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志江,格外欢喜。
冯玉兰宰了一只公鸡,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哎,要是樱子在家就好了!”
柳根发想小樱了。
柳志江就说:“爹,娘,小樱在部队上可进步了,还上了军报,登了照片呢!”
如果不是保密需要,柳志江就把报纸带回来了。可部队上有纪律,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一律不能往外泄露。
第二天,冯玉兰就忙乎起来,想给志江说个对象。
柳志江就劝道:“娘,我才十九,不着急……”
“志江,早点定下来,娘也安心……”
“娘,现在不兴结婚这么早,再说,我在部队上又不能成亲,不是白白耽误人家姑娘嘛……”
柳志江摇着头,态度很坚决。
冯玉兰只好作罢。
她听到一个消息,说蒋木匠要成亲了,怕志江难受才张罗着说对象。
果然,当天消息就传开了。
蒋玉山和宋文秀去公社领了结婚证,操办了一场。本来,两家早就想成亲了,因为宋文秀年龄不够,就一直等到了十八岁。
柳志江听到消息,却很释然。
他走出了南山村,眼界开阔了不少,不会再纠结着那段往事了。
冯玉兰见儿子坦坦荡荡的,也放了心。
-----
第047章
*
柳志江回来后, 家里很热闹。
民兵队员都跑来打听部队上的情况。
老支书和江队长也上了门, 见了柳志江好一顿夸。
“志江,个子又长高了?在部队上要好好表现,争取提干啊!”
“好, 我会努力的!”
柳志江嘴上应着, 心里明白“提干”可不容易。
那是百里挑一, 不光要表现好, 还要有文化有水平。
按说, 柳志江初中毕业,文化程度还不错, 可部队上初中文化的不少, 还有高中毕业的, 哪里显得着他啊?因为这个,柳志江学起了高中课程,部队上有补习班, 只要想学,机会还是有的。
公社的张科长下来办事, 也顺道过来瞧瞧。
张科长明白部队上的情况,就跟柳志江说:“志江,好好干, 等复员了,县里会安排工作的……”
柳志江点了点头。
真复员了,安排到公社也不错,离家近, 干啥都方便。
家里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
柳根发和冯玉兰很高兴,觉得脸上有光。要说,军烈属受人尊重,他们家出了两位军人,逢年过节都有来慰问的,很光荣。
柳志江一回来,就发现村里变化很大。
秋粮丰收了,粮食短缺问题缓解了。家里有了存粮,养着小鸡小鸭小兔子,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冯玉兰说:“志江,你寄回来的津贴,娘都攒着呢,等以后给你娶媳妇儿……”
“娘,那钱给虎娃买吃的……”
“志江,家里的钱够使,年前分了一百多块,还没用完呢!”
柳根发也说:“志江,家里不缺钱,酒坊效益不错,工分没少挣,到年底就等着分红呢!樱子也寄钱回来,你娘都给攒着,说等樱子结婚时用……”
柳志江放了心。
志远和志广都懂事了,除了学习,还帮家里干点活儿。那野菜都是志远和志广挖的,喂鸡喂兔子很在行。
虎娃会跑了,一会儿看不出就在院里扑腾,很费力。
冯玉兰不停地喊着,嗓子都哑了。
柳志江去代销点买了两个玩具哨子,穿上红绳子,挂在脖子上。
“哔哔!”吹了两声。
柳志江往院里一扎,训练起了虎娃。
五个小家伙高兴坏了,让“列队”就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了队伍,让“立正”就站得规规矩矩的,让“踏步踏”就甩着小胳膊,跺着脚,喊着号子。
冯玉兰来了兴趣,也拿着哨子吹一吹。
虎娃们就排着队,跟个战斗小组似的。
要说,这一番军事训练很有效果,不用再扯着嗓子喊了。
大虎是个小头头,柳志江给大虎一把哨子,让他管着几个弟弟。
大虎吹着小哨子,可威风了。
冯玉兰笑得合不拢嘴。
娃多有娃多的好处,让娃娃自己管着自己,她也省点力气。
家里热闹了两天,柳志江一走,就冷清了下来。
冯玉兰很不适应,亏得虎娃们一阵闹腾,才打起精神来。
*
部队这边,柳小樱一边排练,一边上课。
她悟性很强,知识点抓得很准,课外作业很优秀。
教情报分析的李教官,对柳小樱评价很高,还拿她的作业当范本。见了严教官,就说:“柳小樱的见解不比专业人员差多少,就像以前接触过一样……”
严教官有些惊讶。
小樱同志除了武术和射击之外,理论水平也不错嘛,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想,找个机会就把人要过来。
在培训中心,柳小樱认识了不少战友。
他们都在机关任职,听说柳小樱是文工团的,惊讶之余不得不赞叹。还开玩笑说:“我们可得加油啊,不然,落在小樱同志的后面,脸往哪儿搁啊?”
