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看着自家老父亲像个顽童一样带着俩小孩满街乱窜,逢人就嘚瑟自家有两个眉眼几乎一模一样的娃,心里吃味儿,酸溜溜的。
谢迎春不知道老于同志之前的作风,她问于泽,“爸的脾气也太好了吧,你小时候过得肯定很开心吧。”
于泽一脸冷漠,“并没有。这完全就是隔代亲,我小时候央求他陪我打雪仗,他用雪球丢我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疼,砸的我嗷嗷直哭。后来我打雪仗能赢过他了,他就再也不陪我玩了。还有堆雪人,我央求他给我堆个大雪人,他抱起我来就把我拍到了雪里,说是什么堆雪人多费劲儿啊,拍雪人快,一拍一个准!我就和那扣戳用的章一样,被他按在雪里拍人形……”
“是……吗?”
谢迎春看着自家慈眉善目的公爹,觉得人不像是于泽说的那样儿啊!可她转念一想,于泽总说他妈怎么怎么凶悍,他姑怎么怎么泼辣,但是这俩老太太带孩子的时候,耐心那叫一个足,孩子拉她们一手,俩老太太都不嫌脏……大概真是隔代亲。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转回事业线了。
专栏里开了一本《渣遍修仙界后》,讲的是一个女海王因为体质问题而爱一个忘一个的故事,突然有一天,她的记忆恢复了,发现自己把修仙界的大佬都渣了一遍,幸运的是,她现在批的是一个马甲,虽然同各位大佬依旧保持联络,但各位大佬并不知道她就是那位面目可憎的渣女……的故事!
最近创作欲望很强,开的坑有点多,大家去专栏里吃个自助啊!看看喜欢哪个,可以在书评区里留言一下,作者写完这本(大概数月之后),量力开新。
第52章 又做梦了
谢迎春嫁到老于家之后, 做的都是给老于家长脸的事儿,先是带着于泽夫妻俩双双考上了大学,变成了高材生, 紧接着又给老于家生下了一儿一女龙凤胎,在这十里八乡都出了名。
她和于泽是1977年末考上的, 78年初怀上孩子,年末生的,因为孩子太小,不方便沿途奔波, 在平沙市过了一个年,79年末的时候才回的松原。
小夫妻俩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就考上的,78年6月还举办了一场考试, 就将大学生的学制给扭转了过来, 79年6月又考了一场,当初与谢迎春一同下乡来的知青们差不多都考回去了,凭借谢迎春和于泽留下来的那两份资料,松原这一片儿出了不少的大学生,老于家也跟着变成了大善人。
同谢迎春一起下乡来的知青中, 有不少人干了造孽的事儿。
有男知青第一场高考没考中,第二场高考也没考中, 心灰意冷地在当地找了个媳妇儿结了婚,第三场高考的时候想着试一试,结果考中了,媳妇儿肚子里还怀着娃呢, 他就嚷嚷着要闹离婚,拼死拼活地回了城。
还有当初非要占最靠窗户位置的梅艳,她与王萍不对付, 王萍她们几个拿到谢迎春留下来的笔记,比谢迎春晚了半年就考上大学回城去了,她们考中的大学虽然没有国防科大这么好,但也不差,都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地儿、
梅艳找王萍蹭资料没蹭到,心口梗着气,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了一把,最终出来的分数连大专线都没有达到,羞得她当场就撂下‘老娘要在农村继续搞建设’的口号,不久之后就挑了一个在青山食品厂上班的年轻男人嫁了,隔年就生下了孩子。
王萍走的比林知书和杜晋要早一些,梅艳同王萍有意见,同林知书和杜晋没有,只能说是关系不太熟。她这人厚着脸皮去找林知书和杜晋说了说,借到了杜晋的笔记,闷头苦学一年,第三场高考的时候顺利考上了大学,她连离婚都没闹,只是哄着婆家人和她男人孩子说自己去县城买个东西,结果就没回来。
现在整个青山公社提起梅艳,都说这人是一个女版的陈世美,人品太坏了!她嫁给的那家人对她那么好,婆婆把她当亲闺女看,男人把她当成了眼珠子一样捧着,她最后却抛夫弃子跑路了……
谢迎春是在年夜饭的饭桌上听老于同志讲起这个的,听完之后,她都跟着唏嘘了好一阵子。
说实话,谢迎春有点想不明白梅艳的脑回路。
她是把她男人和孩子当成阻碍她开始美好生活的拦路虎了么?
