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樱想宽慰大哥,就说:“哥,我跟夏同志打听过了,七月里有征兵的,要不,哥去报名试试?”
“樱子,哥走了,你和虎娃咋办?”
“哥,你不用担心家里……”
柳小樱心说,有“救济款”和粮票,底气足着呢。
柳志江却考虑着妹子。
“樱子,哥不走,哥就在村里挣工分……”
“哥……”
柳小樱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个点子。
“哥,部队上有津贴,比挣工分多多了,到时候你把津贴省下来,给家里寄过来不就成了?”
柳志江一听,来精神了。
对啊,津贴省下来不就有钱了?
听夏同志讲过,普通士兵一个月八块钱,海军要高一些,空军最高,拿得是技术津贴,一个月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一年下来可不少呢。
柳小樱给大哥鼓着劲儿。
“哥,去部队上好好表现,争取提干,以后还能带随军家属过去呢……”
听到这些,柳志江眼睛发亮,劲头也提起来了。
那股子郁闷之气也消散了。
柳小樱也高兴起来。
她早就想给大哥谋个前程,招工指望不上,参军入伍是最好的出路了。
*
这件事尽管瞒着,冯玉兰还是听说了。
她气得直拍大腿。
“啊呸,谁稀罕谁呀?就宋家那样的,谁跟他家结亲都得受拖累……”
“志江他娘,别生气,当初咱就觉得宋家不地道,现在看看亏得没结这门亲……”
可说归谁,柳根发还是心疼儿子。
冯玉兰也堵着一口气。
“当家的,咱这就放出话去,给志江好好说一个……”
柳根发点了头。
彩礼都备好了,想说个对象还不容易?
柳小樱听见了,就劝娘。
“娘,不要着急,咱慢慢挑……”
冯玉兰瞅着闺女,叹了口气。
这两个娃娃是咋了?这么让人不省心。
柳小樱嘿嘿笑笑。
她想跟娘说:“娘,不用操心了,你闺女已经找好了……”
可这个话,只能在心里说说,却开不了口。
她怕吓着娘了,也怕家里担心。
毕竟,她跟夏明扬情况特殊,即便有着超越时空的感情,可外人哪里明白?谈婚论嫁都是讲条件的,夏明扬的条件太好,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
一想到夏明扬,柳小樱心里一暖。
夏明扬给她写信了,厚厚的一封,跟包裹在一起。这样,就没人晓得他们在交往,也不会受到外界打搅了。
*
临港那边,夏明扬忙得昏天黑地。
他参加了专业测试,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操作都过关了。可有一门却不是那么容易,那就是政治思想。
课本都背下来了,可理解上却有些问题。这对他是个新课题,除非记忆完全恢复,否则,深入交流就会露陷。
夏明扬找到父亲,请父亲给他当教官。
夏继原板着脸,逐条盘问着。
看到儿子一脸困惑,气得直冒火。
专业都记着,思想理论却忘了?就这样的,哪能上战场啊?
夏继原很严厉,夏明扬头上直冒汗。
杜秋华见了,就说:“老三,不要着急,这还不简单?多参加学习,多听报告就明白了……”
夏明扬心说,这对大部分人是很简单,可他呢,却没这个基础。
现有的记忆都是星际的,跟这边的规则截然不同。
部队上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要做又红又专的革命战士,他还很大差距,要继续努力。
第024章
*
夏明扬用了一个星期, 把头脑武装起来。
家庭内部考核是第一关。
夏继原提了很多问题,夏明扬对答如流。
说到理解,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一切为了人民, 以人民利益为重, 听党指挥跟党走, 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夏继原很满意,觉得儿子一下开窍了。
夏明扬也暗自得意。
这是他看了很多历史资料琢磨出来的。人民子弟兵爱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和平年代依然坚守着。
杜秋华跟夏继原说:“老夏, 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唔,那就归队吧!”
夏继原觉得没问题了,就准备放行。
“老三, 回到飞行大队,先参加复试,如果通不过要接受组织上的安排, 不能有个人情绪……”
“爸,我明白……”
夏明扬信心十足。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复试的。
*
赶在报到前,夏明扬把家里收刮了一通。
饼干、罐头,只要是吃的,都搁在包裹里。
这还不够, 夏明扬又跑到大哥那里, 把宿舍翻了个底朝天。
夏明言就抓住兄弟问:“老三,你这是干啥呢?”
