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弃妇逆袭 完结+番外 (樱桃糕)


  “方小姐的丝绒旗袍真是美,不知在哪里做的?”冯太太笑问。
  冯太太也不是不感慨的,当时只以为冯璋的前妻是个有些见识的乡下女人,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位能耐人。冯太太除了看刚才冯璋有些失神略有惴惴以外,心里又有些属于胜利者的高兴——失败者本事再大,也是失败者,且更能凸显胜利者的不凡。
  方晴笑道,“这是一个身在异地的朋友送的。”
  方晴没有扯谎,袍子是小安的旧衣。小安小姐脾性,爱乱花钱爱买新衣,然而好些买了又不怎么穿。临走时,这些没大穿过的衣服便都给了方晴,帮她省了一笔置装费。
  想起小安嘴毒地评价自己“长了一双与旗袍绝配的凤眼儿”却“肩膀太平、个头太高、不够丰满,没长一副与旗袍绝配的身材”,方晴脸上泛起微笑,自己当时是怎么回她的?“说话一针见血真是个讨人嫌的坏毛病!”小安点头,“还真是!”两个人同时哈哈大笑。
  方晴在心里微微叹一口气,余生不知能否再见到她。
  说起天津哪里做衣服好、哪里料子全之类的话,江小姐最有发言权,毕竟是世家小姐。其他几个都一脸兴致地听着。正说得热闹,便看见芳草社一群人来了。
  看见光彩照人的孙书铮,方晴恶趣味地想,前妻、后妻、红颜知己,与冯璋有关的女人们都到齐了。
  然而大家都是文明人,并没有什么洒狗血的事情发生。
  郑衍、韩益与他们多数都认识,方晴也认识一些。认识的不认识的,双方一通介绍寒暄,冯璋称呼孙书铮“黄太太”,态度绅士得很。孙书铮与冯璋、冯太太略寒暄一两句,也很客气。
  孙书铮亲热地拉着方晴的手,寒暄两句,又问起小安。方晴说小安去了国外。孙书铮脸上一抹惊讶之色,“姐姐竟然出国了?”
  方晴笑道,“是啊。”并没说原因。
  然而孙淑铮是知道前情的,“姐姐还是那么率性而为。”
  方晴正色道,“安是个真诚而勇敢的人。”
  两个人便都笑笑,点下头,就此分开。
  郑衍、韩益、韩太太在与欧阳先生及另两位北平来的人说话,方晴便走过去打招呼。
  “我到现在还头疼呢!你跟友直两个对我一个,还说什么费厄泼赖。”欧阳先生对郑衍笑道。
  一听便知道,昨天老朋友们一起去喝酒了。
  看方晴走来,欧阳先生笑道,“方小姐的画儿真是好,我们曾经辍了课,专门讨论你的画儿。我与学生们吹嘘认得这位方霁天先生,而且还是朋友,改日你一定要赐我墨宝一幅,让我回去显摆。”
  欧阳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学者,这样夸赞,实在是太过了,方晴脸皮再厚,也不由得泛红起来。
  几位北平来的刚才只听得介绍是“方晴方小姐”,现在才知道这位方小姐便是爱国漫画家“方霁天”。
  在《玩偶之家》里扮演林丹太太的秦小姐便与方晴讨论起美术理论。
  看刚进来时的情景,秦小姐与孙淑铮很有几分别苗头的样子。都是年轻出色的女子,这种事是难免的。
  秦小姐也确实是个难得的女孩子,长着娇俏的小圆脸,声音甜甜的,是美国韦尔斯利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主业是英国文学,曾选修过西洋画。秦小姐于西洋美术理论颇为了解,好在方晴这两年恶补了些这方面的知识,不然怕是接不上话的。
  方晴的优点在于读书、画画都还算踏实,受鲁先生启迪,这几年又重读诸子和儒家研究著作,并研究了些西画历史和西洋哲学之类,对国画及国画与西画的区别便有了更多的体悟。
  方晴不愿抢秦小姐风头,但对其“西画高于国画”的一套说法很不认同,便也就国画西画的异同略说了几句自己的看法。
  “国画与西画之区别,率因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国人重线性唯美思维,西方人为立体空间思维,然并非线画不能写实。中国自宋前,画皆象形,虽贵气韵生动,而未尝不极尚逼真。后士人画兴盛,界画等形似写真者被鄙为匠笔,因而没落,故非国画不能写真,只是近代不尚写真罢了。单重气韵,余皆简率荒略,固然不可取;若以形似与否定画之高低,却也太过偏颇,更遑论摒弃国画,代以西画技法。图画存在之意义,除却留图影外,便是表现思想志趣,试想,一幅油画的《山居秋暝图》该是怎样的情况?”
