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正笑着道:“陛下纯孝,当是天下子民之楷模。然依臣之薄见,殿下脉搏从容和缓,冬日脉象稍沉,亦是常理,陛下尽可安心。”
病人家属对病人总是千般担心万般忧虑,唐潆听闻医正话语,面上紧绷的神色缓和些许,却又接连抛出好几个问题与医正,诸如太后手脚寒凉,可否药膳进补,诸如太后冬日觉浅,如何修养身心之类。皇帝有问,臣下不敢不答,医正遂一五一十地说来。
朝鼓将鸣,唐潆起身,与医正一面往谨身殿走一面仔细聆听,端的是整副身心俱都交托于太后。直到走至谨身殿前,唐潆才舍得放过口干舌燥的医正,又吩咐他道:“国库中的药材,如若有需,只管取来用,朕只要你好生照料太后的身子。”
医正连声称是,站在原地恭送唐潆步入谨身殿。目之所及再看不见她的身影,医正回身往太医院走去,经过一株古树,树梢上结满了晶莹剔透的雾凇,寒风吹过,医正竟抬起衣袖,擦了擦额上后知后觉冒出来的虚汗。
长舒了一口气。
后日便是除夕,九州各地官员纷纷呈上新年贺表,除此外,无甚事情。早朝很快便结束,文武百官退朝时,唐潆坐在黼座上,她晨间被梦境扰醒,神色略微有些疲倦,欲先在此歇一晌。
谨身殿较宣室殿宽敞,人去屋空,愈显得御阶下供给朝臣所处之地更广阔了些。唐潆单手拄着下巴浅眠,片刻后,她忽而掀起眼皮,果见萧慎犹如青松般伫立在殿内,见她醒来,只慈和地微笑而已。
想起昨日太后之言,唐潆忙抖擞精神地起身,她走下御阶,先向萧慎赔礼。萧慎忙弯身道:“陛下无需这般,是臣私留于此,岂敢罪您?”
诚如太后的猜测,萧慎心中的确有吏部尚书的人选,他欲将其引荐与唐潆:“其乃先帝年间的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因直言极谏,被罢官赋闲。臣与其朝中/共事,惜其才德,当初他奉诏还乡,臣亦折柳送别。”
萧慎坦然又聪明,他历任两朝丞相,朝中岂会无人脉无友朋?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此人名唤严屹,与他曾有交情,但交情亦仅止于同僚与赏识。
身处高位,眼界不可谓不高,得萧慎青眼,更惦记在心中直到今日,加之太后曾有嘱咐,唐潆自然将严屹记下,但是又有疑问产生:“适才萧相何故不提及此事?”
萧慎笑答:“朝堂上有两朝老臣,皆知臣与严屹之交,若臣公然举荐,来日众人皆知臣于严屹有私恩。其实诸君擢升,均是陛下慧眼如炬隆恩浩荡,与己身与旁人无关。”
如此良臣,唐潆心中倍感暖意,郑重地点头道:“朕定从卿之言。”她亲将萧慎送出殿外,随后先将严屹的从官履历自吏部调出来查看,再令中书舍人起草诏书,欲起复严屹二度入仕。
诏令颁告之前,她本欲先与太后说一声,这是她近乎于本能的想法,凡事俱都禀过太后再行事。接着,她想起太后昨日有言“如若萧相举荐,你听他的便是”,遂不再犹豫,径直将御览后的诏令颁告下去。
未央宫中,医正将今日晨间突被皇帝召去之事细细向太后禀来,末了,他又犹豫着补了一句:“殿下,长此以往,恐难瞒住陛下。”若非太后保他,皇帝又对太后言听计从,他岂敢欺君?
太后执起茶盏淡淡啜了一口,不疾不徐地道:“你只需照吩咐行事,旁的无需多管。”
医正唯有称诺,恭敬地告退而去。
案几上置有满满一碗汤药,黄褐色的汤汁,浓郁的药味入鼻,腹中霎时有翻江倒海的恶心袭来。她强压住不适感,双手捧起药盏,喝下几口汤药,嘴里立即布满了苦涩的味道,墨眉轻轻蹙起,阖上眼眸,仰头猛地将剩下的汤药全数灌入肚内。
忍冬自小伺候她,何曾见过她如眼下这般汤药不离身?她眼睛里早就噙满泪花,见太后喝完药,忙先转身过去抑制了酸涩之感,又将蜜饯果盘奉到她眼前,强颜欢笑道:“殿下,汤药苦,您吃几片蜜饯压压苦味。”
太后吃了一块蜜饯,蜜饯是腌渍的干果,又酸又甜,含在嘴中不消时便压下了苦味。听闻忍冬话中的颤音,抬眸看她眼角清晰可见的泪痕,太后淡笑道:“天还未黑呢,我是瞧得清的。何至于此,将眼泪擦擦。”
她这般云淡风轻的态度,惹得忍冬的眼泪夺眶而出,实在失礼,她只好疾步避到殿外,在猎猎寒风中被冻清醒了些。
忍冬略略擦了擦眼泪,平复了心情,担忧旁的宫人照顾不好太后,忙旋身回去。经年累月的相处,她称得上了解太后,然而她始终不明白为何要将病情隐瞒得如此周密。服侍太后午憩时,趁着无人,她遂道出心中疑问。
太后半卧在榻上,倚着迎枕,手里拿着多年前唐潆献与她的香囊,一遍一遍地轻柔摩挲。她叹息道:“你瞧她眼下,尚且三不五时地跑到这儿来,若让她知晓……她哪里还有旁的心思放在朝政国事上。届时,大抵要与我共寝同食,一国之君岂能这般?故而,能瞒一日,便是一日。”余者,另有从长远观的原因。
忍冬掖着被角,又低声劝说:“如若陛下知晓,下诏征辟名医,兴许……”话未说完,已率先没了底气。虽说民间卧虎藏龙,但是太医院的医正亦绝非滥竽充数的废物,颜殊与宋稷亦是精于歧黄之术,他们都束手无策的病症,莫非会有再世华佗?
