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冲喜之后(封十一)


姜余点了点头,“去小河村的时候带过去的人多,没发生什么。”
听到姜余这么说,顾文承才分出些目光看向旁边禾姐儿,朝她点了点头。
禾姐儿下意识身体站直,不知为何每次禾姐儿只要一接触顾文承,她就很紧张,有种面对夫子的感觉。
姜余看向一边的房牙子,突然脸色一喜,“是有合适的铺子了吗?”
房牙子笑着回答道:“是啊,今天一大早挂上的牌子,我得到消息以后就赶紧过来找您了。那铺子在县城的西街口,不远处就是县衙,地段特别好。”
姜余和顾文承跟着房牙子去看铺子,这铺子的位置果然和房牙子说的一样很好。
而且这间铺子的面积大小也刚刚好,后面也带着一个不大的小院,住人或者当仓库都行。
姜余站在铺子里,看这间铺子的装潢,问道:“这铺子很不错啊,上一任店家怎么肯把这么好铺子出手?”
房牙子笑着道:“嗐,姜老板有所不知啊。前些日子灾民围住县城,县令大人统筹全县乡绅、商户捐粮救灾,这才让城外那些灾民能活的下去。如今即便是缺粮,县衙也在压着不让粮价上涨。
结果您猜怎么着,城外在救灾,城里却有几个人联合起来私底下哄抬粮价,被发现后直接让衙差抓进牢狱里了。
如今世道坏,外头因为发大水死的人多了去了,县令大人不忍咱们县城也死人,只告诉那几户人家,让他们交银子或者交粮食把犯事的那几个赎回去就成了。这铺子是被抓进牢里的其中一户人家要筹钱才变卖的。”
姜余听完房牙子的话,叹了一口气,“这世界上有积极救民的好官,也有趁机发国难财的小人。”
不过姜余也就感叹这一句,他转而道,“这铺子我要了。”
很快铺子的事情便敲定下来,姜余把江家四口安排进了新铺子,让禾姐儿也住进了铺子里。
一群人开始收拾房间,最起码得能住人。
东西收拾好的时候,已经快要临近傍晚了。
芸娘今天也来帮忙,她看着姜余和顾文承道:“天色不早了,你们两个快回去吧,晚了回家路上不安全。”
姜余痛快答应,“行,那芸姨你们也早些回去,前面铺子不着急收拾。”
芸娘点头,“行。”
事情一切都行好的方向发展。
在顾文承和姜余不知道的地方,宁化府,广平府纷纷开始效仿宁隆县这种给商人好处的方式来解决灾民问题。
两个府城开始往有灾民的地方调度粮食,一群人共同阻止灾情继续蔓延。
宁隆县有了从府城调过来的粮食,刘知县感觉感觉压力小了不少。
他看着每一个拉粮食的车上都有商号,比如像是“刘家米行”,“兴氏商行”这种字眼的时候,刘知县立即就明白是自己往知府大人那边递的信起了作用。
他看着一车车的粮食,心中想着,既然宁化府的知府能用这招来筹粮,自己好友那边应该同样不成问题。
其实这场大灾要比之前顾文承猜测的严重很多。
顺宁府河道年久失修,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毁了河堤,一个晚上的时间河堤上出行了三个缺口,顺宁府受灾严重,灾民连夜逃难。
同灾情发生地最近的就是安源县,时任顺宁府治下的安源县令是个昏庸之辈,他在任五年县衙亏空无数,假账无数。
偏偏又遇见年初时朝廷征粮,导致安源县城粮仓空虚,在灾民大量涌到县城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紧闭城门。
可安源县令的小舅子是个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货色,自从他姐姐嫁给县令以后,就连县令府的正派夫人都被赶去偏房住了,他姐姐虽是妾室,但扶正是迟早的事。
而且他家本来就是当地乡绅,如今这安源县,除了县令大人以外,那就是他家说的算。
一天夜里,他喝去花楼喝酒,突然听说有大量难民聚集在城门口,他便起了兴致非要去城门口看看灾民长什么样。
于是大晚上,安源县城门楼上点燃了火把,几个衣着富贵的公子怀里搂着姑娘,嬉笑着看向下面狼狈不堪且饥寒交迫的灾民。
他们甚至如同逗狗似的,让人往城墙下面仍鸡腿,然后笑着看着下面的饥民疯抢。
于是,就在那天半夜,疯狂的饥民们闯入了安源县,闯入了安源县衙,一切都乱套了。
等顺宁府的知府刚给向朝廷上报灾情,转头就被人通知民变的事。
