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浪花与姥姥的漂亮房子 (李子谢谢)


  朱爷爷说到这里,眼眶又湿润了。
  “当时,淡竹洋的村民组织了一支不脱离生产的革命武装组织,叫淡竹洋赤卫队。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火力凶猛,攻占了淡竹洋,眼看着红军部队就要全军覆没了,赤卫队恳请红军主力撤退,和少量红军一起顽强抗击敌人,为大部队转移赢得宝贵时间。为了掩护大部队带领群众成功转移,以及小部分红军队伍能与大部队汇合,赤卫队与敌人顽强抵抗,却因兵力、武器等力量和敌人悬殊太大,要么牺牲要么被俘了。当时被敌人抓走的一名赤卫队队员叫郑祖出。”
  姥姥和孩子们的心都揪了起来。
  看着每个人脸上凝重紧张的神色,朱爷爷语气沉重:“敌人想要问出红军撤退的路线以及其他参加革命的人员名单,对郑祖出威逼利诱,只要郑祖出肯出卖红军和革命人员,敌人表示就会放了他,但是郑祖出不为所动。敌人又对郑祖出严刑拷打,用烧红的铜钱一个个印在郑祖出的身上,后来郑祖出在敌人的酷刑里丧了命。他到死都没有透露一个字,保守了了红军撤退的路线,保护了其他革命同事的安全。后来,大家替郑祖出收拾遗骨的时候发现,他的遗骨上竟然还留着敌人酷刑烙下的铜钱印。”
  朱爷爷说到这里,眼泪流了下来,姥姥和孩子们也都哭了。
  郑祖出烈士死时才二十八岁,为革命胜利付出了他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
  而在革命胜利的艰难道路上,这样的牺牲数不胜数,可歌可泣。


第九十四章 听朱爷爷讲红色故事(六)
  “红军战士也好,老百姓也好,为什么甘心情愿为革命流血牺牲呢?都是因为敌人惨无人道,我们人民军队的纪律是连战俘都不准虐待,而敌人却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烧杀抢光,敌人从淡竹洋撤走前放火烧了整个村子,隔壁村子因为火光冲天烟雾弥漫遮挡了敌人的视线才幸免于难,淡竹洋的村民在山上躲了三个晚上回到村子时,发现家已经被敌人烧毁了。整个淡竹洋遭受了灭村之灾,一共被烧毁了126.5座房子,为什么有半座房子没被烧毁呢?那是因为有一个躲在灶下的红军等敌人走后爬出来把火扑灭了。”
  “他们没有家了,怎么办哪?”小浪花哭着问朱爷爷。
  朱爷爷也哽咽说道:“敌人制造的灾难让淡竹洋的老百姓家破人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红军挺进师的领导人,刘英战士深深牵挂淡竹洋的人民,在战斗结束几天后,他不顾危险,秘密潜回了淡竹洋看望村民。刘英战士号召淡竹洋的人民团结起来,共渡难关,他动员邻近各村向淡竹洋村民捐物捐粮,还在省委机关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两千多银元供淡竹洋村民重建家园。刘英战士还对哭泣的村民们说,房子烧了没关系,以后党和红军会给你们盖大房子!正是在刘英战士为首的党和红军的温暖关怀下,淡竹洋的群众重建家园,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和决心。淡竹洋有一批青年跟随刘英加入了红军,立下了‘革命不胜利绝不回家’的誓言。”
  姥姥听到这里露出疑惑神色,说道:“表哥,后来胜利了,解放了,大家也都过上好日子了,可是我听到很多领导人名字,这位刘英战士的名字我怎么就没有听到了啊?”
  朱爷爷叹息道:“刘英战士在1942年的时候不幸被捕了,当时的敌军督察员还得意表示,抓到了刘英,胜过俘虏兵士十万,足见刘英带领红军同敌人展开多年战斗,早已成为敌人的心腹大患。刘英战士在敌人的监狱里同敌人斗争了三个多月,无论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都对我军的革命机密守口如瓶,敌人见从刘英口中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最终杀害了他。刘英战士就这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现出了他年轻的生命,毛~~曾深情地评价刘英战士‘为人民而牺牲,人民就会永远纪念他’。”
  刘英的故事讲完了,朱爷爷也告别姥姥和孩子们,回省城去了。
  朱爷爷是漂亮房子尊贵的客人,他带来的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朱爷爷走前,还送给孩子们一套红色题材的书,浪和小旗读得津津有味,对党史、中国革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体会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小浪花不识字,只能缠着两个哥哥给她讲红色故事。
  姥姥发现,孩子们变了,变得不再调皮,更勤奋上进了,明兰出差回家的时候也发现了这可喜的变化。