再如何亲密,终归有宛若云泥的主仆之分,又知太后性情隐忍坚持,忍冬只好缄默无言。
宣室殿中,唐潆午憩起榻后便将鸾仪卫指挥使薄玉召来。
薄玉与余笙结契,遂和唐潆算是亲戚,私底下时,自然不拘于礼节。她抬步走入殿内,如往常那般并未行礼,御案上置有一只雕纹精细的木匣,她看过去,很快就认出这是当年她剿灭西戎班师回朝时献与唐潆的火/枪匣。
先帝年间,薄玉曾向穆宗引荐此物,却被视作西洋的奇技淫巧而鄙夷弃置。此时此刻,唐潆突然召见她,又将尘封已久的火/枪摆到眼前,是何意图?
薄玉性情直爽,心里如何想的,面上便显露出怎样的神情。唐潆笑着向她招手:“阿玉表姑,你过来坐下,我们细说。”薄玉和余笙是夫妻关系,唐潆将余笙称作表姑,总不能按图索骥称薄玉“表姑父”罢,她遂将薄玉称作阿玉表姑。
薄玉依言,她入座于唐潆右下侧的榻上,不因两人长幼关系而过分亲密失了尊卑礼仪。她虽是驰骋沙场军帐点兵的武将,其实缓带轻裘,举止从容,仪态文雅。
唐潆将火/枪匣打开,里面装着的火/枪纤尘不染光可鉴人,显然主人常常将它拿出来赏玩,又极是爱护。她心中,薄玉与余笙是除太后之外最能托付信任之人,是以并不像平日对朝臣那般曲折迂回,直接说道:“调任鸾仪卫之前,你统领海州卫,那处倭患肆虐。剿倭时,我军将领兵士军备落后,才每每陷于被动局面,即便事后大败倭国,亦不过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大大小小的战争,兵部皆记档在案,唐潆知悉此事合乎常理。薄玉点头道:“是这般。”
火/枪匣被推到薄玉眼前,只听唐潆笑问:“倭国虽同我朝交恶,但素来与海州来往甚密,故据我所知,海州有人熟稔制造火/枪之技。你曾在海州有数年经历,或许能寻到此类人才?”纵观历史发展潮流,冷兵器迟早会被热/兵/器取而代之,落后就要挨打是在现代古代都行得通的道理。
薄玉愕然,片刻后才迟缓着答道:“不瞒陛下,那人与我相熟,只是这火/枪是文武大臣皆嗤之以鼻之物。若要大量制造,需挪用国库银钱,恐怕……”
唐潆从袖袋中取出一枚赤色印玺,笑着递与她:“瞒着他们就是。你先让他造一批出来,钱从我的私库中拿。”
作者有话要说: 要外出,今天提前替换啦~\(≧▽≦)/~今天好像过节?要二更吗?
PS,皇帝大多都是有自己的小金库的,称作内库,谐音容易想歪,尤其这句话——钱从我的内库(重读)中拿(什么鬼?黑人问号?)所以这里还是叫做私库吧(*^ω^*)
☆、第52章 雏形
燕京一旦入冬,常是风雪交加,雪似柳絮纷纷扬扬地洒满整个都城。冷是冷了些,京中百姓少有困在屋舍不愿出来走动走动的,除夕至元月初七,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全家老小逛逛夜市,猜猜灯谜,天南地北的货品琳琅满目,漫步至洛水河堤,再沿河放入几盏河灯,期盼年年合家团圞。
和热闹的民间相比,禁宫里反倒显得更冷清些。
追本溯源,由头是先帝不广纳嫔妃充盈后宫,以致如今偌大的宫城里竟只住着两位主子,且两人的性情是一脉相承的喜静持重,一年到尾,最喧阗繁华的仅仅是除夕夜流光溢彩的几声爆竹烟花。
昨日,太后在未央宫设宴款待王公宗亲,诸位藩王皆在封国之藩,来者除却几位大长公主外,俱都是爵封公侯伯的功臣及其命妇。
唐潆起初同在,还和江夏新城等人玩起了投壶,这类宴席助兴的游乐技艺她并不擅长,输了被灌下几杯新酿的梅酒,便自叹弗如,央求几位姑母饶过她,这才得了空暇绕到太后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