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天下为棋 (闭门造車)



探春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女孩子,见贾母第一次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立即就开始转动脑筋,希望能够博得贾母更多的注意力,哪怕哪只是怜悯。

倒是贾宝玉完全不知道探春的想法,他看见贾玖的第一句话就是:“二姐姐,你送来的果子一点都不好吃,都没有熟透呢。往年可不会这样。”

贾玖道:“是这样么?我只知道往年到了这个时候,下面的庄子上的确会送时鲜果子上来,可是到了各房手里的也不过是十之一二,大多数还是进了那些奴才们的嘴。今年下面的庄子上送来的果子并不是很多,最好的我都挑了出来供奉祖宗了,第二等的大多都在老太太这里,小部分在父亲那里,再次一等的才轮到我们这些做小辈的。这些果子现在吃的确早了一些,若是能放一放,味道应该会好些。”

贾宝玉道:“为什么不把最好的给老太太。那桃子,硬极了,我吃了都塞牙。”

贾玖还没有开口,就听见贾母喝道:“宝玉,你胡说什么呢?若是你喜欢吃这个,拿了银子叫你奶兄替你买去。祭祀老祖宗的东西自然应该是最好的。你再胡闹,仔细我告诉你老子去!”

贾宝玉一听,立即就撅起了嘴巴。他是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的,当然知道贾母是生气了。当然,他也听得出来,贾母并不是真的要告诉他老子,只是不喜欢继续这个话题罢了。

探春见此,乘机开口道:“二姐姐,妹妹有件事情想请教姐姐,不知道姐姐能否为妹妹解惑?”

贾玖一愣,道:“三妹妹想问什么?”他倒是不意外探春会为贾宝玉解围,只是这是第一次在贾母面前探春如此正式地问他。

探春道:“听说今日两位侄女儿也给老祖宗们磕头了?不是说他们不是我们家的人么?”

贾玖笑道:“原来妹妹不知道?当初这俩孩子没有到的时候,父亲就说了,我们家人丁单薄,家有广厦千间,也不过住了寥寥数人而已。父亲收养他们,一来是给家里添些人气。二来也是借先开花后结果的好兆头,希望将来哥哥能够为家里添丁进口。让两个侄女儿给老祖宗们磕头也是一样。父亲还说,等张家大外祖看过了,只要大外祖点头,就把他们两个记在去了的大哥哥的名下。不然就算作旁系族人。”

探春一愣,看了看张氏姐妹,心中可着实不服气。之前他不知道什么是嫡女、什么是记名嫡女、什么是庶女,可是他素来是有心的,贾母和贾元春的态度、下面的丫头仆妇的态度,还有自家奶嬷嬷眼中隐隐的怜悯,让他突然发现,以前自己一直不怎么在意的二姐姐居然比自己都尊贵!这个认知可着实打击到了他,从那以后,他对这些事情就更加留心了。

张氏姐妹参加祭祖的事情,他倒是比贾母和贾宝玉知道得要早那么一点,也就是这么一点,却让他大感不妙。

根据他的奶嬷嬷的扫盲。让探春知道了宗族和旁支是怎么一回事情。说得直白一点,虽然探春如今养在贾母跟前,虽然说贾母在这将军府享受着万人尊崇的太夫人的生活,可是宁国府才是正经的宗族嫡支,就是贾母不把尤氏当一回事情,甚至让尤氏在自己面前吃给下面的丫头婆子吃的白米饭又如何?就是吃着白米饭,就是没有人把尤氏当一回事情、肆意折辱,尤氏依旧是贾珍的妻子,打理祭器、准备祭祖的事情依旧是由他主持,贾母的两个儿媳妇,邢夫人和王夫人都没办法跟尤氏抢。因为宁国府是宗族嫡支,而贾母这边只能是比较出彩的旁支而已。

如今,贾赦分出去另起炉灶,贾赦成了贾家新的分支的族长,跟贾敬平起平坐,而贾玖因为是贾赦的女儿,又被记在邢夫人的名下,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族长嫡女,就是被贾赦收养的张氏姐妹也跟着受益。

而探春呢?他的父亲贾政是宁国府这边的旁系老爷,他不过是旁系爷们的庶女,莫要说准备祭礼了,就是给老祖宗磕头都没有这个资格。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不但比不得贾玖,连张氏姐妹也都比不上了。

探春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差别,可是他的奶嬷嬷却告诉他。能不能给老祖宗磕头,就等于说将来的婚嫁是在官宦子弟中选择还是在寻常富户中选择。

对此,年纪不大的探春有点混乱。毕竟他看见的是他出身高贵的嫡出姐姐贾元春面对出身商户的薛宝钗的时候是隐隐带着讨好的,可是他的奶嬷嬷提起薛宝钗的时候却是隐隐带着不屑,脸上却依旧对薛宝钗笑脸相迎。

探春不知道官宦子弟跟寻常富户的不同,但是他还是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如果说官宦子弟尊贵,那他的嫡姐贾元春为何要讨好那个薛宝钗?若是说薛宝钗出身很好,又为何自己的奶嬷嬷提起这个表姐的时候,就隐隐带着不屑?

