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到科举文当皇帝(思风林)


“臣有本奏。”
白明理看到高成林,就知晓了,方长鸣决定今日提出让他亲政。
他微微颔首。
“陛下登基多年,爱惜百姓、绘制良种图画……”
只听了个开头唐丞相等人就猛地看向方长鸣。
这是要请陛下亲政?
朝中除了吴太傅提前知道此事外,旁人都是一脸懵。
这事竟然不是方大人提出?!
陛下……方大人,如今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老头肯定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惜当年围剿吴家的人中, 就有唐丞相,虽说他不是主力,最多是起了个推波助澜的功夫, 但是现在想要吴太傅同他通气,或是笑脸相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吴太傅目不斜视,根本看都不看唐丞相一眼。
唐丞相自讨了个没趣。
他也知道是自己理亏, 只能默默收回眼神。
季连惠吃惊地看着方长鸣。
这么好地向陛下示好的时机,大伙都已经默认这机会必定是方大人的。
很多朝臣都是忍到现在没说,等待陛下觉得时机成熟亲政。
谁能想到, 到了最后说此事的竟然是高成林?!!!
高成林在众人的窥视下沉稳地念完了自己所写的请求陛下亲政的奏折。
“陛下理应尽快亲政,以安大齐百姓之心。”
高成林说完便跪倒在地, 行了个大礼。
吴太傅在高成林跪地的瞬间便跟着起身,行礼道:“臣附议!”
季连惠此时哪里还顾得上方长鸣在想什么,起身跟着行礼道:“臣附议!”
宗正沈至诚面带喜色地起身, 陛下终于要亲政了,他行礼道:“臣附议!”
唐丞相也收回了自己的心绪,不论方长鸣如何想, 高成林和方长鸣肯定是通过气的, 既如此谁来说倒是不重要。
问题这天大的面子为何要让给高成林?
唐丞相带着疑惑起身, 面色沉凝地行礼:“臣附议!”
连唐丞相都起身了。
朝中众臣很快陆陆续续站起身行礼附和。
等大多数官员表了态,方长鸣这才随大流一般地起身,动作流畅潇洒地行了一礼:“臣附议!”
沈大将军眼睛一转, 起身行礼:“臣附议!”
到了最后便是心中有其他想法,见这诸位大人都同意了, 他们自然也不能说什么,只好也跟着行礼。
众臣俯首, 山呼海啸。
这样的场景简直能让人的心潮跟着澎湃起来。
血液都会变得沸腾。
白明理却很平静。
这样的场面确实大,但是还不如高三百日誓师大会震撼。
那些孩子喊的时候那才叫认真专注热血沸腾。
白明理快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他没有强行忍耐,脸上带上了浅浅的笑意。
他是皇帝,就算他现在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也没人敢盯着他看。
白明理的视线轻轻划过跪在地上的方长鸣。
他似乎瘦了一些。
这人有多害怕孤独他是知道的,他现在会多纠结自己也能猜出来,可是……
不破不立,他们之间总要有个结果。
不过是几年时间的等待,他等得起,也愿意等。
“诸位爱卿请起,朕能得百姓爱戴,与众位爱卿的忠心,实乃幸事。只是朕到底年岁尚小……”
白明理记得很清楚,不能直接答应,要来回拉扯一下。
吴太傅听到白明理第一次推辞,立刻说道:“陛下,您如今已过志学之年,马上便要加冠,且近两年来陛下处理朝政并无错处,大齐年少亲政之君早有先例,先帝不过志学之年便已亲政,还请陛下明鉴。”
白明理和方长鸣此时此刻默契地在心里说——第一次推辞完成。
“太傅说的有礼,只是朕年少登基,对朝中事务多有不熟悉之处……”
唐丞相斜了方长鸣一眼。
方长鸣这个时候正好也在看他,吓了唐丞相一跳。
这竖子突然看他干什么?
莫不是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自己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啊!
方长鸣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唐丞相——你上吧。
唐丞相:????
