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玉被夸的面色泛红,林知秋每次夸他的时候都很直接,但不会让人觉得他是在说客套话,而是他就是这么觉得的。
“汤圆也是越长越好看了,比之前胖了点,这小手肉乎乎的。”钟子玉牵着汤圆的小手说道。
说到这个林知秋也捏了捏汤圆的小手,“他这段时间胃口开始大起来了,能吃能睡,长了些肉。”
“正好你们今天来,我娘前段日子拿了不少布料过来,有两批布料的颜色很适合你,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过去,小杏也有,我特意挑的,马上要到中秋,正好做身新衣。”
林知秋也不扭捏答应下来,打趣说道:“好,我这衣柜里有一半衣裳都是你给的料子做的,都快挂不下了。”
钟子玉也笑着说道:“那你应该让你相公再打个大点的衣柜,以后我送的可不会少。”
说笑间时间很快过去,中午在这边吃过午饭后他俩也没再多留回了家,汤圆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经睡着,回到房间把他放在小床上,他俩在一旁的大床午睡。
休沐的日子总是过的短暂,第二天一大早宋予归又开始了翰林院打工日常,今天还要上早朝,起了个大早,洗漱完随便吃了点清淡的早点就出发去上早朝了。
还是和以往一样的程序,进到大殿后在位置上坐下开始记录,今天倒是没什么大事发生,户部汇报了此次前去边疆支援的粮草、军队用品这些,很快就下朝了。
回到翰林院继续弄他的实录,看看书逗逗鸟,简直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大概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他这么悠闲,立马就给他找事干来了。
早上他和往常一样到翰林院上衙,刚把茶水沏好就被沈大人叫走了。
沈观对他说道:“今天你去做圣上的伴驾,子安染了风寒不能去,跟以往一样就好。”
“是,下官明白。”
宋予归跟随着带路的公公前往御书房,站在门外等候通传,很快皇上身边的李公公就出来了,“宋修撰,请随咱家来。”
“多谢公公。”
跟随着李公公到他的位置上,明德帝正在批改奏折,二皇子也在一旁跟着一起,宋予归正想朝他们跪拜行礼就被皇帝挥手打断了,“不用行礼,坐下吧。”
“是,多谢陛下。”宋予归收回手到位置上坐下。
拿出专用的小本在桌子上放好,开始磨墨,写好日子后就没什么事了,明德帝和二皇子在批阅奏折时话都不多,有时候一个上午的对话都记不满一页纸。
其实给皇帝做伴驾比在翰林院更加清闲,明德帝话不多,他所需要记录的也就少,除了有时候有大臣来找他商讨政务他要写的多点。
这些大臣当中宋予归最怕的是礼部的林尚书,林尚书年纪不算大但话不少,每次都要讲上一大堆才会说到重点,而且这位大人说话语速还很快,要不是他记性好都不一定能记得下来。
但好在早上是相安无事的过去了,中午他不需要跟随,明德帝也要回去午休,他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等到下午再接着去伴驾。
下午需要明德帝处理的奏折不多,书房里只有纸张翻页的声音,宋予归也趁着这个时候悄悄的摸会鱼,在脑海里看小说,正看到精彩处突然被明德帝一声“宋修撰”吓够呛,赶忙回神答道:“臣在,陛下有何吩咐。”
“朕记得你是云岚县人,入赘给了林家是吧。”
宋予归不明白明德帝为什么突然会问起他的私事,还是回道:“回陛下,臣确实是云岚县人,十七岁时入赘给我夫郎。”
大概是奏折看完了明德帝现在闲的不行,又接着问道:“我记得你会试的时候讲过建立安灾所?”
