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只要专家来了,他指导我们把东西养活,这就是稳赚不赔的。”
底下的人一算,对啊,谁家没养过鱼和鸡啊,还有猪,只要家里能养上一头猪,来年就好过不少,一时间心里也热乎起来了。
村长看气氛差不多了,就把问题摆出来:“现在公社说了,我们前两年不用交任务,但是只给了300块的初期建设资金,而且到时候我们的规模小,初期可能也就是二三十个岗位,所以说现在想了一个办法,你们家里由余钱可以先借给村里,给你们算利息,有工作岗位了优先给借钱的人家。”
下面一片鸦雀无声,涉及到钱大家都谨慎些,特别是第一年。
“你们也别担心钱回不来,等第一年如果赚的钱不够还给你们,到时候我去借钱,先还给大家,我不会骗你们。”
底下的气氛好歹热络了一点,不过仍是没说借不借钱的事。借钱有风险,而且不是说了吗,第一年按工分分利润,即使不借亏了不担心,赚了平白拿,多好。
最后村长只说:“你们回去考虑一下,想借钱的到我家找我,我给你们立字据。”
让村长没想到的是,比村民的资金来的早的是上面下来的专家。
开会的第三天,一大早,专家就拿着公社盖章的文件到了村里。
村长急急忙忙的出去:“同志们好,没想到你们来这么早,也没有出去迎接。”
那人头发有些白,身后带了三个年轻人,背着很多工具,:“没事,现在就带我们去村里走走吧,我们测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要不要先喝口水,把东西放一放,我们村里老大了。”
那人摇头:“不用了,现在就开始吧。”
那行吧,村长心里嘀咕,这不是要在这好多天呢吗,衣服也不放一下,难道带的东西比较少?
村长看那些人也很专业,用专门的工具测了水位,土质,整整一个上午就在不停的测量,记录。
中午村长特意让家里多做了几个菜招待一下他们。
吃完饭也没停留,又继续测量,这次测得山上,还挺仔细的,连甄宝之前上山种菜的秘密基地都给找出来了:“这地不错,就是太小了,运东西也不方便。”
临近傍晚,那位专家带着村长到了村子的西侧,也在村口,这里是小溪和山的交界处,现在是一片荒地,没有人住着,也没有种田,之前村长也是看好这,里面进进出出也不到扰村里,而且不用占用村里的地。
“这里比较好,靠山的小溪旁挖个池塘,能养鱼,山上弄个栅栏,养鸡,鸭,种些果树,旁边你们可以盖房子,可以储存,简单处理一下。”专家对村长说。
村长越听越满意,这不就是自己想的吗,太合适了,而且又简单:“那你看这里养什么合适。”
专家说:“你们就种些本地的好活的就好了,其余的我们也不可能给你们意见,选址选对了接下来就看你们了。”
村长越听这个意思越不对:“那我们种的时候你们不指导吗。”
专家也是一脸诧异:“我们一会儿就走了,明天还要去其他地方。”
村长更是震惊:“曹主任说会让专家指导啊。”
这个人摆摆手:“那我就不知道了,按其他地方的,最后应该是你们去农业局问一下具体怎么做吧。”
第72章 开始
村长十分头疼, 那个专家倒是高兴,跟村长道别后村子都没进,就带着人走了。
村长越想越觉得这事难办,头疼的抓头发, 干脆也去了镇上。
“曹主任, 专家选了地方走了,我们村以后还会派专家指导吗。”
曹主任笑着点头:“当然会啊, 到时候农业局的专家会去看一看的。”
一听这话, 村长就知道自己误会了, 农业局那帮人他知道, 但是他们只是看一眼,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啊,说是混合养殖, 这个怎么养是个问题, 而且养鱼就他知道的也有很多门道,没有人一步步跟进, 第一次操作很难赚钱。
村长也没再纠缠, 说什么都没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有个懂的,没有他也得派人去学懂了再做, 反正到时候要先把房子盖起来, 时间还有。
虽然说是这样, 但是村长的眉头一直没有松开,吃饭的吃后还是忍不住叨咕:“知行,下次你找点养殖的书来看,学一学。”
陆知行了然,之前他就猜专家这事可能有点悬, 不过村里不是有教授吗,而且他还有书。
甄宝在这一刻和陆知行的脑电波神奇的对上了:“舅舅,陈爷爷不是学农业的吗,而且还是大学里教书呢,肯定有经验。”
“村里人不一定愿意,”村长皱眉。
“村民们肯定愿意啊,反正又没规定他们就是要清理猪圈的,现在也没说要给他们工资,也就是提供吃的和住的地方,让他们帮忙养猪还能创造利益呢。”
村长一听是这个理,而且到时候让他们住到厂子那边,也好过很多,乐呵呵的:“行,我知道了,明天我就过去问问。”
第二天村长找到副队长:“到时候新建厂子比较缺人,反倒是猪圈那边不缺了,在他们中挑几个去工厂那边吧,陈宏是学农业种植养殖的,到时候他们夫妻要过去。”
副队长一听就知道了,“行,我安排。”
村长找了隔壁村一个以前经常盖房的帮忙规划了场地,下一步就要买砖了。可别小瞧这个盖房的队伍,他们中领头的可是专门学过的,那会儿公社的大楼都是他们盖的,格外气派,就是现在不干了。
接下来就剩资金问题了。
等了三天还没人来,村长就上门了,一家家找和他们家关系好,而且家里条件还可以的人家,他们最后也都给了,勉强凑够了400块,最后没办法陆知行又出了两百。
令甄宝没想到的是刘云竟然找过来了。
“刘云姐,你找我有事吗?”