他第一反应是方长鸣疯了,第二反应是自己竟然能够看懂方长鸣的暗示!!!
“陛下,此言差矣,陛下如此聪慧怎会不通政务,近年来陛下批复的折子无一错漏,再说还有我等老臣,能为陛下答疑解惑,相信陛下必定能够尽早熟悉政务。”
虽然有点难受,但是上还是要上的。
毕竟劝陛下亲政也不是谁都有这份脸面的。
白明理松了口气,他在心中默念——第二次推辞完成!
方长鸣也在心中默默地想,第二次完成。
“诸位爱卿处理朝政已成章法,如今朕要亲政,岂不是会乱了章法,马上便是元日,这日子怕是……”
“陛下,正因为马上便要到冬日,如今定下亲政的章程,明年开春诸事才能成形,不会忙乱,陛下,如今就是极好的日子。”高成林膝行一步,恭敬说道。
第三次,应该答应了,终于能结束这些步骤了。
白明理和方长鸣几乎是同时在心中想。
第一次由太傅说。
第二次由现在的百官之首唐丞相说。
第三次应当高成林来说。
从头到尾形成了个完美的闭环。
非常合适。
“既如此,朕自当担起大齐之责,诸位爱卿请起吧。”白明理心中叹道,终于结束了。
“谢陛下!”
之后朝中谈论了些陛下亲政的章程,如何祭天、如何祭祖等等。
这些都需要细细定下来。
待到下朝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
许多老臣脸上都有了劳累之色。
“诸位爱卿,今日就到这儿吧。”白明理摆摆手示意其他事容后再议。
“恭送陛下!”
白明理起身准备离开时,克制着自己没有去看方长鸣。
要是以前他们应该会对视一眼,然后按照方长鸣的性子大概会对他笑一笑,或是眨眨眼睛。
毕竟他们这次又办成了一件大事。
看不到有点可惜啊。
方长鸣也没有去看陛下,随着诸位同僚离开。
季连惠没等走到人少的地方几步快速挤到方长鸣身前。
“方大人?你……”季连惠也不敢直接问啊。
而且大伙现在都等着看方长鸣的反应。
他上前问也不是莽撞。
而是要让方长鸣给个痛快话。
众臣心中也好有个底,总比现在乱糟糟的好。
方长鸣多机灵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季连惠这看似莽撞的举动背后的意思?
“陛下要亲政了,许多事自是不同了。臣还有差事,就不便同世子多说。”
方长鸣冷着一张脸行了一礼,快速离开了。
“亲政了,许多事不同了。”季连惠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这意思不就是陛下不会像是以往那般爱重方长鸣了?
起码明面上是如此。
方长鸣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满啊。
季连惠不由得心中忧虑。
可有人忧虑就有人高兴。
陛下心中宠臣的位置可不多,若是陛下往后能重用旁人,他们也能有出头的机会!
虽说他们不敢说能跟方大人比,但是多得些陛下的看重总行吧。
唐丞相看着身边几人眼中的异动,不由得暗自摇头。
他倒不觉得陛下跟方长鸣生了罅隙。
更像是陛下和方长鸣有意疏远对方。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陛下跟方长鸣下的套子?
他才不会当真呢!
谁当真谁是傻子!

这件事到底是压在了她心中。
在一旁伺候的刘嬷嬷见太后郁郁不乐,轻声劝道:“陛下马上便要亲政了,娘娘有何事如此忧心啊。”
刘嬷嬷觉得, 现在的日子真是顶顶好的日子了。
太后回到了宫中,后宫之中一人独大。
外头陛下和方大人都极其看重吴家,虽说当年吴家受到了重创,可如今只要再等上几年, 他们吴家必然能回到当年鼎盛之时。
待到陛下亲政,定然是要重用吴家人呢。
这泼天的富贵眼看着就到了。
便是当年被休弃的那些吴家姑娘如今也是被媒人踏破了门槛。
当年休弃了他们家姑娘的人家不是想要复合,便是臊得出不了门, 还有那把他们家姑娘所出的孩子送到吴家来求和的。
刘嬷嬷就不明白了,怎么有这等厚脸皮的人。
虽说让人烦心, 但到底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
他们还不是见吴家又要发达了,这才迎上来罢了。
真那些品行高洁的,怎会因为家中夫人娘家遇难就休弃了她?