宋予归认真回道:“回陛下,是的。”
明德帝温声说道:“我看过你那篇文章,想法很好,文章字数终究有限,就趁着今天好好讲一下你的具体想法,不要紧张,老四与你也是好友,你就当是在跟好友长辈说话就好。”
宋予归:......这怎么能不紧张,谁家好友的父亲是皇帝啊。
但好在他这人面相长的冷,不做大表情一般看不出来他表情的变化,“是,那臣就斗胆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近年来天灾频发,对百姓的打击往往都是巨大的,但很多时候都是灾情发生了才去想拯救措施,小灾还好,还有反应时间,大的灾祸面前时间根本不等人。”
“朝廷有讼灾所,但这个只是往上禀报灾情的严重程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负责禀告自己地方受灾的严重程度,但如何救灾怎么救灾他们都还需要上级的指挥调动。”
想了想,宋予归说道:“所以臣觉得建立一个安灾所很有必要,可以不用另寻场所,就从原来的讼灾所扩大它的业务范围就可以,最好是找些对整治天灾的工作有经验的人。”
花奕承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儿臣上次去安庆府时确实也是这样,城中缺少知道灾情指挥的人员,县令、知府基本上对灾后的救治和安排都不算很熟悉,导致城中秩序紊乱,花了不少时间去整治。”
明德帝点了点头,“确实有几分道理,接着说。”
宋予归接着说道:“臣认为,原来讼灾所每年都会禀告自己地方的灾害,这些官员不说其他对自己所在地方的灾情一定是非常熟悉的,这些官员经过培训也可以充当灾情指挥官。”
“可以让他们将这些会发生的灾害全都记录在册,并写明每种灾害该怎么预防,发生后怎么治理、受灾群众怎么处置,灾后重建的方案,这样下次灾害来之前也能有应对方针。”
“有些受灾百姓已经无家可归,可以让灾情所收留他们,给灾情所划分一些土地,让这些人种植粮食、草药,这样之后再有灾情时粮食和草药也能在朝廷的救援前挺上一阵子,减少骚乱。”
宋予归说完之后看了眼明德帝,!“这些只是臣想到的一些方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让陛下见笑了。”
明德帝笑着说道:“你所想的这些已经比大多数的官员要仔细了,正好下次早朝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明德帝说到做到, 下一次的早朝果然开始讨论宋予归关于安灾所的提案。
下衙回来宋予归就一直在想关于安灾所的事情,既然圣上已经说了下次早朝的时候会讨论他的这个想法,那十有八九不是假的, 他的想法还是比较浅显, 还得进一步的深化。
时间很快来到三天后,宋予归如往常一样行礼跪拜后正准备回座位上就被明德帝叫住了, “宋修撰,先不用过去了,你来说一下前天你的那个想法,正好大家一块都听一听,商讨一下。”
“是。”
旁边其他大臣全都看向他,没有想到一个从六品的小官居然让陛下记住了。
而且听陛下这意思是之前就已经听过, 并且觉得可行的。不过宋予归是翰林院的也难怪会被圣上赏识。
那么多人都想进翰林院不是没有理由, 翰林院相比起其他的部门接触到皇帝的机会更多, 起草各种文书,会让他们更加熟悉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
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学到很多,又常伴皇帝左右对皇帝的心思想法更加熟悉, 所以内阁很多大臣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宋予归将自己对安灾所的想法一一都说了出来, 旁边原本有几位不是很在意的大臣最后都开始仔细听了起来。
“以上就是臣对安灾所的所思所想,臣履历尚浅, 有考虑不到的地方还望各位前辈能够给予意见。”
旁边几位大臣全都开始商讨,看宋予归的这些想法是否有什么不妥。
很快就有大人上前说道:“启禀陛下, 臣觉得宋修撰的想法很好, 但宋修撰也说了, 安灾所建立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治理灾害的人才, 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指挥调度的人员,但天下灾害那么多, 我们从哪去找到每一样灾害都懂的人呢?“
宋予归缓缓说道:“李大人,下官认为没有的话可以培养,那些会治理的官员也不是生来就会的,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摸索学习才有的经验。”
“将以往怎么抗灾、如何做的灾后重置整理归纳出来,再结合多方建议整理成册,这样以后再有类似的灾难也能即使找到应对之策。”
另一位大臣说道:“但这样是否太过费时费力,而且要怎么培养呢?难道要专门开办一个学堂吗?”
宋予归:“但如果闲费时费力就不去做的话,那我们难道就一直延续着以前的旧方法吗?”
“有些地方的官员对于治理本土常发生的灾害已经有经验了,他们就可以直接担任灾情所的指挥官一角。”
“没有的,那就选出经验最为丰富的那位去向别的地方官员学习治理管理的经验。”
“像是之前安庆府雪灾,如果有安灾所,官员及时调度指挥,受灾群众能够得到有效救助,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百姓感染瘟疫的事发生。”
“而正是因为那些灾民知道留在那不会有人来救他们,没有人能够安抚人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灾民往外跑,还将瘟疫带给了周围的城镇,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
很快也有大臣站出来支持他,居然是林尚书,“臣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近年来灾害频发,成立安灾所是必要的,百姓们知道受灾后该往哪走,也会减少骚乱,城中其他人也可以直接向安灾所捐献粮食。”
另外一位稍年轻点的官员站了出来,诉说自己的建议,“臣认为,贪污之事也该重视,刚才宋修撰所说安庆府一事就是在职官员贪污包庇所致。安灾所每年都应该向朝廷进行述职,这一年发生了什么灾难,怎么治理,花费银两都应该记得清楚详细。”
宋予归忍不住朝那个官员看了眼,这不就是年终汇报总结吗,看了眼官服,是户部的,看来以往年终没少向圣上汇报啊。
有了这几位官员开头,很快也有其他大臣站出来诉说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有些确实是认真思考过的,但有些只是来摸鱼的。
宋予归朝旁边看了眼,座位上翰林院的同僚们笔杆都要写出火花了,记的飞快,宋予归默默在心里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歉意。
明德帝在上面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点点头,等众人都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各位爱卿说的都很有理,既如此内阁尽快拟个章程出来,退朝。”
宋予归和其他大臣一起跪在地上恭送着明德帝离开,下朝的时候跟他搭话的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不少,宋予归一一回应,脸都快笑僵了。
但他也没走远,李公公又来叫他去给明德帝做伴驾,正好解了宋予归的难。
跟随着李公公一块往御书房走,宋予归其实不是很明白明德帝叫他干嘛,按理来说今天的伴读应该是其他人才对。
宋予归进到御书房的时候里面只有明德帝和二皇子两人,宋予归跪拜过后明德帝赐了座,宋予归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明德帝朝他问道:“这件事你提议出来的,但我却让别人做,你可有什么想问我的?”
