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疼惜小叔,张氏看在眼里,也不是没有想法。也正因为如此,张氏才能顺利地将二房挤到梨香院去。
那地方离荣庆堂很近。又是另有角门通向外面。无论是二房一家出门进去,还是给婆婆请安,都是极为方便的。
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每每想起便让张氏头疼心烦。也在此时,不得不羡慕远嫁的贾敏和低嫁的唐朝了。
想到婆婆要将二房的大姐养在身边,张氏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耐。二弟有些迂腐,二弟妹木衲。被他们教养在身边的珠哥儿,小小年纪便是一副书呆子的性格。这刚出生的大姐却是再不能放在他们身边教养。
将来嫁出去,别说为府里增添人脉了,不结成仇家,让人小瞧了府里就不错了。看来确实是不能在养在二房了。
张氏不是圣母,她有两个儿子,肚子里还有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这年头结亲结的是两姓之好。她现在还没有女儿,她的这一房也没有生下女儿。但二房的姑娘却可是弄到婆婆身边教养。
嫁女嫁高,娶媳娶低。以他们府上的人脉,嫡出姑娘的婚事想来是不会太低的。姑娘出嫁要靠着娘家站稳婆家。而娘家也要靠姑娘连接两姓之好。
如何在姑娘出嫁前,让她对娘家,对娘家的兄弟更信任,更亲密。就要靠在家这十几年的教养了。
荣国府的爵位,到了瑚儿这一代,也就是个三品的爵位了。这京城里,三品的爵位不说遍地都是,那也差不多了。
对于老一辈的四大家族之说,张氏是有些嗤之以鼻的。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子想着那些老臣,儿子可不一定喜欢这些有资历的老管事。
而想着老臣的当今天子封了甄家的姑娘,可不代表下一个天子就会封个贾家的姑娘。以当今的年岁,她儿子还是好好的努力,成为下一任天子的新贵倒还有可能,至于四大家族的光,还是别沾了。
也许,她儿子这一辈还可以通过努力建立一个新的关系网,新的四大家族也不说定。既然是这样,做为亲娘,她自然是要为儿子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所以,二房的姑娘便必须要接到正院来。
张氏平时管家,讲的便是无为而治。在她看来,若事事都要过问,要那些管事和管家做什么。这一点倒是与二房的王氏有所区别。
也因此,她平时的空闲时间倒比只管着自己房里事的王氏还要多一些。在史氏那里呆的时间也要更长一些。
在婆婆教养姑娘的时候,稍微影响一下,还是可以做到的。
她也想清风明月一般,一身磊落。可她还是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家。她知道她必须狠下心肠。
对于二房,她只能又拉又打,又抬又压。
作者有话要说: 这内宅,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张氏不死,王氏……
恶人自有恶人磨。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两位贾府的奶奶还在发散着思维时,唐朝的婚礼还在继续。日头渐沉,在众人就算是将盘子都吃下也吃不回礼钱的觉悟涌上心头后,便纷纷告辞而去。
本来婚礼前要准备两桌酒席时,唐朝想就想过剩饭剩菜的事,唐朝当初是既想丢掉,又觉得丢掉浪费。可等人都走了,再回来一看,女眷那桌还好,剩下的东西还算有一些。堂屋那桌,一阵狂风扫乱叶后,倒是干干净净的了。
虽然是新婚,但唐朝一点新嫁娘的觉悟都没有,一边支使李狗蛋去挑水。一边让李二小去厨房拿两个大盘来。
唐婆子知道自己家姑娘的特性,知道这些剩下来的吃食,她姑娘是一口都不带动的了。姑娘出嫁她心里高兴,就算是七岁的托油瓶,她今天看着也顺眼多了。
唉,知道的人是明白她这是嫁姑娘。不知道的还当是上门女婿呢。
不过这样也好,就留在家里,她守着自已个儿的姑娘,还怕受什么委屈。敢让她姑娘有一点不好,也让这哥俩尝尝擀面杖的滋味。
“二小子,将这些盘子都装到那个大盆里。碗装在那个小一点的。轻点放,今儿个可不兴打破碗的。”
“知道了,大娘。”二小勤快,人又油滑,机灵。唐婆子一说,立马笑嘻嘻地应了。
