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予归看着眼前的人,只觉得这张脸有些熟悉的感觉,“怎么感觉他跟温兄长的有点像。”
孟书宁听见他的话点了点头,“他俩算是表兄弟当然长的像,他们温家的人长的都挺像的。”
不是,那刚才说八卦的时候怎么没有说到这个。
孟书宁倒是跟辛也很熟,“在这边待的怎么样?还适应吗?”
“还行。”辛也点点头说道,“除了太阳比较晒,其他倒是没什么不习惯的。”
孟书宁笑着拍了拍他,“你又晒不黑。”继而拉过宋予归说道:“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宋予归宋兄,也是你的上峰。”
“宋兄,他就是辛也。”
辛也朝宋予归行礼说道:“久仰宋知府大名,在下辛也。”
“辛也兄客气。”宋予归同样还礼,“你的很多想法我都很喜欢,之前就一直想着要来跟辛也兄畅聊一番。”
感受到宋予归的善意,辛也也没再客套,笑着说道:“我也一样,我与你同岁,要是不嫌弃,我就叫你予归兄可行?”
“自然可行。”宋予归说道,“我们到里面说?”
辛也笑着说道:“哎哟,瞧我,聊的开心半天都还不曾请你们进去,失礼失礼,快请进。”
孟书宁开玩笑道:“看来是看见我们太开心,已经忘了。”
“可不是。”
到县衙旁边的会客厅去休息,孟书宁说道:“你兄长走了?怎么没看见他?”
“前天刚走。”辛也给他俩倒了杯茶放到面前,“你怎么知道?你俩一块来的?”
“啊,赵品青那事是你兄长跟着我二哥一块来的,我当然知道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说他怎么会那么远来看我。”辛也点点头,“对了,你们要看卷宗吗?我让人拿过来?”
宋予归说道:“不用了,上次辛也兄你送来的已经很详细了,再看也是一样。我们这次来主要也是想看看你之前说的要重新分配土地进行的怎么样了。”
“还在进行中,宁乡县这边关于田地的资料不全。”辛也头疼说道:“而且我之前来上任的时候还发现了这个县衙对卷宗这些的管理和维护很不用心,有些几年前的卷宗都已经被虫蚁啃食的看不清字了。”
他当初刚来这边上任,打开县衙的藏书房被灰呛的根本没办法往里走,整整打扫了三天才将房间收拾的像样点,而且这边卷宗的摆放根本一点也不讲究,基本就是哪里有空处往哪放。
找起资料来相当费劲,之后又花了四天的时间将这些卷宗分类摆放整齐,边弄边整理要递给上面的资料,那几天他跟师爷两人看书看到头晕。
还有一些地方因为卷宗上面的字已经看不清,不知道那边是否有合适的田地,只好去那边实地考察。
他拜托他兄长在京中去帮他找找关于宁乡县的一些卷宗,结果也不怎么好,很多数据资料都是不对的。
他也是上个月才基本将宁乡县逛完,整理的卷宗刚写好没多久,“有些数据跟之间写的有出入,所以我想着还是拿给你们看看。”
“好,那麻烦辛也兄将新的卷宗拿给我看看。”宋予归说道。
这些卷宗辛也早已准备好,让人拿了上来。
辛也在一旁说道:“这次出去巡视,我发现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什么人居住了,很多村子已经空了,而且我看了那边很多都是砂土,土地肥力也不高。”
“而且这些村子分散的很开,根本不利于管理,我下去看的时候,有些村子只有一两户人家,所以我这次决定将那些人口少的村落合并到一起,这样土地也好分配。”
由于这些村子分散的较开,所以在合并村子上也不是那么的好做方便,村子和村子之间距离过大的就不合适合并,只得慢慢来。
他在说的时候宋予归也在看着手上的卷宗,上面记载的东西很全面,甚至比原先记在州府那边的一些资料和数据更加全面。
宁乡县总体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龙鸣山脉纵贯南北,山脉以西山高谷深,山势陡峭挺拔,河流从它们之间穿过,山脉以东山势高耸浑厚,海拔较高。
宁乡县这边水系丰富,在它们境内就有着两条大河穿插在其中,分别是凌河与星月河,还有一个很大的湖泊,醉月湖,在它周围分布着三个村子,因为人口较少的缘故被辛也合并成了一个整体的村落。
至于土地肥力不高这点,倒是可以用化肥来弥补。
宁乡县这边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也是一个水力发电的好地方,凌河跟星月河流域很广,还分别是岷江和苍鸣江的分支,再加上这边地势抖,水流湍急,常年水流量很大,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
不过现在是在古代,这些弄起来还是有点困难,先想想。
辛也接着说道:“不过我发现这边的水稻所产的稻米味道不错,起码比我之前在岭县吃过的稻米味道好。要是将那些田地都能利用起来最好不过。”
宋予归说道:“光是利用起来还不够,还得把这边的产量提高上去,我看这个上面记载的,一亩水田才产一石半左右,产量还是太低,得想个办法将这个产量提高上去。”
“确实,之后要是跟别的县开始互通生意,这些产量也根本不够往外卖的,还是得想想怎么把产量提高。”孟书宁也说道。
辛也叹了口气说道:“这个我也想过,但是我对方面的不是很熟,下面的人倒是有肥地的法子,但是产量你们也看到了,还是不尽人意。”
孟书宁看向宋予归,“或许宋兄你有办法吗?”
