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这叫一雪前耻!”
小河:“我咋觉得小野哥有点骄傲呢?”
他们对黑猫第一次吐出来那条指头大的小鱼记忆犹新呢。
小河满脸憧憬,“咱家鸡蛋吃腻歪之后,鱼也要吃腻歪啦!”
姜芸:“…………”
一条还没吃呢,就吹牛吃腻歪了,这孩子!
她拿了手帕给黑猫擦擦身上的水,天气暖和起来,它身体强壮并不怕冷。而它在阳光下抖了几次,身上几乎半干了。
现在天长,他们回到家太阳还没落山。
福爷爷和姜芸二大娘在院门外说话,另外还有俩老婆子,都是来送或者带走抱窝鸡的。
姜芸请她们院里说话,福爷爷把布票给了姜芸然后继续编蒲席去。
小哥俩先把鸡蛋收了记账,又把治好的母鸡给一个老大娘抓过来,绑住腿,让她拎回去。
那俩老婆子看他们还会记账,笑道:“弄得怪板正的,还记账呢。”
等那俩老婆子走了以后,二大娘从自己的箢子里掏出一小条二两肉给姜芸,“你爹救了个人,人家凑了一斤半肉感谢他,他分了大半,给你这块最肥。”
姜芸眼眶一下子酸了,默默地抹了抹眼泪,“大娘,我爹要过生日了。”
她想去,但是不能不打招呼直接去,万一到时候大嫂不高兴,那不是把喜事变成坏事了?她想让二大娘帮着说合一下。
二大娘知道她的意思,安慰她:“别担心啊,我试试你大嫂的口风,到时候告诉你。”
口风自然试探过,而且试过很多次,可那边大嫂很抵触根本不想说姜芸的事儿,所以二大娘不敢打包票,却也不想让姜芸失望。
听她愿意为自己说合,姜芸挺高兴的,她去端了装鸡蛋的笸箩过来,往二大娘箢子里装鸡蛋,“你和我爹娘一人一半。”
二大娘赶紧拦着:“十个就行啦,大娘养鸡有鸡蛋,你不用给我。”
漫说她和丁桂梅是妯娌,就算没这层关系,就姜晟给他们治病、丁桂梅帮他们主事儿,二大娘也乐意帮衬。
姜芸还是往里装了二十个,又去割上一捆韭菜、菠菜,还拔了一些葱装上,“我家的菜还嫩着呢。”
这会儿不少人家的韭菜和菠菜都开始老了,如果不留着打籽儿过些天就得挖掉栽别的,但是姜芸家的依然肥嫩鲜美,好吃得很。
小哥俩在外面和福爷爷说黑猫抓鱼的事儿呢,福爷爷也参观了那条鲫鱼,他对姜芸道:“让你大娘带回去,给孩子姥爷当个下酒菜。”
小哥俩也非常乐意。
小河:“反正我们有小野哥,它还会抓的。”
二大娘听说黑猫抓鱼,也惊讶得不行,她看了看趴在窗台上的黑猫,这会儿长大了一圈,毛色光滑跟黑缎子似的,威风凛凛看着特别气派,再也不是一开始那瘦骨嶙峋的样子。
“啧啧,真是个好猫!”二大娘连声夸赞,“都说积善积德之家,那牲口鸡鸭猫猫狗狗的都格外通人性。”
她又把姜芸几个夸了一通,然后告辞。
小海就把那条鱼递到二大娘手里,“二姥娘,你别忘了告诉我姥爷姥娘小野哥会抓鱼啊。”
小河:“对对,让他们来参观啊,我小野哥厉害着呢。”
二大娘应承下来,笑着走了。
送走二大娘,姜芸回来,从兜里掏出那些布票,对福爷爷道:“老爹,布票你拿着赶集去扯布吧。”
福爷爷:“我不缺衣裳,这是大队奖励你育苗有功的,你去扯自己喜欢的做身新衣裳穿。”
小海:“娘,明天我们要去卖鸡蛋,帮你扯布吧。”
姜芸笑了笑,就把布票交给他。别看他还小,可仔细小心呢,拿着布票绝对不会丢了的。
小河:“帮娘扯国防绿!”
