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琼瑶]福晋们的美好时代 (紫夜幻灵)



皇帝生日的前一周,各路参拜使团齐聚京城,皇帝那些嫁出去的女儿、侄女、各种亲戚也早早的回到她们的故乡。一时之间,理藩院准备的住处都不够用了。正规驿馆里住的那都得是够级别的使团团干部,其他一些不太够级别的部落和大使团的随扈就只能自行解决。一时间京城里的客栈和房租都涨的出奇的离谱。

还有两天就是皇帝的生日,各路使节按着顺序已经开始向皇帝奉上生日礼物了按着由强到弱,关系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进行朝见。直到掌灯时分,才把最后一个使团送走。弘历叹息了一声,从太和殿回到了养心殿。高无庸和吴书来紧跟在乾隆的身后,大气都不敢出。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万国朝贺的好日子,皇上好像并不开心,反而很沉重。

如果皇后娘娘在就好啦,可惜皇后娘娘忙着接待那些坦胸露乳的西洋人,没时间到养心殿来呢。皇上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了,也是六十岁的人了,这哪成呢?可就算是再担心,高无庸和吴书来也不敢上前询问:皇上,是否摆膳?他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在皇帝坐下的时候递上一杯茶水,和一叠点心。而被担心的皇帝陛下,他压根就没有反应。

看着养心殿外灯火辉煌,弘历觉着有些累了。醒来掌天下,醉卧美人膝的日子确实是舒坦,可忙忙碌碌这么多年,他也有些够了。作为一个皇帝,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两世都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光绪那世不算),弘历还真就没有“再活五百年”的想法。更何况,真要严格计算,他也活了两三百年了……一直这么活着,挺累的。

在重生为自己之前,他一直憋着一口气,想让“康乾盛世”真的可以成为媲美贞观之治的存在。而不是一个看着花团锦簇,万国来朝,实际上早就坏到了根子里,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现在,目标达成了,康乾盛世成为了真正的盛世,清朝两代之内绝对不会出现大问题——永琛的嫡子已经到了进学的年纪,所谓三岁看老,如果不出意外,他也会是个顶出色的继承人。

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他目光所及的三代显然是可以一直富着的——只要他们戒骄戒躁,不骄傲自大,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没有什么做不到。也许中华民国可以正常的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然后慢慢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像他记忆中的那样被迫发展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然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会被欺压,不会被屠杀,会一直一直像一条腾飞的巨龙那样翱翔在世界的东方。

那么,他是不是可以退休了?不是前世那样退位不退权的太上皇,而是真的像老干部退休那样,带着景娴,领着他的两个额娘去游山玩水,帮着儿子体察体察风土民情,去看看他所打下的这万里河山。永琛虽然没被立为太子,但是他隐形太子的地位比自己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说来也奇怪,永琛就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任何越界、越权、罔顾父君表现,天生的政治家啊……不愧是他和景娴的长子。

想一想月余前才回京的弘昼,他其实是有些羡慕的,弘昼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可比他好了不老少。看来即使是当王爷,也比坐龙椅来的健康啊!虽然旗人轻易不得离开驻地,但是红州市带着媳妇老妈去京郊避暑,避着避着,这“京郊”就有些靠近江苏了,但是又有什么关系?他也没谋反篡位,不过是贪玩罢了,弘历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掐指一算,在后世,我这也是可以退休的年纪了。既然年纪大了,就退休了吧,不要再给后辈们创造阻力,让永琛早早接手,他也可以看看他是否能够胜任,也看看他是否真的能把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经济理念延续下去。主意已定,弘历便叫高无庸去拿了一封圣旨。一挥手,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坐在那里酝酿。其实,作为皇帝,极少是有亲笔写的圣旨的,一般都有专门拟旨的人帮他完成书写工作,他只需要检阅一下,再盖个玉玺大印,就算齐活儿了。

这一封退位诏书,他想自己写。

我爱新觉罗弘历,如今已经有六十整了。回顾人生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我在位这三十五年来,自认为已经做到最好了,如今我也老了,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把我的皇位禅让给我的第三子永琛。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考验,我认为他完全能胜任皇帝这个大任。希望大臣们能像效忠我一样的效忠下一任皇帝,共创大清的美好未来。永琛,不要让一己私欲和小人谗言毁掉我和祖先们打下的江山。

(蠢作者完全无法胜任古文,所以就写成白话文了,各位忍忍)