诚然,自个儿优秀了之后,是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但并不代表别人会因为你的优秀就喜欢上你。人之一生,遇到一个一心想对你好的人太不容易了,如果遇到了,还是抓紧些好,万一被人海人潮冲散,再重逢的可能微乎其微。
“梅艳这么一走,对她男人和孩子影响挺大的吧……”谢迎春问老于同志。
老于同志抿了一口酒,道:“能有啥影响?工作照样做,日子照样过,那男人又不差,工资也不低,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妈直接把孙女挂到了自己户口上,说孙女自己带,那男人只需要每个月给孩子管了生活费就成。”
“没过几天,就有一个棉花厂的女工看上了,那女工心好,把前头那梅知青留下来的孩子当成自家孩子养,人家一家过得多好?梅知青丢下家庭丢下男人丢下孩子,去奔了自己的前程,她的前程得多么光辉,才能在睡不着想起这些事儿的时候不后悔啊!”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谢迎春瞅着于泽喝酒喝得有点脸红,抻腿在桌下轻轻踢了于泽一脚,于泽识趣地放下酒杯。
-------------------------------------
正月十五一过,谢迎春和于泽就回平沙市去了。
俩小只从一开始就是于泽他妈和黑脸婶子带的,对于谢迎春和于泽的离去根本没啥反应,既没哭也没闹,偶尔喊一两声爸妈,还被老于同志那花样百出的把戏给逗得转眼就忘了他们爸妈长什么样。
家里少了两孩子,显得还冷清了许多,谢迎春和于泽都把全部心思扑到了学业中去。
进入大三后,于泽也开始跟着带教老师做一些研究型的项目了,比如说如何将港岛经济模式借鉴到特区中去,如何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体系等等,他的带教导师带着他出了不少的差,几乎把东南沿海跑了一遍,又是看率先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发展模式,总结经验,又是带着这些经验去因地制宜地推广,于泽本人还受着谢迎春的委托,用谢迎春手里的钱做起了投资。
而谢迎春本人,也因为在精密器械设计方面的天赋,被荀教授相当看好,她用一年时间来深入研究的‘一种高精度的复合能源发动机制造技术’在走过一段相当坎坷崎岖的路后,总算做出了理想的成果,顺利结题。
这种复合能源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国家自主研发设计的,彻底摆脱了卡在脖子上的枷锁,还将发动机的功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水平已经直逼二战时期发动机巨头所研发的适配于‘苏-3’的发动机。
这剂强心针打下去,国防科大精密制造系这块落满尘灰的招牌再度光芒四射。
新的项目很快就安排了下来。
发动机巨头目前主流使用的发动机是‘苏-7’,要比‘苏-3’的性能高出一倍有余,根据相关人士的评估,那发动机巨头企业既然普通适配了‘苏-7’,他们手中的储备技术起码做到了‘苏-8’甚至是‘苏-9’,在这方面,国防科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荀教授牵头,精密制造系多个教授配合的项目就是与‘苏-6’相关的。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只要一直向前,终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做上一个项目的时候,谢迎春只是挂了一个研究员的名字,而且排名还是在一众教授之后,位置并不凸显。荀教授知道谢迎春做出来的贡献有多么突出,到了第二个项目的时候,他直接将谢迎春挂到了主要研究员的位置上,包括谢迎春的研究简历中,他也让将之前的研究成果写上了。
从材料力学的溃坝率到静力学再到结构力学以及功能转化问题,谢迎春的研究范围已经铺开。
可谢迎春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养在猪圈里的猪,只知道研究任务下来之后就搞,达到研究任务之后就提交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任务为什么会出现,研究成果又被提交到了哪里?这些她都不清楚。
她私下里去问荀教授,顺利获得了荀教授的一记白眼。
荀教授问她,“学校给我们定制的报纸,你平时看么?”
“我看啥报纸啊,书和论文都看不过来呢!”
荀教授从自己抽屉里翻出一个本子来,上面都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东西贴上去的,他把那个本子拿给谢迎春看。
“这都是这一年发生的事儿,你看看就应该明白了。”
“大领导在新年茶话会上已经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在80年代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地盘,港岛,虽说现在还没回归,但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人家元旦的时候可是已经搞出了无线电视台,《上海滩》首播!我们国内的电话线都没铺满呢!”
“二月的时候,还是港岛,港铁中环段全线通车,我们的绿皮火车都是稀缺的交通资源!”
相似小说推荐
-
打死我都不谈姐弟恋 (不才如仆) 2020.8.16完结9760 25493姜瑶工作的第四年恋爱了。对方对她一见钟情。好看得闪闪发光,温柔体贴,就是有点小粘...
-
傅少你老婆是个小傲娇 (沫七玖) 潇湘VIP2020-08-18完结128.1万字 5.0万阅读 29收藏【甜宠文,腹黑大魔王VS持美行凶的小傲娇】“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