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逾白确实有他自己的考量。
江逾白猜测,林知夏之所以愿意在圣诞节和他见面,就是因为圣诞节期间,大部分科研组的项目都暂停了,研究人员回家过节去了。难得江逾白有机会和林知夏独处,他决定适当地放开自我约束。
江逾白给自己做完心理建设,就打开了浴池的水龙头。水声哗然作响,温热的雾气弥漫,他坐在波光起伏的水池里,又听见林知夏问他:“你正在洗澡吗?”
他没作声。
林知夏偷偷地溜进来。
江逾白往后靠了靠。
林知夏穿着一条睡裙,跪坐在浴池的边沿。她透过清澈如镜的水面打量他的全身上下,她愣了一小会儿,谨慎地伸手触碰他:“我……我第一次看到你……”话中一顿,她忽然仰起头,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敢再看了。”
江逾白抓住她的手腕,亲了一下她的手背。然后他放开她,挪到了另一个位置静坐,林知夏望着他的侧影,深受他的蛊惑,鬼使神差地跟着他下水,水位线漫过林知夏的大腿,她才如梦初醒般退到了岸边。
江逾白是林知夏的游泳教练。她清楚地记得他穿泳裤的样子,但是,她对他的探索还没做到最后一步,哪怕他们曾经同居了一年,林知夏也没有越出最危险的雷池。
刚才那短短的十几秒钟,给林知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她追随江逾白,理智又劝诫她停留在原地不动。她的内心产生了万般纠结,最终,她飞速地逃离了现场。
*
整个圣诞节期间,林知夏和江逾白都住在酒店。白天他们出门散步,晚上他们会玩一些只有他们两个人明白的游戏,夜里他们一如既往地同床共枕,不过林知夏变得格外老实,她再也没有要求江逾白解开扣子让她研究。
波士顿的冬天寒冷又潮湿,房间里却是明媚又温暖的。圣诞假期的最后一天,江逾白和林知夏在卧室门口告别,林知夏送给江逾白一包金花茶的种子。她说,等江逾白回到家里,把金花茶种进花盆,明年秋天,金花茶开花时,林知夏就回国了。
金花茶原产于中国,林知夏在一场植物学的学术交流会上拿到了它的种子,它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那一盆金花茶,就成了江逾白第一次亲手种植的植物。
江逾白把花盆摆到了他的办公室窗台上,每天悉心照料,还抽空看了两本“花卉园艺”方面的书,请教了专业的盆景大师。
他和林知夏的日常工作都很忙,两人维持着每周一次的通话记录,林知夏发论文的速度比博士就读期间更快了。江逾白旁观她的成长,就像在等待一株金花茶绽放。
韦若星学姐手把手地教导林知夏如何申请“青千”。凭借林知夏迄今为止的学术履历,她很快通过了大学的简历筛查,又在2015年的六月份提交了函评材料。
林知夏并不清楚今年的“青千”项目竞争有多激烈。她也没有托人打听,只简略地把自己的规划告诉了沈昭华教授——如果她足够幸运,她会成为沈昭华教授的同事。
沈昭华教授很快回复了她,还问她在美国的科研做得顺不顺利?
林知夏如实说,在美国的这一年,她每天早起晚睡,社交封闭,专注科研,生活非常平静,就像在闭关修炼一样。林知夏还为他们的研究组提供了不少新的点子,与组里的老板合作了两篇论文,全组的同事都很勤奋用功,她学到了不少新的观念和知识,现在,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了。
下一秒,邮箱提示音“叮”地响了一声。
林知夏打开一封江逾白发来的邮件。她看见一株盛开在花盆里的金花茶,花瓣色泽嫩黄,枝繁叶茂,景致十分秀丽美妙。
江逾白在信中写道:“花开了,该回家了。”
林知夏回复江逾白四个字:“下周一见。”
第136章 扬帆起航
2015年11月中旬,林知夏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博士后的工作告一段落,林知夏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她在家里昏睡了一整天,顺便调好了自己的生物钟。
次日上午,爸爸妈妈去了一趟菜市场,买回来一堆蔬菜水果和海鲜。
家里的超市暂停营业,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活了大半天,做出一顿十分美味的“海鲜宴”,包括清蒸螃蟹、蚝油扇贝、凉拌鱿鱼、香辣花蛤……还有林泽秋最喜欢的青椒炒牛肉,林知夏挚爱的虾仁玉米水饺。
林泽秋下班回家,刚一推开房门,林知夏就招呼道:“哥哥,快来吃饭,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
秋末冬初的寒意席卷了整个城市,夜晚的冷风灌进了楼道内。林泽秋的家里却是一副温馨舒适的景象,充满了烟火气息。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他的疲惫一扫而空,他坐在餐桌边,林知夏又给他夹了一只肥嫩的螃蟹:“哥哥吃螃蟹。”
“这是海蟹,”爸爸笑容满面道,“秋秋喜欢吃海鲜吧?敞开肚皮吃!”