顺宁知府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面如死灰的跌坐在地,他闭上眼睛,长叹一声。
完了,一切都完了。
自己治下区域发生这种事,他这个做知府的肯定跑不了。
又半个月朝廷赈灾的队伍终于来了。
宁化府和广平府紧挨着受灾严重的顺宁府。宁隆县距离发生小规模民变的安源县并不是太远,一个人只要快马加鞭赶三天路就能从安源县赶到宁隆县。
所以前来赈灾的官员提前在看见宁隆县的地理位置以后,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而且,距离灾情的事已经发生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了,他这个赈灾的官员一点宁隆县消息也没听到。
从顺宁府往宁隆县赶路的途中,他们明显发现了流民行走的痕迹。看着那些痕迹,官员心底发沉,他已经能想象的宁隆县是什么场景了。
但当赈灾的官员亲自到了这里,并看见宁隆县城外那井然有序的赈灾队伍时,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都名字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呈上了上京城最宏伟建筑里的桌子上。
嘉隆帝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特殊奏章看了起来,突然他好像看见了什么奇怪又让他感到新奇的事。
“契弟?有意思。一个农家子出身的秀才,一个被家里卖过去冲喜的男妻。做的的确不错。可惜啊,在等等吧。”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的名字被朱红色的笔圈起来。
又一晃大半个月过去,天气彻底转凉。
顾文承和姜余本来就是九月中旬农假时回来的,如今在家过了这么久,一晃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于是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也不去府城了,直接在家过了这么年再去。
自从赈灾的队伍到了以后,灾民就由赈灾官员全部接手,灾民的事情很快安慰下来。
顾文承还听说发生水灾的顺宁府是由从一品大员吏部尚书前去主持大局,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史和户部士郎在旁协助。
顾文承还感叹了一句,虽然赈灾队伍来的慢,不过队伍一旦执行起来不管是行动还是力度,都挺大的。
不过,这些都与他和姜余没关系,而且他们想插手,也插不上。
事态平稳之后李老板就辞别了顾家人回乡去了,他失踪了这么久,恐怕家里人早就急坏了。
长坪村的顾家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在顾家祠堂做糖。
今年的甜菜收成依旧不错,因为甜菜做糖的事情被泄露,今年就连村里其他户也有种植甜菜的。
关于做糖事情泄露的的事姜余没有细问,但是他也知道顾大伯作为顾家的族长他一定不会放任这种事的发生不管的。
不过索性他们有固定的销糖渠道,周家父子那边还在收着糖,他们顾家人做出来的糖也不怕卖不出去。
越是做生意,姜余就越能体会文承哥之前说的卖货销路的重要性,你手里的东西再好,若是卖不出去那就跟破烂没什么区别。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可以带来很大的便利和稳定的收入。
今天顾母炖了些肉,让姜余分别给大伯和二伯家送过去一些。
二伯家离得近姜余先去送,等去大伯家的时候就见大伯家中坐着不少同村的人。
“大伯母,这是我娘炖的肉,让我给您拿过来一些。”
此时一个大婶看见姜余,突然站起来道:“小余不是一直在外面做生意吗?你们祠堂做糖的生意,你是不是也懂呀。”
大伯母金氏一听就皱起眉头,“小余的生意在府城,他管府城的生意已经够忙了哪里还顾得上祠堂卖糖的事。你们先在这坐会,我家老顾一会儿就回来。”