  想到一幅油画的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渔舟,众人都笑了。秦小姐也给面子地翘翘嘴角。
  在座诸位虽然不是职业画家,但都涉猎颇广,于书画艺术和中西方文化对比碰撞也有自己的看法,此时听二女论道,倒觉得方晴的更合耳缘,西方美术理论固佳,然用西画之笔,表现中国人所思所想,总隔着一层。
  看方晴镇定自若地与人侃侃而谈,郑衍才真切地意识到那个稍显局促的姑娘真的成为一个漫画家了,竟有点“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酸涩和欣慰。
  “——故国画、西画各有所长,然并非不能融合,且如今中西交流越发地多,更多秦小姐这样学贯中西的人物,融中西画之长,画时人之生活、思想、志趣,或能开启绘画新纪元。”方晴微笑道。
  方晴末了的一捧,给了秦小姐台阶,秦小姐也是很有分寸的人,并没再争论,只略谦虚两句。方晴又适时地问起“不知现在西画有什么新的流派”,就把话题完全交给了秦小姐。
  郑衍微笑着看方晴一眼,她终究学不来时代女性有风驶尽的风范。
  方晴无辜地看回去。眼波流转,恰对上韩益微笑的眼睛,方晴大方地回以微笑。
  参照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言》等。


第48章 义卖晚会下
  听完秦小姐对几个西方绘画流派的介绍,话题转化的空档,方晴告退,拉着韩太太去吃东西闲聊。
  “你的学问真好。”韩太太真诚地说。
  “真是以一当十,对西洋画的知识,都是这一两年恶补的。再说下去,就该露底了。”方晴小声道。
  韩太太笑了。两个人说起宴会,“要说这西洋样式的宴会倒也有意思,想吃什么自己拿。不像我们,筷子伸长了都是失礼。”
  方晴想起母亲教的那些规矩,笑道,“是啊,尤其是女人,吃饭穿衣、坐立卧行,一举一动都要有规矩。”
  韩太太笑道,“若是全按那些规矩来,怕是就成了四方的了。”
  方晴对韩太太笑道,“你做得就很好,我初次见你的时候便想,大家闺秀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韩太太被赞得脸一红,“我倒是更希望像你们这些摩登女性。”
  “我算哪门子的摩登女性,曾被人说像光绪时候的人。”
  “那我不得是明代的?”
  两个人都笑了。
  看看大座钟,义卖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人物们终于压轴出场。
  主持的是天津商会会长孙先生,略说两句开场白,便请杨奉先先生讲话。杨先生是老牌同盟会成员,虽不担任官职,在国民党中却颇有威望,蒋、汪见了也要叫一声“先生”的。
  杨先生五十岁上下,说话声音和缓低沉,然言辞慷慨,几句话便使得人心大振,“去岁江淮大灾,政府财政窘迫,以致前线供给不足,弹粮缺乏,听闻已至断炊之地步。将士们于前线抛洒热血,我等于后方何惜一二身外之物?我这里有先总理孙先生手书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一幅,并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行书诗轴,愿捐献出来……”
  杨先生不只说话慷慨,做事也大方,有杨先生带的好头,孙会长也捐出两幅颇有分量的字画,都拍了个好价钱。后面除了字画,还有些名贵货物,比如津西梅家的一批西式珠宝首饰,百货裴家的几十件皮草,寿德堂捐出的一批名贵中药……
  代表梅家出面的是小安的朋友梅先生。方晴忖道,难怪梅先生把首饰当年货送,原来是家里的“特产”。
  梅先生念得好生意经,珠宝盒子依次摆开,众女眷都被晃花了眼,想来等拍卖会过了,梅氏珠宝行一定又圈了更多新顾客。
  这批首饰也确实好,或精巧或简约或新奇,总带着点说不出的“摩登味儿”,配长裙、大衣或者旗袍都好。可惜成套出售,每一套都价格不菲,不是方晴这种买本书都要看价钱的人买得起的。
  孙会长为女儿孙书铮拍下一套蓝宝石头面,裴先生为裴太太拍下一套珍珠首饰,“津门四少”之一的鸿熹堂少东家楚大少爷为身畔的红颜知己小明玉拍下一套祖母绿的……
  别的还好说,楚大少爷携妓而来,又拍下这样贵重首饰相赠,让在座的一干太太小姐很是看不过眼。楚大少眯着一双桃花眼,嘴角含笑,那轻狂的样子让方晴觉得有点眼熟——郑衍有时就这德行。
  方晴看看郑衍,再瞄一眼楚大少,或许纨绔们都是相似的?
  方晴热闹看得起劲儿,又捉摸有没有可入画的点——话说尸位素餐真不是个轻松活儿。
  郑衍用余光瞄着方晴。与别的小姐太太们不同,方晴纯粹像个旁观者,许是自知绝不会拥有这些东西,便连觊觎之心都没有,还自得其乐地看热闹。这份自知之明让郑衍生出些心疼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