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也确实神奇,贾母原本还狼狈不已,这东西刚吃下去没多久脸色便好转起来,眼眶也不红了,也不冒冷汗了,王夫人亲自给贾母擦身,那贾母见着王夫人这贤惠的样子简直是恶心至极,可是屋里头站满了人,也不便说话,只闭了眼睛装不舒服。
不大的屋子挤满了人,邢夫人站在一旁看着王夫人这般尽心尽力想着上前表现一二,却听着门外太医来了,便就此作罢。
那太医本就是常来贾府的,如今见着贾母神色如常,只略微把了把脉看了看眼睑道:”想必是老太太累着了,我配些药,吃几副就好了。“
鸳鸯在后面听着,忙说道:”太医,刚老太太脸色不好,还发虚汗,望太医再看看。“
王夫人瞅着鸳鸯道:“还不快给太医道歉,这话也是能说的。”说完,王夫人又朝着太医说道:“鸳鸯这丫头也是心急了些,太医莫要动气。”
那太医本就和鸳鸯相熟,笑着说道,“无妨,鸳鸯姑娘一心为主,本就是关心则乱。”
周瑞家的送太医出门,贾母这心理只觉得气闷,可又不能发作,只说累了,独独留下鸳鸯一人服侍,王夫人瞧了瞧贾母脸色,料想她定是会忍下这事,贾母这好面子的毛病也算是个软肋了。
这么大一家子不能没有管家,虽闻人霖提了林管家,可黛玉想着林管家一来年纪大了,二来他久居扬州,这些年又不大出门,怕是对京中各府形势不大清楚。只是这寻管家的消息放出去好些日子,上门自荐的挺多,靠谱却没几个,如今府里照旧是赵凤举在前头支应着。
黛玉想着赵凤举是闻人霖清客,总让他代理管家毕竟不便,偏偏又寻不到合适的管家人选。
正这时,燕归拿了个花名册过来递给黛玉道:“皇妃这是如今后院的各处的婆子丫头名单。”
如今府里主子少,因此这下人也少,除了自己住的这院子便是墨韵阁人手多了些,其它空院子都指派了一个粗使婆子看管。黛玉想着这到了晚间必得要有守门的,便又指派了两个婆子在前后院交界处守着,另外还找了几个粗壮的婆子交替守夜。
如今正是秋干物燥,万一走了水可如何是好。
话说那赵六自从跟着黛玉进了皇府,按着黛玉的意思自然是在前院当差,本来门房这边也是个肥差又不需费力又讨巧偶尔还能得些油水,只是自从得知皇府在找管家便觉得自己这差事不大看的上眼了。
原本想着要自荐,可是转念一想,自家小姐刚嫁来没多久,就提拔自己带来的人当管家,怕是会落人话柄,犹豫再三便歇了这念头。
只是这赵六每日瞧着那几个来应聘管家的人,不是歪瓜裂枣便是明显有其他企图。偏偏这几日赵六和赵凤举熟了,偶尔也说几句话,加上又是同姓赵,赵六总是拉着赵凤举笑说:“咱五百年前定是一家人,如今又住在一处,可真真是有缘。”
赵凤举这人平日里总穿着一身粗布长衫,因着样貌清秀言语和善,在府里的人缘也是极好的.
赵六又想着他是五殿下的清客自是刻意亲近,这日又见着赵凤举回绝了一个前来应聘的管家,赵六见着赵凤举面色疲惫便笑着说道:”赵先生也忒好说话了,像这般说话不靠谱的人直接打发了便是,何苦还跟他说这么久.”
赵凤举说道:”我看这人混于市井,最是不能得罪,难道你没听说阎王好话小鬼难缠.就怕他在外说三道四,把正经人给唬住了,对咱府里反而不好.”
赵六见放在桌子上的纸上写了不少名字,心思一动,转而说道:”不知赵先生觉得什么样的人可当这管家呢?”
赵凤举瞥了一眼赵六,端着茶盏说道:“其实这管家人选倒也不难请.”
赵六靠着他坐下,赵凤举一双丹凤眼看着他微微说道:”只有三点,一是年纪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二是要言语得体,进退有度有眼色,三是,忠诚!”
赵六听了这三个要求,眼睛眨了眨,怎么觉得这三个要求简单的很,便问道:”赵先生莫不是唬我,我看能做到这三点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赵凤举道:“倘或是外面的人自然不止这三点,若是咱府里的人自荐只要满足这三点足矣。”
赵六见他看着自己笑,这心中一个念头涌了出来,随口便道:“先生说的莫不是我!”
