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餐,衣服也洗完了,对方还没有来。
“可能要下午才来了吧。”沈白露晾好衣服,说道。
方垒正在仓库门口动手做一张小板凳,用的木料都是仓库送的边角料,坐的凳面看起来还挺光滑的。
他答:“有可能。”
因为批发来的衣服,免不了会有褶皱,一些挑剔的姑娘看到褶皱便要换货,沈白露特地买了一个装炭的熨斗,把衣服摊在床上烫平。
方垒看到后说:“要不给你做一张工作台吧,用来熨衣服也好。”
“好啊……不过用砖头垒高,摆上桌面板就够了。”
“也可以,反正上次还有水泥没用完。”
……
工作台做好了,只是木板有些粗糙,沈白露打算买一块油布铺上,防止衣服被钩出丝来。
下午三点左右,沈白露从镇上买了些东西回来,还带了几份今天的报纸,门口停了一辆卡车,仓库里面有人在说话。
沈白露走进去一看,一共来了两个男人,一个人夹着一个公文包,在跟方垒讨论钢筋的事,另一个人则在看钢筋。
“回来啦。”方垒转过头,问道。
“嗯。”沈白露对他们点点头。
大概他们货看得差不多了,开始讨论价钱的事。
方垒说道:“价格的事情好商量,来,先喝杯茶。”
沈白露放下东西,给他们泡了些茶,由于没有茶具,便只在杯子里放了些茶叶,用热水瓶里的水泡开。
“地方简陋,只能将就喝喝粗茶。”方垒说道。
那两个人皆来自喝功夫茶的地区,说道:“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具,茶盘、茶杯成套的,等这笔生意谈成,下次我给你带一套茶具过来。”
还有下次……听起来是一笔大生意呀。
沈白露给他们倒完了茶,发觉热水瓶里没水了,便去外边烧水。
这个炉子现在基本上都摆在外面,反正没有人要。
用平时看过的旧报纸引燃木柴,这些木柴都是在附近工地拾来的,堆在外边的屋檐下。
沈白露隐隐约约地听着他们好像在杀价,心中感慨那个地区的人果然很会做生意……
正拿着一把蒲扇给炉子扇风,刚放学的小胖子远远儿地走了过来:“露露姐姐,我妈让我拿荔枝给你们吃。”
“你们自己种的?”
“嗯。”
沈白露收下荔枝,放在了那张当茶几用的凳子上:“两位老板,吃荔枝吧,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小胖子说着也朝仓库门口探了探,发现有客人在,只好缩了回去。
沈白露觉得奇怪,叫住了小胖子。
“你方垒叔是不是没有给你结跑腿费?”
他点了点头。
“来,我给你。”
小胖子拿着钱兴奋地跑开了:“哦,又攒下了一块钱。”
水烧开后,方垒跟他们的生意也谈妥了,挪开那些凳子,准备搬钢筋。
……
一卷卷钢筋全靠人力抬着搬上车,沈白露帮不了什么忙,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
还好的是,在方垒的要求下,他们这次现结账。
送走他们,方垒一身汗涔涔的,先扬了扬手里的钞票,接着不顾脏兮兮,一把抱着她转了转,兴奋地道:“老婆,赚钱了!哈哈哈——”
*
那两个人承包了一个建工厂宿舍的项目,所以他们需要的货量还挺大,不过工期有些长,所以钢筋在需要的时候,才给他们供货。
由于仓库里的货还剩下另一种型号的几卷钢筋,方垒打电话给那位钢厂的战友,让对方送货过来……
跟他的生意相比,自己的生意仿佛是毛毛雨。
不过沈白露也不嫌弃,这个周日,照旧去卖衣服。
有一些顾客见到同厂的女工穿上了漂亮裙子,便自然地会询问在哪里买的,从而被吸引过来。有一个伶牙俐齿的姑娘还说道:“老板,我可是给你带生意来了,你给我们算便宜点儿吧。”
这是口碑发酵,自动吸引顾客上门哎……沈白露心中有些窃喜,笑吟吟地说:“没问题,只赚你个路费钱。”
有人问:“你天天都会来吗?”
“有时候也休息,或者去进货,或者去别的地方摆,不过基本上只要你们放假休息,我都会在。”
卖衣服给这些年轻女性,可比在东阳圩里卖东西爽快多了,她们现在的工资领先全国工人,一个月买一件新衣服,犒劳一下时常加班的自己,真的很有必要。
自然,沈白露赚的也更多……
正送走一批顾客,沈白露清点了一下,从大袋子里拿出新的衣服出来补上空。
正低头干活,感觉有人走过来了,沈白露条件反射地说:“衣服裙子随便看看。”
抬起头定睛一看,好眼熟的人,对方也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两个人同时愣住。
沈白露叫了声:“阿英?”
