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怎么能不放心。”明德帝回道,“等下就让人将这几个方子给下放到各个州府,让他们全都用上,北边是来不及了,但南边种植晚稻的时候可以用上。”
明德帝感慨道:“宋予归,得他真是我朝之福啊,幸好当初是宁儿去找的他,跟他成为好友,不然估计他也不敢这么快就展现出他全部的本领。”
“这孩子一家都是实心眼的,不会整官场上弯弯绕绕那一套,有什么都是直接说出来,这点我很欣赏。”孟席玉也点头称是,“他那夫郎也是个聪明的,可惜了他不想加入军队,不然真是个好苗子。”
“你要是把他拐去军队,估计宋爱卿就要找我来闹了。”明德帝打趣道,“那小子可把他夫郎看得很重,宁儿都说了他平时三句不离他夫郎。”
旁边农耕司的人听的惊奇,这位宋大人之前在宫里他们打过几个照面,看着是位端庄严肃的人,没想到私下居然对夫郎如此柔情。
孟席玉想到之前遇见他们俩的场景也笑出了声,“还真是,每次都要粘着他夫郎,走哪跟哪,他自己还没意识到。”
“阿嚏。”黏夫郎的宋予归此时正在查看各地交上来的税收账本,“谁在念我。”估计是他家秋秋吧,这才分开一会儿就这么念他。
京城那边丰收,安庆府这边也不遑多让。一开始上边官府的人让百姓们做化肥的时候还担心百姓们会不乐意,农事官们都已经准备好要怎么劝说他们了。
没想到这些百姓很配合,后来问起才知道宁乡县粮食丰产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他们这边老早就在眼馋着这个叫化肥的东西了,只不过不敢来官府问罢了。
也是这水泥路修对了,各县之间来往更为便捷,这消息自然也就传的快,很多去宁乡县那边做生意的商人听见这个消息又带回自己县,这一来一回大家自然也就知道了,还省的官府去劝说。
总之今年收粮的时候百姓脸上的笑容可做不得假,往年交粮的时候百般的不情愿,主要往年收成就不怎么好,官府还乱收税,一收大半的粮食都没了,交完了税根本吃不饱。
今年就不一样了,这米粒饱满不说,数量也很可观,田地里侍弄的好的人家,一亩的收成差不多接近五石,即便是那懒点的也有三石半左右。
这次各地的税收相比起去年增产不少,整个州府全都大丰收,宋予归满意点头,这样算算,除了要交的税收之外,剩下的粮食一定能够买个好价钱,百姓的生活也要好起来了。
安庆府已经在慢慢变好,温饱问题解决,接下来就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了,他准备建学校。
他先前在和孟书宁谈安庆府的发展问题时就想过,安庆府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百姓们的生存问题,之前巡视查看有无贪官是第一点。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的好,除了要有好山好水,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官,不然再好的条件也是无用。
贪官手下多冤魂,这话一点不假,九香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贪官的手下有多少无辜百姓丧命,多少人被他逼的妻离子散,商人也不敢做多大的生意,整个县城宛若一潭死水。
这第二点就是要根据各个州府的条件和特产做出计划,让百姓们能够多几个能够赚钱的机会,再将田里粮食的产量提上去,百姓们也就能宽裕很多。
这个时候再来提关于读书识字方面的问题也就更加简单了,吃饱喝足自然也就有多余的精力和钱财能够丰富精神世界了。
第136章 安庆府
虽说已经决定要建学校了, 但也没办法马上实施,学院的选址宋予归最后还是决定沿用官学,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学院夫子。
祈州能找出来有资历能教学子的夫子倒是有几个, 但愿意教女子、小哥儿的基本没有, 不然之前他也不会写信去求助孟书宁了。
之前念哥儿在的那个私塾倒是收女子跟小哥儿,但那边只教他们识字, 教的书籍也都是那些规劝女子、小哥儿要遵从丈夫之类的。
念哥从前开蒙时就是由宋予归他们教的,跟书院的教导方法一样,再加上宋予归他们有意引导,念哥儿自小定下来的观念就是男女小哥儿平等,女子、小哥儿一样可以报效国家。
在京城时读书的书院也是专门培养女子小哥儿的书院,所学内容跟男子的书院差不多, 所以念哥儿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祈州这边的书院是李锦自己找的, 一开始那个私塾的夫子保证过女子小哥儿这边教的内容跟男子那边差不多, 结果念哥儿上了几个月后就变成了学那些伺候夫家的规矩。
念哥儿觉得那些东西不对,回去跟阿爹说了,李锦直接上门去质问, 结果那夫子直接就说女子小哥儿本来就该学这些, 学那么多大道理又没有用,给李锦气的骂了那个夫子一通, 给念哥儿退了学。
后来念哥儿便是在自己家读书,宋予归或者温池然他们有空的时候会来教他。
