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进少了,不过当时也没有那么多启动资金,自己又搬不了那么多,没办法。
衣服卖得无比顺利让沈白露觉得人生充满希望,更高兴的是,第二天上班时,沈晓冬走进了供销社,带着一脸的喜气……
第48章 方垒的困局
方垒的困局
“晓冬, 情况怎么样?”沈白露迫不及待地问。
沈晓冬还未开口,身后跟着的陈向阳钻了进来,说道:“露露姐, 晓冬被北京航空学院录取了!”
“真的!”沈白露兴奋不已, “太好了!太棒了!”
“了不起啊大学生!”供销社的几个同事, 对沈晓冬也非常熟悉, 纷纷称赞祝贺。
皇天不负有心人,弟弟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沈白露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地。
“爷爷知道吗?”
沈晓冬说:“我昨天就打电话回村里报喜了, 爷爷说你已经回来上班了,所以特地过来告诉你。”
当时恰好临近吃午饭时间, 没有什么顾客, 沈白露便对弟弟和陈向阳说:“走, 姐请你们下馆子去吃一顿好的, 庆祝庆祝!”
陈向阳的成绩也不错,被广州的一所大学化工专业录取。
沈白露卖衣服得了一些钱,心情又激动,在小饭馆点了三菜一汤, 庆祝犒劳一番。
“姐,姐夫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他已经恢复正常,现在回连队报到了。”
“那就好。”
陈向阳说:“露露姐你不知道,这两天大家都紧张死了, 老师、学生、学生家长, 全都围着教育局招生办,得到一个录取消息,就松一口气。”
“向阳你没有打电话回家报喜吗?”
“报了,我跟晓冬一块儿打的电话。”
“哦, 那你们在县城住哪儿?招待所?”
“不是,我和向阳都住在县城的一个同学家里,打地铺睡的。”
“他考上了哪所大学?”
“中财大。”
“嗯,挺好的,你们下次去县城,带点儿水果去人家家里。”
吃完饭,沈白露让弟弟把一些东西带了回家,又让他转告春雨,10号那天来帮着卖衣服。
沈晓冬对姐姐批发了服装来卖的事情颇感兴趣,问道:“这些衣服好卖吗?”
“还行,我也是来试试水,小赚一笔,你上学的时候生活费也富余一点。”
他笑吟吟地带着几件衣服,一些特产,跟陈向阳回家了。
沈白露吁了一口气,最近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实在是太棒了!
*
晚上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李孝红说道:“你弟真有出息,我家那几个,没一个能读得出书的。”
王见娣:“我家那几个也一样。”
朱姐道:“这下你弟弟起身去北京之前,是要摆酒的吧?”
沈白露点头道:“应该要摆酒的……”
正吃着,谢芳带着两个跟沈白露差不多年轻的姑娘走了进来,问道:“露露,我听说你这里有广州批发来的衣服卖?这两个在医院上班的护士都看上了赵红霞的那条连衣裙,想来问问看还没有货呢。”
两名护士还有点害羞,不住点头。
沈白露想了想:“好像一模一样的还剩一条,不过另外还有其他颜色和款式的裙子。”
护士小姐姐说:“没事,我们先去看看,也不一定要买一样的。”
王见娣笑道:“露露,你可真了不得,生意都自动找上了门。”
“可惜呀,只有这么点儿货,要是特地去广州批发进货,价格肯定又比现在卖的贵一些。”
谢芳说道:“依我看贵上一点儿也不要紧,这些小姑娘都爱漂亮,也总要有一身穿得出去的衣服不是……相亲的时候穿得好看点儿,也显得人更有精神一些,更招人喜欢。”
大家呵呵地笑,谢芳真是三句话不离老本行。
*
人逢喜事精神爽,做什么都顺顺利利,水到渠成。
两轮东阳圩下来,衣服虽然没有全部卖完,但是稍贵些的衣服,都被沈白露卖得差不多了。
沈白露感觉自己有些失策,早知道应该少批一些低档便宜的,多批一些相对高档一些的才好,卖得更好,且利润更大一些。
因为所有的裙子都卖完后,还有人来打听有没有货了,可见市场并未饱和。
货尚未卖完,提前核算了一把,已经净赚了将近一百块,后面这些剩下的货,多卖一件就是赚一件,满打满算下来,总共赚到的,就是差不多半年的工资啊!