第九十五章 姥姥的妈妈叫什么
  “妈妈,你以后不要再叫我小浪花了!”小浪花严肃认真对明兰说道。
  “那叫你星星?”明兰记得小浪花喜欢天上的星星,就给自己取个小名叫“星星”。
  小浪花摇头,“你以后叫我浪英!”
  啊,这又是什么奇怪的小名?
  一旁,浪说:“小浪花,你还是叫花英吧!你叫了浪英,那我叫什么?我还想叫浪英呢!”
  小旗就比较轻松了,他和表妹不冲突,他直接叫“旗英”好了。
  这都是些什么奇怪的名字啊?
  “什么浪英、花英、旗英的,不懂的人还以为樱花、弃婴呢!你们几个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都想到要改名字啊?”明兰困惑看着孩子们。
  姥姥走过来说:“孩子们的心事你别猜,我看挺好,你们也帮姥姥改个名字吧!”姥姥说完期待地看着孩子们。
  孩子们就认真思索起来。姥姥的名字叫“云”,那就叫“云英”吧!
  “还紫云英呢!紫云英倒是不错,紫云英是很漂亮的花朵。”明兰取笑完,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劲。
  “为什么你们每个人给自己的名字都加了个英字?”明兰奇怪地问。
  姥姥得意地说:“我们是为了向刘英战士学习!”
  明兰终于知道了朱爷爷光临漂亮房子并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的事,明兰说:“叫什么名字都只是个形式,关键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
  孩子们明白了,又高兴地叫回了自己的名字。
  学习了红色故事的孩子们的确和从前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更勤奋懂事了,姥姥也和从前不一样了,姥姥开始一个人躲起来抹眼泪。
  明兰、明天和孩子们敲开了姥姥的房间门,看见姥姥的眼睛红红的。
  大家追问姥姥到底出了什么事,姥姥只好说出实情,原来朱爷爷讲到战争年代老百姓过的水深火热的日子,让姥姥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姥姥的妈妈和爸爸,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啊?”小浪花问。
  浪说:“应该叫外曾祖母和外曾祖父吧!”
  明兰摇头说:“不对,爸爸的姥姥我们应该称呼她为外曾祖母,爸爸的姥爷我们应该称呼外曾祖父,可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姥的妈妈就是妈妈的姥姥,你们是妈妈的孩子,称呼妈妈的姥姥应该叫曾王母,妈妈的姥爷就是曾王父。这是《尔雅》中的规定。《尔雅》是一本词典。”
  孩子们感觉有些凌乱,不过还是记住了,姥姥的妈妈他们要叫“曾王母”,姥姥的爸爸他们要叫“曾王父”。
  姥姥也记住了。
  “那时候,敌人来村里抓壮丁,为了不让敌人抓走,你们的曾王父就想了个办法,往自己脚脊梁骨上敷一种毒草药,很快脚就烂了,敌人看见他脚烂了打不了仗就放过了他,可是他的脚也一辈子落下了残疾。”
  孩子们心有戚戚焉,姥姥又解释道:“你们的曾王父可不是不想打战怕死的人,而是一旦成为敌人的兵,就要去杀红军杀老百姓,他下不了手,所以宁可对自己下手。”
  原来如此。
  “姥姥,你也说说曾王母的故事吧!”
  在孩子们的央求下,姥姥开始讲述自己那苦难母亲的故事——


第九十六章 忆苦思甜(一)
  “你们的曾王母,就是我妈,”姥姥说着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她这里和别人长得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大家都忍不住追问。
  姥姥卖了个关子,先让大家伙自己查看一下自己的心口,于是明兰和孩子们纷纷离席,过了一会儿,大家回来后,面色都有些古怪。
  小浪花先开口:“姥姥,为什么我心口这个位置有点凹进去啊!”
  大家听到小浪花的话不由松了口气,因为他们心口的位置也有点凹进去。
  姥姥说道:“我妈心口这个位置是不凹进去的,所以她常常说大家都良心不足,而她是个知足的人。”
  其实,曾王母心口这个位置为什么长得和别人不一样,不得而知,不过绝对不是她自己口说的原因。曾王母只是想表达她对生活的满足,不贪求。
  曾王母是在晚年发出这样的人生感慨的。
  那时候,她一日三餐也就是粗茶淡饭,和现在孩子们的伙食相距甚远,不过对于曾王母自己来说,却已经是太幸福太幸福了,要知道她的童年可是常常饿肚子,想要吃顿饱饭都不能够。
  “你们曾王母小时候过得可是苦日子,哪像你们现在吃香的喝辣的,穿漂亮衣服,可以读书,浪还可以跟着大师学古筝,”姥姥在忆苦思甜,说道,“你们曾王母十岁不到家里就遭大难了,她爸爸就是我的姥爷病得快要死了,她的妈妈就是我的姥姥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改嫁。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改嫁也不能三个孩子都带去啊,只能带走最大的姐姐和最小的弟弟,你们曾王母就被留下来照顾她生病的爸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