柳小樱很喜欢培训中心的氛围。
这里有学习也有竞争,积极向上,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忙碌的日子,一恍而过。
这天晚上,培训中心有一个讲座。
柳小樱早早地赶过去,教室里已经满了,还有站着的。
柳小樱也站在后面,踮着脚尖。
心说,哪位教官这么受欢迎?
到了七点整,一位清俊儒雅的中年教官,拿着讲义,登上讲台。原来,授课的是夏继原,大名鼎鼎的夏参谋长。
夏继原讲了几个经典案例,既生动又有趣。
柳小樱听得津津有味儿。
培训班就是好啊,首长都亲自上课呢。
这时候,柳小樱还不晓得台上这人就是夏明扬的父亲。
*
到了十月中旬,慰问演出开始了。
柳小樱担着舞蹈节目,就跟培训班请假。
严教官皱了皱眉头,说:“小樱同志,这课程可不能耽误太多啊!不然,阶段考试可是通不过的……”
“严教官,我会想办法补上的……”
柳小樱也是没办法,下基层演出最少得半个月。
严教官考虑到这一点,就想跟团里借人。
他找到金教官打探消息。
金教官一听,就笑道:“怎么?又瞄上我这边了?”
严教官厚着脸皮说:“小樱同志是个人才,只要团里肯放人,培训中心这边就接收……”
金教官有些为难。
“严教官,团里很缺人,暂时调整不开……”
“唔,那我就等着,等团里把缺口补上了,可要优先考虑我这边啊?”
金教官白了严教官一眼。
严教官故作严肃,心里美滋滋的。
他找金教官谈工作是一方面,顺便搭个话儿。
不然,来文工团没个理由哪行啊?
送走了严教官,金教官想听听小樱的想法。
“小樱同志,你愿意去培训中心工作吗?”
“金教官,我听从上级的安排,去哪儿都没意见……”
柳小樱想去培训中心。
可部队上有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想干啥就干啥。
金教官心里有了数。
她舍不得小樱,可又一想,小樱在文工团只能跳跳舞,潜力很难发挥出来,不如去培训中心锻炼一下。
*
半个月之后,慰问演出告一段落。
柳小樱回到大院,跟战友借了笔记,把拉下的功课补上来。
严教官又找金教官借人,金教官松动了一些。
“严教官,你去跟团里申请,只要团里放人,我这边没问题……”
“好,那就多谢了!”
严教官跟金教官说了会儿话,就去找夏团长。
夏团长一开始不答应,还说:“严铭同志,文工团的好苗子,哪能谁想要就要啊?”
严教官想了个折衷办法,就说:“夏团长,人还是团里的,就是过去帮个忙……”
好说歹说,夏团长松了口。
“严铭同志,等小樱同志转正了,再说吧?”
“好,那就等小樱转正了……”
夏团长也是为柳小樱考虑,从初级学员转为正式队员,对柳小樱的将来有帮助。
这件事就搁下了,柳小樱本人并不晓得。
这时已是初冬时节,天气渐冷。
团里又开始排练新节目,准备“元旦”汇演。
金教官编排了几支民族舞蹈,让队员们加紧练习。
柳小樱是群演之一,跟着音乐打着拍子,转着圈圈。
心说,要是平衡能力不好,恐怕就转晕了。
*
夏明扬忙到十一月中旬,才抽出时间回到大院。
他起了个大早,去林带找柳小樱。
一路上,都是打拳的。
自从拳术推广开来,机关上下就掀起了一阵风,打拳就成了日常。
夏明扬也很熟练,这多亏了小樱啊。
到了地方,夏明扬看到小樱在树下打拳。
她扎着腰带,穿着枣红色的练功服,一招一式,虎虎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