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日进斗金)


易哥儿生怕自己是在梦中,一觉醒来,一切都破灭了。
他跟着队伍慢慢往前走着,到了门口,给记录的管事报了名字。管事的核对以后,在单子上打了两个圈后,便让他们去前面找人领衣服。
“易哥儿!丫头!”栓子此时也看见了他们,对着他们招了招手!
丫头立刻跑了过去,栓子挑出两套小一些的衣服塞到她怀里。又挑了两套大的递给易哥儿,对他们说道:“我住在溪水北面的坡地上,那边还有几处空屋!你们拿了衣服,再跟着前面的人去找住的地方。先熟悉熟悉这里的环境,等我忙完了再去找你们!”
易哥儿看着手里的两套衣服,整个人还是懵懵的!
糊里糊涂的牵着丫头走了,又跟着别人去选房子住。
庄子里是提前就修好了一些民房的。
这些民房样式简单,白墙青瓦,只有厨房和茅厕。是作为百花谷里NPC活动的地方来修建的。
但便是这样的房子,也已经远远好过村里的泥土房子了!易哥儿想到栓子和自己说的,挑了溪水北面坡地上的房子来住,便有人带着他们朝那里去了。
到了那片地方,易哥儿便见到山坡上开满了菊花!
整片的民房连在一起,家家户户一个独立的小院子,中间一条窄巷铺着青石板路,看起来又干净又整洁。
不远处便是溪水,溪水旁边也开满了黄黄白白的小野花,一片民房后面是一座不高的小山。
山上满是枫叶与金色的花朵,半山腰上还隐约可以看到一幢宛如宫殿般宏伟的房子,正好俯视着山下的景色!
“村头的房子还剩下三间,你们可以随便挑一间。”给他们带路的也是昨夜提前从难民营过来的半大孩子。
易哥儿带着丫头挑了一间房子进去,见里面桌椅板凳床铺一应齐全,家具比自家以前的还要好!
“阿爸!这房子真好!地都是石板子铺的,好平啊!”丫头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打了一个滚!
这房子实在太好了!又通透又明亮!门也能关的严实!墙壁雪白又不透风!
易哥儿看得直了眼,一屁股坐在了桌子前的板凳上,挪不动步子!
见他把行李放下后,那个带路的孩子便搬了一块儿石头放在门口,表示这间房子已经有人了!
“你们在这里等等吧,一会儿应该会有人过来带你们熟悉环境,再给你们安排差事。”那孩子对他们说道:“中午吃饭的时候会有人来叫,你们拿上碗去就行。”
易哥儿点点头,对着那孩子道了谢,那孩子便转身离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他听见外面有人在叫。出去一看,便见到几个人推车一车被子过来,一个管事正在给今早搬进来流民们一床一床的发被子。
“一会儿还要给你们发柴禾和一些生活用品。来了的人都好好的洗个澡,换上新衣服,别把外面的病气给带到庄子里来了!”那个发东西的管事说道:“等你们都安顿好了,就拿上碗去前面集合,一会儿给你们发饭了!”
易哥儿接过又软又宣的新被子和柴禾,一脸茫然的回到了房中,把被子放在床上铺好。
“阿爸?以后我们是不是就要一直住在这里了?” 丫头抱着易哥儿的大腿,抬腿问道。她身上很脏,看着又新又软的新被子,还有些不敢去碰!
“是的吧……”易哥儿眼眶红红的,有些不敢确定的说道:“简直和做梦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真好,真好啊!”他不断重复着,仔细打量着房屋四周。
许久之后,才低头看向丫头,摸了摸她的脸道:“丫头,阿爸去烧热水,给你好好洗个澡!”
“我们都好好洗个澡,换上新衣服!以后我们就要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了!”
整整花了五天时间,原本在京郊西面的那一片流民,终于被林晓寒安置的差不多了!