写好之后,等着墨迹完全干透,弘历自己把圣旨卷好,拿着锁头锁好(按着立太子的诏书的规格,用了三把大锁),放在了养心殿皇帝书桌的夹层内,又加了一层大锁,把所有的钥匙度放进贴身的荷包里,又把众人招了回来。问了问皇后是否用膳,在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后,摆驾坤宁宫,陪着皇后用膳去了。

“皇后啊,我累了,想把一切都交给永琛,我们一起去游山玩水,好不好?”皇帝搂着皇后躺在明黄色的帐子里,说着知心话。

如果是上一世,听得这话的皇后早就惶恐不安,劝着皇帝收回他那“惊世骇俗”的想法了。可是,景娴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自然看的出皇帝发自内心的疲惫。虽然把皇位传给永琛是早晚的事,可皇帝毕竟是皇帝,即使退位了,就真能放下权利了?她爹上折子致仕的时候还难受了大半年呢,更何况是皇帝。

“皇上,累了就把手里的东西让别人去做,我虽说统领六宫却也没像您那样事事躬亲,养他们也不是吃白饭的,累了就让别人替您干活。退位这种事,哪里是随便说的。”退位这种事,即使是能成,她也不会表示热烈的支持,更何况,她并不认为当皇帝的儿子上面再有一个当太上皇的爹指手画脚会好过。她还是觉着,保持现状更好。

“这么些年了,你还是那样……”那样的瞻前顾后,虽说我们是夫妻,可你永远忘不了我还是个皇帝。而我,却常常忘了你是皇后,觉着你只是我的妻子。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代沟吧?是宠爱和时间都抹不去的东西,在后世,那叫世界观和价值观。

“好啦,朕不过是随口抱怨一句,我一说,你一听就是了。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接着召见蒙古各部和宗室福晋呢,你也累了吧?早点睡吧。”皇帝把景娴往怀里搂了搂,闭上了眼睛。

两世夫妻,景娴敢肯定,皇帝刚才绝不是说说了事,但自己刚才的回答明显是不和皇帝心意了,所以他才不想再说下去。最近这几年一直是这样,一旦自己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他从不斥责自己,只是会无奈的看着她,叹息,然后继续对自己好。他对她的好,她都知道,她也都记着呢……

如果,他真的想要退位,想要去游山玩水……那,也挺好的。算了,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第117章 退位

弘历的大寿在极其平和。极其盛大,极其正常的流程中结束了。这让一直悬在景娴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皇帝万寿的第二天,各国使节提出告辞:该参加的寿诞也参加了,该送的礼物也送完了,就差和皇帝交换一个互不侵犯友好开发殖民地的保障条约就可以回家了。道远的使节已经离家一年多了,回去也要将近一年,大家也都说得上是归心似箭。

按着惯例。使节离开,皇帝也像他们到来的时候那样分期分批的接见,但是这一回,皇帝说,为了感谢大家不远万里的来给我祝寿,我决定请大家吃顿好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宴群臣”就在太和殿的广场上摆开了阵势。

参加过喜宴的都知道,宴会这种事,等着你能伸筷子的时候,不论什么山珍海味,都难吃的要死。当然,冷盘除外。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发生,也为了让各国使团能够充分领略到我大中华的美味。他们吃的是火锅——每人一口小巧的景泰蓝铜火锅,调料锅底自选,完全的自助模式。甚至皇帝还贴心的允许愿意把脏锅带走的使节把锅子带走以资留念。当然,在吃饭之前,毫无例外的,是boss讲话。

于是,万众瞩目的皇帝陛下,在群臣和各路使节的注目礼中,拿出了他早就准备好的小匣子。又缓缓的掏出了那三把钥匙,在众人屏住呼吸的目光中把那个装着圣旨的小匣子一层层的掏出来。

皇帝亲笔写了一道圣旨,这是景娴和几个孩子通过高无庸得到的消息。在高无庸的心里,皇帝那道慎之又慎的圣旨应该就是立太子的旨意。眼看着三阿哥成为皇位继承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所以他提前在永琛面前卖了个好。现如今看着“太子封诏”标准配置的圣旨,他心里不免有些自得:早早的在太子面前露了脸,我真是太机智了。

皇帝对于高无庸的小动作当然心知肚明,但是永琛的毫无反应让他更加坚定了把皇位传给他的信念:宠辱不惊到这个份上,他这个三儿子,可比他当年要出息的多,这才是能够在权力争斗中获得胜利的政治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