辛辛苦苦半年的收入,半个月就搞定了,果然做生意才是王道。
目标达成,沈白露喜上眉梢地给方垒写信:“最近是不是还拿着那些照片可劲儿晒呢?你那得意的小模样,我能想象得出来……这些日子我的服装大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看来咱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数着小钱钱的感觉无比美妙哈哈哈……不知道你提出退伍意愿了没有,希望能一切顺利……”
信件抵达某部队时,方垒刚从连长办公室出来,一脸的颓然。
周小云把信递给方垒:“方副连长,你的信。”
拆开一看,心里更不是滋味。
沈白露在信里问他退伍的事,殊不知他刚刚才经历了一轮连长和指导员所做的思想工作。
“方副连长,你的退伍申请我看了,我们希望你能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提交这份申请。”指导员说话向来委婉。
连长谢红旗则干脆说:“我说话很直接,一句话,不同意。”
方垒噎住,心中无比后悔自己此前利用学习的一些知识,写了一些军事小论文,表达了一些小见解。然后,就这样被提了干,升到了副连职……
“报告连长、指导员,我是大脑两次受伤,现在时常头疼,留在部队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你这是找借口,我看你现在就挺正常的。”谢红旗仿佛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小心思。
指导员说:“方副连长,你现在是我们营重点培养的干部,怎么说退就要退?”
谢红旗:“一定是想你媳妇了吧。”
指导员疑惑地看了谢红旗一眼。
谢红旗使了一个眼色给他,继续说道:“你昏迷住院时,我去看过你,也见到了你媳妇,你给我说老实话,是不是想跟你媳妇过日子才打退堂鼓的?”
方垒:“……只是未婚妻,还不是媳妇。”
“我看你跟其他战友吹牛时,一口一个媳妇叫得亲切。”
方垒:“……”
“部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怎么能为了小家,不顾大家?边境时常有扰,云南那边也蠢蠢欲动,你七尺男儿,不报效祖国,天天想着儿女私情,成何体统!”
指导员发现连长说得有些过,叫了他一声:“红旗——”
方垒听着这些,感觉自己都要裂开了。
现在,看着沈白露在信里报着各种喜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方垒愁得不行,万一自己今年走不了,一旦评级升上正连级,更难走……
不管,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退伍。
并非不愿意保卫祖国,只是接下来都要裁军了,未来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兴军,他留下来也贡献不了什么。
周小云见他表情不对,问道:“副连长,你怎么看起来不高兴啊,嫂子写什么了?”
方垒看了他一眼:“你小子察言观色的本领有一套,能不能用在别的地方?”
“副连长,我这不是关心你吗?”
“你哪里是关心我,你是想打听八卦。”
*
沈白露可不知道方垒的这些难处,依然正常上班,后来只收到他报喜不报忧的回信,当时已是8月下旬了,沈晓冬已经领到了录取通知书,做着去北京上学的准备。
他入学,是不用交学费的,国家还有每个月补助二十多元的生活费,包括三十多斤的饭票和若干元的菜票。
沈白露只需额外每个月再给他十块十几块的生活费,他就可以过得很好了,所以沈白露的压力确实不大。
妹妹沈春雨也即将入学县高中,已经在沈晓冬的辅导下,学习高一的课程。一切都如此奋发向上,沈白露感觉未来可期。
沈爷爷计划着,在春雨9月1号去县高中报名之前就把晓冬的升学酒席给摆了,这天过来赶集,顺便跟沈白露商量。
沈白露点头道:“可以的,反正他们两个都是升学。”
沈爷爷还说:“既然你的好事延迟了,那头猪就杀了摆酒吧。”
沈白露笑道:“爷爷,你不用特意给我备这些。”
“那不行,备还是要备的……”
8月31日,沈家村里一派热闹喜庆,沈晓冬的升学宴,沈爷爷杀了一头猪,都用来摆酒了。
不光是沈家这边的亲戚都过来了,沈白露的舅舅、大姨等也来了,甚至方家那边的大伯也笑呵呵地封了一个红包给沈晓冬。
“沾沾大学生的光。不说一个村,就是我们这一片的几个公社,出个大学生都不容易……”
在家忙了一天,沈白露累并快乐着。接下来还有三年,努力赚钱,督促妹妹考上她理想的学校与专业……
次日一大早,天还没有光,沈国良就开着拖拉机,送沈白露及沈春雨去公社,一个上班,一个坐车去县高中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