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更新
你要是以为皇帝这样就能舒缓心中压力了?那你就是太小瞧皇帝这份职业的工作强度了。我们前面曾经提过,皇帝那是上班打卡,下班XO,不是为国民经济和朝堂稳定做贡献,就是要为皇室繁衍贡献力量。皇帝不容易啊,真心的。
皇帝把一干纨绔子弟打包扔在了木兰围场,他自己倒是潇洒的离去了。但,这并不能抚慰乾隆受伤的小心灵。所以,他只能再去寻找别的出路。想一想,什么出路好一点呢?皇帝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旅游!上辈子,在乾隆六年的时候,他就去东巡过。必经地点,那个有着大明湖畔夏雨荷的山东。
因为那句“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过于火爆,弘历还专门百度了一下夏紫薇和夏雨荷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正史里是绝对没有这俩货的)他唯一记得的,还是夏紫薇的生辰八字,据说是壬戌年……仔细算一算,壬戌年,在这世,已经是乾隆八年了,所以自认为毫无压力的爱新觉罗·弘历从木兰回来一个月后,就毫不隐晦的表达了他老人家想东巡的愿望。
这回,皇帝依旧决定在乾隆六年的时候东巡。不过,这次东巡,他再也不会去什么有泉、有湖的地方,这次,皇帝打算去海边。比如烟台、青岛、蓬莱,因为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发展海军,既然要发展海军,当然就要找到一个可以建成海军基地的好地方。东巡势在必行!
不过,要是小钳子的东巡真的如他所想的那般顺利的话,你我将会缺少多少乐趣啊!啊?灭哈哈哈哈!
皇帝东巡,是一个比皇帝秋狝更加麻烦的国家级团体活动。因为这次,皇帝不仅要自己去,还要带着他的额娘崇庆太后和他的大老婆富察氏一起去!而崇敬太后,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推脱了皇帝的邀请,景娴,作为唯一的贵妃,被留在宫中主持大局。至于其他的嫔妃,皇帝表示,最终的随行人员名单还在斟酌中。
官员们从得到消息的那天起就开始准备,从皇帝皇后的仪仗到要经过的地点和行宫,再到日程规划,最后再到吃住娱乐。每一项任务都要确保安全、顺利。乾隆朝,皇帝的第一次巡视啊,当然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容不得半点闪失。
皇帝东巡的终点被皇帝自己定在了江苏。江苏被称为鱼米之乡、富饶之地,肯定有不少贪官等着爷去收拾。小钳子略一想,就口水漫流,摩拳擦掌。恩?你说江南更富饶、更有钱?再往南,那就不是东巡,那叫南巡了!
皇帝东巡,带上的就不止是有战斗力的武将了,更多的是文臣和重臣。军机大臣这回仍然去了三个,徐本、张廷玉、讷亲。剩下的,由领班大臣鄂尔泰监管,依旧在朝堂里干活。而傅恒,因为皇后的关系,也跟着混上了一个名额。
至于极爱凑热闹的弘昼,在得知了他皇兄除了拜拜孔子、吃吃小吃、削削贪官以外,还要考察建设海军基地的地点之后,果断的选择了放弃这次公费旅游的机会。十四皇叔就是好例子啊,自打他被皇帝老哥扔在了木兰以后,他老人家就再也没回过京城啊!与之相对的,那群被皇兄无情抛弃的苦逼娃儿们,也一样没有回过京城啊!
弘昼自认为不傻,他才不要被皇兄以奇怪的名头扔在山东某个城镇里做牛做马呢!即使被四哥强迫为大清做牛做马,也得在京城,他老人家的地盘上才行!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他和亲王就是地头龙,哪怕是地头蛇和他老人家也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他才不要到别的地方去当外来的强龙呢,被别的地头蛇压呢!
更何况,这回皇兄带着崇庆太后和富察皇后一起出门,还要再带上一两个其他嫔妃,到时候那路上一定热闹的不可开交。再联系一下后宫那摊子浑水和自家老哥处处留情的性格,弘昼觉着自己的决定那是相当的英明啊,他绝不参加这种容易被人当枪使唤的集体活动呢!娴贵妃和崇敬太后都不去凑热闹了,爷也不去了……万一额林布被人利用了,他哭都来不及。弘昼不去了,皇帝自然别的人选带去。
可是总有人的职务,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因为皇帝要东巡,再加上过年,所以整个内务府都被折腾的非常凄惨。如今的内务府总管换成了高斌,虽然他和富察家斗争的很激烈,但皇帝依然非常信任他——至少别人看来是这样的。而且由于慧贵妃的离世,在朝臣们看来,皇帝在面对高斌的时候,似乎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在起作用。
皇帝东巡这种大事,高斌当然忙的脚打后脑勺。可就算是他忙成这个样子,也没有忘记给富察氏使坏。
皇帝和皇后的车架肯定是分开的,高斌叫人把让人虚弱的药里里外外的给富察氏预备上。不论是被子车帘子还是日常的衣物,力求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为了给慧妃和高家报仇,高斌甚至不惜暴露了自己在粘杆处的势力——当年雍正是很信任他的,把粘杆处的一部分势力交给了他。但因为弘历重生,早就摸清了他的底,所以高斌在被皇帝架空了之后依然毫无觉察,还以为弘历压根没有想要动用粘杆处呢!