这时候乡下卖的布有两种,社员们自己织的土布,还有供销社卖的机器布。
土布一般用来缝被褥、口袋等,非常结实耐磨。
机器化纤布就买来做衣服,黑色、蓝色、灰蓝色、白色的多,再就是仿造军装的国防绿。这时候能买身国防绿做衣服是非常时髦的,城里青年都时兴,知青们以此为荣。不过乡下人很少穿的,因为国防绿比其他布一尺贵将近一毛钱。
福爷爷也同意,“我看行。”
姜芸笑起来,扯回来到时候看看做什么,小哥俩现在窜个头快,也得添补一下。
她又把家里所有的八块钱拿给福爷爷。
布料贵,一尺就得四毛出头,一共一丈七尺,得八块多。
鸡蛋不知道能不能全卖掉,所以姜芸还是先给钱。
另外要是集上有番茄、辣椒之类的种子、幼苗,让他们各样都买些回来。
晚上姜芸把那二两肉切小块,直接在锅里干煸出猪油,然后加入葱花炒出葱油,再加入一碗鸡蛋液,快速地翻搅成金黄的鸡蛋碎,最后加入一大勺豆瓣酱翻炒一下出锅。
炸好了鸡蛋豆瓣酱,她再用砂锅烫一些蔬菜,然后把晌午蒸的饼子熥一熥,晚饭就好了。
郑毕臣浇葱地回来顺便挑一担水,他把水倒进水缸里,笑道:“走到墙外我就闻到炸肉酱的香味,脚下便生了风。”。
小河又跟他炫耀黑猫抓鱼的事儿。
郑毕臣听得非常惊奇,这真的是他见过第一只主动下水游泳的猫,更是第一只主动下河抓鱼的猫!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放在灶台上,对姜芸道:“我写了一篇小散文,你要是不嫌弃帮我看看。”
虽然他觉得姜芸未必看得懂,可她支持他,他就想让她看看。
姜芸要看的时候,他又不好意思,让她等他走了再看。
姜芸笑起来,“行,先吃饭,等我看了明儿跟你说。”
她把饼子中间剖开,把酱和菜夹进去,做了个简易版的肉夹馍。咬一口,面饼子里面的猪油、肉渣、鸡蛋就会在嘴里爆浆,香浓满口,勾引着每人都吃了个肚圆。
第二日吃过早饭,姜芸和郑毕臣聊着他的文章一起去葱地里干活。除草、锄地松土,还得施肥,肥料是生产队集中沤的农家肥,绿色环保、肥效壮。
小哥俩则和福爷爷去赶集。
他们数了150个鸡蛋,用俩中等箢子装着,福爷爷用扁担帮他们挑去。
福爷爷看那片韭菜和菠菜长得郁郁葱葱,又高又壮却脆嫩得很,他也割了一些带上去卖。
菠菜和韭菜不同,割了不能继续涨,就需要再种新的。
这个季节村里都不再种菠菜,而是种结实管饱的菜,等深秋再种菠菜韭菜这些盖一下就可以越冬的。但是姜芸有灵泉,而且她和孩子喜欢吃这种叶子菜,所以种得多。
撒完菠菜种子,福爷爷挑起鸡蛋和菜,小海背上水瓶子,小河背着三饼子,如果饿了就在集上垫垫肚子。
他们距离公社八里路,走公路要九里,小路七里就到,没有自行车的都走小路去赶集。
小海小河以前很少有机会赶集,来到集上看到那么多陌生人,内心里还是有点犯怵的。
不过小海性子沉稳,在生人面前都板着小脸,就算犯怵也看不出来。
而小河整天乐呵呵的,紧张不了一分钟就能融入坏境,对感兴趣的东西看个不停。
现在集市没有那么规范,其实就是一片空地,方便大家前来物物交换。
福爷爷瞅着一个地方要过去,小海却指了指另外一个地方,“爷爷,咱们去那里。”
福爷爷看了看,“这边赶集的人多呢。”
小海:“那边靠着公路,骑自行车的人多,路面硬邦邦的,一点也没有泥。”
如今都化了冻,原本结实的路面变得暄软,人来人往踩得软塌塌的成了泥。
福爷爷笑道:“小海这脑瓜好使,走,去那里。”
事实证明小海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们蹲下没多久,就有一个干部模样的男人骑着自行车下来,看到那两箢子鸡蛋顿时眼前一亮。
他车龙头一拐,就朝着摊儿去了。
小河立刻站起来热情地招待,“大叔你买鸡蛋吗?新鲜的鸡蛋。”
他长得白白净净又漂亮,让男人眼前一亮,等再看到地上还蹲着个一模一样的,只是板着小脸不吭声,男人忍不住笑起来。
他对福爷爷道:“大爷,你小孙子啊,真稀罕人。”
福爷爷看他干部样,但是自己不认识,估计不是公社的,就和他攀谈两句。
几句话热络起来,男人表示要买鸡蛋,“这么好的鸡蛋,我多给一分。”
他拿过自己的书包就往里捡个大的。
小海打量了他一眼,这才道:“大叔,我们鸡蛋六分钱一个。”
男人一怔,“六分?不是四分吗?”
福爷爷也知道误会了,忙说自家六分一个,四分那是给供销社。
男人顿时犹豫了,不再捡鸡蛋,却道:“哎呀,你们这样有点贵啊,怕是卖不掉呢。我们在县城国营副食品店买鸡蛋也才四分一个呢。”
不等福爷爷说话,小海道:“县城一个月一人只能买半斤。”
半斤鸡蛋,这么大个的,顶多五个。要是家里有老人孩子、孕妇产妇的,怎么够?都得去黑市买。黑市基本就是城郊大队的社员去偷摸卖,因为还要承担风险,所以一个八分,一毛都是可能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竹马他总想拉我下水 (美人茶) 2020-04-23完结150 652林鸽自持沉默冷静,不算讨喜,却是个从小到大都会帮竹马收拾乱摊子的青梅。直到有一天,竹...
-
才不是哄你 完结+番外 (陈惜) 晋江2020-06-06完结“仲宾哥,做你女朋友不知多幸福。”“今后阿约找男朋友,照着我的标准挑?&rd...