“大哥,找存货……”
夏明扬是想找吃的, 可大哥这里也不宽裕。
机关上吃大伙没啥油水,补贴什么的早就没了。从上到下都勒紧了裤腰带,没有搞特殊化的。
夏明扬翻来翻去,只找到了两盒黄豆罐头,就喜滋滋地跑了。
夏明言看着弟弟远去的背影,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这一阵子,他已经贡献了五斤粮票和二十块钱,可老三见了他,还是找吃的。问他做什么用?却闭口不谈。
夏明言觉得奇怪,就跟母亲通了气儿。
杜秋华自然晓得,就说:“哎,别提了,老三除了复习就是找吃的,赶上困难时期哪有什么东西啊?”
杜秋华和夏继原的那点补贴,全被明扬拿走了。
从南山村回来后,明扬就发过一个包裹。
这才没几天,又准备发包裹了?
夏明扬一回来,杜秋华就抓住他,问道:“老三,这究竟是咋回事儿?”
夏明扬见瞒不住了,就笑着说:“妈,这是帮助困难群众哪……”
“困难群众?现在哪有不困难的?”
“妈,南山村有个老乡家,捡了五个娃娃,才几个月大……”
“哎呦,还有这稀罕事儿?”
杜秋华来了兴趣。
“妈,您还记得上次慰问不?就是救了我的那个姑娘,她大哥捡的……”
夏明扬稍稍透露了一点。
杜秋华这才没说啥。
这救命之恩,回报多少次都不为过。
杜秋华想着齐大夫也帮了大忙,就说:“老三,齐大夫也要感谢一下,不是人家,你的记忆还回不来呢……”
“唔,我都记着呢……”
夏明扬答应了一声。
想着爸爸的寒腿,就推荐道:“妈,齐大夫医术高明,我爸的腿一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不如请齐大夫给瞧瞧?我问过齐大夫,说喝中药再加上针灸,治疗寒腿很有效果……”
“好啊,那我跟你爸说说……”
杜秋华一听很高兴。
老夏的腿打仗时受过伤,那时医疗条件不好,就落下了后遗症。时不时地会犯病,疼起来晚上都睡不好觉,走路也受影响,如果能治当然好了。
不过,杜秋华也有个疑问。
“老三,那齐大夫年龄不大,医术这么高,怎么会在乡里待着?”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
杜秋华就想打听一下。
部队上需要这样的人才,如果历史清白,思想上没问题,就可以吸收到部队医院里。当然,这只是她的初步想法,还要听听老夏的意思。
这件事就先搁下了。
夏明扬整了一堆东西,放在纸箱子里。
有两套军服,都是淘汰下来的,领章和帽徽都去掉了,柳大叔和志江兄弟都可以穿,剩下的都是吃的,有饼干和罐头,还有一包红糖。
夏明扬骑着自行车赶到邮局。
填包裹单时,寄件人那一栏里还是写着“捐赠”。他考虑得很周到,不想小樱因为包裹而受到任何猜测。
这“捐赠”就不一样了,是大伙儿的心意,当然主要是他的心意。
*
一个星期过后,柳小樱收到了包裹单。
看到“捐赠二字,心里美滋滋的。
夏明扬越来越上道了。
柳小樱拿着包裹单,就去了小集镇。
邮电所的同志对柳小樱印象很深。见柳小樱又来了,就说:“妹子,这回的包裹可不小啊……”
说着,把一个大纸箱子搬了出来。
柳小樱接过来,可是不轻。
要是挑着担子过来就好了,那样也能轻简一些。
柳小樱抱着纸箱子出了邮电所。
她正走着,就听到有人喊:“小樱!”
柳小樱一抬眼,看到蒋木匠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蒋大哥!”
柳小樱打了个招呼,
蒋玉山看到小樱就觉得欢喜。见小樱抱着箱子不方便,就停下来,拍了拍自行车后座,说:“小樱,把箱子搁在上面,我捎一段……”
“蒋大哥,那哪行啊?”
“没事儿,顺道儿……”
蒋玉山一再坚持,柳小樱就把纸箱子搁在车后座上,用绳子绑着。
姜玉山推着自行车,陪着柳小樱走了好长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