弘历听了下面来的报告,冷笑一声,传令下去:“照他的意思办,我倒要看看他能折腾出个什么来!”
乾隆六年的夏天,乾隆皇帝带着他的亲娘、他的亲老婆、他的亲弟弟弘赡,一路向东南进发。第一站,就是天津。
说起天津,他的名字还是来自于朱棣。据传说,明初燕王朱棣打算KO了他的侄子朱允文,走的不是旱路而是水路。出发点,就是天津。因为天子渡津于此,所以赐名叫天津。清初,天津就是海边重镇。如今乾隆也来视察了,天津这个名字越发的名副其实了。
是的,你没猜错,为了更好的视察,什么地方才是适合做清朝的军事基地的,乾隆打算在每一个港口都待上一天。他的想法是,现代的那些港口现在直接挑出来固然好用,但是他还想再准备一些秘密海军。暴露在外的,当然也有,不过这些秘密海军才是真正的利剑。所以,地点还是要亲自去选,他才放心啊!
57更新
此刻,坐在斜对面的茶楼里喝茶兼研究皇帝的,是一个滕州本地的乡绅,姓夏。夏老爷子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商业份子,他嫡妻只得了一个儿子,身子骨不怎么好,性格又有些懦弱,根本没法子继承家业。嫡长女倒是身体健康、办事利落、有些本事,夏老爷子也已经给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预备着,某日百年,他就让女儿继承家业。
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夏老爷子居然会有这种想法,在别人的眼里,那也是个极品了。
可是,现阶段的问题,不是夏家的产业最终会归谁的问题。而是姨娘和庶女的问题。夏老爷子虽然有许多小妾,但全家上下却也只有那么一个嫡子,其余的全是闺女。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夏家那何止是三个女人?不过,在夏老爷子的眼皮子底下,这群女人闹腾的还不是特别激烈,可是已经开始渐渐掌握家里话事权的夏大姑娘是明显不会善待姨娘和庶妹的。万一有一天夏老爷子归西了,也许夏家大姑娘会把她的庶妹们都卖了出去也未可知啊!
夏老爷子虽然疼爱嫡女嫡子,可对于庶女们也是有感情的。就想着,若是能把自家的女儿们在他有生之年都嫁出去就功德圆满了。可是夏家大姑娘的悍名在外,一般的小户人家谁也不想娶夏老爷子的庶女,就怕日后被打击报复。所以,夏老爷子就盯上了来微山湖旅游的外乡人。
那些能有闲钱又有时间和情趣出门旅游的少爷们都不是什么凡夫俗子,至少他家里头得是个有闲钱的。闺女嫁过去了之后,除了能继续过好日子之外,对于夏家本身,也是个助理。而且,夏老爷子也没说一定要让自家姑娘嫁过去做正妻,故而是否娶妻这一点也不怎么重要。更何况,就是当了正妻,又能如何呢?自家姑娘要是有手段,完全是可以被扶正的嘛!夏老爷子的算盘打的很响亮,结果也不错,他就去年就嫁掉了两个庶女了,听说,在人家的后院混的风生水起。
恩?你说夏老爷子有些过分自信了?人家自信,也是有资本的,绝不是凭空想象的!夏老爷子对于嫡女和庶女的培养方法,是明显不同的。他的嫡女,那是被当成男儿养大的,穿上男装,带上瓜皮帽,缠紧了胸┳部,忽略喉结,那就是个翩翩少年郎,还是文武双全的那种——夏家大姑娘在出嫁之前甚至还有武师傅专门培训过的。
至于夏家的庶女……说的好听,那是当成大家闺秀在教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通。说的不好听,夏家的庶女们,被养的有些像扬州瘦马。尤其是四小姐,夏菡萏,那真是个中翘楚。
夏菡萏,夏家的第四女,生母难产而死,是被夏夫人亲自养大的。这个夏夫人本身有一子一女,对于这个养在自己身边的庶女其实不怎么上心,却也不容旁人小觑。夏家女人多,就容易发生口角或者争斗,所以夏家的姑娘们宅斗的技能都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