刘云递给甄宝五十块:“你看看我借给村里这些钱,到时候能不能给我留个岗位。”
甄宝看见她为这事找来,心里很开心,有了钱就有了话语权,这样也好过很多。
“没问题,你当然可以啊,我回头交给舅舅,肯定给你留。”
刘云笑的很开心,脸上一瞬间像照进了阳光,十分灿烂。
“那我回去了,你能不能先不要说出去,这是我的私房钱,他们都不知道。”
甄宝狠狠点头,让她放心:“我肯定不会说的,也不让舅舅说,等你进了工厂再说。”说完冲她眨了眨眼。
刘云这下子笑的更开心了,脸上显露出几年前刚来时的活泼。
甄宝把钱交给村长,村长虽然有些诧异,但也接下来了:“行了,之前来的那个林晨也给了五十块,没想到知青中也会有很有成算的人啊。”
村长本来估计知青会有很多人来求岗位,毕竟谁都看出来,这个活比下地要轻松,公分也多,但是没人来,一共就这俩,看来还是不信任村里,他也能理解。
在中午收工的时候,村长拿着个大喇叭吆喝:“从今天开始盖房啦,已经让人画好位置了,村里以前盖过房的,下工后要是想干,多给两个工分。”
村里好多人其实都盖过房,家里的屋子想要加盖,自己可不得是主力,因此晚上的时候村里很多身体好的年轻人都来帮忙干活了,能多拿两个公分呢,这可不少了。
也有很多老人过来看热闹,顺便帮忙维持下秩序,就这样一群草台班子,在村里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开始盖房了。
甄宝和陆知行抬了一大桶粥过来,主要是玉米面等粗粮,加了点米。
其实说是他们两个,主要是陆知行,一开始甄宝还坚持帮着提,结果陆知行嫌弃她麻烦,直接自己抱了走,甄宝就在旁边看着?
房子刚盖好一间,陈教授和英奶奶就收拾好全部家当搬进来住了,因为鱼塘的挖掘要同时进行,要陈教授帮忙看着,怎样做不跑鱼等等。
陈教授原来精神很萎靡,听说了这事,精神百倍,他终于又有用了。陆知行送过来的养殖的书都被他翻烂了,十分有干劲。自从鱼塘的位置确定下来,陈教授每天都要过去一趟,去看看小溪的水位,怎样好引流。
有一次都把英奶奶吓坏了,下着大暴雨,说要去看水位,结果还摔了,一身泥回来了,幸好最后没什么事。
甄宝是不得不去上学了,一个冬天,终于开学了。
甄宝去到宿舍,宿舍里只有两个女生,甄宝和他们打了招呼。
柳月在甄宝之后不久来的,来了直接抱住甄宝,怀里还抱着甄宝送给她的小狗,“甄宝,我可想你啦。”
甄宝还想说我也是,略一犹豫,柳月就起来了,高兴的拿出几条皮筋,上面还有小蝴蝶结,应该是新货,以前甄宝没见人戴过:“给你的礼物,我亲戚捎回来的,我特意留给你的,你看和我的一样。”
说完扭过头,让甄宝看她后脑勺上的皮筋。
甄宝直接就把自己绑头发的给换下来了:“很好看。”
柳月得意的抬高下巴:“还不止呢,我亲戚看见了这个小狗玩具,说要下次给我带来一只小狗仔,说是跟这个可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