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弃妇逆袭 完结+番外 (樱桃糕)




第41章 大师的纠葛
  方晴对刘家沙龙印象很好,在回程的火车上跟郑衍遗憾地说,“可惜不能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听这些风流人物说话,真是长学问。”
  郑衍笑她,“之前不是奔着鲁先生来的吗?”
  方晴没接他话茬。
  与一身书卷气、儒雅幽默的刘先生不同,鲁先生瘦瘦高高的个子,眉间有经常皱眉形成的“川”字纹,再加上剔得短短的头发,像一个苦行僧。
  鲁先生说话有些像科学家,逻辑严谨、平实客观、绝不花哨——即便是夸奖人:“国画西画各有侧重、各有擅长,却并非水与火般不能融合。我看你在国画中融入西画的技法,这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方晴恭敬而腼腆地一笑,鲁先生的语气让人连“过奖”这样的话都说不出来。
  鲁先生又道,“然而国画西画不同的,绝不只是技法。国画西画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文化的不同。若想对西画有更深的领悟,不妨读些西人的文学、历史、哲学著作。”鲁先生看着方晴年轻的脸,“你还是适合画国画。”
  方晴抬起眉毛看向鲁先生,想了想,点点头。
  鲁先生让这孩子的憨相逗笑了。
  方晴也笑。
  良师难遇,方晴又趁机提出几个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鲁先生也耐心为方晴一一解惑,末了还送给方晴几本书,实在是再好没有的老师。
  关于刘先生,方晴很愿意听郑衍说一说“轶事”;鲁先生,方晴却是不愿让郑衍放在嘴上调侃的。
  其实,看起来郑衍与鲁先生并不太熟,至少不像和刘先生那样熟。
  刘先生于郑衍有些亦师亦友的意思。对刘先生,郑衍恭敬却不畏惧,偶尔还带点糊弄的意思,就像顽童对宠爱自己的兄长的样子。在鲁先生面前,郑衍则把自己装成了谦虚谨慎的好后生。
  方晴没理郑衍调侃的话,却问道,“在鲁先生家碰到的那位田先生,你以前听说过吗?”
  郑衍、方晴唐突造访——郑衍前些天与鲁先生说过近日要来拜访之事,却没敲定具体日期,结果去画报馆,鲁先生不在,两人只好到先生家堵门,便碰上了这位田先生。
  田先生是个羸弱的中年书生,时常咳嗽,年岁看着不大,两鬓却已经斑白。对郑衍、方晴的《王大壮进城》,田先生评价不错,又勉励郑衍、方晴多出些更贴近平民大众生活的作品。方晴、郑衍都一脸虚心地答应了。
  “他可不姓田——”郑衍凑过脸来轻声说了一个名字。
  啊?陈子愚?再没想到写出那样激进文章的人,竟然是病怏怏的样子。方晴有些惊愕,“你怎么知道的?”不过想想这位先生说的话,还真可能是。
  郑衍瞥方晴一眼,“历史白读了。田陈一家不知道?”
  方晴恍然大悟,对,春秋史上挺重要的一笔,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又疑惑,这样隐晦的谜面,郑衍竟然也能猜到谜底。
  郑衍斜睥方晴,如果手里有扇子这会儿该摇起来了。方晴这夸奖的话就没说出口。
  却不知郑衍并非只根据这么一个典故推断出来的。
  在刘家时,刘先生问起这两天的安排,郑衍说要去拜访鲁先生。
  刘先生用手转着茶杯,神色不明地提点郑衍,“最近气氛紧张,他的朋友还发表这样的文章——”
  刘先生递给郑衍一张报纸,“虽匿了名,文风却一眼就能看出来。当局前线失利,内部纷争不断,这个时候,难保不会出什么雷霆手段。你提醒他莫要被牵连了。”
  刘先生停顿一下,叹口气,“也罢了,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我还是觉得,学者就应该踏实做学问,学生就应该上课学知识,莫要掺和别的……”
  报纸上的文章便是陈子愚的。他写文章大开大合,极具感染力,确实不难认。
  陈先生与鲁先生合作创立新苗社,还一起办过刊物,想来是极相得的朋友。只是竟然真在鲁先生家遇到他,也不是不震惊的。这样的气氛,他难道不应该出去避一避吗?
