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是两个孩子,她就是很明显的重男轻女。”黄小培反驳道。
“其实我也没搞明白她在那个年代读了那么多的书应该是思想开明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些故事。”
“就是啊。”
“我想她变成这样也是这么多年在老家背洗礼的吧,跟着我爸,你想想能还保持着这么清晰的头脑已经算不错了。”
“那倒也是,比起你爸,你妈还是有很多突出的有点的。“
“所以啊,你别老是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她能看懂这本《红楼梦》这点我是从来不怀疑的,所以她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没多想,还有啊,她写的字也很好,现在她很少写字可能退步了,但是我小时候看到她给过好多人家写过对联,现在是对联不兴写了就没写了而已。”
“晕,你妈还会写对联,那我真的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吧?所以啊,别老是一句大字不识的说她,她就是思想传统了一些,但是比起很多跟她差不多年纪的人,她简直是最优秀的,反正我心目中是这样的,她从小就是我的偶像。”
“这......还真刷新了我的三观啊,不是,你看我都语无伦次了,我是说你妈还真是让我另眼相看。”黄小培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手脚都用上了,似乎在用全身的力气解释。
苏庆春看着黄小培手舞足蹈地解释自己的错误,憨笑着。
“你笑什么啊,确实很意外啊。”
而当小夫妻话说着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一声喊叫:“吃饭了。”
“我妈叫吃饭了,吃饭去吧,不说了。”
“哦......”黄小培拖着长调,似乎这一下子都还没适应婆婆这一“超能技能”。
当黄小培跟着苏庆春从卧室走到客厅的时候,正好看着腿脚不好的婆婆从厨房端出了一碗汤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她的这个瘸腿平时黄小培还没怎么注意,不知道怎么么地今天突然变得好明显了。
黄小培再对照着本尊想了想刚刚苏庆春说的话,这简直不可思议。
眼前这个系着围裙,满脑子都是重男轻女且有些跛脚的妇人居然是那本书的主人?而且都能随口背出《醉翁亭记》。
简直是反差太大了。
此时居然黄小培站在前面小楞了一会。
何美珍看到黄小培站在一旁不动,还喊道:“小培,吃饭了。”
“哦。”
这时她才从自己的惊讶中抽离出来,忙跑到厨房洗手去了。
话说自从黄小培知道了婆婆年轻时的一些故事之后,黄小培似乎对她说话都客气了好多,而且跟她说话黄小培怎么感觉还有一股亲切感,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跪舔”?
黄小培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人对人不对事的人,可现在从自己的表现来看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了。
转眼又过了十多天,这个周六黄小培当值班,中午就没回家吃饭,而苏庆春因为科里工作忙,这个周末也没在家吃中饭。
一天的值班让她也甚是疲惫,现在补习班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她也越来越忙了,原本的操作已经让她们这几个起初的合伙人都有些架不住了,现在谢敏针对学生的兴趣又特意招了几个全职的老师在补习班坐镇,但很多老学生还是黄小培她们自己带,毕竟是一直带着,而且很多都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只有亲历亲为了。
今天黄小培在补习班听到了一个消息令她有些忧心,更确切地应该说是为自己的孩子操心起来了。
原来是她班上一个成绩很不错的孩子今天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跟黄小培说自己孩子可能下学期要转学了。
黄小培很好奇,这读的好好的,而且这孩子成绩一直不错,为什么要转学啊?而且黄小培所带的还是重点班,就这些疑惑,她咨询了下家长,原本是想劝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转学,对她的学习没好处。
后来家长的回答让她震惊了。
原来这位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目前的成绩还不满足,她认为一个学校的教学氛围及学生氛围对于的教育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己的孩子现在在黄小培班上成绩一直是第一、第二,从未跌出过第三名,可是家长却说自己女儿这个成绩在另外一个学校就连普通班的前十名都不如,只能算是重点班的中等成绩,甚至都不如中等。
