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敏齐家记 (Fahrenheit)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Fahrenheit
- 入库:04.09
黛玉和贾珠趁着冬日农闲,拿着图纸带着人,现在自家上千亩的地里修建水渠,并试着打了几口井:四口有水,两口之中一口水稍微浅了点,另一口干脆是干的……因为这口井正好在路边,当旱井用也使得。
黛玉为此红了脸,“母亲,下回一定再用心些。”平均算下来一口井竟要几百两银子……她知道自己太浪费了。
家底再足,黛玉也不觉得自己能理直气壮地胡花乱花。仔细想想,光靠那些庄子,爹娘得多久才能收回打井和修水渠的花费?
爹娘除了爱惜自家庄户,肯花这一大笔银子也是为了让她高兴吧……
望着女儿微红的脸,贾敏轻推了推林海。林海笑着望了媳妇一眼,夫妻俩默契地齐齐拍手。
黛玉小脸更红了,“女儿惭愧。”
来自父亲的夸奖最能鼓舞女儿,贾敏又推了老爷一下。
林海果然笑眯眯道:“夸你还来不及。女儿比那些挖井探水的老手也不差什么了。”
黛玉固然懂事,但当着爹娘却很敢说话,“爹娘会不会觉得女儿不务正业?可是女儿随着爹娘见过江南水乡亦看过塞北草原……女儿觉得没见过壮阔山川,不会真切体会到诗词歌赋之美……”
贾敏情知女儿想说什么,“臭丫头,你就直说你更愿意务实,不想再务虚就是。”
黛玉扑到母亲怀里,嘴巴就像抹了蜜,“还是娘最懂我。”
林海干咳一声,“爹就不懂你了?”
黛玉立即道:“当然懂啦。这不是爹爹没有娘嘴快嘛。”
林海轻抚着女儿后背,“通晓庶务往小了说,将来不至于让下人哄骗,往大处说,你能体谅百姓之苦,爹娘也没白教导你一场。”
黛玉真诚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姓过得太不容易了。咱们这儿可算西北富庶之地……珠大哥哥和我去给那些老乡打井修水渠……他们得着消息都早早迎到庄子外,干起活来没人偷懒不说……许多老乡还说要给爹娘立长生牌位,亏得让珠大哥哥拦住了。女儿也是觉得,爹娘善待他们,并非邀名之举……传出去很不妥当。”
林海宽慰极了,“乖女儿。”
黛玉偏过身子,便挽住了父亲的胳膊,“女儿知道爹娘最疼我啦。”
贾敏见状,忽然问道,“明年就是大姑娘了……自己心里有数没有?”
这话题一下子怎么跑了这么远?黛玉一怔,旋即小脸蛋又成了红苹果,她害羞却不扭捏,“都听爹娘的。”
贾敏捏捏女儿的鼻尖,“爹娘为你做主不假,可你自己心里想要个什么样的呢?娘就跟你直说了,咱们家不用拿女儿联姻。”
林海点头不迭,“正是如此。”
让宝贝女儿倚着肩膀,媳妇拉着手,他“老人家”的心都酥了。
黛玉想了又想,终于来了一句,“珠大哥哥这样的?”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爹爹这样的?”
林海又干咳一声,满脸自得。
贾敏顿时喜忧参半:前世黛玉与宝玉志耳鬓厮磨两小无猜,这份情谊几乎就成了女儿的人生支撑;这一辈子……女儿似乎彻底没把情爱放在心上,选珠哥儿大约也是因为志同道合又常年相处。
总之她还是想着往温厚可靠的青年才俊这上面挑。
林海忽然道:“黛玉,爹娘教导你疼爱你,绝不是想让你将来出嫁后给人家做牛做马,任劳任怨。你千万不可看低了自己。”
黛玉闻言眼眶都红了,大声地应了个“嗯”。
贾敏拿着帕子给女儿抹了抹眼角,心道:有老爷看着,这婚事准差不了!
谁知女儿当晚竟发起烧……
贾敏虽然不能轻易再见父亲,但依稀之间能感觉到家人身子不妥当的原因:是单纯的病了,还是因为功德得失导致的……
这一回,贾敏分明感觉到:绝对是后者。
☆、第52章
黛玉发热,半夜里夫妇俩便派人请了长安城里有名的老大夫来瞧。
老大夫仔细诊过脉,说大姑娘只是这些日子累着了,才染了风寒,却是无大碍的。大夫留下方子,便拿到丰厚的诊金——半夜里被叫起来的不满也让沉甸甸的银子“压”没了。
发现得早,还多亏了黛玉的大丫头紫鹃——这丫头的名字还是黛玉给起的。贾敏听说莞尔一笑:总不会是那个总想把黛玉宝玉凑作一对儿的“好丫头”了。
话说,紫鹃话少又细心,半夜起来喝水时还寻思姑娘这一夜怎么总翻身,撩开帐子就见大姑娘皱着眉头紧闭着眼。
紫鹃上手一摸,立时叫起了守夜的丫头,跑去找老爷太太报信儿,领了对牌,及时开了大门出去请大夫。
等黛玉喝了药,沉沉睡去,此时已是天色将明。
林海放下心来,便拉着贾敏回房再歇一会儿。
身边林海很快入睡,贾敏却再难合眼:跟她有较深因果的官员士绅加在一处,不过三人,妙玉她爹韩琦,英莲她爹甄士隐,以及宝钗她爹薛桓。
他们做了大善事,贾敏一家子跟着沾光;做了恶事,若不及时阻止也必会祸害到家人身上。
她心里难受:怎么没祸害到自己身上,而是黛玉无辜受过?!