“有。”
第118章 安庆府
水稻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 这些肥料能够给水稻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之后追肥也可以使用含有磷酸二氢钾的复合肥。
现在已经进入了七月底,这边的水稻已经准备要进入拔节期了, 现在还不算太晚, 想要提高产量,现在就得开始进行追肥。
“也是怪我一开始没考虑好。”宋予归懊悔说道:“如果从刚开始就施肥, 产量说不定还会更高,是我太没经验了。”
“这哪能怪到你头上。”孟书宁认真说道:“本来政务处理这些就是慢慢开始学习起来的,变故也多,哪有一开始就能将所有事情都考虑完全的。”
辛也在一旁认真点头,“是啊,我一开始去上任的时候也是慌里慌张的, 很多计划都有很多漏洞, 边执行边改的。”
宋予归笑着说道:“我知道, 还好有你们帮我,不然我现在估计更加繁忙。”
接着刚才的话题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水稻穗分化的关键时期, 基本上这个时间也是决定之后产量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间需要追肥来满足它生长发育的需求。”
这个时期追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科学上来说促花肥能够促进颖花分化, 增大穗行的作用,一般是在倒四叶时期使用。保花期施肥能够减少穗花的退化, 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 在倒二叶时期使用。
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要根据田地的具体情况来使用, 这个就得交给专业的农事官来判断了。他只是知道一些理论知识, 正真实践起来还需要有经验的人跟着一起。
而现在他能想出来最快最合适的肥料是之前看到过的土法硫酸铵的制作,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 比较适合现在水稻的情况。
宋予归说道:“现在水稻这个情况追肥的话用我想的这个办法或许可以试试,材料也很简单,就需要人尿、熟石膏、水,混合搅拌均匀,密封十天后使用就可以。”
他这个办法说出来孟书宁的表情都不太好了,“这个确定有用吗?”
“总要试试才知道,这个可以先找几户人家试用,要是效果好再开始推广。”宋予归说道。
辛也想了想商量着说道:“百姓们估计不会有人愿意,我在城郊有几亩水田,跟着周围的那些百姓一块播种下去的,就用我的这些田来试,百姓们看到成果自然就会愿意去这么做了。”
这个方法是最好的,给百姓试还真没有几个人敢这么做,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家一年的劳作后的收成和银钱,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既然如此,那正好做一下实验,一亩水田不要追肥,就跟周围人一样。”宋予归建议道:“其他那几亩追肥,之后有了对比才更加明显。”
“我也是这么想的。”辛也点头赞同说道。
现在已经提起肥料了,那干脆将自家知道的所有能够制作肥料的方法都写给他们,让宁乡县成为一个实验县,它这边成功了那后续将会在整个府城乃至全国推广。
“我还知道一些其他制作肥料的方法,我写下来给你们。”宋予归对辛也说道。
宋予归将想让宁乡县当作是实验基地的想法跟辛也和孟书宁说了下,“现在这些肥田的方法,虽说我知道可以增加产量,但是光靠说不会有人相信,但要是你们这边成功了,那便可以开始慢慢推广到全国。”
“关于农业这方面我也知道一些,之后回去我会将我知道的所有内容都整理归纳好,到时候给你们送来,朝廷那边我也会呈上去。”
农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重要,是生产力的根本,农业发展起来带动制造业,拉动经济水平,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准和生存条件,同时也能提高花与朝的国力。
他脑子里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很多,他会慢慢将这些知识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宁乡这边已经开了给女子小哥儿分配水田且不收回的方式,以这边来做实验也同时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接受女子和小哥儿能拥有田地的做法,继而放便后续在花与朝推广。
他们这次来主要就是想看看重新分配土地后这边的情况,虽说还没完全弄好,但是还是有已经归拢完的村落。
今天先在县衙休息,明天跟着辛也一块去看看。
他们这次要去看的村落是坐落在醉月湖旁边的星月村,这边的三个村子原本都不算大,挨着也紧,所以在合并这件事上还算顺利。
村子离这边距离不算远,骑马大概要两个时辰,辛也路上顺便跟他们说星月村的情况。
星月村一共有一百零六户人家,总人口七百八十三人,男子四百一十二人,女子两百六十一人,小哥儿一百一十人。总的来说还是跟其他村落县城差不多,都是男多女子小哥儿少。
村子的百姓们基本都是以打渔和种植水稻为主。
这边地理位置不错,水土条件也好,原先没有爆发瘟疫前这边的百姓生活的还不错,醉月湖里鱼类资源很多,养活了不少家庭。
