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王熙凤重生 (苗苗1988)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苗苗1988
- 入库:04.09
也因此,那些旁支庶出,绝了也就绝了,没啥好可惜的,也没人会愿意过继。反过来说,嫡支或者有家产有爵位的人家,就算绝嗣了,也多的族中人家愿意将嫡子献出。
如今,惜春这事儿也是同样的道理。
惜春之父贾敬,虽是正经进士出身,却因着主动放弃了袭爵,又不曾补实缺,故而如今也不过只是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罢了。比起袭了一等将军爵位的贾赦,到底差了一层。而惜春之母倒也是高门嫡女,可出身却也是不如张氏的。
因而,贾赦若想要将惜春过继到自己这一房,倒也还算说得过去。
“道理我都懂,可这事儿……会不会太吓人点儿了?”贾琏好悬才平复了心情,他倒不是因此感到不悦,而是单纯的惊悚罢了。试想想,他娘都过世多久了?有二十年了,可惜春过完年也就九岁,突然之间,说要将惜春过继到他娘名下,可不是纯吓唬人吗?
“爷不同意?”王熙凤极诧异的问道。
“没。”贾琏思量了一下,终于寻到了准确的措辞,这才道,“好事是好事,就是太突然点儿了。不过……罢了,反正今个儿也受了那般多的惊吓,不差这一个。就是敬大老爷那头,会同意这事儿?”
“爷明个儿去问问不就知晓了?”王熙凤听贾琏说愿意,这才放下心来。虽说以贾赦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根本就不允许旁人置喙,可若是因此引起贾琏的不满,却也没那般必要。王熙凤要的是合家欢乐,而非因为惜春之事让贾琏闹心。
“这就是命啊!爷天生就是被那臭老头折腾的!”
此时的贾琏并不知晓,明个儿真正去道观的,并非他们父子俩,而是仅有他一人。且贾赦一早就放话了,办成了就回来,办不成……要你何用!!干脆留在道观算了,左右他们这一房也已经有了荣哥儿。
这才活生生的人间惨剧,简直惨不忍睹。
作者有话要说:
真汉纸就要用于面对大姨妈第二天!!
嘤嘤嘤,然而你们的蠢作者并不是真汉纸,不仅没抗住来自大姨妈的强大攻势,还没忍住诱惑去看了元旦晚会。今天就一更,明天再嗨嗨嗨。顺便来合个影,2016,哦也!
PS:我深深的觉得2016一定会红红火火,不能更红火!╰(*°▽°*)╯
☆、127|第127章
对于贾琏来说,这一年可真是没一刻清闲下来过。如果说在扬州和苏州时,是忙得脚不沾地,那么等他回到京里后,却不单单是身子骨累,更兼心累。
回到京里的第一天,贾琏受到了以往二十多年都不曾有过的惊吓。等好不容易跟家人汇合了,又被自家亲闺女给伤透了心。本想着,晚间总能好生歇一歇了,结果自家媳妇儿一番话下来,贾琏已经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然而,这真的仅仅是个开端。
次日一早,贾琏被贾赦一脚踹出了家门。当然,马匹和跟班小厮还是有的,可除此之外,旁的却是没了。相反,助力极少,可任务却颇重。贾赦要求贾琏在一天之内,先去道观就惜春过继一事得到贾敬的明确回复,之后还要往宁国府跑一趟,争取在日落之前,将惜春的名讳记在贾琏生母张氏名下。
也许乍一看,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可考虑到大房新置办的宅子离京城郊外深山里的道观极远,等回头还要跑一趟宁荣街,最后再赶在宵禁之前跑回家中……
贾琏在上马之后,恨恨的回头瞪了一眼自家的新宅子:“这就是亲老子!哼!”
可不就是亲老子吗?使唤起儿子来,半点儿都不心软。
你以为只这般就没事儿了?大错特错。等贾琏奔波了一整日,几乎瘫软着回到了家中后,贾赦特地等候在前院正堂里,意味深长的看着贾琏,道:“琏儿,为父原觉得你年岁尚轻,经历的事儿也不多,为人也不够稳重。如今看来,却是为父错怪你了。咱们这家,里头的事儿就交予你媳妇儿了,外头的事儿从明个儿起就都交予你了。唉,为父老了。”
说罢,贾赦便将双手背在后背,佝偻着腰到后头去了。贾琏听了这话,一时还真有些心酸,虽说背着人时,他也常“臭老头”之类的唤着,可在心里,贾赦却仍是当初那个令他觉得高山仰止的父亲。谁知,原来在不知不觉中,父亲是真的老了。
带着这般感概,贾琏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往自己院子里走,走着走着……
“臭老头又坑我!!”
“甚么?”王熙凤听到外头的脚步声,忙打了帘子出来迎,却恰好听到贾琏愤怒的低吼声,一时难免有些回不过神来,只奇道,“好端端的,琏二爷您这是怎的了?可是四妹妹那事儿没办好?”
