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真是个做老爷的。也罢了原来我以为你是真心对孩子好,是父亲爱护孩子,原来在你的眼里珠儿和元丫头也不过是你延续自己血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工具!珠儿小小年纪一个人去宫里,可是每次他都说高高兴兴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那么早熟好么?你女儿是生下来就端庄贤淑,不动声色的人么?元丫头和你抱怨一次宫里的规矩多么?你进宫觐见很舒服是不是!”子骊气的拿起来身边的枕头对着贾政扔过去。贾珠和元春为了离开家里的纷扰,竟然喜欢上森严冷漠的宫廷。
贾政才恍然大悟起来,后悔的连连跺脚。那个时候贾政就像是着了魔,眼里心里只剩下了那些年轻的肉体,他就像是个饿了很久的人,贪婪的吃着出现在哎眼前的肉体大餐。什么芳儿的泼辣,什么周姨娘的柔顺,贾政来者不拒吃的畅快忘我。想着自己那段时间的丑态,贾政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丢不丢人,一副的色鬼样子还在孩子跟前装什么正人君子。府里人都眼杂,什么样子的人都有,难保没几个小人说些过分的话伤了孩子的心。小孩子内心脆弱,贾政却认为贾珠和元春没有人敢怠慢他们,完全没考虑到自己的举动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在宫里的滋味如何,贾政清楚得很,那次觐见皇帝回来他不是汗湿全身,可怜贾珠和元春小小年纪竟然是在宫里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贾政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想着珠儿和元春当初自己把他们当成了珠宝,含早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飞了。贾政本来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会教养孩子,一儿一女都是优秀出色,可是今天被子骊一番话说得,贾政心里只剩下了后悔和伤心了。
屋子里的空气凝固起来,贾政低着头没了方才的轻松,子骊叹口气对着贾政说:“我累了你也回去歇息吧,还有好些事情没完呢。你也上了年纪该多保养保养身体了。”
“好你休息吧,我这就出去了。”贾政垂头丧气的转身要走忽然听见身后子骊的声音:“你还别走了。”贾政听了子骊的话顿时眼睛闪闪发亮,子骊还是原谅自己了。贾政满怀期望的转过身,却迎面飞来一堆的枕头被子。子骊对着贾政很大方的摆摆手:“已经晚了,你若是出去又该兴师动众的惊动人,今天就在这里休息吧。”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贾政正在狂喜,子骊却指着边上的卧榻:“你就在这里委屈委屈吧。”贾政的心从天上落到了地上,他无奈抱着被子铺好床,无奈的躺下休息了。
贾政躺在熟悉又陌生的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子骊就躺在离他不远的床上,呼吸相闻,屋子里面弥散着浅浅的香气,贾政有些意马心猿。若是这个时候摸上去,就在贾政蠢蠢欲动的时候,他心里闪过个念头:“若是自己真的这么做了,子骊怕是永远不会原谅他吧。”贾政叹息一声裹紧被子,嗅着枕头上的香气渐渐睡着了。
元春三朝回门,她的身份已经是皇家的太子妃了,看着底下给自己跪拜请安的家人,元春感慨万千。等着叙礼之后元春别有深意的看一眼母亲,子骊被女儿询问的眼神看的浑身不舒服,只能趁着别人不注意对着元春挤挤眼。其实孩子们的一片好心,她也只能说个善意的谎言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子骊和贾政搬出来,贾母舍不得宝玉依旧是带着一群孙子和孙女们住着,子骊每天从后门过去到那边请安,顺便看看孩子。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古今通用,子骊离着贾母远了,婆媳的关系反而是更好了。王熙凤如愿以偿成了管家奶奶,邢夫人和贾赦却不知道为什么依旧是住在原来的院子里面,没有搬到他们一直梦寐以求荣禧堂。
贾政的官做的悠闲起来,他上书皇帝说自己体力不支,求皇上解他的职位。皇帝却是给贾政个工部尚书的职位,不准他退居二线。子骊知道贾政是担心皇帝疑心他有野心。不过看现在的情势,皇帝太子的关系融洽,暂时没这个顾虑。
一转眼元春出嫁已经是一年有余了,这天子骊正闲坐着喝茶,忽然见着周瑞家的进来:“林姑老爷起复了,是扬州盐政。只是他们家姑娘病着,请了几个医生看了都是说江南的气候对她太过潮湿,林姑老爷写信给老太太,托老太太照顾林姑娘呢。”
“这么说林丫头要来了?姑太太也跟着一起来么?”子骊心里一动,黛玉要来了。
第177章 两种熊孩子
接下来几天子骊也没看贾政怎么和贾母说黛玉来的事情,因为薛家出事了。o(╯□╰)o,薛蟠打死了人,薛姨妈梓萌可是急坏了,子骊接到了妹妹的信也是有些着急,这几年皇帝对着贪腐懒政很是厌恶,下重手处置了几个官员,正在风口浪尖上子骊也不敢明着去走关系。
正在子骊发愁的时候凤姐却是不以为意的说:“太太怎么忘了,如今在金陵府尹正是当初老爷帮忙举荐的贾雨村啊。做过林妹妹的老师,因为林姑父拖了咱们家老爷,才起复出来。没想到他官儿升的倒是快,一转眼做了金陵府尹了。其实不用太太张嘴,那个贾雨村自然会料理停当的。”
子骊有些糊涂忙着问:“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她要是知道贾政还是举荐了贾雨村,非得疯了不可,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凤姐笑道:“太太每天事情多,是林姑父刚回家丁忧的时候给老爷来信说的,那个贾雨村还来过咱们府上见过老爷呢。老爷说他不错。太太那个时候忙着家里的事情就没过问过。其实这都是官场上的惯例了,人人如此皇上再也不会追究的。而且咱们什么都没说,要放人的是他贾雨村,和咱们有什么关系的。太太只管放心没事的。”
凤姐忽然想起对着子骊说:“老太太这几天叫把以前好些东西找出来说是给林姑娘预备的,我看那个意思是打算叫林姑娘另外选个地方住了。太太可是放心了。”
贾母改变了主意,子骊有些诧异,随即问:“是么,老太太说怎么安顿林丫头了么?”
