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本来是支持大哥的,要是她年纪大点,再是个男的,八成她也要往外跑。只是事到临头,林卫国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她还是很担心。现在距离改革开放还有六年多,国家对倒买倒卖管理的特别严格,大哥一个人去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即便他脑子转的快,做事灵活,林瑶还是免不了担心。
她把手头的四百块钱都给了林卫国,说:“大哥这钱你都拿着,穷家富路,在外面可别委屈了自己,咱家花钱有大姐的工资,再说还有一些空罐头瓶,大姐做罐头,我可以拿去卖。不用担心家里,在外面看着风头不对马上回来。”
林卫国把钱接了过去,像没事人一样安抚妹妹:“你们别担心我,我认识几个沪市的倒爷,我们通过信,他们会接待我。”
他说得虽然轻松,可林瑶知道即便有过短暂接触,真正打起交道来也不会那么容易。
林得山和苗玉兰见劝说无效,也就不再多说话,算是默许他去。
林卫国出发那天,为了避免惊动老两口和老二一家,就林环和林瑶早早起来,林环烙了十张大饼,煮了二十个鸡蛋。等大哥吃完饭又把剩下的饼和蛋放在白布口袋里装好给他带上。
检查完必备物品,林卫国带上不多的行李出发了,他要走路去县城,从县城坐车去省城,再从省城坐火车去沪市。
送走大哥,林瑶回屋准备睡个回笼觉,进屋后,一眼看到枕头被动过,跟她起床时候的形状不一样,像是有人特意堆了个那样的形状。
她赶紧去翻看枕头,发现枕头下面有一摞大团结。她把钱拿起来,快速点数,足足有两百块。
哪里来的钱?思索了三十秒,她已经想出来一定是林卫国放在这里的。她把四百块钱都给了林卫国,林卫国其实不想拿那么多,但怕她担心,两人又推来推去麻烦,就先收下,然后在走之前又还给她了。
林瑶眼眶一阵湿热,想都没想,把钱揣在口袋就往大街上跑。夜风很凉,迎面吹在脸上有点刺痛感,大街上空荡荡的,哪里有大哥的影子。
她紧紧捏着裤子口袋里的钱,寒风吹得她小脸通红,跑了一阵,发现自己追不上大哥,就停了下来。这是林卫国担心家里钱不够用特意留下来的,那她就把钱好好收着,不辜负大哥的心意。
——
林瑶正式闲了下来,周末她去知青点找何老师,想跟她一起去找那位对中草药种植有研究的人。原身记忆中,双龙生产队并没有这号人物,而且从何秋韵欲言又止的只言片语中林瑶大致可以判断出他是什么人。
她第一次来知青点,没想到知青点这么破旧,土坯茅草房,墙上糊着发黄的旧报纸,男知青一间,女知青一间,睡大通铺,比林瑶家的条件艰苦的多。
何秋韵正在洗衣服,把她让进屋,拿本书给她看,让她稍微等一会儿。林瑶一眼就看到杜芳芳在往脸上抹雪花膏,抹了一层又一层,抹完还涂了口红。她瞅了林瑶一眼:“你是来找我的?啥事?”
林瑶懒得搭理她,给了她个白眼,提高音量:“我没找你!”然后就低下头看书。
何秋韵洗完衣服,擦干手,抹上蛤喇油,招呼林瑶:“走吧。”
一路走一边给她介绍情况,她的声音很低,尽量不让第三人听见:“我要带你见的这个人,本来是大学老师,叫顾青禾,后来挨斗,下放到咱们生产队,他就住在双龙生产队的牛棚,平时负责喂牛。咱们生产队的人都不愿意跟他接触,他这个人也有点怪,要不是你想要种植中草药,我是不会带你去见他的。他的身份你不会介意吧。”
跟这种人别大张旗鼓的,私下偷偷来往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林瑶赶紧说不介意。其实何秋韵介绍的人的身份跟林瑶猜想的一样。
何秋韵满意的点头:“他本来就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对中草药也颇有研究,本来到农村也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只是他状态不太好……你见到他就知道了,他也不太愿意跟人来往,不过我想熟悉了之后他应该愿意跟你一块研究天麻种植。”
说话间,就到了牛棚,这里是生产队养牛的地方,生产队的几头耕牛都养在这里,离林瑶家新房很近,大概一里地,一靠进就问到一股浓郁的牛粪臭味。
不过牛很金贵,住宿条件比知青要好,牛棚是砖瓦结构,就是光线暗点,顾青禾就住在最边上由牛棚改造出来的房间。
除了赶牛下地,或者来借牛,平时这里没什么人来,顾青禾的房间门开着。
何秋韵敲门:“老顾,我知道你在里面,我带了个小姑娘来,我们进来啦。”没人应声,等了一分钟,带着林瑶走进屋子。