唐朝跟着二小将盘子往盆里装,唐婆子拿起一双筷子,将女眷那桌的菜,两三盘合一盘。
将将合了三盘子,唐婆子才用一旁的方托盘端到厨房。冬天日短,这个时辰,晚上也不用再吃什么。这三盘菜,明天一早放锅里热一热,再给姑娘吵个新的。也够四口人吃了。
李狗蛋将水缸打满时,一旁大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唐朝就着热水将油腻腻的碗盘都洗了出来。等到李狗蛋将锅里的水再烧热时,唐婆子和李二小已经将屋子都清理出来了。
果然,婚礼什么的,还是现代要好一些。吃完了,拍拍屁股便可以走人了。哪像现在呀,买地的瓜子皮,花生皮的。还有酒肉宴席后的浑味,难闻死了。
唐朝转身去新房,将她之前收着的一盒香料拿了出来。这拿香料,平时是史氏熏衣服用的。唐朝经常会拿来熏一熏房间。
史氏用的都是大块的,或是整块的。所以小一点的,或是不成块的,就会被珍珠和唐朝拿来用,这种东西在她们这些针线上的丫头手里,一点都不稀奇。
社会主义的羊毛,随便薅的时候,谁不会动把手呢。
但唐朝也是知道自己将来要出府过日子的,这些单看不会花多少钱的东西,但将来自己过日子是不一定会舍得买的。所以,针头线脑,小零小趣的东西,唐朝都收集了不少。
这种香料只要一丁点,丢到火盆里,满个房子顷刻间便香味四溢。唐朝在堂屋的小炉子里丢了一点进去。
幸好她们家东西屋用的是火炕,不然像今天似的,一天不断地烧着炉子,一天下来得多少钱出去呢。
唐朝的爹在逝时,将唐朝的房间还有唐婆子住的房间,都砌了大火炕,火炕烧火的地方,就在堂屋里,用堂屋一角的小炉子就能带起两边的火炕来了。
炉子上还可以坐上大水壶,或是放个小汤锅,煲汤或是熬粥。省了不少的柴火。每年冬天,唐朝都会些个土豆,切成片,放在炉盖子上烤。等烤到两面都带着一点焦糊时,用筷子夹起来,沾在有些凉的肉皮酱里。
咬上一口,鲜咸焦脆,既解馋,又解饿。
有时,也会在那炉盖上面,扣个盆,闷上几个红薯,或是热上几张饼子吃。
总之自从来到这里,这几年的冬天,这个炉子便成了唐朝的最爱。
此时的屋子都收拾出来了,唐朝直了直腰,接过小叔子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口茶。
这小屁孩还挺有眼力见的。
“那厢房也没有个炕,虽是二月里,但咱们京城不比南方,夜里仍是冷的。你在天暖前,就先住在这堂屋吧。等天暖了,再搬厢房去。”
之前哥俩都住在厢房,唐婆子就算是心疼碳火,也只得认了。但现在就剩下这小屁孩一个人在厢房,还是算了吧。
不然就不只心疼碳,她娘的晚娘脸估计就够这哥俩吃一壶的了。
唐朝一边对这李二小说着,一边想着等夏天的时候,让李狗蛋在厢房也砌个火炕,嗯,厢房与他们住的正房,还有将近两米的距离。
将火炕砌的靠正房这边,然后延伸一下,在那两米的空地处,在盖一间不挡光的小矮屋。有着一面火墙的小屋子,冬天也可以养上两只鸡鸭。
不说鸡鸭如何,但至少吃鸡蛋方便了。
唐朝这么一想,转头便出了房子,站到了门口。
以前她和她娘都是在府里吃喝,吃的不错,还省钱。但现在不同了,至少她以后就不可能长住在府内,而是住在家里。一但住在家里,吃喝都是需要的。
就是不提她和她娘,李家这对兄弟,却是也需要吃喝的。所以可以在正房和厢房的拐角处盖上一间小矮屋,养些鸡鸭。而在正房和厨房的拐角处,还可以盖上一间矮屋。
以前她家的柴炭都是放在厨房一角的,若是有了这些矮屋,完全可以将这些东西移出来。
对了,她还可以弄些菜种子,种些葱呀,蒜呀的在墙角。
而且,
回头看了一眼,跟着李二小站在一起,傻瞅着自己的李狗蛋,唐朝心中点头,以前她家就她和她娘,不愿意折腾,也没办法折腾,但现在好了,有免费的劳动力了。
想罢,朝着李狗蛋嫣然一笑,“还不提水进屋子,在那养什么懒膘呢。还有,提完水,给你兄弟收拾行李去。”
说罢唐朝扭腰抬帘便进了屋子。留下站在门口的李家兄弟,面面相觑。
半晌,还是李狗蛋安抚了一下弟弟,毕竟在成亲之前的那几年,他与唐朝也有过几回接触。“没事,你嫂子不是让你搬堂屋住去吗?你去先将铺盖收拾了。哥去提水。等提完水,再帮你搬。”
“哥,我能行的。你去提水吧。”李二小听了哥哥的话,便去厢房收拾铺盖了。
这一天,因着是成亲的大日子。所以厢房这边也收拾了一番。不过再怎么收拾,也不过是换了窗纸,贴了喜字罢了。里面因着没有人在,竟是一点热呼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