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细说,敏贤才知道,于天摆摊的时候可没少帮忙宣传第一食品厂,每有客人来买东西,于天就不厌其烦地和客人介绍第一食品厂的事迹,夸奖第一食品厂的味道,没想到意外的给第一食品厂拉到了一单。
于天也没想要什么提成,直接把人带到第一食品厂后就走了。
敏贤笑道:“成呀,可是人家现在大小是个老板,也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咱们第一食品厂。”
得到敏贤的同意,周青高兴道:“咱厂子效益多好,要是拉得到单子,提成还多,咋地不比那小子蹲在火车站摆摊强。”
这时,技术骨干刘老头也道:“李厂长,你可得给我们也加点人手和生产线,咱们现在24小时排班,才能勉强赶得上出货。这生产线和人手不解决,咱们厂也发展不起来呀。”
敏贤道:“别让工人们太辛苦,咱多加点人,你等会后也跟小刘说。生产线的事情,等我和邓厂长还有财务商量一下看看咱厂还有多少资金,能加几条。”
刘老头高兴道:“谢谢李厂长。”
敏贤又对质检主任说道:“咱们生产量提高了,品质一定要从始至终一个样,这是咱们厂的根本,麻烦你要在这方面多费点心。”
质检主任点头道:“你放心吧,这些我都明白。”
敏贤道:“而且,原料也要保证新鲜,尤其是肉类,要是发现原料不好,立刻退回。”
质检主任道:“我会特别注意这些的。”
会里还讲了一些别的,快到中午的时候才散会。
等到敏贤到了食堂,小刘已经带着刘志在食堂吃饭呢。
小刘看到敏贤进了食堂马上站起身来,狗腿地问道:“厂长,我去帮你打份饭?”
敏贤把饭盒递给他,道:“那麻烦你了,我和刘志先说说话。”
接过饭盒,小刘立马就冲到打饭口排队了。
敏贤坐到刘志的对面,问道:“你都参观完了?感觉我们厂怎么样?”
刘志放下筷子,一本正经道:“是个好厂子。”
敏贤:“产品好吃不?是不是和我说的一样?”
刘志:“都非常好吃,都很名副其实。”
敏贤:“那你要不要帮我们厂拍广告?”
刘志想了想,道:“给我5天时间,我给你一个广告案。”
敏贤道:“成,恭候佳作。”
晚上,刘志跟着敏贤的车回了敏贤家,一进家门就自关小黑屋开始创作。
一连好几天,敏贤都只能在晚饭的时候看见这个小伙子,但说来奇怪的是,这小伙子再忙都要听敏贤爷爷讲故事,不仅听敏贤爷爷讲故事,还经常拿着本子和“闲人”李向阳打听敏贤的事情。
弄的李向阳老是觉得,这小伙子是看好敏贤了。
向阳忍不住偷偷跟敏贤讲,得到的是敏贤的一个白眼。
一直到第五天的晚上,刘志带着两本东西找到了敏贤。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特别感谢大家的鼓励,我签约成功了。
第29章
敏贤翻开广告的分镜, 读了下去。
立意:第一食品厂食品老少皆宜,全家都喜欢。
场景一:
一个小姑娘把一块卤牛肉给她爷爷喂进嘴里,道:“卤牛肉给爷爷吃。”
爷爷笑着道:“食满味的卤牛肉就是好吃。”
场景二
这个小姑娘又把蛋黄饼喂给她奶奶吃, 道:“蛋黄饼给奶奶吃。“
奶奶慈爱地笑道:“食满味的蛋黄饼就是好吃。”
场景三
小姑娘把荷兰豆喂给她爸爸吃,道:“荷兰豆给爸爸下酒吃。”
她爸爸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道:“食满味的荷兰豆就是吃不够。”
场景四
小姑娘把肉松饼喂给她妈妈吃, 道:“妈妈干活辛苦了。”
她妈妈欣慰地说道:“宝宝也吃。”
小姑娘拿出一包薯片:“我有食满味的薯片就够了。”
场景五
小姑娘全家五口人一起道:“食满味食品, 味道正宗, 全家都爱吃。”
场景六
第一食品厂的商标和电话。
敏贤看完分镜后觉得还不错,问道:“这能压缩在30秒之内?”