宋予归一开始是想在祈州这边物色几个夫子来教念哥儿, 结果一个个刚开始聊天的时候还好好的, 听到是要教小哥儿后一个虽然嘴上不说, 但眼底的轻蔑是怎么也很难遮掩住的。
所以他最后也没说什么, 直接就走了,这样的人即便答应了, 教的也不情愿,指不定会教成什么样子。
最后只能写信给孟书宁和顾清他们,让他们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什么好的夫子愿意来这边教书的,特别强调了是要教小哥儿的。
顾清他们那边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人选,但也说了之后会留意消息,倒是孟书宁那边给他举荐了韩老夫子。
韩老夫子本名韩思安,是景德十年的探花,不过没在朝廷呆多久就辞了官,没有人知道他去干了什么,孟书宁也只说跟他是在偶然间认识的,其他的事等他什么时候有空了来这边再跟他细说。
祈州这边的官学书院基本已经废弃,从前瘟疫过后查抄贪官,发现这边的夫子跟官府勾结,收受贿赂,欺压学生,德不配位,便将这边的大部分夫子遣散了。
后来二皇子也找了几位夫子来书院这边教书,但因为前任知府的压榨,这些夫子也陆续请辞去了别的书院或者自己开办了私塾,现在整个书院就只剩下一位夫子。
这位夫子还是从前教启蒙班的夫子,只有一个秀才的头衔,整个学院现在只剩下六位学生,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六岁。
里面的学子都是家境贫穷去不起私塾的,官学这边的收费比较低,他们家长也不指望他们能够科举,只想着能学几个字,学点算术以后好在城里找活计。
其实说是官学也不尽然是了,谁家官学就一位夫子在,说是私塾还差不多。
这位夫子倒是愿意教小哥儿读书,但念哥儿和云哥儿已经过了启蒙的时候,念哥儿书读的早,现在已经开始学着作诗、写文这些了。
云哥儿虽然只说自己识几个字,但宋予归后来考过他,像是《三字经》、《千家诗》这些启蒙读物他都已经学过了,理解的还不错,没必要再去启蒙班。
再加上他胆子也小,还是决定让他先在家里适应,之后书院办起来再去书院读书,多认识一些朋友。
官学占地面积很大,从启蒙班一直到举人班都有设立,每个阶段的学子都有自己的院子,不过现在这些院子除了启蒙院的还在使用,其他都已经荒废。
孟书宁来这边后下令让人去修缮过,不过当时事情太多,孟书宁只交代了修缮,招生这些还是得以后慢慢来。
他之前也是忙着去巡视还有建厂这些,都快忘记了书院修缮的事,还是前段时间下面的人来汇报说书院已经修缮完毕后才想起来。
正好接着这个机会去书院看看,好好规划一下,至于夫子,今年的县试和府试已经过去,下一次的院试在明年,祈州这边也有其他的书院在招学生,倒是先不着急找。
主要他现在着急找也没用,根本没有几个能达到他标准的人,之前那几位秀才举人,读书倒是还行,但是让他们教学问那是万万不可的。
他们的思想已经被封建礼教束缚,跟他的教学观念完全不同,他希望书院教出来的学子是真的心怀天下、尊重他人的君子,而不是一提到女子小哥儿只会嗤笑的迂腐之人。
而且这个书院他不止只想教他们孔孟之道,他还想把其他的一些学课也慢慢加入进来,尤其是他从现代带来的那些知识,他都想一一传授给他们。
少年人总是有着无限的潜力,把这些知识教给他们说不定会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
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再怎么聪明也没到什么都会的地步,像是之前的水泥路、望远镜、玻璃这些,全都是书上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即便有些东西不全,但是也能大概推断出来。
旁人可能会觉得他弄出那么多的东西很神奇很聪明,但他知道,他不过是吃了时代的红利,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是靠他自己想出来的,他只不过是照搬了过来。
他脑子里的资料库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他希望能够通过书院教书的方式将这些东西慢慢教给这些学子,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是徒劳,夫子还没找到呢,找到了之后招生又是一个难题,男子来报名的肯定不少,只要他这边的夫子资质好,自然会有不少家长来这边报名。
但是女子和小哥儿,估计没有几个家长愿意送来,更何况女子跟小哥儿又不能参加科举,很多人都会觉得学了没什么用。
宋予归都已经能想出来那些人会怎么说了,无外乎就是学了也没有,反正最后都要嫁人,学了那么多反倒白白便宜了他人。
所以他准备从现在就开始给他们洗脑,香皂作坊就有一批现成的,这里面工作的都是女子小哥儿,先前秀娘和离的事已经给了众人一个不小的冲击。
再加上先前林知秋一直让人跟他们说女子、小哥儿也能顶半边天这样的话,很多人的思想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开始慢慢改变。
