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乡曲成圆默默搬出了意大利炮】
【注释】
①歌曲取自《红旗永远抗在肩》
第4章 挖井
万籁寂静,曲成圆抬眼望向头顶那扇通风小窗,外头是漆黑不明的夜,不知今夕是何夕。
早知就不跟那傲娇精较劲,使尽蛮力挑扁担,自己不但没得到任何好处,肩膀还火辣辣地发疼。
这是她在丰收农场近一个月来,第一次失眠煎熬的夜。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没有最贵的眼霜熬最晚的夜。
平平无奇熬夜小天才曲成圆,在通铺上摊成一个大字,唯一能做的就是:胡思乱想。
初来乍到丰收农场,许是长途跋涉的疲惫未缓过来,夜里沾上枕头能一觉到天亮。导致她一度窃喜,以为自己每天早睡早起,很快能成功避开脱发大军和中年谢顶危机。
又想起上辈子自己受的苦,三九隆冬穿着薄裙拍水底戏,咬牙把戏拍完,从水里捞出来就直接被送进急救室。
但她不觉得这苦有多难熬,因为那时自己有明确目标和动力:拒绝糊穿地心,她要成功!!
可惜上辈子要成功的梦想因为自己的过劳驾驶而破灭,否则也不至于来到这荒芜戈壁,在午夜时分因为筋骨疼痛难耐而失眠。
失眠的人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曲成圆暗暗打定主意,要给这辈子的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毕竟她是打不倒的曲小强啊。
身旁睡熟的郭二妞翻了个身,咂咂嘴,莫名其妙蹿出一句:“妈妈,鸡腿真香啊!太好吃啦!”
曲成圆忍俊不禁,勾起嘴角,看来小姑娘是想吃肉了。
哎!听她这么一嚷嚷,自己也忽然开始馋肉吃。
曲成圆自认是肉食动物,属于怎么吃肉都不胖的体质,以前同行的艺人朋友们都羡慕得不行。
她最近无意中发现了E23的新功能:能搜索自己的数据。从此多了一项无聊时和系统对话的话题。
【E23,我现在的身高、体重和体脂率是多少?】曲成圆在脑海中想道。
E23很快回答:【身高166cm,体重42kg,体脂率17%】
诶!伙食不好,又要劳动,自己比刚到丰收农场时瘦了2斤。
曲成圆开始怀念第一天时吃的羊肉,她以为在边疆,羊肉的供给比内地充裕,原来只是农场为了迎接她们而准备的特别大餐,后来连一粒肉沫都没再见过。
她又怀念起吃那顿羊肉前遭到自己嫌弃的馕。当时坐在嘎斯卡车里,啃了一周的冷馕,如今仔细回味那口感,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农场的伙食顿顿是一致的碎米掺稗子、苞谷面汤。想要再吃到肉,看来最快得等到春节,再不济,只能等明年新一届知青到来吧。
曲成圆猛吞了口唾沫,夜深人静,她无比思念奶茶和炸鸡、烧烤和火锅......
始作俑者郭二妞不知道自己一声梦呓,犹如深夜放毒,让小伙伴曲成圆痛上加饿,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万幸再长的夜,也有苏醒的黎明。
清晨熟悉的敲钟声起,曲成圆半闭着眼睛起身,摸去地窝子门口找到自己的搪瓷脸盆,准备洗脸。
郭二妞眼尖,一把拉住她的手,“等等,你的毛巾脏了。”
曲成圆昨晚忘记将脸盆收进地窝子里,才不过一晚时间,原本的白毛巾变成了黄毛巾。
南疆气候干燥少雨,还有遮天蔽日的沙尘。
塘坝里的水不过滤烧开,无法用来洗脸,那相当于浓碱水,用来擦脸,只会加速皮肤皲裂。
幸好她出发时检查原主的行李,临时增加了大量的雪花膏,不然自己的脸很快就如同今早的毛巾,提前走向蜡黄的悲催结局。
*** ***
水利问题是丰收农场目前面临的头等难题。
现在已是九月,南疆的秋天来得急去得早,他们最迟必须得在冬季大地结冰前找到足够的水源。
知青们生活需要用水,饲养的牲畜要喝水,开垦农田也需要水。
农业队在戈壁白茫茫的盐碱地里种植作物之前,打好田埂,就等着用水来洗碱,把土壤反复洗淡,种的庄稼才能成活。
水利队分成了两组打井队,在事先选定的两个挖掘试验点开始打井。
