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琼瑶]福晋们的美好时代 (紫夜幻灵)



看着额林布的笑容,景娴也微微放心。“今天进宫,怎么没带着卓博喇库宜尔哈?这有些时日不见,两位太后和本宫都想那个小乖乖了。”卓博喇库宜尔哈因为其爹的大肆宣扬和不断的向两宫太后讨赏,宫里上上下下的主子(特指太后皇帝和景娴)对这个小女娃娃都是喜爱的不得了。

皇帝也不是没有女儿,但很不幸,活着的也就只有一个大格格,而且被富察皇后教导的,有点目空一切,不太讨喜。如今也已经住到了北五所了,整个北五所也就这么一个小主子,待遇什么的自然是高规格,但是要说多温馨,那必然是没有的。被嬷嬷们用规矩围起来的女孩子,自然是不能和被弘昼“散养”着的卓博喇库宜尔哈比可爱的,更何况,卓博喇库宜尔哈还小,正是好玩的时候,大家想着她便也不足为奇了。

“回娘娘的话,今儿个是娘娘的好日子,带着她实在是不方便,若是真想见,我明儿个递了牌子就是了。娘娘可别因为旁的事把我们娘儿俩拦在宫外就好。”额林布笑的暧昧,眼神更是暧昧。封后这几天,皇帝必然是歇在皇后这里的。皇后为什么把额林布母女晾在外头,结过婚的这些女人们心知肚明,都暧昧的笑起来。都是自家人,也没什么忌讳,尤其是景娴的额娘笑的更是开心。

“你们!”景娴没想到额林布能这般光明正大的拿着闺房之乐打趣,一瞪眼:“你快些出去吧!再晚些,五弟又要到我这坤宁宫来寻人了!”因乾隆说皇帝为天,理应居在乾清宫,皇后为坤,自然要居住在坤宁宫,各司其职,各居其所,所以硬是把坤宁宫重新装修,变成了适宜人类长期居住的宫殿,而不单单是一个祭祀的地点。所以,景娴成了清朝在坤宁宫内长期居住的第一位皇后。

“哎呦,皇后娘娘可是厌了奴婢?奴婢这就告退,可不敢耽误您的时间。”额林布装腔作势的就要告退。

“你们瞧瞧,说了她一句她倒是拿起乔来!也不看看是谁先挑起的事儿!”景娴哭笑不得,跟着娘家人诉苦。她俩一个是皇后,一个是拿着双亲王俸的和硕亲王福晋,即使是皇后的娘家人,也没资格跟着她们俩嬉笑打趣的,所以都是笑而不语。

“我的好娘娘,你就放我家去吧!我还得照顾卓博喇库宜尔哈呢!明儿个一早我们娘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让小乖乖来给你道喜。”小乖乖是弘昼给起的小名儿,他的女儿是最乖的!没有更乖。

“得了得了,你去吧!”景娴也不想多留额林布,知道她能把那个章佳氏攥在手里,她也就放心了。

额林布告退,景娴转头跟着自己的娘家人聊天,只见那尔布的妻子既欣慰又担忧的看着景娴:“臣妾看着,娘娘的气色倒是好。”顿了一顿,“只是这封后仪式,是不是有点过?”

乌拉那拉家虽然在发展势力,但是那都是暗地里的,明面上,现在的乌拉那拉家也不过是个满洲大姓,真正高位上的人物倒是没有几个,中层干部居多,这也是宫中太后的意思。可是,这封后一事闹的乌拉那拉家门庭若市,众人都看出了皇帝对皇后的重视,也看到了两宫太后究竟是谁更有地位。这下子,乌拉那拉家一下子多出了许多故友亲朋——乌拉那拉家,这是要成为另一个佟半朝啊!人家佟家的皇后当时也没能这么嚣张啊!本以为皇帝这几年在女色上有所长进,原来不是啊……他不过是转移目标了啊!

盛极必衰,是老祖宗一直教导我们的,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乌拉那拉家实在是怀疑皇帝的居心,这不是捧杀吧?当年的佟半朝,如今可还剩下一人?