说完金氏看向姜余,“我这边正好有东西要给你,小余你和我一块去拿。”
说着金氏就带着姜余去了一边的偏屋。
姜余道:“他们这是……”
金氏从一个麻袋里倒一些炒熟的花生到一个编的柳条挎篮里。
“那几个是今年在村里种甜菜根的人家。当时见咱们做糖卖了钱,就开始跟着种甜菜。可是糖那有那么容易做出来,如今他们做出来糖后不好卖,甜菜也都屯在家里。这不,今天来这边找你大伯,想问问你大伯咱们祠堂收不收他们做的糖。”
金氏说这话的时候也觉得好笑,“他们前头打着抢咱们的生意的主意,如今自己做的糖卖不出去,竟想让咱们帮他们卖糖。”
姜余听到大伯母说这话,想了想道:“糖的确不能随便收,因为咱们不知道他们的糖和咱们的糖品质是不是一样。若是咱们贸然收了他们的糖,万一他们的糖质量不好,到时候毁的就是咱们在周老板哪里好不容易打下的口碑。”
金氏听到姜余说的话,她直接一拍大腿,“可不是嘛,就是这个理。就刚刚和你说话的那个陈婶子,她今天带过来的糖,颜色都和咱们做出来的不一样。”
姜余点点头道:“所以,不能随便收他们的糖,但是却可以收他们手里的甜菜。如今快过年了,周老板那边肯定需要糖,他们手里的甜菜反正也卖不出去,不如咱们直接三文钱一斤收过来。
要是做糖的活咱们祠堂忙不过来,还能雇几个村里人做一下清洗甜菜和把甜菜在剁成小块的活,咱们就祠堂只负责煮糖,这样一来做糖的速度肯定能加快。”
前几天顾大伯还收到周老板寄来的信件,信里说他还会向上年一样来县城买糖。
可因为前段时间灾民的事,他们收田里的甜菜收的晚了些,所以今年做糖也就晚了。
这些日子,金氏不是没听到当家的抱怨糖煮的慢,如今她把姜余的这一番话仔细的琢磨了琢磨,发现他说的还真是一个提升做糖速度的好办法。
【作者有话说】
下面就要再次返回府城啦~
小余的生意继续做大做强!

第103章 返回府城
姜余提起柳枝条编的小篮,笑着道:“我娘前段时间还念叨呢,说今年太忙没种花生,如今想吃还得去集上买。”
金氏笑道:“花生这东西哪里用的着出去买,我这边多的是。给你的这些是炒好的,下次你娘或者是你想吃花生了,直接从我这边拿。”
“好。”姜余抿嘴笑笑,“大伯母我就先走了。”
金氏笑着把他送出门,“路上慢点啊。”
姜余回头道:“好嘞。”
等金氏返回屋里后,重新坐在凳子上。
屋里几个人开始围着金氏说起话来。
“诶呀,好久没见过小余了,刚刚见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变化也忒大了点。”
“可不是嘛,刚刚他进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少爷呢。”
“我记得之前小余刚聘过来的时候又黑又瘦,谁知如今竟然能长这么好。”就连村里一些大姑娘都没姜余长好看。
金氏笑道:“小余的爹娘就生的好,听说他娘是南方人,生的白净,个子又高挑,大眼睛高鼻梁。小余之前年纪小没长开,如今是长的越来越像他娘了。”
众人恍然大悟的点头,其中一个人道,“我记得小河村姜家人都是高挑个子,姜家的大姑娘就长的很好看。”
对方一句让金氏差点不知道怎么接话,谁不知道他们家文承最先订的是姜家大姑娘,这还是先前长辈在世时订下的亲事,结果后面阴差阳错之下才变成了姜余。
有人见情况不对,连忙打圆场道,“我听说小余现在跟着顾秀才去了府城,府城可真是个好地方,风水养人,小余去了也才不到一年吧,就变化这么大。”
此时冷不丁的有人来了一句,“是啊,谁不想去府城享福呢。”
全场一片寂静,大家伙朝旁边看过去,就看见周婶子。
周婶子见周围人都看着自己,直接翻了个白眼,反正她也看明白了,顾家压根就没想着收自家的糖,既然如此她干什么还要一直巴结他们。
反正她家人口多,叔伯兄弟一大堆,她可不怕顾家人。
周婶子理直气壮的道:“我说的不对吗,咱们都知道府城的日子好过,听说府城的地面每天都有人专门清扫,连个水泥坑都没有。在府城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不用种田下地,不用干力气活,可不就养的人白净了吗。”
金氏早就看周婶子不顺眼了,而且周婶子这是在说小余吗?