乌市的兵团勘察队派来工程技术援助人员,为水利队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他们模仿的是石河子军垦掘井的方式,事先委托兵团勘察队的同志带来几根废弃电线杆和井绳,将三根废电线杆架立成一个稳固的三脚架结构,把滑轮挂钩和井绳挂在三角形架顶端。
用红柳枝编了好几个土筐,顺着滑轮和绳索轨道拴上土筐,一台简易的挖土升降传送机便搭建完毕。
勘察队的老排长是农村木工出身,见丰收农场物质匮乏,连劳动工具只有基本的铁锹和坎土曼①,当即就地取材给大伙做起了农具。
起初劳动工具不够,曲成圆原先“只要跟着出力就好”的设想就落了空,只好尽量低调地站在旁边做个“搭把手”围观群众。
心灵手巧的老排长倒是无意中替她解了围,毕竟水利队里藏着一尊不定时就找她茬的监工大佛。
监工柏宣,遇事从容不迫、现场调度有序,众知青们对他尊敬又依赖,早就把他默认为水利队队长。
曲成圆不得不承认,柏宣这家伙的确出众,业务能力耐打,倒是与长相和人品无关。
他这几天在两个掘井试验点不知疲倦地反复来回跑,埋头研究如何尽快出水,其实早忘了曲成圆的存在。
见老排长的手艺不错,柏宣受到启发,又跟他一边商量一边动手改造了简易挖掘机的滑轮结构。
曲成圆见柏宣跟兵团勘察队的老排长和技术人员熟络的样子,似乎是以前就彼此认识。
两口井分别挖了快一周时间,井深已经达到了15米,他们买的井绳才20米,迟迟不出水,这井还要不要继续挖,谁也无法拍板决定。
一旦讨论到这个问题,现场的气压就变得很低。
王指导员每天都来掘井点跑两次,每次都会像啦啦队长似的,高呼口号,鼓励着大家“发扬南泥湾精神,向荒漠宣战”。
曲成圆发现闹腾腾的王指导员在现场喊得越响亮,柏宣的神情就越淡漠。
哦吼!难得见傲娇精心事重重的样子。
曲成圆一方面跟着发愁水源问题,另一方面的小心思又乐见柏宣吃瘪。
男人穿着蓝白相间的条纹海魂衫,袖口向上卷起两寸,露出了好看的手腕。双手环肩站在井口旁,身姿挺拔,垂眸不语。
曲成圆从人群后面仰头看他,客观的评价,鼻梁和下颌线条近乎完美,这个侧颜角度简直就是硬照杀手。其实他外形条件俱佳,绝对是摄影师最爱的那一款。
都什么时候了,她还在替他考虑拍摄是否上镜的问题?
她拍拍自己的脸,提醒自己清醒一点,不能把私人感情搅合到工作里来。
*** ***
“柏宣同志,好消息,红星农场的郑雨泽同志来了。”王指导员的大嗓门音浪今天尤其强。
他身边跟着一位二十出头的斯文男人,穿着蓝灰色的整齐工装,肩上是一个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挎包,胸口衣兜处别着一只英雄牌钢笔。
这位郑雨泽据说是红星农场的水利专家,经验丰富。
技术人员们一碰头,省去客套话,就地围坐,拿出纸笔开始写写算算,讨论挖井遇到的难题。
包括曲成圆在内的其他平凡普通人,此刻便偷得了半日闲。
附近的老乡听说丰收农场在打井,给他们送来了一车当地特产--沙瓤西瓜。
曲成圆分到一瓢果肉红艳艳的西瓜,干脆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一边吃,一边等柏宣他们出结论。
交流了许久,大家最终决定:朝西北偏移30度,再继续下挖3米。
柏宣回头,一眼就看到喜滋滋的吃瓜群众曲成圆。他抿了抿唇,视线很快从她身边移开。
“同志们,经测算,地下水流的方向和河流一样,由东南朝西北,我们再努力试试。”郑雨泽鼓励大家。
一号试验点继续往下挖了一米多深,吴迪兴奋的声音从井底传了上来,“土壤是湿的!有水!有水!”
井口站着的小知青一听,忙喊着“有水!有水!”跑去隔壁的试验点告诉柏宣和郑雨泽。
不一会儿,又见那小知青箭步如飞折返跑回,手往身后指,嘴里念叨着:“有水!有水!”
曲成圆觉得“有水”二字就像吱付宝“叮咚”到账声一样,谁听到谁高兴。
王指导员更是乐得见牙不见眼,逢人边说,“哎呀,雨泽同志来得巧、来得妙!我们早该请他过来。他的名字寓意多好,应了诗里那句:遣充行雨神,雨泽随客意②。”
“......”
听王指导员彩虹屁尬吹得飞起,曲成圆满头黑线,悄悄后退两步。
柏宣和郑雨泽两人并肩而来,曲成圆第一次见到柏宣露出如此轻松的表情,眉眼彻底舒展开,眸底盈满笑意,那张脸就显得特别好看。
柏宣个子很高,目测有一米八八,郑雨泽的头顶堪堪到他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