“额娘,你告诉家里人放心,该如何行事,就如何行事,莫怕!皇上心里有数,皇额娘心里也有数。但也不要张扬,平常心最重要。”景娴也就只说了这一句,就把话又引到她大哥家的几个孩子身上,和她嫂子聊上天了。

那尔布夫人听了景娴的话,也把心放进了肚子里,和景娴有说有笑起来。

转过天来,就是阅兵的大日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①册立日天刚亮,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乐部将乐悬于太和殿外;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正中南向、设册案于左西向、宝案于右东向、龙亭二座于内阁门外;内监设丹陛乐于宫门外、节案内于宫内正中(以上均南向),设册宝案于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皇后拜位于香案之南。

届时,礼部官自内阁捧出金册、金宝及宣读册文、宝文,并将它们陈设于亭内。然后,以礼部官十人为前导,礼部侍郎捧节、銮仪卫抬亭,由中路人太和门,至太和殿阶下。再由内阁、礼部官手捧金册、金宝,由中阶进入殿和门,将节陈设于中案、册设于左案、宝设于右案。设毕退出。随之,正副册使袛俟于丹墀东、卤薄之南。大学士一人立殿东檐下,西面宣读制文;其身后之鸿胪寺官举册、宝案;内阁、礼部官分立东西檐下,东西面为身着朝服的王公、百官。

一切准备停当,钦天监官报告吉时已到,礼部尚书、侍郎至乾清门,奏请皇帝具礼服乘舆出宫,同时午门鸣起钟鼓。皇帝在礼部官之前引和侍卫的扈从下,至太和殿后降舆,入殿门时,中和韶乐队奏“隆平之章”。入门后,又在礼部官的导引下,至册宝案前阅金册、金宝。阅毕升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丹墀下即三鸣鞭;丹陛大乐队也奏起“庆平之章”。接着,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引和口令下,王以下及正副使、文武各官排班立,并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乐止。鸿胪寺官引正副使进东阶,至丹陛北面立。随之,鸣赞官赞“有制正副使跪”,宣制官进至殿中门之左,宣制曰:“某年某月,钦奉皇太后懿旨,册立某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宣毕,大学士进殿左门,至中案捧节由中门出,至丹陛,将节授于正使。正使受节后与副使起立。内阁、礼部官同时进殿左右门,举册、宝案出中门。正使节前行,副使随行,以次降中阶。内阁、礼部官将册、宝设于龙亭内,由銮仪卫抬行,自太和门出。皇帝赐王公、大臣茶。饮茶毕,阶下三鸣鞭,中和韶乐队奏“显平之章”。于是,皇帝起座还宫,乐止,王公、百官俱退。

册立的当日,内銮仪卫还要将仪驾、卤薄陈设于皇后宫阶下及宫门外,内监设丹陛乐队于宫门内,设节案于宫内正中,宫内南为香案,设册、宝案于东、西各一,设皇后拜位于香案前,北向;拜位左右有女官四人,东案之南有宣读女官二人,宫殿监率内銮仪校预候于景运门。

正副册使既承命出,由协和门中门至景运门外,由正使节授予内监,内銮仪校接抬册、宝亭至皇后宫门外。之后,内监以次手捧节、册、宝由中门入宫。这时,丹陛乐队奏乐。皇后着礼物出内宫,在引礼女官的导引下迎于宫门内道右,候其过后,随行入宫。

入宫后,内监将节陈放于中案、册文和宝文陈放于东案,陈放毕退出,乐止。接着,引礼女官引皇后在拜位北面立,侍仪女官四人立于拜位左右,宣读女官二人立于东案之南。引礼女官奏“跪”,皇后跪,赞“宣册”,宣读女官就案,宣读册文,宣毕将册文授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赞“受册”,女官以册文奉送皇后,皇后转授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后陈放于西案(其次宣宝文,受宝文仪式与此相同)。陈放完毕,引礼女官奏“兴”,皇后起。乐队随即奏乐,皇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礼毕,退到东面立,乐止。

内监紧接着进至中案,捧节出,皇后在引礼女官的导引下目送于宫内道右。内监捧节过后乐止,皇后还宫。内监将节捧至景运门,授予正使,正使持节同副使到后左门复命。至此,册立皇后礼成。

第78章 阅兵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封后庆典,从没有人把皇后的册封和国防实力的综合展现放在一起。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在乾隆九年的元月,因为各种原因的推动和皇帝的说一不二,竟然成了,

其实关于阅兵,弘历一直想搞一次的。可是从前的八旗子弟确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更何况,那会儿的军备实力也不强。你好不容易搞一把阅兵式,难道要照着去西山围猎的架势来么,前头跑着狗,中间人骑着马,马后头跟着羊驾着猴儿,那是阅兵还是动物园展览?

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和发展,大清的军队也有了比较先进的火炮和枪支。如果你去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早在中国的宋朝就有类似枪支,可远距离射杀敌人的火器。小钳子从中获取灵感,把现代枪支的一些概念给了兵部那群专门研究武器的兵器狂人们。折腾了几年,总算有模有样了。一直就想找个机会显摆一下,过年期间不行,本来礼节就过于繁琐,再弄个阅兵,这日子就真的没法过了。国庆……你确定过大清的国庆不会刺激反清复明小愤青们那脆弱的神经?国庆阅兵不见得能成功,国庆火拼那应该是板上定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