屋子里阴暗潮湿,陈设简陋,特别安静,老顾坐在二十厘米见方的窗口边,微弱的光照在他身上。头发斑白,面容看着像是五十多岁,却已经有了如刀刻的皱纹。他拿着一本书,视线聚集在书上,可是半天都没翻页,好像一座雕像。
何秋韵走过去,把窗户推开,冷风伴随着新鲜空气灌进来,虽然夹杂着牛粪味,但也比刚才屋里的味道强的多。她说了半天话,没有得到一点回应,但她并不气馁,说:“我带了个挺有意思的小姑娘来,以后她会来多陪你说会儿话。”
老顾抬了抬眼皮,打量一眼林瑶,又垂下眼,把目光移到书上。
何秋韵并没有指望他说话,又自说自话了好一会儿,把窗户重新关上,才带林瑶离开。路上,她说:“老顾没反对,就是默认让你去他那了,能入得了他的眼不容易,我就知道像你这样招人喜欢的小姑娘他肯定不反感。”
“你看他这状态,我担心他会寻死,像他这样的专家级人物,轻生的话太可惜了,你以后没事可以多跟他聊聊。他就是那么个脾气,不理你的话你也不用在乎,有人跟他说话解闷的话也许他情绪会好一些。他这样消沉,主要是因为当时他儿子□□他最厉害,从那以后,老顾寒了心。”
听何秋韵说了一路,林瑶知道了老顾这样“怪”的原因,她保证说:“何老师,种植天麻的事儿先放在一边,我想知识分子应该得到尊重,你放心,我会经常来看看顾老师。”
何秋韵略微有点激动,拍拍林瑶的肩膀:“我本来还在想你这个年纪可能理解不了我说的话,想不到你这么小就有这样的觉悟,我没看错人,我经常来看他也没让他活泛点儿,没准你可以。”
第74章 姐姐姐夫冲呀
这段时间除了去看顾老师, 杏叶她们倒是经常来找林瑶一起玩。在杏叶家里,一群姑娘围着火盆坐在炕上,有的纳鞋底, 有的缝补衣裳, 还有的把大人的衣裳改成小孩的。林瑶对这些女红一点兴趣都没有,也不太会做, 就在一边看书。
林瑶觉得自己并未刻意做什么,也不知道这群姑娘对她的好感哪里来的, 拉着她嘻嘻哈哈的说话。
她们说:“福七你该学学这些, 以后找了婆家,婆婆啥都让你干, 可不把你当闺女娇惯着,一准没好脸色, 我教你呗,简单着呢。”类似的话苗玉兰对林环也说过, 林环在她的教导下啥都会,可林瑶没怎么学过, 这些都不会。
林瑶知道这些姑娘这样说是友好的表示,她说:“我真不爱做这些, 你们做, 要不我念书给你们听吧。”
“好呀,好呀。”姑娘们表示赞同。
林瑶就给她们念《羊脂球》, 姑娘们很安静,听得很认真,屋里只有念书的声音和火盆里埋着的花生的爆裂声。
——
很快到了年底杀猪的时候,生产队卖给公社三头猪,杀了五头。杀猪这天, 社员们都欢欢喜喜到晒谷场集合,等着分肉。
与每年的高兴劲儿相比,今年的兴奋里掺杂了一点别的东西。除了议论即将到来的新年,社员们说得最多的是今年冬天还没下过雪。
马上就过年了,天空中一粒雪花都没飘过,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下雪才有利于小麦生长。
不下雪就意味着小麦得不到雪的保温,得不到融化雪水的滋润,病虫害会加剧,也就是说本来产量就不高的小麦还会减产。
大家都期盼着赶紧下雪,事实上,不仅雪没来,雨也没来,直到次年六月。第二年是极端气候,前半年大旱,之后连续几天暴雨倾盆,泥石流爆发,张胜利就是在这场泥石流中去世的。
不过林瑶这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干旱即将来临,在书里,时间线是咔过去的,并没有详细展开,她并不知道啥时候会干旱。过年前不下雪,她也没有足够的警惕。
这时候的村民虽然在谈论下雪,谈论他们来年更吃不上白面,也完全想象不到第二年因为干旱导致的小麦枯死颗粒无收、缺少饮用水和饥.荒。
林瑶家分到了七斤肉,加上林卫军抓偷粮食小偷有功奖励的两斤肉,一共得了九斤。她家有足够的花生油,不需要肥肉来炼油,再加上林瑶喜欢吃瘦肉,要的肉偏瘦,回家路上,苗玉兰念叨:“你大哥怎么还不会来啊!我当时不如拦着他,不让他出去。”
越是临近过年,苗玉兰把这话重复的越多,都快成口头禅了,想起来就要重复一句。
相似小说推荐
-
季少的心动日记 (小生有礼呀) 潇湘VIP完结1V1,腹黑深情真大灰狼VS杀伐果断伪小白兔他是一个杀手,但杀人的方式很特别——用爱把女...
-
引诱 (周以默) 2020-09-09完结162 7261.苏慕北肤白貌美长腿细腰,风情和清纯并存的侦探店老板娘。但英年早婚,又闪电离婚。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