这位家长说的真切,且深恶痛绝地说道:“我的女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只会不思进取,永远享受在这第一名、第二名的虚名里面。中考不是跟一个学校的同学竞争资源,而跟整个上海的孩子们一起竞争重点高中,而我女儿却一直活在自己永远是第一、第二的学习氛围里,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实力,很容易误判自己的能力,而且最可怕的是她现在也真的以为她自己很厉害,只要轻轻松松就能得第一、再不济也能考前三名,殊不知自己却被别人远远地摔在了后面。”
黄小培刚想反驳这位家长想说她是不是太激进了。
只是黄小培刚一开口说话,只见她又说道:“我知道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我也不会怪你们,孩子整体素质就是这样,也不能为难你们。
“但是我自己的孩子因为她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再拔高了,我是非常心痛的,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你想想要是我女儿放到那样的高氛围高数分的环境下她想偷懒都不敢,只要一放松,人家就分分钟碾压她,她还敢懈怠吗?我一定要让她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霸,不让她麻痹自己。
“所以我决定了,下学期我一定要转学,黄老师,你是一名很好的老师,您也曾经是个学生,您应该能够深刻体会到学习氛围有那么的重要。”
第259章 .【259】教育深思2
黄小培见这位家长说的真是激动澎湃,看的出来她真的是为了孩子谋划了许多,但是想法是好的,可黄小培还是她说的有些异想天开了,转学哪里那么简单啊。
“我明白您的想法,您也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我们不是初中是走学区的嘛,转学恐怕没那么简单的吧。”黄小培也不想打击这位家长,只实话实说而已。
“我知道,为了孩子,我愿意换房子。”
“换房子哪里那么容易啊,我听说现在好的学区房子都特别贵,而且又老又旧还特别的小,重点是还很难找到。”
“古有孟母三迁,在那么困难的时候孟母都知道为自己的孩子制作好的学习氛围,何况是我们呢,再难我也要想办法找,只要是这个方向对的,功夫不怕有心人嘛,而且现在离下学期还有点时间,我相信我一定能找到的。”
“你真的想好了啊?即使是找到了,换到了那么小的地方你们能适应吗?孩子能适应新环境新学校吗?”
“我想到很清楚了,一定要换,孩子现在还小,适应能力也很强,我相信她一定会慢慢适应的,黄老师,你是不知道啊,我前段时间去了一家重点中学参观,才知道一个地方的学区直接反应的是一个孩子的素质啊,那些重点学校学区的孩子整体素质都要高些,这不是我危言耸听啊,是真的,他们的父母整体素质都偏高自然孩子也是一样的,我去了以后就更加笃定要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来。
“你想想这样孩子以后长大肯定都是大有作为的,即使我的孩子并没有特别的优秀,那她这些优秀的同学也是一笔财富啊。
“所以砸锅卖铁我都要到最好的学区去买房,孩子读书时间不能等,我们苦点就苦点,到时候孩子学成了我们还愁住不到好房子嘛。”
那位家长说完拉着黄小培的手,继续说道,“黄老师,您也有孩子,您应该能够感同身受我现在的心情吧,我现在的良苦用心我相信孩子以后也能够理解的.
“真的,黄老师,你还没到我的年纪,你可能还不能理解,我以前为了事业甚至都考虑过不生孩子,后来拗不过家人在36岁的时候才生了她,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才算看明白自己事业都没那么重要了,孩子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人家或许会问我们做什么工作的赚了多少钱,但是等孩子长大了,即使我们再能干,别人都是问你孩子做什么的,赚多少钱?”
“这就是现实啊,所以再苦我也要把孩子供上去,我现在工作都辞了,我打算好好陪孩子中考,我相信你为了孩子好也会跟我这样做的吧?”
这一问把黄小培问住了。
她突然发现自己作为老师,觉悟似乎没有这位家长高。
或者说黄小培此刻才发现原本自己一直以为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现在跟这位家长比起来自己真的小巫见大巫,反而是自己这段时间似乎太注重表面的自身轻松了,反正忽视了这位家长所谓的孩子最重要。
想想这段时间自己为了能够把补习班能够做好,为了所谓的自己的事业,对于孩子的学习确实有些松懈,而对于这位家长说的教育环境,黄小培似乎也忽略了,曾经苏子轩在学校里老是打闹,自己只想到了换班级,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根本不适合这个学校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