刚刚去庄上,林晓寒给了他们几天适应的时间。待他们适应的差不多了,便要开始展开培训,让这些流民们给百花谷里干活。
百花谷本来就是个主题庄园,因此谷里没有几亩田地。一共不到十亩田地,只种了些小麦和红薯。
这些小麦和红薯是集体耕种的,也不拿出去卖,收了以后就做村里人的口粮。林晓寒安排了几个种田的好手负责耕种。
除此以外,庄子上养的鸡鸭猪牛也都圈在一处管理。负责饲养这些家畜的,自也是从流民里挑出来的。
流民们吃饭也是在一起吃大锅饭。林晓寒在庄子里修了个大灶,从流民里挑了几个厨艺好的负责做饭。
前面一个月,这些流氓们吃喝都是庄子上免费提供。
但是等后面庄子上有生意了,他们便要根据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银钱,再拿着银钱去灶上买吃的。
两百多号流民,光是耕田做饭拾柴养牲畜的也安排不了几十人。
除此以外,剩下的流民们自然还有别的工作。
十岁以下的孩子有约莫四十来个,林晓寒也不要他们做重活,只每日跟着村里的管事学习认字。
剩下的时间,就帮着家里的大人做些家务活。
还有一些长的衬头些的女子与哥儿,林晓寒让她们去做服务员。
等庄子入了客人,每日房屋的洒扫、端盘传菜的都需要人手,就不用再花钱去外面聘了。
那些口齿伶俐的,还可以安排他们装作NPC待客。
林晓寒挑了几个拔尖的,教了他们几句《藏龙寻仙》里的台词,让他们扮演百花村里的角色。
不过培训了几日,他们就做的有模有样了!
七日后,陆秋成在早朝上向晋文帝复命,称京郊的那帮流民,已经全部安置妥当了!
林晓寒和陆秋成在京郊难民营里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晋文帝自然是早就已经知晓。
他原本是想等着陆秋成吃了瘪,再敲打安抚一番,没想到竟让这小子把这事儿给做成了!
心道也亏得他有一个能干的好夫郎帮着兜底,这帮流民老大难,竟然也能顺顺当当的全都安置到了刚修好的庄子里面!
既然事情已经顺利解决,晋文帝自是不会再特地为难陆秋成。而是顺水推舟的夸赞了他一番,又给他指了京城出去东南面三百里,渔州靠近南海的一处地方。
那里是一片一百多亩的土地,全被晋文帝赐给了陆秋成作为奖励。
有了皇家御赐的封地,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陆秋成感恩戴德的叩首谢恩,一下朝,就迫不及待地拿了陛下封赏的地契去给林晓寒看!
他为官不过一年多,便得到了第一块御赐的封地,已经是万中无一!虽然位置偏僻了一些,但意义却十分不同!
林晓寒见了地契,也是十分高兴,还特地让厨房上摆了酒来庆贺一番!
待百花谷的庄子步入正轨以后,他倒是可以抽空去那片土地看看,那么大一片土地,便是老老实实的全种粮食,一年也能有个两三千两银子的收入吧?
林晓寒这般想着,与陆秋成碰杯,美滋滋的一饮而尽。

入冬之前, 林晓寒想提前去看看那片御赐的封地。
毕竟若是要耕种,明年春季一早就要播种。还得提前安排了人手,也免得到时候错过了最佳的耕种时机。
陆秋成身有官职不得离京, 林晓寒便只得一个人去了。
不过现在大晋四海平安, 天灾也基本平定了,比不得前些日子那么危险,林晓寒又带了许多人手。
陆秋成虽然担心, 但也知道林晓寒决定了的事情,自己也阻止不了, 便由着他去了。只反复叮嘱, 让他路上一定小心。
清晨一早, 林晓寒便坐了马车出发。
坐车到渔州需要两天一夜, 林晓寒现在出发,天黑之前还要在路上找个客栈住一夜, 第二天下午便可到达渔州了。
马车一路朝前驶去, 刚刚离开京城的时候路边倒还繁华。然而越往东南方去, 离开京城越远,气候越温暖, 一路的景象就越是破败。
水灾虽然退去, 但受灾百姓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立刻好转。
沿路许多百姓吃不起饭了, 看到有钱人家的马车, 便冲上前去叫卖儿女,让人好生唏嘘!
林晓寒心善, 一开始见了可怜人还吩咐家丁送些吃食银钱。然而一路过去, 可怜之人源源不绝, 林晓寒知道自己也帮不过来了,便只能狠下心关上车帘, 避而不见。同时也更加理解了陆秋成之前在外救灾时为何倾尽全力!