宋予归赶忙起身回道:“回陛下,臣明白这是陛下在为臣考虑,臣刚入朝廷资历尚浅,并没有相关经验,贸然领事只怕撑不起这个担子。”
明德帝点点头,“不错,今天还是你来伴驾吧。”
“是。”
做皇帝伴驾的时候下衙时间都要比往常迟,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
林知秋正推着汤圆在院子里看蝴蝶,院子里的花开的正艳,引来了很多蝴蝶围观,汤圆很喜欢看着这些五颜六色的生物,醒着的时候基本都要出来看会儿。
“我回来啦。”
林知秋听见声音转过身子来看他,眼里满是笑意,“回来啦相公,顾清说你去宫里了,我想着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回来,快去洗手,可以吃饭了。”
宋予归上前抱住老婆亲了两口才放开,看着林知秋羞红的脸颊笑着说道:“怎么还是这么容易害羞。”说完还伸手捏了两下林知秋的脸颊。
林知秋小声嘟囔道:“还不是你老是这么突然亲我,快去洗手,我都饿了。”
“好,马上去。”
洗完手出来,饭菜已经摆好了,饭厅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没看到林父林母,“爹娘呢,在后院?”
林知秋将盛好的汤放到他面前,“他们之前认识的一位婶子邀请他俩去城外的庄子玩,今晚不回来,本来是邀请了咱们一家的,但你要上衙,我就给拒了,爹娘跟着一块去玩就好。”
“挺好的,爹娘多出门玩玩也好,放松放松心情,有让人跟着不,去的哪知道吗?”
“城东的燕兰山,我让赵五跟着去了,不过相公你明天早上去上衙得跟顾清一块了。”
宋予归无所谓,“没事,正好跟顾兄一块在路上聊聊天,今天没去食肆?”
“早上去了会儿,店里一切都好,我转了圈就回来了。”
吃完饭,林知秋说道:“相公,我们出门去散散步吧,今天吃的有点饱。”
宋予归点头同意,“好啊,那汤圆就让玉竹照看吧,汤圆差不多也该困了。”
将汤圆交给玉竹俩人就这么手牵着手出门去逛街了,走出巷子来到正街上,夜市已经开始了,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十分热闹。
往前走到西市,这边的商贩基本都是周边几个小国还有从海外来的商贩,这边很多东西都是花与朝没有的,林知秋先前在这边买了些汤圆的玩具,还有几块漂亮的毯子。
他和柳杏经常来这边逛,家里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回去,还买了些不知名的花种和食物种子,现在都还没开,暂时不知道都有些什么品种。
他常去的那家店掌柜是花与朝人,他的妻子是海奇国人,海奇国是周边一个海岛国家,盛产水果,很多品种是花与朝没有的。
离花与朝不远,国家不算大,跟一个州府差不多,依附于花与朝,两个国家之间一直都很友好。
那家店主营水果,还有些出海时从别的商人哪里淘来的商品,海奇人有自己保存水果的方法,所以很多果子运到京城的时候都还很新鲜。
林知秋想着家里的水果快要吃完了,准备再买点新的回去,“相公,我们去买点果子吧,家里的快吃完了,正好明天不用让何安买了。”
“可以啊。”
王掌柜看见他俩热情招呼道:“宋老爷、宋夫郎,今天要买点什么?最近新到的这批果子都很新鲜,味道也好。”
林知秋看了下说道:“那每样都给我来点,还是和之前一样送到我们府上。”
林知秋一家都喜欢吃水果,水果消耗的快,而且这些水果林知秋也会买上下人们的份,所以每次买的都不少,掌柜自然喜欢这样爽快大方的客人。
挑完水果,林知秋又到店铺里逛了逛,掌柜的夫人然娘跟他们也很熟了,朝林知秋说道:“林掌柜这次来的倒是巧,店里刚到一批新鲜玩意,是几个很漂亮的茶杯,我拿你看看。”
林知秋闻言好奇不已,拉着宋予归一块看去。东西被收在一个包裹严实的锦盒里,然娘拿的时候都很小心,“这个东西叫琉璃盏,晶莹剔透的很是漂亮,用来装花茶再合适不过。”
宋予归低头一看,这不就是玻璃杯嘛。
第77章 翰林
林知秋手中拿着的确实是玻璃杯, 宋予归确定自己没有看错,是一套玻璃样式的茶杯。
林知秋显然很喜欢这几盏茶杯,拿着看了又看, 问道:“然娘, 这套茶具多少银两?”
然娘笑了笑伸手比了比,“一百两, 这几个琉璃茶盏难得,我们购入的时候也是花了大价钱,林掌柜常来照顾我们生意,所以也就便宜点卖给你们,您看这色泽,满京城也找不出跟这个一样的茶具。”
即便做了心里准备, 林知秋还是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 这个价格已经可以在云岚城盘下一间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