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间汉服店 (大鹅踏雪泥)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大鹅踏雪泥
- 入库:04.12
黎誉抱着她走进房间,然后反手将门关上,把江皖放了下来,江皖就被他围在墙角里。
看着江皖,手慢慢伸到江皖的脖子上。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江皖有些不可置信,紧紧将双手抵在胸前,说道:“黎,黎誉,你可是人名警察啊,不,不能干这种事儿,就算想,你也要按流程来啊,你得先问问我知道吗?”
江皖感觉黎誉手在移动,于是她整个人身体慢慢往下移。
黎誉近一步的扣住她,然后一把从江皖脖子里掏出一条项链!
是的,项链,江皖人都呆了。
黎誉拿过项链,对着窗户透进来的阳光仔细看着项链上的玉吊坠。
江皖又羞又气的跳了起来,使劲的用手捶打着黎誉,“黎誉你是不是有病,你拿我项链干嘛!”
黎誉空出一只手顶着她的头,沉默了会儿后转过身来,对江皖说:“我在看你这个项链里边是不是藏着东西。”
江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能有什么东西。”
黎誉叹了一声气,坐到椅子上,“那你告诉我你这个项链是哪来的。羊脂玉,起码百万以上吧。还有外面的那些衣服、首饰和你买店铺的钱。”
江皖一下子就愣住了,她没想到黎誉问的是这事儿。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除了爸妈,最了解自己的人就只有黎誉了。合伙开店的借口爸妈会信,但黎誉肯定不信。所以从开店的第一天江皖就没想瞒他,因为根本就瞒不过去。
江皖躲开黎誉的眼神,低下头。
黎誉看她手指又开始互绞,就知道她是不想说。轻轻拉江皖到身前,说道“你不想说我也不逼你,你现在就跟我说实话,开店的是你一个人还是有别人?或者说那些东西的钱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有别人的份?”
黎誉深信江皖不会犯法,但是不确定她会不会被人欺骗,只要没别人参与,就排除了被别人骗的可能。除开这种情况,也就剩下那些不可思议的、小说里才出现的可能了。
江皖听黎誉说不问,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慢慢抬眼看着黎誉说道:“没别人,都是我自己。”
黎誉心里的石头放下后,又有些不可置信的眨眨眼。两人都没有说话,房间里顿时沉默了下来。过一会儿,黎誉站起身来,将项链带到她的脖子上,把玉吊坠藏到她的领口里,说道:“那你一定要小心些,有什么事尽量找我,不要太过依赖...别的东西。你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
黎誉是在房间里教了江皖18种躲避摄像头的方法后才走的。
江皖问他:“你需要我做什么吗?”例如去国外盗取绝密资料啥的。
黎誉挑眉轻笑,“脑袋瓜里想什么,你什么都做不了。”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她身上的那个东西肯定是用处没那么大的,或者说权限没那么大,要不然她怎么会尽拿衣服首饰出来,还需要自己苦哈哈的卖货。
江皖后来独自在房间里坐了好久,突然才反应过来,之前黎誉看她项链,不会是以为她有随身空间吧?
不过两人有了默契后,江皖做事倒是方便了很多,至少将她店里还缺哪些人手一股脑的都发给黎誉,让他帮忙找找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
别说,两天后,黎誉还真帮她找到几个客服。
在江皖刚从古代回来的那天,为了七夕,江皖开始在网上预热,特意找了那个穿了她们的鱼子缬而火的曹宁宁,跟她商量能否帮忙她们拍个视频,推广一下这套汉服。
曹宁宁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直接和江皖说不要钱,只要那件衣服送给她就好了。
江皖看她坚决不收钱也没办法,直接把那套特意买来作为七夕主推款的大袖齐胸襦裙寄了过去,顺便还送了一套织金纱道袍给她。
这款主推的大袖齐胸襦裙用的是丝绸红地花鸟瑞锦,衣服绣着牛郎织女相会图,上面的人物鹊桥都绣得精致无比,当时江皖看到这款时就包了那家店的这款衣服,并且还把尺码给他们店,让他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她全部按市价收。
当时那家的掌柜高兴坏了,如江皖所料,按市价收后他们不仅自家绣娘赶着,还把订单分给了别的店。最终江皖在几天的时间内就拿到了近两百套的衣服。
第二天早上,江皖打开曹宁宁的视频账号,就看到置顶的视频是那件七夕襦裙。这个视频不出意外的又火了。曹宁宁这条视频是在室外拍的,古建筑的背景下,大红的丝绸碰上精细的刺绣,绝美无比。
曹宁宁穿着这套衣服,拿着花灯,从城墙上缓缓的向你跑来,身后就是悬挂天空的月亮,让人惊艳!