傍晚的时候,马车总算是到了双河城附近。
双河城一向繁华,这次虽遇天灾,但到底还有几分家底在。城里知府也安排了官差救济灾民,附近吃不饱的百姓都在城门处排队领粥喝,城里也还算安宁。
林晓寒在城里的客栈住了一夜,倒是十分安全,翌日一早,又出发朝着渔州去了。到了快要日落的时候,才勉强赶到了渔州附近。
渔州不过是个沿海的县城,自是比不得城市繁华。但好在这次大晋内涝,渔州属于海边,影响也不大,县里除了有些其他地方过来的灾民,倒也还算平静。
林晓寒到了渔州,便寻了县里最好的客栈住下。这客栈叫做蓬莱阁,有两层楼高,客栈陈设挺一般的,但也算干净整洁。
从京中一路南下,此时虽然已是深秋,但渔州的气候却仍如夏末一般。
林晓寒换上轻便的常服,安排众人住下,晚饭的时候,便特地在楼下的大堂里叫了两桌当地的特色美食尝鲜。
渔州靠海,气候温暖,因有洋流通过,最丰盛的当属海鲜。海鲜倒是好做,只要食材新鲜,白灼清蒸味道都差不了。
林晓寒美美吃了一顿,随后才将那掌柜的唤来,向他打听渔州封地的情况。
蓬莱阁的掌柜见林晓寒虽是一个脸嫩的哥儿,但通身气派无双,又带着七八个家丁,对他自是也不敢怠慢。
然而听到林晓寒打听的那块儿地后,那掌柜的却是神色有些为难,有些犹豫的对林晓寒说道:“这位哥儿,也不知这块地可是您买来的?只是这片土地方圆数十里都长期无人居住,地上也是一毛不拔,连根野草也长不出,只怕是您被人给坑了!”
林晓寒是个人精,不过听这掌柜的说了一句,便猜到了那封地到底是什么问题!
海边地区,土地若是有问题,最大的概率便可能是盐碱地!
他心中顿时感到十分无语,又暗暗吐槽晋文帝实在狡诈!名目上是给陆秋成封了一大片地,却是不值钱的!也难怪那些平日里常对陆秋成指指点点的朝臣们这次都毫无意见!
然而封了盐碱地,也是皇帝的赏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陆秋成还得对晋文帝感恩戴德!难得自己还特地过来一趟!
林晓寒第一次觉得有些生气!然而心中虽无语,但毕竟人也来了,明日还得过去看看。
第二日清早,林晓寒便找了个当地的牙人做向导,领着他去了陆秋成的封地。好在那封地虽不在县里,但也是不远,驾车不过半个时辰便到了。
林晓寒让马车沿着陆秋成封地的四周转了一圈,一百多亩田,说大也不大,不过半个时辰便全部走完了。
转完一圈后,林晓寒从车上下来,看着眼前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长叹了一口气!
这片盐碱地离海很近,再过去一里地便是海边了。除了陆秋成的一百亩田,四周还有一大片无主的荒地,也是一样的情形。
其实盐碱地可以晒盐做盐池,也并非毫无无用,只是大晋朝禁贩私盐,盐碱地晒了盐也只能自家吃,自家又吃的了多少盐?所以这大片土地都无人居住。
若是一般人,见了这般情形,必是转头就走了。只是林晓寒却并非常人,他看着大片的盐碱地,皱眉思索起来!
在现代社会,渔州可是个好地方!实际上沿海的地方,大多数都是富饶之地!
大晋朝的百姓受到见识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这片土地,他林晓寒一个穿越过来的,自是不愿意被这区区盐碱地就拦倒了!
然而一时之间,对这盐碱地的处置方法,林晓寒也没什么头绪。
要想治理这片土地,或许可以从周边的老百姓那里得到些经验。想到这里,林晓寒便又让马车把他送到了海边。
大片的盐碱地过去,便是一片滩涂。滩涂沙质细腻,有附近渔村的小娃娃在上面背着鱼篓赶海,挖一些海螺贝壳的,带回去家里煮了吃。
大晋朝如今的渔民,也是十分艰辛的!
渔民虽然没有土地,但也要交税!渔民的税是固定的,不管收成如何,都是一定的数额。交完税后,所剩的银钱便也不多,只勉强够他们生活的!
海边吃海鲜倒是不愁,但因着可用土地少的缘故,蔬菜粮食的价格却贵!