赵凤举放下茶盏说道:“赵六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又经了这么多事,我看这管家当得。”
赵六看着他,说道:“先生莫要唬我。”
“这事你想想,明儿再来回我!”赵凤举一边往门外走一边说道。
赵六看着走远的赵凤举,看了看自己身上这身衣裳,等到午间挑了个空便去寻了黛玉屋里的蓝翎。
却说黛玉午间正歇着,听说赵六来了,自是让他进来。
赵六见着黛玉,低着头请过安后便把赵凤举那话说了。
黛玉看着他,想着赵六是自己陪嫁带过来的小厮,原本还是贴身伺候自己父亲的,也认得不少字,说话做事也颇为得体,要说这管家也当得,只是就怕别人多想。
燕归站在黛玉身后听着,又见赵六低着头一个劲的瞅着自己鞋子,想着倘或赵六当了管家,那么自家小姐在府里也能得力些便说道:“皇妃,即然赵先生说了这话,怕是殿下也有这意思,要不赵先生何苦呐。”
黛玉听了,想着那闻人霖还说过林管家的事,又见着那赵六神色似乎颇有期许便道:“即然赵先生有这意思,那你便应了他吧!”
“谢大小…… 多谢皇妃!”赵六喜的连话都说不清楚。
黛玉见他这般,又嘱咐道:“这管家也不是好当的,得了空你去小院子向林管家好好问问。”
“是,皇妃。”赵六满脸喜色。
黛玉见他这般也笑着说道:“不知林管家可还好。”
“老管家好着呢,王嬷嬷也很好,他们几个呆在皇妃置办的院子里又没人拘着,自然快活。”赵六这话说着说着便没了边。
燕归站在黛玉背后朝着他猛使眼色,那赵六过了半响才意识到自己这话大有歧义,里面又说道:“皇妃,您看我这太高兴了,这话都说不利索了。老管家年纪虽大,可也没老眼昏花,就王嬷嬷那长相他还真看不上眼。”
燕归听了这话一跺脚,赵六想起王嬷嬷本是黛□□母,当下又说道:“瞧我这张嘴。”说着便打了自己一巴掌。
那王嬷嬷年纪大了,这做事向来不大周全又有些畏首畏尾,黛玉本就知晓,当下只对赵说道:“这事要成了,你可得把这一高兴就乱说话的毛病给改了,要不有你吃亏的时候。”
“谢皇妃提点。”赵六朝着黛玉鞠了一大躬。
话说这隔日赵六便去赵凤举那说了这事,赵凤举似乎早有准备,这一应账册等物都皆交给赵六,当日便带着赵六在外院走了一圈,各处都查看后方把这管家大劝尽皆交给了赵六。
瞧着赵六特地穿了一身深蓝色长袍,佯装严肃那样,赵凤举忍住笑,拍着他肩膀说道:”内院的事向来是皇妃大理,这外院的事就交给你了,有什么不明白的来找我便是。”
赵六忙说道:“多谢先生,这管家我是从没做过的,怕是要常常叨扰先生了。”
赵凤举道:“无妨,你不是说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么。”
赵六本见赵凤举气质儒雅知书达理心生好感,如今又见他这般亲切的,当下引为知己,要不是赵凤举有事,赵六还想着请他下馆子吃一顿好的。
第七十三章
73、
且说赵凤举先去当铺查了下账目,后又去书馆买了两本书,都是时下流行的风月话本。这赵凤举平日里累了,都会看两本这个解解乏,也算是消遣了。
拿着两本新出的书用布包了夹在怀里,赵凤举看了看日头便回了府,正好见着殿下在书房,当下便过去把赵六当管家的事给说了。
闻人霖瞅着赵凤举这样,嗤笑道:“你又出去了”
赵凤举歪坐在椅子上,翻着新出的话本说道:“都是老一套,不是小姐秀才私定终身便是偷情,也没些新鲜的本子。”
闻人霖看了看那翻到一半的书说道:“那你自己写一本。”
赵凤举合上书说道:“殿下这话不通,各人有各人的能耐,我是看书的,我花了钱便能挑刺,他们写的既然拿了润笔费,自然得受着。”
闻人霖原本正在看案桌上的案卷,听了这话,便道:“你这可真真是歪理,人家写了,虽出了书,可你倘或不喜欢不看便是,何苦一边看一边骂呢!”
赵凤举翘着腿说道:“他们有写的自由,我也有骂的权力。殿下可是白操心了。”
闻人霖见他这般说,只笑着说道:“以前你还有两分文人风骨,怎么如今看着竟油嘴滑舌起来。”
赵凤举说道:“殿下明鉴,这人活着要么是慢慢适应,要么是慢慢遗忘。想我当初来京也算是踌躇满志,一心想凭着一身本事闯出一番天地,却不想最后落得如此,索性遇上了殿下,要不我还定在风月场所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闻人霖见他说着说着又说起这些往事,便扯开话题道:“赵六那小子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