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整个宝亲王府鸡飞狗跳,又是叫大夫,又是熬药的。高氏就这样“郁结于心”了,然后,宝亲王弘历在高氏的院子里“陪伴”到晚膳十分,还是高吴庸很“没有眼色”的提醒了弘历,熹妃已经听说他经常在高氏那里安抚“病中”的高氏,对于他这种“不爱惜身体,过了病气可怎么办?”的行为表示了明确的不满。弘历也只能“为了让高氏在额娘那里有个好印象”,而忍痛离开高氏的院子。
出了高氏的院子,借着高氏最后给景娴上眼药的话头“怒气冲冲”的直奔景娴那里,路上还不忘给高吴庸一个“干得好”的眼神。晚饭后,又在景娴的院子装模作样的咆哮了几声,摔了几个不值钱的碗碟,然后自己到书房去睡了一晚。
实际上,在景娴的院子里用晚饭的时候,弘历责令容嬷嬷和高吴庸守在门口,他自己在里面又是布菜,又是陪笑脸说好话,还把他准备让高氏和富察氏还有苏氏他们乱斗,然后给景娴营造一个相对来说安全的环境都说出来了。简直比孝子还孝子,最后还提醒了一下景娴,皇后的时间不多了,让她多陪陪皇后,也许能把她这个一直对她很好的姑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也未可知呢!看着景娴若有所思的样子,吃饱喝足的弘历开始了自导自演的咆哮,然后又砸了几个碟子碗盘啥的。面红耳赤的(别人以为是气的,实际上是被景娴打趣的眼神给看的),大步流星的向书房走去了。
而“受了委屈”的景娴也有进宫的借口了。皇帝给皇后的,皇后给景娴的,她可以在直接越过富察氏,直接进宫见皇后,以叙姑侄之情。上辈子的景娴,严守规矩,自然没有用过这等特权。这辈子的景娴,可不想再为谁委屈自己了,跟何况还有这个“已经说不清楚自己是谁”了的弘历和自己统一战线,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此外挂一开,还有什么可怕”!好吧,其实景娴并不清楚什么是“外挂”,不过弘历说这话的时候很有意思,她笑的很开心,而弘历当时也很开心……
说她原谅了弘历,不如说她从没有恨过他,她恨的始终是自己的不理智和令妃那个害了自己孩子的女人。这辈子,弘历可是答应自己了,一定会“宠幸”她的,顺便也让她好好的会一会这个魏氏!这都是后话了,现在最紧要的,是要让姑母有活下去的信念啊,连太医都说,姑母得的,是心病哪……没有了大阿哥,姑母这心病要如何解开呢?怕是解不开了吧?
15改命(补全)
其实,说白了,就弘历和景娴两个人的“灵魂”来说,就是个“逆天”的存在,更何况这俩逆天的家伙还妄图改变别人的命运。于是,第二日,当景娴拿着皇后特别给她的腰牌进宫的时候,老天阴沉了天气,打了两个炸雷,以作惩罚。好吧,以上都是我们在YY,实际上就是第二日一早,天就阴沉了,雷声阵阵,倒是真有点要下雨的意思。眼瞅着要下雨了,弘历就让高无庸悄悄的去告诉景娴,进宫的事情,就先缓一缓吧。可惜,景娴倒是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雨要是下的大了,她还可以留在宫中陪伴一下姑母,顺便还可以躲开宝亲王府里的那点子破事,一举两得。
于是景娴乘着车包袱款款的进宫去了。咳,别误会,包袱里装的是侄女对姑母的“孝心”,并不是景娴离家出走的行李。
景娴刚进入坤宁宫的花园,就有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领着她去暖阁里见皇后。如今的孝敬皇后已经有点“病入膏肓”的感觉了,懒懒的靠在那里,看着宫女领着景娴进来,全没有往日里端庄大气的“皇后样”。其实,这也是皇后真的把景娴当成自己人来看了,要不,换任何一个宫妃或者皇帝来问安,皇后也绝对会“端庄大气”的与他们见面的。具体说来,就是跟一个女强人,发烧39°依然能跟人谈生意,走路的时候高跟鞋踩的咔咔作响,一进家中没等脱鞋就摊在玄关等着老公抱进房间是一个道理。只有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才会以弱示人。恩?你问皇帝?夫妻俩与其说是夫妻,更像是战友或者是共同创业的伙伴。
“景娴,过来坐。”等着景娴行礼过后,皇后就把景娴招到身边的软榻上坐下。景娴谢了坐,坐了三分之一在上头,由着皇后拉着手与她说话。
“景娴,弘历对你可好?”皇后爱怜的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侄女(其他庶出的不作数),她自己是四阿哥福晋,她唯一的侄女又成了下一位四阿哥的侧福晋,她也不想让自己的侄女趟皇家这趟浑水,可是,为了她们的家族,却又必须让景娴趟这摊浑水——时也、运业、命也!她自己与皇上已经夫妻不似夫妻了,却是希望景娴能与弘历好好过日子的。虽然弘历经常性的不靠谱,但是,对待侧福晋却总是好的吧?就像他爹一样:当年由侍妾抬上来的李氏和直接由先帝爷赐下来的年侧福晋,不都是很得皇帝的宠爱么?可是,就凭着弘历亲自请封给高氏抬旗这事来看,这个女人就不简单!