贾敏翻了个身,只想着清早起来,赶紧打发人给他们三个的太太送信问问情况,另外再派些机灵人去他们所在的州府打听一番。
正好自家在江南可有不少产业田庄,命人多次往来于西北和江南,也无人起疑。
她刚刚打定主意,林海的胳膊已经伸了过来,轻轻搭在自己腰际。
贾敏心里立时暖洋洋的,若是自己力有不逮,就跟老爷和盘托出。她困于内宅,想靠自己来决定一位朝~廷~命官的前程自然不易,但老爷若是有心算计,怕是不难。
话说,贾敏上午刚安排好心腹南下,午后就见早早回府的林海……脸色明显有异。
迎着媳妇关切的目光,林海也不卖关子,抬手一抹,像是要擦去额头冷汗似的,“幸亏跑得早啊。”
贾敏会意,“江南又不安生了?”
林海一针见血,“江南什么时候安生过?这回实在是波涛将起。东宫终于坐不住了。”
税负重地同时也是必争之地。
江南官场可谓大梁最为错综复杂之地,京城乃是天子脚下,当今圣上又是明君,因此京城时常不如江南“热闹”。
随着孙家谢幕,与孙家关系紧密的官员几乎全都身陷囹圄,十余个肥差都值得大家争抢一二——这分好处也是带着“论功行赏”的味道在内。
原本大家都按规矩,把属于自己的好处拿了也就是了。偏偏有人见太子势弱——毕竟外公去世惹人猜测纷纷,两个舅舅,一个黯然丁忧,一个不知下落。
因为东宫始终没说话,有些人便想着……手稍微伸长一点也不碍的。
太子本来也心宽,不介意那一二官职是不是留给自己人,无奈对方蹬鼻子上脸,竟想一鼓作气再把太子在江南的门人拉几个下来,给他们腾地方。
孰可忍孰不可忍!太子暴怒,就在有人堵在他从东宫去往父皇书房的必经之路上,直接拿着条陈请他应允的时候。
当初他大舅舅口出狂言,说若是不帮他就丁忧去……太子都没这么恼火。
讲完“宫中堵太子”这一幕,林海不由感慨,“这是让大家年都过不好。”
贾敏也无奈道:“太子要是再忍得住不出手,哪里说得过去?”她又好奇道,“究竟哪位想不开,跑去堵太子的?”
林海道:“新任左都御史。”
贾敏半晌都没说出话来:前任左都御史李大人正是林海的座师,李大人和这位新任御史头子曾有半师之谊。
林海的两位座师李大人和周阁老又是同乡且~同~党,而周阁老这些年又和首辅隐隐联了手。次辅与排行第三的阁老亦结了盟,第四第五二位老大人则是各成一系,经常看热闹。
太子必是觉得单单的左都御史没这个胆子当面为难他……
当然,太子除了暗恨周阁老和李大人,只怕还会怀疑他的父皇。一般来说,御史头子向来为圣上看重,大多数时候左都御史干脆就是圣上的“自己人”。
太子这些日子毫无作为,圣上失望之下,有意敲打敲打这个儿子,也不是说不通。
贾敏想了半天才道:“无妄之灾!”这事儿偏偏又解释不清。
林海叹道:“韩兄转任苏州知府。”
韩琦终于不再做附郭的杭州知府,真不是坏事。一大堆祖宗在脑袋顶上盯着,也不好办事儿。
贾敏直点头,“就算要杀鸡儆猴,韩大人的品级也不够看。咱们该担心的是……周世兄。”难怪老爷会有感而发,说是幸亏逃得早。
若是当初贪图江南富庶,政~绩~来得容易些而留任,现在纵然不至于完全无法应付,也会头疼不已。
“周兄做官至今,怕是头回遭遇如此多的诘难以及弹劾。先说周兄的左右手收受贿赂,在院试时不能公允评定,又说周兄纵容手下贪污修缮贡院的银两,还有说官商勾结,大儒前来讲学,坐席都拿出来卖的……简直丢人……”
贾敏叹道:“能搬出来说,怕也是有似是而非的证据吧。”
听听这几样过错,每样都不容易辩解清楚……不至于立即丢官,却十分影响声誉。
相似小说推荐
-
[兄弟战争]仲夏梦之女配 (逆尘) 2016-01-07完结文艺版:那时,她只猜到了开头,却未料到结局。岁月荏苒后,她回头再去遥望曾经的过往。突然希望,这个...
-
[红楼]落春 (半卷舒帘) 晋江银牌推荐VIP2016-01-21完结落春穿越到红楼世界中,成为尴尬人邢夫人的女儿,为了她和邢夫人能够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