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我要做首辅——BY:拍个西瓜



已经从船长手上接过负责这一船客人的副手看见他们各有各的圈子,倒是送了一口气。倒不是说他怕了怎么的,只不过是不希望办砸了事情,惹得嫉妒提拔他的船长失望而已。对于这些人本身他还真算不上多关心,这时候汉人的□□自豪感可是很强的。生活并创造着这个伟大的国家,他们也有理由这样自豪,林瑜也乐见更有意的去培养这些自豪感。

华夏乃是礼仪之邦,谦逊是美德,但是林瑜很是直白的告诉那些报社的编辑,谦逊可以,但必须在展现过武力之后。唯有强者才有资格去谦虚,弱者的谦虚在他们的眼中只是懦弱好欺。人如此,国亦如此。

所以,少在报纸上谈什么没有用的君子之礼,多报道一些国家强大的一面。当然,真正的强大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靠着将士们用命打出来的。不过,将这些大捷报道出来让全天下的人看到,就是报社的活了。

伊藤是看得懂汉文的,他是公卿出身,又是男孩子,打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汉语就是其中的一环。只不过,因为之前靖朝的影响,也因为两个国家之间近百年来的闭关锁国,这十几年倭国高层之间关于汉语的教习已经渐渐地不受重视。

但伊藤家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大贵族,据说祖上有着源氏的血统。不过,一想到如今的所谓天皇一家,原本他深以为傲的血统就变成了伊藤现在万分不愿意承认的耻辱了。当然无论这血统带给他的观感如何,这数百年的传承让他家族的汉语也成为了传承中的一部分。伊藤得承认,现在的他很庆幸自己认真的习惯,将这一门语言给学了下来。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出使。

在倭国的国内,出来往来商人,汉话能说得好的已经不多的了。不过可以预料,不久之后,因为遣汉使的出现,汉语会重新登上舞台。

伊藤细心地对比了两国之间的差距,得到的结果让他叹息。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并不能在外多走动,并不是因为汉朝官员的不允许,而是时间上的紧张。但是就他所能接触到的、以及从佐藤平三郎口中了解到的东西足以让他心生望尘莫及之感。

他叹了一口气,难得走出房间道甲板上吹吹风。这时候风平浪静,船已经停了。又是正值夕阳西下,景色宜人的时候。不过,入目所及原本熙熙攘攘到处都行走着的水手现在却少了很多,剩下的几个也匆匆忙忙地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他拦下了其中的一个管事,先道了一声失礼这才问道:“这船上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被拦下的正好就是之前负责货物以及客人上船的那个中年男人,他听这个倭人字正腔圆的汉话,就笑道:“客人莫紧张,这是船上的荀先生亲自给大家讲课呢!。”他们也不知道这荀先生是个什么来头,比起那些官身、还有这些别国的使臣,他倒是被船长亲自定下了最好的舱位。不过,原本辰龙手下的漕运出身,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们心里都是门清。

伊藤心道这人必然是一位大家,便道:“唐突了,只不知在下能不能也去听一听?”

那中年管事看了下这个明明身为使臣却对他们这样水手出身的人这般客气,心中对报纸上的宣传更信了几分,便道:“就是讲一些浅显的东西,客人不嫌弃的话,那就一道来听听吧!”

伊藤忙连连道不敢,跟着人走到了船上最大的一个大厅。伊藤知道这里原本是活动室,众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来这里互相聊聊,也有书籍报纸,围棋象棋等。不过这时候,整个大厅之中已经站满了人,大约整条船的人都已经聚集到了这里。

众人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最前面的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男子,穿着时下最常见的深衣,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就一点头,道:“前面一段时间已经说了数术的几种不一样的算法,今天正好说说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快捷有效地使用它们。”

此人正是管云飞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本时代数算大家,预定好了的出使欧洲的使团成员之一,荀长林。

第116章

那倭国的使臣看见一众他眼中的地位低下的力夫居然各个握着笔,专心致志地听着上面的荀先生讲课听得津津有味, 明显是听懂了的样子, 心中难免惊异非常。

同他一般惊讶的还有船上的几个西人,倒是现在的汉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 不以为意。另外两个头等舱的官员也拿着笔, 俨然不觉得混在这一群的力夫之中一道听课有什么不好的样子。