一语未完就听见丫头进来说:“太太和二奶奶都在,老太太叫呢可巧一起过去吧。”子骊忙着带着凤姐一起过去,贾母见着子骊来了笑着说:“你来了,我有件事还要求你帮忙的。”见着贾母一脸的春风,子骊有些吃惊,她嘴上忙着谦逊说:“老太太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我做媳妇是应该的。”
“你林姑父来信说了,玉儿的母亲身子不好,她又不能抽身来京城陪着女儿,到底是做父母的心都是为子女打算的。他林姑父想求你帮着教养玉儿。谁叫你生太子妃的生母么,他只求着你能指点一二,将来姑娘说人家的时候更锦上添花。你看如何?”说着贾母身边的鸳鸯拿着一封信给子骊。看了信,的确是林如海的亲笔信,林如海言辞很谦逊的表示给贾家添麻烦,接着话锋一转,说自己和贾敏半辈子只有黛玉一个亲生女儿,在他的眼里和儿子差不多。在老家的时候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贾敏是万分不舍和女儿分开的。奈何自己一个人无法应付,贾敏也无法抽身到京城只陪着黛玉。因此林如海千言万语的托付贾母要照顾黛玉。
接着林如海话锋一转,说黛玉到底是女孩子,总要出嫁的,因为母亲不在身边,在姑娘的教养上难免有欠缺,将来说媒的时候会不好听。林如海夸奖了一下贾政,说贾政一双儿女都是有出息,今后既然黛玉住在外祖家就请二舅父和舅妈多操心。他以后一定会知恩图报云云。林如海还特别拿着贾敏做幌子,说女儿将来嫁得好做母亲的也脸上有光,贾母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因此开口叫子骊带着黛玉。
“我知道你当家的人事情多,我想着不如叫玉儿住在这里,每天过去和你学习学习就是了。”贾母观察这子骊的神色,提出自己的计划。
子骊一听这话,就知道贾母当然是心疼外孙女,做舅妈的到底没血缘关系,怕是姑娘受了委屈。她一笑:“老太太既然如此我自然是从命的。”
“你当初对敏儿就是极好的,现在她自然放心把女儿交给你。”贾母脸上全是笑意,她心里还有点担心,自己的女儿当初对着一心对她的子骊没怎么领情,该甩脸子还是甩脸子。这会却求上门去,老太太有点担心子骊把对贾敏的怨气发泄在黛玉身上。本来林如海的请求她开始是抗拒的,可是架不住贾政在她跟前暗示说想要和林家结亲,就该拿出诚意,林如海是个精细人,而且有什么嘴上不说。若是按着贾母和贾敏的打算,不管三七二十一下叫两个孩子在一起,不顾及下男女大防什么的,林如海一生气婚事觉得没戏,林家的家长是林如海,在女儿的婚事上,他说一不二。没得惹恼了他,直接把女儿送进宫去了。若是贾家能拿出来诚意,好好地培养宝玉成才,诚心额拿着黛玉做亲身女儿一样对待,林如海就会想法消了黛玉待选的资格,好静心好贾家谈亲事。
贾母一听贾政这话顿时开心了,给宝玉选媳妇本来决定权在贾政和子骊的手上,她和贾敏商量着要撮合黛玉和宝玉,贾母心里存了私心的,一是为了安抚女儿,二是为了自己。娶了媳妇忘了娘,宝玉现在是知道孝顺自己,那是他还小,等着以后出去做官再娶媳妇,没准连着爹妈都靠后了,自己这个祖母就更被甩在脑后去了。若是宝玉娶的媳妇也是从小在自己跟前长大,小夫妻青梅竹马,对她这个祖母也是孝顺有加。只是到底是瞒着林如海呢,亲事成不成贾母心里没底。现在贾政亲自出面说了这个话,贾母心里顿时放心了。黛玉和宝玉的亲事成了五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