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天下为棋 (闭门造車)



郑靖道:“多年之后又见募捐,还是因这丫头而起,怎叫人如何不唏嘘?也亏了他,今年边关之事方才好转。朝廷也有余力照应流民,否则,今年下半年朝廷又要焦头烂额了。”

在座的几个大臣都笑了起来,他们的神色也比往年要轻松很多。

吏部左侍郎笑道:“相爷,募捐之事虽然是太上皇后娘娘开的口,可事情却是由此女开始。而他的父亲也是第一个将亏空全还上的人。万岁对他们一家可着实印象深刻呢。”

梁相心中一动,道:“你们都借了银子?”

吏部左侍郎道:“相爷,这朝廷里面哪有不借银子之人,我们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借了一点银子,少了数百两。多的几千两,大多是年终借了年尾还,或者是家里随时备着银钱准备还账。如今满朝文武都借了银子,我们若是不借,那其不是成了外人。就是我们事事没有差错,也会被人挤兑。那样一来,我们也不用做事了。”

梁相道:“你们有数便好。万岁爷对国库现状忧心不已,说不定哪天被逼急了,就会追着满朝文武要钱了。到时候,你们可不要第一个还钱,当然也不要拖到万岁雷霆大怒的时候再还。总之。这个度你们要把握好。”

“是。”

下面一连串的应和声。

吏部左侍郎道:“相爷,实不相瞒,如今部里也都议论纷纷呢。虽然万岁对贾家的观感不错,可他们这样的行为到底打眼,如今大家都在等好戏呢。”

梁相道:“我听说贾恩侯的儿子今年要参加明算科?下面一定安排好了,让他去做军中主簿吧?”

吏部左侍郎道:“不止如此。已经有人在万岁跟前游说让贾赦去监军。”

梁相这才抬眼,道:“监军?我看是要他去送死吧?北面草原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场大雪灾,为了渡过难关,每到相应的年份,北面就会举行大规模的打草谷。今年朝廷又为边关筹措了数百万两的粮草军械。北面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让那贾恩侯去做监军,顺便然让他儿子去做军中主簿。这哪里是送功劳跟他们,根本就是要他们父子的命吧。”

梁相也是历经宦海沉浮的老狐狸了,哪里会不知道那些人的手段。

中书舍人段衡道:“相爷,众怒难犯。”

梁相道:“幕后黑手是谁?”

吏部左侍郎道:“虽然他们父子俩是犯了众怒,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在背后煽风点火之人是王子腾的侄女儿。”

梁相道:“王子腾的侄女儿?”

吏部左侍郎道:“就是那个被退亲了的王熙凤。据说他被退亲之后,也有几个手帕交去探望他,说着说着,就会说到这亏空上面去。或者叹息贾家财大势大,或者担心探望者的父母家人会在对比之下被朝廷厌弃。最后每个离开王家的人都抱着对贾家的怨气。卑职会知道此事乃是因为拙荆内侄之女也曾经去过王家。”

梁相冷哼一声,道:“王家女果然好教养。”

中书舍人道:“相爷,我们是否要动手?”

梁相摆摆手,道:“什么都不用做。贾赦父子如果死了,他们父子会成为万岁心中永远的忠臣。若是他们好运躲过此劫,那么我们再跟对方交好也不迟。我所忧心者,乃是羁留京师的流民。今年的流民可比往年要多得多,不要说朱雀大街,就连青龙街上也出现流民了。如果平平安安倒还好些,若是出现了瘟疫,只怕皇上不得不下罪己诏。”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常识。如果灾害发生在京师,逼得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的话,他这个宰相也做到头了。

户部右侍郎道:“可惜了。当年王氏女就曾经提出过瘟疫之事,……”

梁相喝道:“慎言!此事乃是太上皇下的旨意,毁掉王氏女留下的一切痕迹。你要质疑太上皇么?”

户部右侍郎肃容道:“不敢。只是觉得太上皇有些矫枉过正了。”

梁相叹息一声,道:“老义忠亲王虽然不是嫡子,却也是太上皇曾经寄予厚望的皇子,太上皇甚至为他连着罢免了三位宰相。王氏女也许并没有那么不堪,可是他确实是让太上皇和老义忠亲王走到这一步的罪魁祸首,你说太上皇会轻易改口么?”