这时候的世界上大多数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阶级分化, 尤其是西方的国家, 他们固有的阶级观念让他们非常注重血统, 就算身上流着所谓的贵族血统的人可能连字都不认识, 但是富有学识的人却依旧要向他们表示尊敬。像汉人这样不同职位的人普通一等的坐在一起听讲那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他们还觉得这些力夫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呢!在这方面倭国和西人其实很类似,受教育也是要将就资格的。

是以, 伊藤小五郎在今天收到的冲击就可以想象了。

在天津港登陆之后,转道京城, 这些外国的使臣渐渐地习惯了这个国家和其他的国家不太一样的画风。

在林瑜推行义务小学之后,别的地方不好说, 这京城已经京城周边的地方绝对是普及度最高的地方——谁让这里是天子脚下呢!据说,就算皇帝陛下睡着了, 夜间都是有一只眼睛盯着这里的。

这其实是说的是地支的鹰犬们,不过这些国外的使臣不是很了解内情,就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了。

所以, 在清晨时分走在大街上, 随处可见穿着不一样制服的小孩子们欢快地被这小书包三三两两的一道上前学去。这些孩子有的是官员的孩子,有的是一般商户家的孩子, 更有一些是仆役的孩子,但是他们所有人呢全都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做先生的不能因为家长职业的不一样有所偏向,这作为师德考核的内容之一,每年都有人不定时的下来抽查,万一被投诉查实,那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因为是义务教育,是以这些先生也都是拿的官府下发的俸禄,收到官府的监管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教育方面算是礼部的职能之一,这监管人自然也是从礼部抽人,另一部分就是从原本的御史台里挑人了。原本的御史风闻奏事,但是在新朝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谁要是敢没有真凭实据就随便告人,少不得被人反告一个诽谤罪,那可是要反坐的。

无论在后世这一条会变成什么模样,在林瑜的眼皮子底下,现在大概算是难得的吏治清明的时期。

伊藤小五郎自己出来买早饭的时候,正好看见众多的小学生礼貌地排队在一边等着拿自己的包子的情形,不由得神情复杂。

该惊讶的已经在船上惊讶过了,现在再看到这样类似的情形,他不禁反思,如果真的只有那些公卿贵族的孩子可以教授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了。这些孩子虽然都出这话一样的制服,但是身上的书包明显还是有不一样的,可见家境也不一样,并非所有人都是富裕之家。

想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非因为官位和阶级而存在,否则大皇帝陛下也不会这样自掏腰包也要大力推行教育。他后来在自己的出使日记中这么写到,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都一一记载了下来,后来被当做重要的史料保存了起来。

另一位伯恩男爵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了。他算是贵族中学识还算不错的,能说会写,还会吟诵一些十四行诗来享受姑娘们的追捧,但是真要他对林瑜大力推行的义务教育有什么样的想法的话,那就是不愧是这个强大帝国的皇帝陛下,愿意这般花费。在他的眼里,这样的花费只能算的上是奢侈的浪费,还不如买一些金银珠宝来的有意义。

不出意料,他这样的言论在传回他的祖国的时候,收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抨击。只可惜这时候的贵族阶级还没有完全的消亡,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来得及崛起。至少在在贵族阶层之中,像伯恩男爵一般对林瑜的奢侈津津乐道的人不少。他们只觉的让天下的人普通一等的接受教育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浪费,更是认为有这样财力的林瑜应该是一个连马桶都由黄金打制,镶上珠宝的人。

但是,其实在很多由身在东方的使臣寄回来的信件中看得出来,林瑜其实是一个很节俭的帝皇。他倒不是可以节俭,毕竟皇家的财富众多,他本人打小也是王孙公子一般长大的,要说节俭的话和真的不能和百姓相比。

只不过,林瑜一向秉持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从不再无意义的地方花费多余的钱财。就比如说,在丧葬这一方面。因为本朝废除了徭役,是以皇陵应该怎么建,花皇家内库的还是国库的银钱就引起过私底下不止一次的讨论。

这件事一传进林瑜的耳中,他就知道工部尚书之前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直接把人给喊过来,当着他的面,将那个皇陵的图纸给划了。并告诉他,让他建的皇陵是以后所有皇族宗室的墓地。真正需要用心的地方并不多,甚至没有多少需要建设的地方。毕竟,林瑜的标准大概也就是他印象中后世的公墓,花费自然从皇家内库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