他们吴家女又不是没有那还安安稳稳当着当家娘子的!
这些都是小事, 可除了这些刘嬷嬷实在想不出,娘娘会为什么发愁了。
刘嬷嬷迟疑道:“还是,娘娘身子不爽利, 不如老奴去叫刘夫人过来。”
这刘青黛已经要同他们吴家的公子成亲了, 自然不能再叫刘姑娘。
东太后轻笑了一声:“不必惊扰青黛了。她如今正是在太医院当值的时候, 哀家叫她过来,只怕外头人又要说闲话。再说了,哀家身子无事。”
对啊, 日子还有什么不忧心的呢。
她只是忧心今日见到入宫的母亲,听到的那些风声。
高成林请陛下亲政, 父亲早早得了方大人的暗示。
方大人又突然同陛下疏远。
若是说陛下同方大人之间有了罅隙,她是万万不信的。
陛下连不愿意娶亲的事都同他说了。
那是何等的信任?
这般信任, 又怎么会疏远。
可陛下和方大人似乎有意远离彼此又是事实。
再想到陛下不愿娶亲。
东太后的太阳穴就直突突。
她心中有个猜想,可是别说是说出口,便是在心里想一想,她就惊得起了一身冷汗。
这断袖分桃之举古来有之,本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便是世家大族中也有不少养娈童,或是在外头有些个相好的。
可是为了此事,不娶妻不生子,实在是太骇人了!!!
尤其那还是陛下!
没有合乎法理的太子,往后必然要爆发国本之争。
当年先帝在时众子夺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她现在便是闭上了眼睛,似乎都还能看到,半夜想起都会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东太后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当年的场景了。
可是陛下和方大人都是好孩子啊!!!
为何会如此。
他们所作所为自己都看在眼里,陛下有明君之相,而方大人若是成长下去,必然能够成为一代权臣,可越是如此她越是不安。
如今他们疏远了,她却更觉得心惊。
东太后只怕这是陛下和方大人的计策,不过是想要等亲政这段时日过去。
“唉,不想了,哀家年纪大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得活不到那一日。”只是她既答应了陛下和方大人就绝对不会把陛下的说透漏出去。
“哎呀,娘娘说什么呢?吴家的儿郎都好着呢。”刘嬷嬷赶紧焦急地说道。
东太后对她温和地笑笑,没再说什么。
她本是在心中做了决定,不再去想那些。
可是当她拿着陛下亲政当日,宫中的安排到龙溪宫中,看到极其憔悴的陛下时,她还是忍不住心疼。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又是好容易才走到今日。
她心中叹了口气,不过是喜欢男子罢了。
又有什么大不了,皇室又不是没血脉纯正的子弟了,过继一支便是了。
陛下何必糟蹋自己的身子?
白明理一见东太后这欲言又止的模样,还当她有重要的事要说,他摆摆手,宋河立刻下去屏退众人。
只留下宋石和竹兰在一旁伺候。
等宫人都退下,东太后这才上前。
“陛下。”东太后紧紧攥住白明理因为握笔时间太长而变得冰冷僵硬的手,她靠近他劝道,“陛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吧,何苦熬坏了身子?”
天底下的男子多的是,方大人虽然俊俏本事也超出常人,想要找个比他好的是难了,但是找个差一些的,还不是随便陛下挑吗?
再说了,方大人既然还同父亲有默契,就是并不想要远着陛下。
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计策罢了。
方大人既然没有变心,还是忠心于陛下,况且也未传出方大人要成亲的意思,陛下这是何苦呢!
当然后面这些话,便是她靠近陛下也不敢说出来,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白明理一愣。
东太后这是误会了?
东太后以为他是跟方长鸣分手了,才会这么憔悴?
