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后宫妃嫔,就连大臣们也参不透。
这就是康熙要达到的境界。
做皇帝就不能让人拿捏住心思,都把你看透了,还怎么混,迟早要被拉下龙椅。
德嫔乌雅氏倒是不意外,虽然她真是无辜的,所有人都不这么想,万岁爷肯相信她,帮她洗脱罪名,已经是顶着极大的压力,让贾元春上位转移目标并非不能接受的事。圣旨上说了,是因为自个儿身体抱恙,所以才将永和宫的事务交给贾元春代理,只要她好起来,立刻就能收回权力。
这么想,乌雅氏反而无压力,交给她正好,让她知道一宫之主不是好做的。
小佟佳氏又同宜妃碰了头,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她们是同一战线上的,万岁爷这道圣旨的确太让人摸不着头脑。郭络罗氏没融合什么妖魂,她理智得很,心知不能去猜康熙的想法,小佟佳氏也差不多,进宫之前,阿玛就再三提醒过,让她不要简单的将万岁爷当做是表哥,在这层关系之前,他是一国之君。
“贵妃娘娘可有看法,臣妾思来想去也不明白皇上的用意。”
“……本宫觉得,万岁爷的心思咱们就别猜了,让老四老九问问贾天师,应该能有启示。”
尘埃落定以后,贾赦又进了宫,新鲜出炉的春嫔娘娘还有些神志不清,死去多时的小阿哥到是被抱走了,她又抓了个枕头不放,那样压根不能管事,那符纸虽然交给贾政,又传到史太君手里了,她也只想到办法给孙女洗白,怎么将符纸送进宫,怎么贴她毫无头绪。
既然知道春嫔是被害的一方,她变成这样也是可以原谅的,不用贾家费心思,康熙就将大老爷召进宫来,一是想法子让贾元春正常一点,太医基本束手无策,如今只能剑走偏锋;更重要的是,他想知道乌雅氏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无论遭遇了怎样的打击,她都不应该从端庄得体变成楚楚可怜才对。
年逾不惑的妇人,做那姿态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给贾元春凝神唤魂很容易,至于德嫔,虽然知道她体内多出一魂,也知道那不是善茬,要说清楚是谁这个很难,要道出姓名的话,至少得找个鬼修来帮忙。他就如实的将情况说给康熙听,最后说:“可以确定的是,那缕魂的主人同德嫔娘娘身份相当,若相去甚远,融合起来是很难的;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是,合二为一之后,娘娘会染上一些对方的习惯,性格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本身心性稳,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细微处总会有改变。”
贾赦这么说,康熙心里就有个可怕的猜测。
邪道士做这个事的时候,乌雅氏位列四妃,是宫中的高位妃嫔,同她身份相当的,从开国至今,数也数得过来。喜好暂且看不出,她如今的行事作风真是像极了顺治朝的某人。
……
这个发现让康熙扭曲出两种情绪。
对乌雅氏的迁怒以及有机会报仇的快意。
是董鄂氏吧?
不用着急,他一定会查出那缕魂到底是谁的。
若真是皇阿玛的心肝宝贝,呵呵。
该讨的债他会一丝不落。
看康熙的表情是明白了,贾赦仔细瞅了两眼,没说什么,之后就跟着李德全出去。他还是不能确定与德嫔融合那一魂归属于谁,却明白,康熙大约瞧出端倪了,他与那人应该是认识的,相处不睦。将条件整合一番,大约就能得出答案,算得上是祸水级别,身份与乌雅氏相当,同康熙结怨,不甘于死亡仇怨久久不散的百年之内只有那一人而已,顺治朝宠妃董鄂氏。
这样的发现让贾赦忍不住想给德嫔点蜡。
已经完全融合要剥离那缕魂几乎不可能,万岁爷迁怒起来不是说着玩的。
回去那一路他都很沉默,进家门之后管家王善宝就迎上前来,递过两封信,“老爷您可回来了,这是四爷和九爷派人送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万字QAQ,慢慢恢复更新。
编辑大大今天通知我中秋赛诗会还有几天要开始了,23333,姑娘们准备准备吧。
虽然奖金不多,重在参与哟。
——
这段宫里的比重更大,主要是邢夫人死了贾家多数人都在孝期,集会啊娱乐活动啊基本是没有的,翻过这年就好了……明天真的真的真的会加更,我要加快速度把四爷、德妃、贾元春相关的事扯清楚然后来个时间上的小跳跃,翻到后面去。
☆、第098章
康熙算是对得起德嫔,他没将自己的猜测说给太后听,自己当初只是险些活不过来而已,因为本身就是寻常妃嫔生的阿哥,起初并没有抱太多期待,也不存在被打脸的问题。太后就不同了,她是顺治废后的从侄女,十一年五月入宫为妃,六月立后。董鄂氏晚她两年进宫,先是封妃,一个月之后就晋升为皇贵妃。看起来好似矮孝惠一截,实际上却是后宫里头最风光的女人,是顺治的心肝……从进宫到死不过四年时间,董鄂氏却成了无数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痛。
都说孝惠秉性温和,那是太后调教有功,只要是女儿家,年轻时候都幻想过要嫁怎样的夫君,过怎样的日子,白头偕老举案齐眉。世间所有人都以为做皇后就是最大的福祉,即便知道后宫有个宠妃董鄂氏,他们也会说,你已经是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还奢求什么?