“嗯,爷对我挺好的!”看着一脸希冀的姑姑,本来和弘历商量好的“告状”的戏码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姑姑自己没有孩子,拿着自己就当亲生的女儿教导过的,所以,姑姑也是希望自己好的。弘历那个混蛋还要让自己装委屈,好多“拖”姑母一阵子,实在是昏招,昏的不能再昏了。嘛,自打重生后,景娴对于弘历的“尊敬”就跟西伯利亚寒流造成的影响一样,瞬间骤降20个数啊!
“真的?”皇后狐疑的看着她:“本宫听着怎么不是那么回事呢?”
“姑母,景娴想跟你好好说说话……”皇后一个眼色,身边的人就会意,由容嬷嬷和皇后的马嬷嬷领头宫女太监们全体被清空,只有两个嬷嬷站在门口把风。
“姑母,爷对我真的好,不论您听到过什么都别当真。”景娴坐直了身子正视皇后。“爷对着景娴是真心实意的好!”说这话的时候,景娴直勾勾的盯着皇后,直到把她“盯”到相信了,才低下头做害羞状:“爷还说,想让景娴早日给他添个孩子呢!”给了皇后一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了的“错觉”!没错,就是错觉!她才不相信弘历的“真心实意”呢!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皇后看着坚定的景娴,叹了口气,拍了拍景娴的手。“好就好……”在宫中,五十来岁的年纪虽然已经是“太太”级的,可是由于宫中妇人包养极其到位,所以多数的女人都是五十的看着像三十的,三十的看着像十八的。而今,皇后真是“看起来”像五十岁的人了!坤宁宫中的东西那都是上上品,除了太后和皇帝,那就是头一份了,怎么可能亏了包养!不过是皇后本身已经没有多少“求生欲望”,能过一天算一天,不强求生亦不求速死罢了。
“姑姑,你怎么比前日看着更虚弱了呢?”景娴眼圈略红,有些哽咽。
“姑姑上年纪啦,身子骨不成了。”这哪里像是正值壮年的皇后说的话,倒像是活够了的老太太说话。
“姑姑!”景娴打断了皇后的话。“爷还跟着景娴说,若是景娴能得了孩子,还想请姑母照顾一二呢!姑母,我在府里是个什么地位您还不知道?若是孩子能得姑母照看一二,我也是放心。姑母你就可怜可怜景娴?况且,景娴上个月的月信已经不准了……”最后那句景娴的声音很小,可是却听得皇后眼睛一亮。
富察氏是个有手段的,这点早在日常的观察中皇后就明白的。不管怎么说,从掌管雍亲王府到统率后宫,皇后一直是个心思缜密又善于观察人的。更何况,景娴被指婚给弘历也是早就定下来的,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族,她也会仔细的“研究”一下宝亲王府的后院的。景娴的孩子,既是自己的孙子,又是自己的侄孙子……若是能亲手抱一抱景娴的孩子,养上一阵子……转头又看着景娴,叹息:“孩子离了额娘总是不好的,当年耿氏他们的孩子我都不忍抱养了,更何况是你的,我怎么忍心你们母子分离?”
其实,还有一句话皇后没说,放在宫中养大,那得是多大的恩宠,那里头可是有“相当大”的政治意味的。怎么能他们私下就能决定的?更何况,这八字才隐隐约约的有一撇,这撇还没真正写出来呢!
“等确定了,姑母,景娴还要靠您照顾一二呢!”景娴靠在皇后身上撒娇,心想:真的要抱进宫来的时候,也得五六岁了,那会儿,有没有皇帝了,还真就不好说了呢!若是不出意外,那就是弘历登基了,说让给太后养个孩子玩玩,又怎么了?姑母啊,你一定要撑下去啊……您成了母后皇太后才能压制那个圣母皇太后,我弥补上一世的亏欠,才能好好孝顺您,才能,在后宫好过一些啊……
其实,从开始到现在,景娴和弘历也只是想给皇后改命,好让景娴以后在后宫有个仪仗,不至于被钮钴禄氏压制。——乾隆好名声,再跟他娘对着干,在面子上也维持着“孝”字上。这辈子想对景娴好,想捧杀高氏,可也怕景娴再被钮钴禄氏当枪使或者受那风箱气,若是皇后不死,母后皇太后也是要比圣母皇太后有脸面和地位的,自然能维护景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