“怎么可能?”贾琏相当不悦的瞧了王熙凤一眼,“别小瞧人,爷真的要办一件事儿,还有办不成的?敬大老爷那头听了我的来意就允了,连个缘由都不曾问,亏得我去的一路上都在琢磨理由,还现编了个悲情的故事,想着万一他不乐意,我就哭给他看。结果倒是好,我才把来意说完,他就提笔写了一封短信,让我拿着给珍大哥哥。”
“所以,这事儿是办成了?”
“自然是成了,你以为谁都那么稀罕四妹妹?”贾琏走进内室,在王熙凤的伺候下,脱下了外头的大斗篷,以及里头的袍子。在外头奔波了一天,且有大半天工夫都在深山老林里,他的衣裳湿了大半,连靴子上头都带着些冰凌。
王熙凤寻出了干净的衣裳让贾琏换上,又轰他去暖炕上坐着,顺手在暖手炉里添了几块新炭,一并塞到了贾琏怀里,这才道:“既是都妥当了,琏二爷您这又是作甚?”
“哼!”贾琏一面暖着身子,一面恨恨的将方才之事告诉了王熙凤,并添上了自己的评判,道,“我敢打赌,那臭老头一定又要作幺了,就是不知晓这次倒霉的是谁。”
“呃……”王熙凤颇有些欲言又止,半响才道,“应当是为了林家家产一事,我听说因着户部尚未正式将东西封存,似乎荣国府那位政二老爷,正在四处奔走,希望能够替林妹妹保管这些东西。”
贾琏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有些不大确定的道:“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催着户部赶紧将东西封存?不会罢?”
这大过年的,户部那地儿又不是自家府上的庄子铺子,还能催一催就赶出活儿来的。别说贾琏不过就是捐了个五品的同知,就算是袭了一等将军爵位的贾赦,也没能耐插手户部的事情。当然,若是平日里,塞点银子托着办点事儿,倒也不是不可能。可这会儿离过年也就小半月时间了,就算他们家不过年了,户部官员们却不可能陪着他们瞎折腾。
也就是说,甭管怎么折腾,林家家产的事情注定要等到年后才能处置了,准确的说,应当是过了正月十五,才能正式处置。
……瞎折腾啥呢!
然而,甭管贾琏心中是何思何想,最要紧的却是贾赦和贾政两兄弟的擂台之战。事实上,不单单贾赦时不时的打发贾琏出门,就连贾政也不曾闲下来。明面上,事情仿佛是一成不变的,至少看不到有甚么进展,然而终于在小年夜那一日,出现了一丝变化。
荣国府得了宫中赏赐。
赏赐的物件倒是无甚稀罕的,不过就是一些有着祥瑞之兆的金银玉器罢了。可有时候,赏赐甚么物件并不重要,哪怕仅仅是一杯水酒,或者一碟点心,也是极为荣耀的。而关键在于,何人赏赐以及谁获了赏赐。
宫中的贤德妃娘娘,特地命公公给荣国府诸人送来了赏赐。所谓诸人,包括贾母、贾政、王夫人、宝玉、探春、李纨、贾兰,以及客居荣国府的黛玉。
更为稀罕的是,所有人中,得赏赐最多的,竟不是贾母,而是黛玉。
消息传来,王熙凤愣是半响都没能回过神来。哪怕不理会前世的记忆,这里头也充满了古怪。按说,既是妃嫔赏赐娘家人,理应按着辈分来。哪怕想额外赏赐小辈儿们,可也没的放着宝玉、贾兰不论,单单挑了客居荣国府的黛玉说事儿。再一个,宝钗呢?说好的金玉良缘,这是又出岔子了?
王熙凤思量了半响,索性唤了丰儿吩咐了几句。虽说大房已经离开了荣国府,可到底待了几十年,旁的或许做不到,这打听些事儿,却是极为容易的。谁让荣国府的下人不单难以管教,还各个心眼都多得跟那筛子似的。
又过了一日,丰儿带来了新的消息,偏生这却是王熙凤最不想听到的。
“奶奶,荣国府那头,听说是想顺着老太太的心思,撮合宝二爷同林姑娘。据说,这事儿已经过了明路了,至少老太太和二太太都是同意的。”
宝玉和黛玉?!
一个没忍住,王熙凤失手将茶盏摔到了地上,吓得丰儿忙告饶。王熙凤这才惊觉失态,却只摆了摆手,道:“不关你的事儿……可还有旁的消息?老太太和二太太同意,那其他人呢?”
丰儿听了这话,面上闪过一丝狐疑,只道:“宝二爷自是愿意的,虽说他往日里与林姑娘并不算太亲近,可据说他其实心底里是很愿意亲近林姑娘的,只是碍于林姑娘喜静,又素日里不大出院门,这才疏离了些。对了,听说林姑娘已经从荣禧堂后头的院子,搬到了老太太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