而且与农民不同,渔民是真正的靠海吃饭!今年捕鱼收成好,或许能攒下一些银两,但到了明年因为种种缘故,可能就十分艰难!而且渔民靠船只捕鱼,还要把钱花在船只上,很难存下家底!
没有土地就难以积累,因此若是有条件,渔民们倒是更愿意去买块田来种,毕竟只要田地多起来,积家累月,慢慢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林晓寒随意走到一个娃娃身边,看了看他装的满满的鱼篓,朝他问道:“小哥儿,你家住在附近么?这鱼篓里的东西,能不能卖给我?”
那小娃娃不过七八岁,皮肤晒的黝黑,眉心一颗暗淡的红痣。抬头看林晓寒一眼,见是一个好英俊的小哥儿,便面上一红,细声说道:“这是挖了回去自己吃的,都是些泥螺扇贝的,没肉,不值钱。”
他从小到大还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哥儿,见他穿的又好,便知道是城里来的贵人,说话也更是小声了。
林晓寒闻言笑笑道:“可我就想吃些海螺扇贝的尝尝鲜,这样吧,你把这鱼篓里的东西卖给我,我给你一两银。”
那小娃娃一听吓了一跳,连忙摆摆手道:“这些螺丝贝壳都是卖不出去的!哪里能值一两银!你要是想吃,那我就送给你吧!”
林晓寒一怔,没想到这渔民里的小哥儿心思竟这般淳朴,心中不免有些动容,于是便对那小娃娃说道:“你家在哪儿,可还有别的鱼虾么?我正巧想吃海鲜,随你去买些好了。”
听林晓寒这般说了,那小娃娃想了想,便带着他朝着自己居住的渔村走去。
渔村离滩涂不远,靠近在码头与集市之间。渔民们打了渔,便直接在码头卖掉,住在附近也更便易。
走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后,那小娃娃把林晓寒带到码头边,指着码头附近的三两渔船说道:“那些渔船都是卖鱼的渔民,你可以去找他们卖鱼。”
林晓寒有些诧异的道:“你家的渔船呢?”
那小娃娃才支吾的说道:“我家没有渔船,家里只有我与我阿爸,没有好鱼好虾卖给你。”
原来这小娃娃的父亲出海死了,家中只剩下他与同为哥儿的阿爸。平日里只得摸些海带海螺,吃些小鱼小虾,自是没什么大鱼卖的。
林晓寒想了想后,便对他道:“那你带我去你家坐坐,讨口水喝吧?”
海水喝不得,渔村里有水井,倒是会有淡水喝。那娃娃年纪小,也不容多想,便带着林晓寒去了家里,让他坐在院子里等,自己则巴巴的去给他打水去了。
林晓寒仔细打量这院子一周,发现干净整洁,屋子也并不破败,并不比旁边的人家差。倒比自己之前想象中的要好一些,也不知是不是这娃娃父亲生前留下的产业。
待那娃娃取水回来,林晓寒又仔细询问了一番,才知道他姓疍,叫海贝,家里的阿爸也姓疍,这附近的渔民也大多都姓疍。
林晓寒还发现,这渔村里打渔的虽然都是男子,但女子与哥儿的地位却并不算低,甚至比大晋其他地方都要高些。
比如带他进村时,遇到其他家里的孩子,小海贝都十分大方的与他们打招呼,也看不出一丝被歧视的感觉。
要知道若是在其他村庄,这种没了父亲的哥儿,定是会被人欺负的,林晓寒不禁对这个渔村感到十分好奇!也不知为何这里的风气会与内陆地区大相径庭!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肤色黝黑的哥儿走了进来,手上还提着一只渔网,里面装满了巨大的蚌壳。
看到院子里坐着的林晓寒,还有身边的数名家丁,那哥儿一愣,有些警惕的看着他们。接着便听到海贝跑到他面前,一把抱住他的腰道:“阿爸!这个哥哥是来买鱼的,顺便来我们家讨水喝。”
疍哥儿闻言,便放松了警惕,对着林晓寒笑笑道:“这位哥儿瞧着便是城里的贵人,只要不嫌弃,家里的水随便喝吧。只是我家不出海,是没有好鱼好虾卖的。若是想要买鱼,还得去码头,那边的鱼才又多又新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