她这句话要是被不知情的人听进耳朵里,还以为文承去府城读书的钱都是他们族里出的,而小余是花着族里的钱去府城过好日子去了。
到时候村里人都以为他们顾家因为卖糖赚了钱,现在担心村里其他人和他们抢生意,这次不收村里其他人的糖。
金氏都快被气笑了,周氏这句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顾家人是长坪村的土霸王呢。
金氏看向周婶子,道:“周妹子这话说的有意思,听了你的这些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文承去府城读书是花了我们族里卖糖的钱呢。”
周婶子一脸就是如此的模样。
金氏这下真的被气笑了,“我家小余那是干大买卖的人,之前在县城开的饸烙面铺子多红火,就是为了能去府城照顾文承,他在县城的铺子说不要就不要。后面去了府城,又在府城继续干起了买卖,如今在府城又开两间铺子,还买了一处房产。小余既识字又会算账,头脑灵光的很,我们这些人才要沾他的光呢。”
周婶子不可置信的看向金氏,“什么?”
其他人也是一脸的惊讶,连忙好奇追问。
“真的吗?”
“哎呦唉,在府城买铺子啊,那可真是了不得。”
“两间铺子!在府城又买两间吗?”
“……”
金氏看着周围人询问时,周婶子那不可置信的模样,气立马就顺了。
她继续笑着道:“之前我二弟家的文华不就跟着小余去府城了吗,如今文华帮着小余在府城那边算账管铺子。我听了以后,就觉得孩子跟着小余能长些本事,这才把我家文渊也送去的。”
众人皆是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顾文渊突然就去府城了,原来是这样。
同时,这些人在心里暗暗惊讶,虽然之前她(他)们也知道姜余年纪小小就挺有本事的,但是谁也没想到姜余竟然这么有本事啊,都在府城开铺子了。
要不是他们家不姓顾,他们也都想把孩子送到姜余手底下学本事了。
金氏现在也没心思再和他们这些人继续说话了。
她道:“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很多事我今天也就直说了。让我们收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和我们族里做出来的糖一模一样。就像周妹子你拿过来的糖,别说味道了,就连颜色都和我们做的糖不一样,这种糖若是我们收了,我们也卖出去。”
周婶子一下站起来,“你说什么!”
金氏就那么坐在那里淡淡的看着她,表情连变都没变。
其他一伙人赶紧拦住周婶子,今天他们来这边说到底还得求顾里正帮忙的,哪里能和金氏起冲突。
周婶子被周围人拦住,气的大口吸气。
这金氏明明就往在找她麻烦,这再场的又不是她一个人拿来的糖块和顾家族人做的糖块颜色不一样,偏偏金氏就把她单拎出来说。
金氏淡然的道:“虽然收糖的事不好说,但我们说不准能收你们种的红土根。”
一句话让在场的不少人脸上露出喜色,能收红土根也不错啊。
接下来没过几天,大半个长坪村都热闹起来了。
往年冬天,因为天气冷大部分人都窝在家里,结果今年冬天顾家人要做糖,把村里住户种的红土根全部都买了,紧接着又雇佣了不少同村人一起处理甜菜。
处理甜菜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把甜菜洗干净削皮,再切成块就行了。
十天后,周老板带人来宁隆县收糖。
他是在来了这边的路上,才听说了有地方发水灾的事,原本他还有担心宁隆县会不会受到波及,但是在看到顾家里拿过来的几大框糖块的时,他就什么都忘了。
又是一个年节,姜余又长了一岁。
过了年,正月初十,姜余、顾文承等人就要返回府城。
姜余坐在船上看着渐渐消失的码头,一时间心情颇为复杂,他把头埋在顾文承怀里,有些像是撒娇一样的拱了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