  郑衍又想起关于刘先生与鲁先生的传闻。
  二人是同乡,早年曾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却渐行渐远,原因众说纷纭,有说因为志趣不同者,有说是因为瑜亮之争者,甚至有人说二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若干年后,若有人整理这个年代的十大文坛疑案,刘鲁绝交绝对能位列其中。
  不管是因为什么,当初那样亲密的朋友,如今这样一句话,也要斟酌着让人代传了……便是《王大壮进城》出版这样的公事,也是郑衍自己联系,二位先生并不肯直接接触的。郑衍摇摇头。
  方晴小声问,“那鲁先生和陈先生都是……”
  郑衍知道她要问什么,摇头道,“鲁先生估计不是,只是同情……”
  方晴点点头,没再问什么。
  对伯利体克,方晴缺乏敏感性,郑衍也不想跟她说——她胆子太小,又爱杞人忧天,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
  方晴跟郑衍聊起别的,“黄太太竟然是我同事小安的妹妹,这世界真是小。”
  郑衍笑问,“你和这位小安是很好的朋友?”
  方晴点头,“她真是难得,那样洒脱的人,并不嫌我土气狷介酸腐什么的……”方晴说着就有点跑偏了。
  郑衍眯起一双桃花眼,“还学会指桑骂槐话里有话了,大不敬,知道吗?”
  方晴嘻嘻地笑。
  郑衍似笑非笑地,“幸亏她们姐妹性子不像,孙书铮北平文艺界的明珠,一颗七窍玲珑心,你这样的……”
  方晴神色一变,“你说黄太太闺名叫孙书铮?”
  郑衍点头,看方晴神色有异,“怎么,前世冤孽?”
  “差不多……”方晴慢吞吞地说,“如果不是重名的话,那么她便是我前夫求而不得的那位。”这世界岂止是小,简直小得诡异。
  郑衍听方晴提“前夫”不由得皱一下眉头,再看她那副神情,不由哂笑,“哎,至于吗?那厮就是凡夫俗子的眼光!虽然孙书铮有才有貌,可你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方晴等他不“凡夫俗子”的下文。
  “你的优点——”郑衍沉吟半晌,突然笑了,“挺多的,真挺多的……”
  方晴本就对郑衍吐出象牙不抱希望,挥挥手,“求你别说话,行吗?”
  郑衍笑,方晴也无奈地笑了。
  回到天津,见到小安,方晴并没说起这桩公案,只说见到了令妹,又转述了孙书铮对小安的问候。
  小安笑笑,“我与舍妹性子不同,命运也不同。”
  方晴点点头。
  “我还有一个妹妹,又是另外一种性子,你见了或许会喜欢。可惜她在欧洲。”
  方晴微笑。
  “我还有个兄弟,看着有点纨绔,其实——也不那么纨绔,”小安笑完叹口气,“‘弟兄羁旅各西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聚齐……”
  方晴沉默地点点头,也被勾起思乡之情来。
  今年过年还是回家过吧。乡间虽然有旧习俗,已婚的女子——哪怕离婚了,也不能回娘家过年,但方晴自信父母兄弟对自己回家过年一定是欢迎的,方晴自己也不信“看了娘家供,穷娘家”这样的说法。
  只是剩下小安一个过年,方晴觉得有点对不起朋友。
  却不知先走的是小安。


第42章 赢得些薄名
  北方漫长的冬天又开始了。一日外面下起雪粒子,掉在地上沙沙作响。报馆早散班儿,方晴跺着脚,笑问小安,“今天回家包馄饨吧?吃了暖和。”
  小安无可无不可地笑道,“我可只管吃。”
  方晴笑道,“你比那只猫大爷还懒。也奇了怪了,一样地懒,它越来越胖,你越来越瘦。”
  小安咧开嘴笑。
  晚间二人吃猪肉大葱木耳三鲜馄饨的时候,小安突然跟方晴说,“我决定了,去美国找他。”
  方晴停住咀嚼的嘴。
  “董靖云,”小安咬着下唇,“他与妻子离婚了,孤身在美——”
  方晴点点头,从那日董的发布会后,小安就一副有心事的样子,如果再察觉不出来,方晴便真的是个呆子了。对小安的决定,方晴没法说什么,也不想说什么,毕竟那个人是那么多年的求而不得。
  至于那位前董夫人,希望她一切都好吧。或许因为自己的情况,虽是小安的朋友,方晴却很同情那位董太太。
  小安是个干脆利落的人,一旦决定了便实施起来,从报馆辞职,出出进进地收拾行李、与朋友告别、办手续……
  小安是梅先生开车送走的。小安不让方晴送她上船,“弄得像十八相送一样”,小安俏皮地一笑。
  做了决定以后的小安,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整个人都熠熠生辉起来,原来的懒散落拓消失得无影无踪。
  梅先生与听差帮小安搬行李。梅先生今天没说什么俏皮话,小安也破例没有讽刺他,许是因为这样离别的场景,实在没有什么应景的俏皮话或讽刺话可说。
  小安走了,屋子里显得空空荡荡的。
  每晚回去,方晴下两碗面条,自己吃一碗大的,小灵吃一碗小的,然后就人去画画儿,猫去打盹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