这条视频的点击量和点赞数刷新了上次鱼子缬的视频,当天江皖店中的这套衣服全部清仓,甚至还带动了别的七夕款和日常款的销量。
如今七夕到了,江皖的星汉灿烂能不能再度爆火就看今天!
第25章 七夕活动 江皖降落在元朝。
七夕的这天,古镇也换了个新装。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类似古代摊贩的小推车也出现了,吹糖人的、画油纸伞的、还有叮叮咚咚卖拨浪鼓的,仿佛一夜之间全出现了。
河道旁已经摆满了河灯,商贩们就拿个小马扎坐在自家的摊位前,等着天黑。
每到这天,古镇河道出口处都会拦截下一片的河灯,上头行人游客在放、下头工作人员在捞。
古镇中心还有一棵大榕树,这颗榕树可不止一个根,有的枝条慢慢垂在地上,成年累月的就会扎根土里,形成一个个小根柱。
大榕树上系有好多的铃铛和红布条,人们盼望着能得到祝福或实现愿望。
江皖所在的巷子里也有变化,巷顶悬挂着满片的彩灯。一抬头便是线形的、各种颜色的彩灯密集在一起,她都能想象到晚上时,这里就会成为一个拍照打卡的圣地。
不仅如此,古镇的管理人员还把戏园给整了出来,据说今晚还有戏剧表演。
早上八点多,江皖吃过早饭后坐在柜台看账本,谢琳琳嘴里叼着个包子走了进来,“老板今天这么早啊,吃过早饭了没?”
“吃完了,昨天睡得早今天不就起得早。”江皖一边看着图表一边说道,她昨晚可是十点就睡了呢。
谢琳琳两口解决完早饭,放下包包锁在柜台后面,“哎老板,你有没有去看那个戏台,我昨儿晚上回家的时候戏台前的红布都还没掀开呢,刚刚走过来看到那里闹哄哄的,是不是修好了?”
江皖来了兴趣,“就那水上戏台?”
“对啊,古镇这两年搞得是真不错啊,好几块地方都翻新修复了。我奶奶说她上一次在这戏台上看戏都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然后这戏台就再也没有开场过。”
谢琳琳说的这个戏台江皖熟悉得很,她小时后捉迷藏就经常躲到这个戏台上。
据说这个戏台始建于明朝,在这几百年来不断的在原址经历损毁、修复。至于谢琳琳奶奶那时候听戏的戏台应该是建国初期修的了,然后一直至今才重新修过。
“唉,其实咱们平河古镇的历史底蕴是很深厚的,就是之前的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是什么脑袋,一直都不懂往这做文章。”谢琳琳又抱怨一句,“还不止这个明朝的戏台,更有那个东汉的,什么刘秀的报恩寺庙,居然也就放在那里不宣传,导致平时只有咱们古镇的人去上香,外地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这...虽然前几年古镇的宣传确实废了点,但那啥刘秀报恩寺真不是人家不作为,而是全国就有好几家吧,关键咱们的这家拿不出过硬的刘秀避难的证据啊。也不知道这个刘同志为啥老往寺庙躲。
不过说起这个戏台,江皖顿时有了一个主意。其实戏台那块算是个戏园子,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十分漂亮。
她记着自己当时在唐朝买衣服的时候有一家掌柜送给了她好多荷包,这荷包在古代值不了多少钱,但放在现代它就是个纯手工刺绣制作的作品啊,拿来当拍照的礼品肯定很不错。
江皖觉着计划可行后就发了个信息给黎誉,她有个初中同学就是在古镇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江皖和大部分的初中同学都已没了联系,但是黎誉当年是班长,所以肯定有。
黎誉很快的把那同学的微信名片发给了江皖。江皖和那位叫沈关奕的同学说了拍照的事情后,沈同学就很快赶到江皖店里来。
记忆中沈同学是个白白的胖墩,如今...是个黑黑的胖墩。江皖疑惑,难道摄影师就没一个白的吗?
两人不太熟,当年在班上的时候恐怕就没讲过几句话,但是总有些同学情谊在,所以寒暄的时候也没有太尴尬。
其实主要就是“哇你好厉害,居然开了个这么大的汉服店,网上说的星汉灿烂就是你家吧。”
然后江皖摆手互吹“不敢当不敢当,听说你摄影工作室开了三四年了,很不错啊。”
两人聊了一会儿后,江皖就跟他说了工作内容,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帮客人在戏园里拍照,这对沈关奕来说比较简单,于是他很快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