更不要说秀娘自从和离后整个人翻天覆地的变化,少了婆家的磋磨秀娘整个人的精神都变好了,不在像之前那样每天脸上愁云密布,连皮肤都好了很多。
秀娘年轻的时候也是村中一朵花,成了亲后一直受到磋磨整个人都衰老了很多,现在不用天不亮就早起,干那么多的重活,身体也渐渐养好了很多。
作坊里现在有不少人都在羡慕秀娘,因为她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大,不少有着跟她类似经历的人都已经在心动,只不过现在还不敢行动罢了,就差着一个契机。
宋予归想着这些事慢慢拐进了书院,今天是书院休沐的日子,学生们都放假回家了,书院更显寂静,连风吹过树叶的声响都很明显。
书院进来后沿着花园的抄手游廊朝前走,穿过大门后便是学堂所在,各个院落分散开来,左手边就是启蒙院,启蒙院包括三间讲堂、六间宿舍、还有两间夫子的卧房,其他的院子也差不多是跟这个一样的配置。
前几任知府贪是贪,但这个书院建的也不错,前两位知府都对江南园林有着谜一般的执着,住宅要修成那样,书院也是差不多的风格,不说其他,风景是真好,只不过之前确实是废弃了很久。
修缮过后的院子清雅别致,花繁草茂,池子里的锦鲤正在惬意的游玩。讲堂在前,后面东边是夫子的住所,西边则是学生的宿舍,中间用墙壁隔开。
宋予归原本以为整个院子都没有人了,就准备转一圈然后去别处看看,没想到倒是在夫子院遇到了教书的曲夫子。
“曲夫子,休沐日你没回家?”宋予归看着眼前正挽起裤脚在浇菜水的人,启蒙班跟别的班不一样,他们休沐日有两天,他还以为曲夫子也回家去了。
曲峥也是被宋予归吓了一跳,赶忙将水瓢放下向宋予归行礼,“宋大人,下官家里所在甚远,来回太费时间,就很少回去。”
“这样啊。”宋予归看了眼他脚下的菜园,别说这几颗菜看着就水灵,“没想到曲夫子种菜也是一把好手。”
曲峥不好意思地回道:“大人过誉了,下官不过是随便种种,打发一点时间罢了。”
宋予归点头,“那你接着忙吧,我就是来这边看看。”
“是。”
走到门口宋予归又转过来问道:“曲夫子,你的束脩够用吗?”别是工资太少才自己种菜吃吧。
曲峥一下子不明白宋大人为什么会这么问,还是如实说道:“够用的。”
宋予归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他记得官学这边启蒙班的夫子月钱是八两,应该是够用的吧。
转了一圈后宋予归心里也有了个底,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从官学出来后正好也到了下衙的时间,拐去酒楼接林知秋一块回家吃饭,顺便跟他说一下如何“洗脑”的事。
第137章 安庆府
去接林知秋的路上还顺便买了一盒林知秋喜欢的栗子糕, 早上起来的时候听见他说了一嘴,正好买回去给他解解馋。
今天是酒楼查账的日子,林知秋一早就出了门, 看完账簿已经到下午, 知道他相公肯定会来接他,在酒楼里和李锦他们聊天打发时间等宋予归来。
宋予归进来的时候他们几人正聊的开心,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相公你来啦。”林知秋听见他的声音朝他看去,“我们在说秀娘家的事呢,你忙完了?”
“忙完了。”宋予归点头,“秀娘家怎么了?”
林知秋笑着说道:“秀娘那个丈夫被他纳的那个小哥儿打了,这事都在作坊传遍了。”
秀娘前夫徐大是个懒惰的,之前有秀娘在, 他自然什么都不用管, 家里田里都有秀娘和爹娘一块料理, 他每天就是四处闲逛,到点回家吃饭就好。
以前他们家里的银钱来源就两处,一个是田里粮食, 一个就是秀娘绣东西卖的钱, 再加上后来秀娘进了香皂厂,他们家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日子过得更加滋润。
和离后没了秀娘这个金库,他们家的日子一下回到从前一穷二白的光景, 这徐大还想跟之前一样逼迫新纳的这个小哥儿跟秀娘一样当牛做马的伺候他们家。
但这个小哥儿可不是吃素的, 小哥儿的力气比女子大, 再加上徐大平时缺乏锻炼根本没有多少力气, 刚挑衅没几句就被那个小哥儿打趴下了。
小哥儿是个聪明的,早就在生下儿子后以儿子不能有个为奴籍的阿爹, 让徐大到官府将他的奴籍改成了良籍。
徐家现在根本没有可以拿捏他的,徐大父母本来也想上前帮他儿子,但这个小哥儿二话不说连他俩都一块揍了,还用他们孙子来威胁,要是敢去告官那他就会想办法跟他们和离,儿子也会带走。
这儿子可是老两口的命根子,不敢再说什么,徐大现在也是被打怕了,他根本不是这个小哥儿的对手,他现在看见那人抬手都会条件反射的抱头躲闪。
从前在秀娘身上的苦难全都转回到了他的身上,秀娘过的什么生活他现在也是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简直大快人心,听说他们家现在干活的全是徐大。”李锦说道:“要是干的不达标还会被打,有人见过他现在身上就没几处好肉。”
宋予归心里暗笑但面上不显,毕竟他现在是知府,徐家小妾,不对现在是徐家夫郎,这事其实已经算是殴打伤害罪,但听见徐大遭了报应心里难免觉得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