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有孕,皇帝亲自到太后那里打报告,请求免去高贵妃的请安。每日必派心腹太监按三餐询问贵妃的身体状况。皇后突然变得大度起来,即使皇帝依旧天天到长春宫去,皇后也隔三差五的劝着皇帝去景仁宫陪伴高氏。就是她自己,也没赏赐一丁点可以做手脚的药材布匹之类的,只是着内务府打造了适合孕妇摆放的金器,赐给高氏。
紫禁城里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小心翼翼的等待着皇后的爆发——傻子都不带相信皇后能和高贵妃和平共处的!有心的人掐算一下日子,就会发现,高氏怀孕的日子就是永琏下葬后的那个月!
最危险的前三个月过去了,高贵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平安无事。第四个月过去了,皇后依旧贤惠大方,高贵妃依然身体健康。第五个月,高贵妃的孩子会动了,皇帝在皇后的劝说下除了初一十五都去了景仁宫。
第六个月、第七个月、第八个月的某一天,高贵妃突然胎动,要生了!早就预备上的产婆和乳娘早就在那里等着了。皇帝也扔下了政务等在景仁宫外头,皇后也带着一群正在给太后请安的嫔妃来到景仁宫。
景仁宫的内室,慧贵妃嘴里咬着巾帕,手里也握着两条绑在床柱子上的长巾,按着产婆的指导不断的用力。在经过了六七个时辰的折腾之后,慧贵妃生了……一个死婴。产房里一阵死寂,接生嬷嬷抱着那个脸色青紫,明显不会呼吸的婴儿不知如何是好。慧妃生产过后,力竭晕倒,这会儿还没能转醒过来。没有办法,接生嬷嬷只得跟皇帝报告这个悲剧的消息。
听到里面来人报说,慧贵妃生下的是个死婴。皇帝没有暴怒也没有伤心,只是愣愣的说道:“那变埋了吧!”然后转身离开了景仁宫,在外人看来,就是打击太大,皇帝一时无法承受,转身疗伤去了。
皇后听到这个消息,用帕子掩着嘴角,露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容,顺手用帕子假惺惺的擦了擦眼,感慨道:“我的慧妃妹妹怎么和我一样命苦。”又勒令太医和接生嬷嬷他们一定要保证慧妃的产后健康,也转身给两宫太后报信去了。
++++++++++++++++++++++++加更分隔++++++++++++++++++++++++++++++++
高氏一醒来,得知自己生的竟然是个死胎,突然像发了疯一样开始厮打身边的人,一边厮打一边哭喊:“你们骗我!我的孩子呢?你们把我的孩子藏起来了是不是?你们把我的孩子还回来!我明明生下了他!怎么会是个死胎?我的孩子,我怀胎八个月生下的孩子,他在我的肚子里活动,我和他说话他也会回应!怎么是个死胎?”转瞬眼神愈发凄厉起来:“是谁害死了我的孩子!是谁?是谁抱着他的?是谁把他害死的?你们害死了我的孩子!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高氏的疯狂状态,使得旁边伺候的人都呆住了,一下子不能把眼前这个明显可以关到疯人院里的疯子和那个温柔婉约的慧贵妃联系在一起。最后,还是高氏的奶嬷嬷一下子扑了过去,拼进了全力抓住了高氏的两只手,整个人定在了她的面前,道:“娘娘!娘娘你要振作啊!小阿哥虽去了,可是您还有大阿哥!您不能让害您的人就那样轻易得逞啊!”奶嬷嬷老泪纵横的劝着高氏,心里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况且,小阿哥是八月生的,本就不易活。
听着老嬷嬷的劝阻,看着眼前这个把她当女儿一样养育的老嬷嬷老泪纵横的模样,高氏渐渐的冷静下来了。高氏看着面前这个在她心里几乎和她母亲一般重要的人物,呆呆的流下眼泪:“嬷嬷,我的阿哥,好看么?”
“娘娘啊……”那嬷嬷再说不出别的话,只能和高氏抱头痛哭。一阵痛哭之后,高氏渐渐稳定了情绪,召唤了那个一直在外间当柱子的太医进来。
“我没事了。太医,给我看诊吧。”高氏又成了那个温柔婉约的贵妃,一个眼神扫过,在场所有的人都把头低到底线,表明:自己刚才什么也没看到。
老太医颤颤巍巍的给高氏把脉,结束之后,例行安慰:“贵妃这是没有大恙了,但是月子里还是要调养好的,不然会留下病根。小阿哥已去,还请贵妃节哀,放松心情,好生安养为重。”然后开些产后调理药,收拾东西走人。
临出门的时候,老太医在心底暗自叹息,高贵妃这身子,明显是在怀胎的时候被人下了药了,估计那个小阿哥要是活着,也得是个智障儿。按理说,慧贵妃生产,周围怎么也得有三五个太医会诊,可皇上偏偏只指派了他这个马上就要致仕的老家伙,说是医术精湛,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他多说话。慧贵妃这胎儿,指不定是怎么回事哦!哎呀,不想了,皇上已经说了,只要贵妃出了月子,就让我就回乡去,想那么又如何呢?平安到家才最重要啊!