只听外面有人接口道:“那么依舅父所言,若是出现了第二个王氏女又会如何?”

“除之而后快。”梁相道。“衍儿,你认为朝中会出现第二个王氏女?”

“容貌中上,没有比不上传说中的王氏女的一根寒毛;资质一般,别人问什么他答什么。看上去也傻愣愣的,好像没有什么心机的样子。但是他曾经上过金銮殿,也曾经得过圣上的夸耀,还得过皇后娘娘的赐名。更重要的是,他小小年纪就被道门选中,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梁相道:“你说的是谁。”

“舅父不是已经猜到了么?贾恩侯之女,蒙皇后娘娘赐名的贾家姑娘贾玖。还是说,舅父不认为女大十八变,反而跟那些愚夫蠢妇一样相信只要道门选中的人就一定人品过硬?”

梁相道:“原来是他?”

“正是。”

梁相道:“如果是他的话就不用担心。”

“舅父!”

梁相道:“我说不担心不是因为相信他不会变坏。而是因为他已经命不久矣。”

这一下,吴衍终于端不住他那副浪荡子的面孔了:“舅父,您说什么?”

梁相道:“我也仅仅比你知道的多了那么一点。往年也有不少人被道门看中,有的是饱学鸿儒,有的是青年才俊。也有的不过是凡夫俗子,但是这些人大多命不长久。这些人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从道门手里得到了两部书,而这两部书如今正好在这个丫头的手里。”

“死因呢?”

“走火入魔、经脉错乱。”

吴衍一听,立刻就冲了出去。

梁相叹息一声,道:“我这个外甥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子要改一改。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吾能够成为左相,可重来不是依靠着同情心。”

梁相担心外甥。却也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如今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说起来,吴家跟贾家的情况也有些像。吴家也是新起来的家族之一,而且还晚于贾家。不过吴家的老太爷还在世,吴家的老太太就是偏心还有吴家老太爷在上面把关。吴家的几位老爷跟贾家人一样不够聪明,可是他们长房太太却是梁相的亲妹妹。就是看在妹妹的面子上。梁相也不会不照顾他。而吴家跟贾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吴家上上下下很相信梁相、对梁相也是言听计从。

吴衍虽然有些清高狂傲,但是他像梁相,是个会读书的人,家里又精心教养着。自然事事顺利地中了进士,然后进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让梁相担心的是,这个外甥有些天真了,在翰林院的时候还好,若是出来补了官还不改改这性子,他绝对会吃亏。

吴衍不知道舅父的担心。此时此刻,他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好友会不会也是个不长命的。

畅音台上,颜洌正翻着自己淘到的孤本一页一页地翻着呢,却冷不丁地手里的书飞了,再一抬头,就看见一张怒气冲冲的脸。

“三余,告诉我,你是不是在练道门的武功?”

颜洌笑笑,道:“是。”

“那个不能练,会走火入魔的!”

颜洌收起了笑容,道:“你从哪里听来的?”

吴衍一屁股在颜洌身边坐下,道:“还能有谁,自然是我的舅父了。你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练?”

颜洌迟疑了一下,道:“我练的武学跟你舅父嘴里所说的武学是不同的。道门讲究养生,绝大多数武学讲究的时候循序渐进。唯一的例外就只有一本《九阳天诀》。”

“你练了?”

“不是我。不过,若是有人真的练成了这本绝学,那么我有可能是他的同修。”

……………………

畅音台上突然一片寂静,良久才听吴衍找回自己的声音:“跟佛门欢喜禅那样的同修?”

颜洌一愣,继而哭笑不得:“佛门是佛门,道门是道门。虽然是同修,也不过是在同一个院子里住着,朝夕相处。培养默契。哪里就扯上周公之礼了?若是男子还好,同起同卧、同进同出倒是不妨的,可若是女子,还要讲究男女大防。而且《九阳天诀》至今无人练成。可是作为与之对应的预备道子却有好几个,我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听颜洌说完,吴衍这才明显地松了一口气,道:“那你可知道贾家那个丫头得到的就是这部要命的武学?”

颜洌的神情也凝重起来,轻声道:“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他却是年纪最小的一个。本来跟他这样的孩子要跟着师长学几年道之后才能开始修习这门武学,可他却是道魁亲自点的名,而几位师伯师叔都没有反对。道魁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

吴衍道:“这门武学很好学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