探春不懂,他只觉得困惑。

贾宝玉不在乎尊卑,探春对尊卑一知半解,却不意味着贾母什么都不知道。

大户人家不害怕你掀翻了天。却害怕天长日久、水滴石穿。激烈的手段贾母不怕,温水煮青蛙的手段却是大宅门里用得最多也最让人忌讳的。

就好比说贾元春和薛宝钗之间。贾元春是被撵出宫廷的,他需要借助薛家的力量回到宫里去,这才对薛宝钗各种俯就。为了孙女儿的前程,贾母可以忍,但是他绝对不会允许探春被这样的事情给带上了歪路,认为薛宝钗如今享受的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不如薛宝钗。这是贾母不能够容忍的。

哪怕是嘴上自谦,当着薛姨妈的面说自己的孙女儿不如薛宝钗,可在心里,贾母希望自己的孙女儿将薛宝钗比到尘土里面。

薛宝钗是如此,张氏姐妹也是如此。张氏姐妹不过是贾母的庶女的孙女儿,探春是贾母的亲孙女儿,哪怕是个庶出。贾母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养大的孙女儿比不过自己的庶女的孙女儿,让张氏姐妹压着探春,这绝对不行。哪怕是跟自己的儿子闹一场,贾母也不许贾赦将张氏姐妹记在自己已故的孙子的名下。

贾母忘记了,贾赦才是这边的族长,而贾母的确是贾赦的母亲,可他的户籍是在宁国府那边的,就是祭祖也在宁国府,根本就管不到贾赦这边。更不要说,贾赦如今还听不听他的还是两说。

只见贾母沉吟了片刻,好歹还记得今日是大朝,没有派人直接去叫贾赦,口中却道:“二丫头,你可知道为什么今年送来的果子这么少?往年可不是这个数儿呢?”

贾玖见贾母垂询,立即站起来,等贾母话音一落,他便垂着手,恭恭敬敬地道:“老太太,这事儿孙女儿也问过父亲,父亲说,这果子什么的原来是各处的孝敬,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的歪风,也有人将这果子抵了租子的,也有人拿着外面买的果子充数,结果家里收到了一大堆的果子,吃不完的只能赏给下面的奴才,本来应该收上来的租子却少了一半。那些负责收租子的奴才们,不但自己得了银钱,还得了果子,家里却是少了一进一出两笔银钱。今年是父亲亲自督看着京郊的几处庄子,父亲也说了,等京郊这几处庄子弄好了,父亲还要好好地收拾一下京畿的其他庄子,日后有了机会,还要去东面的庄子上看看。……”

贾母哼了一声,道:“也不看看自己都一把老骨头了,还折腾这些!他也不想想,自己堂堂一等将军,亲自去弄这些东西,也不怕丢了身份!”

贾玖笑道:“看老太太说呢,万岁与皇后娘娘每年都要行劝农采桑呢,父亲这样哪里是丢了身份。”

贾母道:“年纪小就年纪小,不要不懂装懂的惹人笑话。万岁亲自下地那是种地么?那是祭礼,跟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是一个道理。你可看见万岁一年到头都围着那块地转的?还不是大农司派人打理的。”

贾母对皇帝需要下地一事嗤之以鼻。这也是为什么说贾家是暴发户人家的理由之一。贾家的爷们不下地就跟贾家的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不采桑是一个道理。他们觉得这样做很丢面子,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那是丢了根本。

据贾玖和张清所知,封建社会,只有一个朝代出现过物质发达的时候,那就是宋仁宗在位初期,而且还是是因为他老爹真宗鼓励消费、努力拉动内需这才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在其他的朝代,从来就没有过粮食过剩的时候,只有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样,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所有的人都惦记着“仓里有粮、心中不慌”,所有的人都把土地看得非常重要。莫要说劝农礼,就是太上皇和皇帝都在宫里开了土地亲自体会种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劝农礼是在京郊举行,由户部和礼部主持的,可是宫里的那块地却是皇帝亲自种的。贾母鄙视贾赦亲自照料庄子的行为,认为贾赦是吃饱了撑的,却不知道这样的他换了在别人家里,那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婆娘。

这也是贾家一贯的风气,只要我自己有吃的有穿的,身边有人伺候、口袋里面有钱花,我管他外面洪水滔天!贾母是如此,贾宝玉也是如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