刘志道:“我试试看, 应该可以的,就算不行,也可以删减一两个场景。或者将场景组合,变成不同的广告。”
敏贤道:“我们买广告位的时候,确实没说不允许播放多种广告, 我觉得你的想法还不错, 我们签约吧。”
刘志道:“先等等,我可以给你们拍广告,但是我有一个请求。”
敏贤道:“你说吧。”
刘志又将另一个本子递给敏贤, 这个本子显然比广告分镜头要厚得多。
敏贤拿到本子扫了一眼封面,上面写着“S市一家人”。
敏贤看了一眼刘志,道:“这是小说?”
刘志没说话, 只是伸出手做了一个请往下看的手势。
敏贤歪歪头,还是看了下去。
这是一个祖孙三代人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写的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小男孩, 他的祖父早年家境殷实上过几年私塾。这个时代,读过书的人很少,即使只读过几年书, 小男孩的祖父也是村子里最受尊敬的人。
小男孩的祖父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并告诉他读书才能光宗耀祖,读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可惜在小男孩7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就去世了,小男孩祖父去世后,小男孩依旧没有放弃学习,为了赞足学费,他去过采石场,大夏天的整个后背都被石灰烧伤痕累累,小男孩作为家中长子一面需要兼顾地里的活计,一面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每天还要背着干粮走十几里地的路去学校读书,即使条件再艰苦,他依旧坚持读书。
时光冉冉,小男孩长成了大人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建国后,他被分配到了钢铁厂搞设计,后来又被调到了机械厂搞设计。总之国家需要他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后来他成家了,有了孩子,虽然夫妻俩都有工资但是生活过的还是那么艰苦。
因为工作,他们不得不雇佣了一个保姆,保姆一个月要30块的工资,加上孩子的奶粉钱,每个月要给双方父母寄的20块钱,饭票钱,林林种种他们每个月过的都紧紧巴巴地。
等他的孩子大些,他的父母也老了,他想回到家乡承担起给父母养老的责任,于是他放弃了高薪和前途,几经运作,历经几年才调回了家乡。
等他回到家乡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了,家中只余母亲一人。
他的父亲去世时,还特意叮嘱他的母亲,孩子在外面不容易要理解他。
就这样,他摸了泪,在当地的机械厂扎了根。
作为技术骨干,他总是忙碌的,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周六周日也不休息。
每每有职称评定的时候,他总是把机会留给别人;搞起研究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上面安排想让他当厂长,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因为他不想搞政治,他就想一心一意搞研究。
然而正因为他不争不抢的性格,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间才没像身边同事一样遭殃,得以全身而退。
这个时代的有很多人像这个他一样,他们默默无闻,他们崇尚精神,他们安贫乐道。
第二代人讲的是他的儿子。
因为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带着老婆孩子调岗,所以他的儿子不能在一个地方系统地学习知识,加上教育的地方差,他的儿子成绩很差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早早地辍学回家接了妈妈的班。但好在他的儿子老实肯干,能吃苦。
一路上拜师学了瓦工,后来成了电工,再后来学了开车进了车队。
生活平平淡淡,却也满足。
第三代人讲的是他的孙子辈。
他从小就教育他的孙子们要好好读书,用自身的故事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他的孙子们都真争气,孙子考上了军校,孙女出国成了留学生。
孙子毕业后进了部队,参加了多次的抗洪抢险,其中遇到了很多次危险,但是为国为民尤不悔。
孙女毕业后回国买下了一家即将倒闭的食品公司,并将它发展成全国知名的厂子。
虽然故事只是梗概,还添加了些许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敏贤知道这个故事的骨架就是他们家的故事。
看见敏贤看完了大纲,刘志道:“如果你肯投资我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剧,我愿意免费帮你拍摄广告。”
敏贤沉吟片刻,道:“你需要多少钱?”
刘志想了想,演员可以从学校里找熟人,器材也可以找学院的师兄借,其他的费用倒是没有办法省,他小心翼翼地报了一个估算值:“20万?”
说完还看了看敏贤的脸色。
敏贤笑了:“你准备拍成多少集?”
刘志道:“大概30集吧。”
敏贤摇了摇手里的本子,道:“这只是故事的框架,你回去把剧本给我好好写了,要是写的好,我给你投200万。”
刘志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他惊喜道:“真的?”
敏贤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如果你写的不好,我是不会投资你的。另外,如果你真的拍电视剧的话,我希望剧中可以多多出现我们第一食品厂的名字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