身份比宠爱重要。
人家拼了一辈子不就是相当皇后生嫡子么。
孝惠的祖父是忠亲王宰桑的儿子,与吴克善并为孝庄文皇后兄长;父亲绰尔济,是科尔沁镇国公,简单的说,孝惠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董鄂氏蹦跶那些年,后宫里姓博尔济吉特的女人有五个,都是高位妃嫔,这样豪华的阵容在孝庄太后的庇护之下也没在对垒之中占据优势,只要董鄂氏在皇帝跟前掉两滴眼泪,保准有人要倒霉,她那白莲花的姿态恶心了无数人。
女人之间的恩怨总比爷们要深刻并且长久得多。
先皇的女人有些殉葬,有些死了,如今后宫里还余下三位,孝惠太后为一,皇考端顺妃为二,皇考淑惠妃为三。她们都是六十多高寿,整日念佛经修身养性,几个老姐妹偶尔聚在一起闲聊几句,宫里的宴会倒不怎么参加了。别看她们如此淡薄,若是得知董鄂氏还有一魂在人间,并且借了德嫔乌雅氏的身体住进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康熙想着这事他来解决就好,不能把后宫这么多大人物牵扯进去,否则就是新一轮的血雨腥风。他琢磨过后觉得,让对方轻松的死也太便宜了,还是尝尝从天上跌落到地下,滚得满身泥泞,被旁人鄙夷嘲笑的滋味……这恐怕是他能加诸给董鄂氏最大的痛苦。德嫔是自作孽,轻信邪道士说的话,以为真能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现在好了,报应来了。之前还为十四考虑,加上这样一层恩怨他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身为阿哥,要好好长到成年就要禁受不少挫折,这都承受不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看看老四,幼时跟着表妹,二十八年表妹走后他又回到生母跟前。后宫里有各式各样的女人,乌雅氏算是一种类型的代表,在外头装得温柔贤惠端庄得体,私下里什么都做得出来。她是个恩怨不分的,后宫妃嫔相互不睦再正常不过,她从前在表妹宫里伺候,后来翻身做主子,自然就不愿想起这些屈辱的过去,她们之间相互看不惯是理所当然的,就这点,康熙没有要追究的意思,唯一的错处就是她将仇怨牵连到了胤禛身上。
老四抱给表妹养的时候还是个奶娃娃,根本不知道什么,后来长大些也没人告诉他前因后果,在坚信自己是皇贵妃亲儿子这个前提下,他对踩着“自家额娘”的脸面爬床上位的乌雅氏有好感才怪了,胤禛本就是重规矩之人。
无论怎么看,这事都怪不着老四,乌雅氏却将账一笔笔算在他身上,十三年了,她就没做过让老四心里熨帖的事。养母死得早,生母又不疼爱,一路过来胤禛走得太辛苦,他都能活得好好地,老十四就不行?
帝王心是最飘忽不定的,今日宠信你,明日打你下天牢也有可能,康熙虽然没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宫里头酝酿的惊天的阴谋,胤禛和胤禟也明白了两件事:
首先,他辨过永和宫正殿之气,事情同德嫔的确不相干。
其次,皇阿玛那道圣旨不是为德嫔洗白,他有后招。
这是从贾赦的回复之中提取的有用信息,其实也没明说,隐晦的暗示而已。得知此事以后,两人将消息反馈回去,他们没说“皇阿玛酝酿了阴谋”,只说事情还没了结,恐会再生事端,让她们切不可插手,坐山观虎斗。都是聪明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两位娘娘就消停下来,小佟佳氏继续关怀贾元春,同时建立自个儿在后宫的势力,与佟家埋伏的暗线接头。宜妃则是积极的同惠妃以及荣妃联络感情,别看她这么能蹦跶,在后宫里头仇恨值真没有乌雅氏高,原因有很多,首先,她膝下二子的竞争力没有老四和老十四强,尤其老九,他的确是有钱,却是皇家的笑料,身为皇子自甘堕落做商人,简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