天地良心,他这么憔悴完全是因为最近事情太多他太累了。
累得……几乎没时间去想方长鸣。
但,现在白明理想起他,并不会觉得心焦和忧虑,反而有些淡然。
哪怕他们不常相见,但是他们在为一个目标努力。
让这大齐变得更好些,再好一些。
光是想一想便觉得全身都是缓和的,似乎凭着这份温暖就能渡过以后他们必须要疏远的日子。
他真的没有难过,只不过是太累了。
即便是有些哭笑不得,但白明理还是感到一阵暖心,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将东太后当做亲人。
他对方长鸣以外的人都像是隔了一层。
嗯,在跟方长鸣疏远的这段时间,自己也该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人。
好好过这些日子。
“母后,我真的只是看折子看累了。今日我看了五担折子。”这一次白明理没有自称朕,他反握住东太后温暖干燥的手说道。
大齐的折子是按照担来算的,一担能放上五十五个折子,五担折子那就是二百七十五个折子。
还是那种小字的!!!
再好看的字,那也让人厌烦啊,看得他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怪不得古代便有了近视眼镜,这么看下去,不想要近视都难啊。
想要当个好皇帝,真的不容易。
东太后一愣,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自己想多了,东太后想到刚才自己还凭空想了那么多,一张脸瞬间臊得通红。
白明理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东太后的手背。
“先坐吧,母后,我让人给你沏茶。”
东太后这才反应过来,陛下从刚才开始便自称起我来了。
陛下这是?!
陛下这是愿意亲近自己了?
想到这儿,东太后不由得有些心酸:“好,哀家听陛下的。”

“方大人, 您让我做的,我已经做了,你可否同我说一声实话, 您与陛下到底是怎么回事?”高成林亲手给方长鸣和师父吴太傅各倒了一杯茶水。
高成林虽是占着户部尚书这个肥缺,家中却很是简朴。
喝得茶水也是普通的茶叶,浓厚解乏,没有太多的讲究。
这一点倒是合了方长鸣的心意。
茶水在方长鸣这里只有两个作用, 解渴和提神。
他喝了一口浓茶,苦涩的滋味入口,方长鸣的面上没有任何一丝表情。
吴太傅见他如此便说道:“方大人不想说便不说吧。”
“真没事, 你们不用担忧,陛下想要我外放几年, 想要多扶持几个心腹。不然亲政了人手不够用,岂不是不妙了。”方长鸣挑挑拣拣说了些能说的。
他看向吴太傅无奈一笑。
便是他的同盟都担忧,想必沈大将军这个时候也该是心里打鼓了。
这正是他想要的。
“外放?怎么会?方大人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您的意思?”
高成林眉头紧皱。
吴太傅也不赞成。
方长鸣如今的地位根本不该长期外放才是。
方长鸣又给自己灌了一口浓茶:“我和陛下的意思是, 有些事交给旁人做,不如我来做。”
高成林听了却没被说服。
“方大人,不是我不明白方大人您的心思, 只是此话不能这般说, 您在京中可以安定人心, 朝中如此多官吏,总有人能为您实现宏愿,何必要亲自去。”高成林的话中之意未尽。
其实他也担忧方大人的安全。
良种之事, 虽然让大多数人都得了利,可那些个世家大族怕是对方大人还是不满多些。
方大人的种种措施, 让他们占地买奴时难了不少。
那些个眼皮子浅薄的,哪有不恨方长鸣的?
在京中有季连惠这个镇北王世子, 又有禁军拱卫,天子脚下,方长鸣的安全倒是不用担忧。
可这出去就不同了。
到了旁人的地盘,很多事就不是小心就能完全防范的了。
“此事,不可轻忽,方大人,依着老朽的意思,你该是在京中坐镇才是。外出只怕有危险啊。”
“我知道,想要做事哪有不危险的,危险就能不做事了?我在京中也不是十成十的安全。”方长鸣摇摇头,从袖中掏出了几张纸,递给高成林和吴太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