“你是,露露?”
跟随王香英一起过来的一个小姐妹疑惑地看着她们俩:“你们认识?”
“真的是你!”沈白露站起了身,欣喜地说。
去年那个时候,阿英的丈夫从工地摔下来,昏迷不醒……后来方垒出院的时候,阿英的丈夫有了微弱的意识,但还不算完全苏醒。
阿英非常惊喜:“我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你老公的情况怎么样了,康复了吗?”
阿英叹了一口气……
去年她丈夫醒过来后,虽然手脚都没毛病,但是身体差了好多,经常头疼,身体疼,干不了重活,现在只在家里休养,做做轻便的事,带带小孩。而她因为会踩缝纫机,经人介绍来了这片工业厂区,进了一家服装工厂打工……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阿英又问:“你怎么会过来的?”
沈白露说:“方垒退伍了,在这里做点儿小生意,我顺便过来摆摊子。”
“你们结婚了?”
沈白露点头:“结了。”
“那挺好的。”
她是陪同事过来逛街的,同事还没结婚,买衣服比较大方,阿英则节约得跟什么似的,只穿着旧衣裳,不买新衣服。
沈白露也不好劝她买,只好说:“我经常在这里卖衣服,你有空过来找我玩。”
*
不久后的某个休息日,阿英过来了。
这次阿英显得有些高兴地说:“我同村有老乡也在这里做生意,坐公交车半个小时就到,他们的孩子放暑假会过来玩几天,我的大女儿有十几岁了呢,快跟我一样高了,我想给她买条裙子,到时候托他们带回去。”
沈白露笑道:“那挺好的,你来挑挑看,哪件适合她穿,我算你便宜些。”
她选了一条浅黄色的裙子,随后去其他摊位买了几件小孩子穿的衣服,又折了回来,跟沈白露聊了会儿天。
聊的都是一些工厂里的事,据悉他们工厂是台企,衣服都是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质量检验非常严格。
“一点儿小小的瑕疵都不能有,我们这条线的主管也凶巴巴的,去上个洗手间,都规定时间,有次一个同事只是超了一分钟,都被骂个半死……”阿英说。
沈白露记得某宝上有很多外贸货,就是从工厂拿的剪标、瑕疵或者尾货,想着,如果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货,尤其是有一点儿小瑕疵,但是不妨碍穿的货,那就好了。
便问道:“那你们那些有瑕疵的货,最后怎么处理的?”
“好像也有人批发走,但具体谁买走,我就不清楚了,好像也是出口,不过价格比较低。”阿英回答道,“你想批发吗?但那些衣服款式,我感觉不适合我们这边的人穿,还挺贵的。”
“这样……”沈白露点头道,“我刚入行,想各方面多了解了解。”
……
第70章 爽翻天的操作
爽翻天的操作
自此之后, 沈白露和方垒,卖衣服的卖衣服,卖钢材的卖钢材。小夫妻恩爱又努力, 站在时代的风口, 虽然称不上飞上天, 但绝对是大有收获。
沈白露除了到本镇经营, 还会坐公交车去别的镇上去开拓新市场。
每天数着钞票,即便没有手机网络,也完全不会无聊。
暑假来了, 弟弟沈晓冬今年暑假没回家,他说要去某航天基地里参观实践, 成绩好的才有资格呢。
沈白露通过邮局汇了一些钱给他, 交代他:“姐一切都好, 你好好学习。”
沈春雨暑假里在家帮忙干些农活, 爷爷依旧十分操劳,还好的是叔叔家的儿女都大了,沈小峰已经可以踩打谷机了。
两家人还是跟以前一样,一起帮忙双抢, 因为爷爷、妹妹要去干活,饭都是在婶婶家一起吃的。沈白露寄了些钱给妹妹,让妹妹拿了些钱给婶婶,用来双抢的时候隔三差五买两斤猪肉, 买些西瓜, 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
9月开学后,沈白露收到了几封妹妹寄来的信,无不是轻松活泼,让人放心的。
12月份, 沈白露收到了李孝红写来的信。
她们俩早在6月的时候,就有信件往来,不过不是很频繁。
这次在信中,李孝红说了说供销社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