富察氏听说了高氏由疯狂到冷静的瞬间转变,不屑的冷哼:“哼,一个贱种罢了。在这座宫殿里,想让一个人去死还不容易,难得是让她生不如死哪~~”居然是咏叹调般的叹息,里面甚至还夹杂了一些嚣张的嘲讽。
51慧贤
作者有话要说:
慧贵妃生下了一个死胎,这消息是瞒不住的。虽然宫内宫外众人皆知,却也没有一个人敢拍拍皇帝的肩膀,说一句:节哀顺变。所有的人都有志一同的安分守己,刷低自己的存在感,力求不惹任何人眼红、眼气,不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皇帝却好像是没这回事一样依旧按天去长春宫报道,并且在富察氏竭力规劝之下十次有九次都会去景仁宫坐坐。晚上的时候,仍然会回到长春宫。让众人不明白,皇帝究竟是为了稳定妻妾关系,才要借着皇后的话,搭个梯子才会去景仁宫,还是假的宠爱慧贵妃。
不仅如此,皇帝还在亲临上书房检查儿子们的功课之后,告诫他们:要勤于向皇后娘娘请安,尤其是永璜,他现在虽然归高氏管,但高氏如今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他还是不要去打扰了。更何况,作为永璜来说,富察皇后也可以算作是他的姨母,得空的时候,还是多去长春宫报到吧!
消息传出,高氏当日就吐了一口血。不过皇帝倒是赶过去安慰了一下,皇帝看着娇弱的如同暴雨下的百合花一般的高氏,略有哽咽,拉着她的手道:“淑儿,你可要好好的养身体。养好了,才能再给朕添一个阿哥不是?”
高氏未曾开口泪先流,等着那泪水缓缓的滑落到嘴角的时候,才开口:“皇上,淑儿有罪啊!淑儿没能照顾好小阿哥……淑儿……”高氏哭的那叫一个梨花带雨,柔弱可怜,如果还是当初的那个乾隆,恐怕此刻都要把自己的心肝挖出来哄着高氏高兴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皇帝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皇帝了,所以他面部表情很是动容,眼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拉着高氏的手:“淑儿,不管怎么说,你的身子还是最重要的。不要为那些不相干的人操太多的心,朕派太医院最有资历的刘太医常驻在景仁宫。你记住,只要你在朕的身边,朕什么都不要。”咳,所以大阿哥永璜是不相干的人?
被委以重任的刘太医在心中默默的表示:皇帝他老人家是不会再让高氏生下孩子的,不仅这回生不出活的来,以后也生不出来了。
高家对此却很开心,他们认为,皇帝给的太医,总比皇后给的要好的多。所以说,君心难测,你们还太天真啊。不过,人家天真还是有理由的,因为皇帝又给高家抬了一次旗。
高氏一门被抬旗之后,高氏的老娘奉旨进宫谢恩并看看女儿。高老夫人泪眼朦胧的看着自家虚弱不堪的女儿,安慰她:“娘娘,不论到什么时候,你都要记得,只有人在,才能谋事,人都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你可要好好休养,重新振作啊!你这还算是月子里,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不要想太多,你要相信,皇上既然亲自安排了太医给你,就是想让你好好养身子,好为皇家开枝散叶的!”
慧贵妃对于亲娘不遗余力的劝慰,也只是随便答应了一声,没有多说话。高老夫人只得再接再厉:“皇上既然让大阿哥亲近嫡母,您就叫他亲近去,大阿哥都这么大了,心思也成熟,早先哲妃娘娘一直养着他,保不齐内心中还是向着富察家的。皇上,没准儿是帮您试试大阿哥的心思呢!”
听得这话,高氏的眼睛里似乎又多了些光彩。直到最后,高老夫人临走,还留了句话给贵妃:“至于家里头,你不要担心,皇上还是厚待我们高家的。”
厚待,不过那是有原则的厚待。慧贵妃失去了儿子,皇帝仿佛想要补偿一般,把高氏一家又从汉军镶蓝旗抬进了满洲镶蓝旗。慧贵妃一家子,竟然获得了两次抬旗的机会,简直是无上的荣宠啊。但是,可但是,但可是,即使是抬旗,可作为上三旗之一的满洲镶黄旗和最末一档的镶蓝旗比较来看,那差的也不止一星半点。
可是,这在外人眼中看来,那就是皇帝对慧贵妃宠爱如昔,对高家圣恩眷顾的有力证据。可惜的是,慧贵妃自出了月子以后,刘太医就告老还乡了。不出一个月,高氏的身子就开始逐渐的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