林知夏双手捧碗,感叹道:“太好吃了。”
妈妈又问:“夏夏还没动筷子呢,就知道好吃了?”
林知夏诚实地说:“我在美国的时候,偶尔会梦到自己在家吃饭,梦里我吃得特别饱,早晨醒来,才发现,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冰箱里只有冰凉的牛奶和面包。”
她掀开螃蟹的外壳:“爸爸妈妈做的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自己动手做饭,在外面饭店吃饭,都吃不出类似的感觉……”
妈妈的眼睛里泪光涟涟。她伸出手指,揩了揩眼角,才说:“夏夏回家了,爸妈给你做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咱家的日子好起来了。”
“妈妈别哭。”林知夏递给妈妈一张餐巾纸。
爸爸解释道:“你妈妈那是太激动了,孩子们都大了,有出息了,爸爸妈妈是真的高兴啊……秋秋找了份好工作,夏夏要当大学老师……”
讲到这里,爸爸开怀畅饮,又喝了一杯酒。他拍了拍林泽秋的肩膀:“秋秋,爸爸知道你辛苦……为了这个家,没留在北京。”
林泽秋不紧不慢地说:“北京房价太贵,户口很难拿到,我现在过得挺好,年终奖也有好几万。”
爸爸惊奇道:“秋秋挣钱厉害啊,比爸爸强多了。”
林泽秋没作声。他瞥了一眼林知夏。
林知夏拿起一把小锤子,狠狠地砸开了螃蟹钳子。她连敲两只螃蟹,晶莹剔透的蟹肉被她归拢到一只瓷碗里,攒的像一座小山一样高。
林泽秋正想问她,为什么还不吃一口,就见她端起那一碗蟹肉,摆到了爸爸妈妈的面前:“我们家的日子好起来了,我和哥哥都能挣钱了,你们不要舍不得吃,我看你们一直没动筷子夹螃蟹。”
爸爸接连应声说“好”,却没讲出一句完整的话。他舀起一勺蟹肉,仔细品尝,又抹了一把脸,发自肺腑地感慨道:“哎,夏夏回来了,我和你妈妈、你哥哥都安心了,咱们一家四口团聚了。”
林知夏随口说:“哥哥在软件科技园工作,科技园距离大学城很近,我在大学城买房,那就是我们一家四口的新家。”
林泽秋附和道:“爸妈可以提前退休了。”
林知夏笑意盎然:“对呀,爸爸妈妈退休吧,我和哥哥养你们。”
“哎,那哪儿行啊?”爸爸毫无犹豫地否决道,“我和你妈还年轻,还能挣钱。”
妈妈和爸爸统一意见。妈妈缓声说:“夏夏秋秋,你们兄妹俩刚进社会,爸妈也比不上人家的爸妈,没人脉没背景,帮不上你俩……就多给你们攒点钱。”
爸爸应声说:“对,要给你们攒钱。”
提到“攒钱”,爸爸神色一顿,似乎想起来什么。他放下酒杯,转头就告诉林知夏,过去这一年里,每逢重大节日,江逾白都会上门拜访他们家,带来各式各样的礼物。比如,今年的中秋节,江逾白就送来了月饼、桂花糕、大闸蟹和橄榄油。
在林知夏父母的面前,江逾白从来不提奢侈品,礼物都是实用为主。
江逾白见到林知夏的父母,还会主动谈起林知夏在美国的情况,解释林知夏的工作内容——这是林知夏的父母总想听的消息,他们对女儿的关注度极高。
江逾白的努力持续了整整一年,成功地打动了林知夏的爸爸。
因此,在今晚的餐桌上,爸爸为江逾白说了几句好话,妈妈也稍微夸奖了一下江逾白,而林泽秋还是一副“那小子没通过考察期”的严肃态度。
林知夏埋头吃饭,满心都在思念他。
当晚,林知夏给江逾白发微信,毫无掩饰地说道:“我好想你。”
“我在等你,”江逾白秒回道,“新家装修好了。”
大学城附近有一处高档住宅区,每平方米的房价十分昂贵,今年还有迅猛的上涨趋势。江逾白花费巨资,买下一套八百平方米的顶层豪宅,又请到了全国最好的设计师团队,总共装修了一年多,终于在今年暑假竣工。
前不久,江逾白正式搬进了这座房子。他邀请林知夏来他家里参观,林知夏欣然同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锦鲤小娇夫[八零] (送春) 2020-09-21完结6368苦出身的徐珊,斗得赢泼妇,演得了白莲,懂药材,会厨艺手段十分了得却意外穿到了80年代苦命小白...
-
八十七朵/达尔文与玫瑰 (南郭梓言) 晋江2021-01-21完结111 193家道中落,流年不利,董陈身患疑症。周正觉及其团队获悉后,带着一份协议上门,“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