其实这边原来是有四个村子的,只不过有个村子离这边大部队比较远,瘟疫来的时候他们那边死的死逃的逃,渐渐的村子也就空了下来。
之后辛也宣布要合并村子的时候,这三个村子也是争论过一段时间的,但是这三个村子土地肥力都差不多,他们几个村子挨的又近,也不用搬家,而且合并后一些山上的资源还能共享,最后争论半天还是以大部分人同意通过。
既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村子的人,那用哪个村子的名字都不合适,最后是辛也帮他们重新取了个名字,星月村就此诞生。
之后就是土地重新分配的问题,男子还是跟之前一样永业田六亩,每人四亩水田、两亩旱地,其他的田地去世后收回;女子和小哥儿永业田四亩,两亩水田、两亩旱地。
这项政策出来的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女子和小哥儿了,他们跟男子一样有了永业田的名额,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后代子孙的,这也是给他们的一个保障。
杜芳家就是星月村的一员,她们家原来是住在上河村,瘟疫过后他们家最后就只剩下她跟弟弟两个人。
他们家原本就只有父亲一人名下的田产,永业田可以传给后代,但只有她当时刚满十五,她弟弟还小,且这个田地里的水田也不属于他们,他们的名额只有两亩旱地。
最后除了一亩旱地被划在她的名下,其他的田地全都被收了回去,村长可怜他俩,给他俩留的是肥力比较好的那亩。
她便带着弟弟开始在这片旱地上播种着属于他们的希望,他俩好不容易活了下来,肯定不能就这么放弃。
她弟弟已经十一了,可以帮着她照顾田里,要养活两人光靠一亩旱田怎么可能会够,所以她到县城里去找了牙行的人,希望能够有份活计可以干。
瘟疫来势汹汹,她爹娘怕传染给孩子,在出现症状时就将自己和孩子隔开,吃了药不管用,官府也没有人来管他们,他们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最后撑不住两口子便打算到山上等死,以前老人说过要是得了瘟疫的人死在家里,家里面的人更加容易传染上。
她娘将他们反锁在家里,走之前叮嘱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将自己卖身成为奴籍。她爹娘临走前估计也预料到了他们俩之后的日子,一直在说对不起他们,要是能才多撑一段时间就好了。
她跟弟弟一个女子一个小哥儿,真将自己卖身出去不知道面临着的是什么。
女人一直在叮嘱,她担心自己的孩子,觉得对不住他们,她甚至在想芳娘是男子就好了,这样可以保住家里的田产,不至于在他们离开后没办法生存。
杜芳不知道她娘临死前的想法,她跟弟弟被锁在房间里面,屋子里有之前准备好的干粮和水,眼泪混杂着面饼一块吃了下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俩才被放了出来。
那个时候他们才知道是朝廷那边知道了情况,派人来了这边,还带来了很多能够治疗瘟疫的法子,她又想起了她娘亲的话,他们要是能再多撑一段时间就好了,多撑一段时间她爹娘说不定就不会死了。
她不想签卖身契,能够找的活就不算多,基本都是一些浆洗缝补的活,银钱也不算高,但起码有收入,不会被饿死。
就这样撑过了三年,她已经十八,弟弟也已经十四,再过一年等她弟弟够年纪拿到旱地,他们家的情况就会更好一点了。
但没有想到,之前来的那个心县令居然说会给他们重新分配田地,而且连女子和小哥儿也有份,还是可以传给后代的田地!
她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好去城了交新绣好是帕子,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她都不敢信,她弟弟在旁边也是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她。
最后再三确认,没有听错,而且朝廷和知府已经批准了,之后县令老爷来他们这边说要合并村落分配田地的时候,她家是第一个同意的,还见到了站在高台上的县令。
她第一次看见那么好看的人,比她之前去交手帕的那家员外家的小姐还好看,心地还善良,让她想起了从前小时候跟爹娘一块逛庙会,说书先生说的救人于苦难的神仙一样。
村子合并后每人名额上概有的田产很快也落实下来,原先那些村民自己有的就不动了,基本都是分给的都是女子小哥儿的田产。
田产分下来时已经四月,时间还不算很晚,她跟弟弟赶忙去买了新的稻种播种下去,只等着丰收的时候。
她名下的旱地也已经种上了粮食,他们俩算了一下,交完税后省着点也够他们吃到来年了,精细照顾着点,说不定之后还能卖点钱,明年她弟弟就满十五了,到时候也能领到田地,到时候他们家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了。
她俩现在每天都到田里去看自己的秧苗长势如何,他俩照顾的仔细,秧苗的情况很好,旁边老李家的都夸他们俩做事精细能吃苦,今年估计收成不错。
正说笑着就听见前头有人说是县令老爷带着人往他们这边来了,他们这边是辛也第一个办成的村落,免不了会经常过来这边查看。
辛也在这边比较受女子和小哥儿的欢迎,除了给他们分发田地这一项,最重要的是他长的好看,美好的事物总是想多欣赏两下,即便辛也是县令老爷,也总是有人会偷偷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