麦穗会刺人,手上因此而火辣辣的。
要不是他穿了长袖长裤,整个手臂和腿都会被刺。
一个小时后,赵想和爷爷奶奶回到家,厨房里已经有香味弥漫出来。
“这骨头已经出味了。”
赵奶奶打开厨房的门,先到灶后架了一把柴,让小火变成中火。
“中午我们吃面条吧!正好有骨头汤,肥肉炼油,油渣可以用来炒菜,我们又可以吃上几天了。”
看着大孙子带回来的肉,赵奶奶喜滋滋地说道。
“好,你是大厨,你做决定。”
赵爷爷笑盈盈地说道,老伴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他都支持。
“阿想呢?”
赵奶奶还记得孙儿。
“奶奶做决定就好,我等着吃就行。”
赵想无所谓,他吃什么都可以。原来有些挑食,可在这里待久了,那点挑食的毛病早就消失了。
“好,老头子把炉子升起来煮面条和滑肉,阿想把铁锅烧起来,奶奶炼油。”
赵奶奶很快分配起了任务,并且挽起了袖子。
“是。”
一老一少齐声应道。
很快,厨房里就有香浓的肉味传了出来。
“今天老赵家又吃肉?怪不得赵想今天上午请了半上午的假,原来是去镇上割肉了。”
闻到味道的村民脸上带着妒忌地说道。
“哼,死一个儿子,换他们天天吃肉,也不知道赵勇军在地下过得安不安稳?”
带着恶意的话就这样说了出来。
“不是,你没事扯赵勇军做什么?要是让村长他们听到了,你小心被罚。”
他的同伴被他这话吓了一跳,他妒忌归妒忌,可不怕对烈士不敬。
而他的同伴就不一样了,妒忌让他失去了理智,才会说出一些让人听了就害怕的话来。
“怕什么,村长他们又不在这里,只要你不说就没有人知道。”
对赵家抱有很大恶意的村民说道。
“是吗?那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你们说怎么办?我是要把你们直接打死呢?还是按在茅厕里头淹死呢?”
村长和村支书就站在两人的身后,把他们对赵家的恶意不仅看在眼里,同时还听在了耳里。
“……”
一转身就看到让他们害怕的人,两个村民直接腿软跪在了地上。
“好啊,连烈士都敢在背后说坏话,我要是不处罚你们,以后你们只会变本加厉。因为你们的行为,要扣除你们半年的工分,用来给赵家做补偿。以后要是再敢偷窥赵家,或者是你们伤害了赵家人,我们就去找红小兵,把你们拉出去批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